小天师感叹:“都不容易啊!”
“是啊,每年给护林员发放的工资和补助都很多,为了让他们专心看护那一片胡杨林。”小夏秘书跟他们简单的聊了聊治理沙漠的事情,他们就到地方了。
中午了,或者说,已经错过了午饭的时间。
一下飞机小天师就摸了摸肚子:“饿了!”
“那我们先吃饭去吧。”独孤浩炎道:“你不是想吃红柳枝烤羊肉串儿吗?还有那个推荐的新疆美食,走,带你去吃。”
小夏秘书张了张嘴:“那我们,走不走啊?”
“不走了,如果您着急的话,就先回去,我们自驾游。”独孤浩炎道:“吃遍了这里的美食再回去。”
反正他们时间多的是。
难得来一次新疆这边,吃吃喝喝过几日,然后再启程回去也来得及。
“那……那好吧。”小夏秘书又道:“留个微信呗?”
彼此相互留了微信,小夏秘书就自己带着飞机走人了。
剩下独孤浩炎开着车子,直接带小天师去了一家,他在网上查到的专门卖大盘鸡的饭店。
“新疆大盘鸡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新疆沙湾县一位叫李士林的厨师在公路边开了一家”满朋阁”饭店。李士林擅长烹制辣子鸡块,某次一个建筑公司的职工来吃辣子鸡块,虽然觉得味道好,但总感觉量太少,看到李士林拿了只整鸡从后堂出来,就要他把整只鸡都给他们炒上。可是,炒好后的鸡块却没有那么大的盘子装,于是李士林就用盛拌面的盘子盛上了,吃完后这群客人大唿过瘾,而邻座的客人们也纷纷要求来一份大盘装盛的鸡,大盘鸡由此成形。起先店家把菜谱写在一块小黑板上,叫”辣子炒鸡”,后来越来越多的饭店开始推出这种用大盘子装鸡块的做法,大盘鸡的名声也就传开了。一时间,沙湾县城国道两侧,涌现出了许多”大盘鸡”餐馆。”独孤浩炎将车子停在了饭店门口的停车场,还跟小天师说了一路大盘鸡的来历,听得小天师口水直流。
俩人下了车子,进了饭店,这饭店很大,甚至是外面都有外摆区,这地方的外摆区很特别,是葡萄架子下面的火炕上。
服务人员都是本地人,全都是维吾尔族的人,穿着他们的传统服饰,异族风情扑面而来。
这俩人一进屋,领班的经理就看出来这不是本地人,八成是游客。
加上小天师跟独孤浩炎还满嘴的说着大盘鸡,还有就是,小天师说太辣的吃不了怎么办?
他听了就笑道:“在我们这里啊,不仅可以吃到大盘鸡经典款”土豆鸡”,还可以吃到大盘鸡豪华版、升级版哦,什么香菇鸡、咸菜鸡、豇豆鸡、花卷鸡、海带鸡、油炸馕鸡、冻豆腐大盘鸡、鸡血饼大盘鸡等等,香喷喷的大盘鸡再配上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馕、皮带面,绝对是一道美味。”
“那就先来一盘传统的大盘鸡,下一顿我们换个花样吃。”小天师的野心很大啊。
还想吃遍所有大盘鸡呢。
“好咧,先来一盘传统大盘鸡,两位吗?坐东边的靠窗的位置,那里有风扇,还有空调。”
独孤浩炎就跟小天师俩坐在了那个餐桌上,别看只是两个人的位置,但是这地方大概是地方很大的关系?这两个人的餐桌,能够六个人坐下来吃饭的,店里有赠送的沙棘果汁,不过独孤浩炎还去车上拿了他们泡的一壶红茶。
小天师喝沙棘果汁,独孤浩炎喝茶。
大盘鸡上来之后,俩人有一瞬间的傻眼。
“这可比我们东北那边的傻大盘还大一圈啊!”独孤浩炎哭笑不得。
这盛装大盘鸡的盘子的确够大,而上面也的确是放满了菜,好大一盘,还真是“大盘鸡”。
旁边还有面条。
别说俩人了,就是四个人都够吃。
“慢用,慢用啊,还想要点什么尽管开口,我们这儿还有免费的饭后水果。”服务人员所说的“饭后水果”,就是本地特产的哈密瓜、葡萄和西瓜等物,还有小香梨呢。
绝对本地直供的水果,新鲜的那叶子都还在上面带着,可精神了。
“好大一盘啊!”小天师抓起筷子就开吃:“你也吃……你也吃。”
嗯,还记得让独孤浩炎赶紧动筷子。
独孤浩炎跟他一起吃,实在是这一大盘子太多了,他们俩本来挺饿的,结果愣是没吃完,剩下了不少。
小天师舍不得啊,被独孤浩炎打包带回了车里。
接下来的时间,俩人在这个西北明珠玩了快半个月。
爬山上坡,跑去红山看风景,还去隔壁看沙漠,又去胡杨林里采蘑菇,独孤浩炎更是惯着小天师,真的让他吃遍了所有大盘鸡的做法。
吃的小天师再也不想吃大盘鸡了,他改吃羊肉串儿了。
然后就开始了逛吃之旅。
还特意买了好几身民族风格非常明确的服饰,包括家里人都一人买了两套,尤其是的独孤夫人,跟小天师视频挑选了三身美丽的衣服不说,还买了不少饰品。
就连独孤浩炎,都给他弟弟独孤非炎,买了两顶小帽子。
独孤非炎在视频里嚎叫:“哥,我亲哥,这帽子我戴的出去吗?”
