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反派帮我搞基建(玄幻灵异)——湉喵

时间:2020-10-01 08:35:53  作者:湉喵
  他立刻就想张望一番,但是又想到了大能修士们的忌讳,不敢乱看,只能继续低头喝水。
  这一天,青州一共收容了八百多名北境修士。
  这些修士们住进船舱时还有些不敢置信。
  这艘船竟然真的没有妖兽袭击。
  青州也太厉害了吧?!
  最关键的是,青州人也太善良了!
  专程过来救他们不说,还只收取基本的费用,不管是吃住还是这一趟的船费,都是正常价格,这种实诚人,哪里去找?
  过去仙陆都说他们北境人实诚憨厚,但是和青州人一对比,他们就不配这两个字了。
  至少他们做不出这种事情来,怪不得联系他们的亲戚朋友都决定要暂时留在青州报恩。
  比起四大宗门,青州就是仙陆的良心代表啊!
  三天后,青州派来的五艘船都坐满了人,满打满算,至少有两万多人。
  先坐满的船已经走了,送了人去青州之后,又马不停蹄的回来接后面的人。
  十天后,没有人再过来了。
  应祁看着这漫天飞雪:“看来这次,我们救了十万多人啊。”
  十万多人对北境来说,自然不算多,但是北境太大了,还有许多修士们生活在他们根本没有去过的地方,他们也是力所不能及。
  “这么多人,我也算是跟着苏城主做了一笔功德了。”应祁喃喃道。
  他最后看了一眼被风雪淹没的北境,挥手道:“开船吧。”
  接下来的安置工作,才是真正麻烦的事情。
  但是看向船上那些或庆幸或轻松或充满希望的脸,他也就释然了。
  麻烦点就麻烦点,反正他想苏城主是不会怕麻烦的。
  最怕麻烦的苏秋延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看来有人在说咸鱼的坏话了!
 
 
第163章 安置措施
  从北境接来的人,几乎都选择了留在青州,再加上之前八个属城的人,青州一下子涌进了十二万人。
  “那现在,我们也算是二十万人级别的中等城市了。”谢昂数着手指头算了算,觉得自己好像又年轻了好几岁。
  在东境,二十万人口的城市可以算是大城市,但是在整个仙陆就不怎么够看了,仙陆中央的城市,随便一个都有十多万人口,四大宗门山脚下的四大城就更不得了了。
  因此青州虽然有二十万人,在人口数量上,也只能算中等。
  可是在苏秋延到青州的时候,青州可只有五百人啊!
  所以谢昂激动得脸都红了。
  苏秋延则是烦恼得头都要秃了,他道:“这群人的安置是个问题。”
  第一个必须解决的就是安全问题。十二万人,安全部光是排查背景都得花上一段时间,如果这期间有人闹事的话,就更不好控制了。
  苏秋延想到这些就有点头疼,所以他把目光看向了会议室里最为可靠的人——秦越副城主。
  秦越笑了笑道:“那我先带着安全部的人帮他们登记信息,顺道排查一遍这些人的背景。”
  这种事情,还真的只有他能带着人做,因为不管是谢昂还是周海,都不如他的神识强大。
  要想在他面前撒谎而不被察觉,除非是从小训练的探子,又有非常高深的修为,不然绝对躲不过他的神识查探。
  周海和谢昂闻言也没有意见,谢昂道:“那我负责他们的食宿问题。”
  眼见着小仙主的眼神就要瞧过来了,周海也笑了笑道:“那我负责这些人的工作岗位吧。”
  这么多人,青州现有的工厂虽然吃得下,但是因为不少工厂如今都实现了法器化生产,需要的人数大大减少,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开设更多的工厂,创造更多的效益,以此来扩展更多的岗位。
  比如青州现在就没有农产品加工厂,田里生产出来的粮食,往往就是直接运到菜市场和超市卖了,现在他们的粮食可以往外卖,加工厂也就可以建起来了,毕竟加工过后的粮食,可比粮食本身还要值钱。
  除了农产品加工厂之外,青州还可以发展更多的轻工业,总而言之,这十二万人听起来是多,但是真的从方方面面来考虑的话,消化起来也不算困难。
  苏秋延听他们三人一说,顿时头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腿也有劲儿了。