那么风格明显的东西,买一顶回来当收藏可以,偶尔戴出来充当个化装舞会的道具还行,但是他哥给他买的是类似雷锋帽的羊皮帽子,纯粹是想冬天他出门的时候戴着的,这也太屯儿了!
“怎么戴不出去?”独孤浩炎一脸的正气凛然:“这是纯小羊皮的帽子,暖和的很,很适合你。”
不管蠢弟弟在对面如何反对,独孤浩炎还是买了两顶,纯小羊皮的帽子。
小天师则是买了两顶老羊皮的帽子,这是给独孤翁老爷子准备的礼物。
还有老羊皮的棉袄两件,一长一短。
棉靴子更是买了八双,这个还是防滑的那种,虽然贵了点,但是很适合独孤翁老爷子穿。
俩人还跑去和田那里,看原石。
不过当地的一位老大爷告诉他们:“这里早就不让开采原石啦,都采没了,别看了,都是石头,没玉喽。”
还有当地的导游也说了:“玉石籽料之类的别想了,那都没有了,不过可以带你你们去玩一下,和田佛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较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美尔力克沙漠、千里葡萄长廊、尼雅遗址、安迪尔古城、丹丹乌里克故城遗址、桑株岩画、热瓦克佛寺、神秘泪泉、米利克阿瓦特、约特干、阿克斯比尔、热瓦克、赞木庙等,还有阿克斯皮力古城、买力克阿瓦提古城、喀拉墩古城、阿西古城堡、阿萨古城堡以及约特干遗址、热瓦克佛塔、库克玛日木石窟等都是世界知名的古遗址。如果你们都要转一圈的话,我可以给你们做一个旅游计划。”
导游是一个大学生,兼职出来赚外快的,独孤浩炎觉得有个当地人跟着挺好。
就同意了,这位导游自我介绍叫阿密尔克。
是个典型的维吾尔族小伙子,学的就是旅游业,出来当导游是他的实习内容之一。
不过他是自己当导游,而不是挂在某个导游公司里。
单独雇佣导游的话,付的钱比较多,但是有专职的导游带着,可以让一些不熟悉本地的自由旅行者,轻松很多。
第277章 新疆半月游
而且阿密克尔有自己的车子,他的车子是一辆二手的越野吉普,沙漠里比较适合的那种车子,底盘高,马力足,虽然是二手的但是看得出,阿米克尔很爱惜自己的车子,保养的很好。
他们决定先去美尔力克沙漠和千里葡萄长廊,然后去安迪尔古城那里过夜。
然后再去别的地方。
独孤浩炎发现阿密尔克安排的行程,基本上都是晚上有一个地方落脚。
“我们的车子是房车,可以在车上过夜。”独孤浩炎道:“不用急着赶路。”
“知道你们的车子好,但是这样的车子不适合沙漠。”阿密尔克道:“沙漠里很冷,有的时候会达到零下三十度,可是白天的温度能达到零上三十度,你们是外来人,不知道沙漠的可怕,而且我一个人,无法保证你们在外面过夜的安全,还是麻烦一点,找个地方入住的好。”
他这么一说,独孤浩炎跟小天师就不坚持了。
而且他们一起上路之后,这位导游自己开车在牵头带路,独孤浩炎他们开车在后头跟着。
幸好这些旅游景点都有公路连接,他们的车子才没有走沙漠。
不过风景的确是很漂亮,尤其是小天师终于吃到了地道的肚包烤羊肉。
这一圈玩下来,小天师的脸都圆了一圈,每日吃饭的时候,都是他最幸福的时候,以前在家里吃的香水梨,虽然也很好吃,但是在产地吃就是不一样。
库尔勒的香梨,那叫一个甜啊!
小天师自己一顿饭下去,能干掉二斤还要多。
独孤浩炎却对这里的罗布麻茶很感兴趣,买了不少:“回去给爷爷喝。”
“还有那个,薰衣草!”小天师道:“给妈妈买一些,原液啊,精油什么的,都要。”
于是,又买了好多薰衣草制品。
独孤浩炎怕车里装不下,当场就付了邮费,请店家给快递回去。
因为孙瘸子还在问道斋里自我隔离,他留的地址是独孤家的老宅。
小天师光是薰衣草的枕头他就买了三十几个,基本上做到身边的人,人手一个的程度。
就连栾茂学一家都有一份。
虽然这个时节并不是薰衣草开花的时节,但是漫山遍野的绿色植被还是让小天师心旷神怡,比起大漠黄沙,孤烟直上的苍凉壮美,他更喜欢漫山遍野绿意怏然。
这天,就在他们正在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里玩耍。
来到这里之后,小天师简直是不想走了!
因为这里号称是“甜蜜的天堂”、“甜味的故乡”。
还有一点就是这里的饮食和其他大城市几乎一样,从汉族北方的面食到粤菜、川菜,从地方维吾尔风味小吃到伊斯兰清真食品一应俱全。
如果问本地的人最喜欢吃的、印响最深的食物什么,他们的答案恐怕只能是葡萄及其他水果,所以在这里,小天师常常将葡萄或其他水果作为主食,一路走一路吃,据说这种“水果宴”是吐鲁番独具的特色。
因为在这里,葡萄的种类很多,而且四月底,也就是现在,已经有葡萄开始成熟了,据说能一直到八月份,一直都有葡萄不断的成熟!
可以说,这里有半年以上都是甜蜜的季节!
而且他点菜的时候,还要了一份拔丝哈密瓜!
害得阿密克尔都担心了:“您这么吃的话,容易摄入糖分过多。”
要不是看小天师年纪轻轻的,他都想说,怕得糖尿病了好么!
“难得来到产地,哈密瓜必须要吃够。”虽然说一年四季都有哈密瓜提供,但是原产地跟运到东北卖的哈密瓜是两个味儿。
这几天,独孤浩炎亲亲小天师,就能闻到一股香甜的哈密瓜味道。
甚至他们俩用的小雨伞都是哈密瓜味儿……阿密克尔可能有些发现,但是他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照样当好导游。
笑话,独孤先生可是给了他两万块钱的雇佣费,他是吃错药了才会嫌弃雇主喜欢男的,这是人家的自由,起码喜欢的还是个人,他还见过来旅游结婚的,那男的是个宅男,喜欢的是个充气娃娃,二次元的虚构人物,这找谁说理去?
人能喜欢人类就不错了,总比恋物癖的好吧?
晚上他们吃的是本地最有名的手抓饭,手抓羊肉以及这里特有的新疆馕。
这里的馕外皮为金黄色,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
一般的馕大都呈圆形,最大的馕叫“艾曼克”馕,中间薄,边沿略厚,中央戳有许多花纹,直径足有五十厘米。这种馕大的要用一、二公斤的面粉,被称为馕中之王。
最小的馕和一般的茶杯口那么大,叫“托喀西”馕,厚约一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细的一种小馕。
还有一种直径约十厘米,厚约五六厘米,中间有一个洞的“格吉德”馕,这是所有馕中最厚的一种。
馕的花样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丰富。
独孤浩炎点了最大的馕,也就是艾曼克”馕,因为这种囊上面放的东西比较多,有点像是披萨,只是不放芝士和奶油,他们放的是牛肉碎跟圆葱碎,还打花椒水儿上去。
最大的馕,他们三个人吃。
端上来的时候,其他的游客看到了都笑蒙了好么。
一张桌子,那馕就占了半张桌子,亏得店家还有那么大的一个木托盘,用来盛这么大的馕饼。
“哈哈哈……这个好,这个好!”小天师也自己乐得直拍大腿。
独孤浩炎拍了他好几巴掌:“好什么好?怎么也不给切一下呢?这要怎么吃?”
阿密尔克也笑了:“这个东西不能切,只能用手掰着吃。”
说着,他用手掰了一块下来,就着手抓羊肉吃,他们面前不止有手抓羊肉,还有店家奉送随便喝的羊杂汤。
而且这里有筷子,但是很多人都是用手直接拿着食物吃。
小天师也是第一次见到独孤浩炎用手抓着食物吃的样子。
就连手抓饭,都是是用手捏着吃的,小天师这一餐吃的非常开心:“第一次这么吃饭,可真有意思。”
阿密尔克去跟店家用本地语言沟通了一下,兴冲冲的回来告诉小天师:“嘿!道淼,明天有人做玛仁糖,带你去看啊!”
“做糖有什么可看的啊?”小天师皱眉:“骂人糖?骂人的还能当糖吃?”
“不是,他说的是玛仁糖,还有个别称,叫切糕。”独孤浩炎偷笑着提醒小天师:“你不是要吃么?”
“对啊!”小天师一听就明白了:“在哪儿做?”
“就在前面的阿里木家。”阿密尔克道:“但是需要三天的时间,你们俩时间来得及吗?”
201/212 首页 上一页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