  不过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城主,他觉得自己还是应该适当的给下属减少工作。
  他道:“现在青州人也多了,城主府这边可以多招一些人处理日常的工作,你们也可以招几个助手在身边帮忙,不然实在忙不过来。”
  城主府扩招,也是应有之义,毕竟现在的青州非同以往,一个部门几个人的话,那活是绝对干不下来的。
  再加上如今外头的人来了这么多,为了让这群人更好的融入青州,他们也得从中挑选一些有能力的人来补充队伍。
  基本的政策决定下来之后,青州就高速的运转了起来。
  庄蓉是从北境来的一名筑基期修士,尽管她知道青州很安全,但是面对安全部的人时,她还是有些忐忑。
  关辉道:“不用紧张,我们只是登记你的信息,顺便再问你几个问题。”
  庄蓉闻言还是没有放松下来,因为她怕的不是关辉,而是关辉旁边后面坐着的秦越。
  尽管秦越闭着眼睛,根本没有看她。
  但她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秦越身上传来的危险气息。
  关辉见状在心里叹了口气,有副城主的帮忙,他们的工作是真的如虎添翼,毕竟副城主的神识,可以一下子覆盖所有的办事窗口,不仅是庄蓉,还有旁边二三十个正在登记的人,都在副城主的神识监督之下。
  可是也有一个小小的副作用,那就是副城主坐在哪个窗口,哪个窗口的人就会非常紧张,不仅是登记人员,也包括办事人员,所以他只能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以一人之力,帮助其他人从副城主的威压中解脱开来。
  庄蓉却不知道秦越是副城主,只以为是安全部的老大,殊不知道安全部真正的负责人,就是坐在她对面那个和她一样有点怂的中年肌肉大汉。
  “我叫庄蓉,今年42岁,筑基二阶,家住……”
  庄蓉说完了基础信息,又录入了指纹、血液和灵力之后,就到了最重要的部分了。
  关辉拿起一旁的玉简,挨个挨个的开始问问题了。
  这些问题,全部都是设计过的,主要目的就是排查探子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庄蓉谨慎小心的回答了起来,她也知道这个环节是干什么的,不过她问心无愧,所以答得虽然紧张,但是却也没有说谎。
  关辉松了口气,他也不希望出现探子:“那行,你的信息已经登记好了,这枚玉简给你,是临时通行证,和正式居民的玉简不一样,主要体现在外形和权限上面,你可以回去研究,玉简里有详细介绍。”
  庄蓉接过通行证,脸上终于忍不住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来。
  有了这个东西,她也算是真正在青州稳定下来了。
  出了城主府,她觉得天空都蓝了一些。
  其他人则是紧张的围上来道:“怎么样?办下来了吗?”
  也不怪他们紧张,前几天,每天都有人办理通行证失败,他们也不懂为什么,只是隐约听说,这些人背地里和其他城市的人有联系,想要帮忙打探青州的消息,所以都被青州拒绝了,不仅没有拿到通行证,这会儿也被赶出了城去。
  所以所有人都提着一颗心,他们虽然自认为没有干、也不打算干这种坏良心的事情,但是如果青州误会他们了呢?
  因此大家都还是挺紧张的。
  庄蓉闻言安慰道:“没事的,办事人员的态度非常好,只要如实回答问题就行,不会为难你们的。”
  她到了青州之后,第一个感受到的就是青州人的友善。
  之前她身边的朋友亲戚们,也有和四大宗门的修士接触过的,听说那些宗门修士们修为不高,但是眼睛都长在头顶上,一个比一个态度差。
  青州也算是东境的第二大城了,城里的人却一点都不傲慢,不仅不傲慢,反而特别有礼貌,即便知道他们是来避难的,态度也非常友善。
  庄蓉还记得,她来的第一天晚上,就是一个青州人带着她洗了个澡。
  所以她是真的喜欢青州,在北境安全之前,也是真心的想要留在青州。
  和外面等着的人交流完之后,她就拿着自己的通行证回到了暂住的地方。
  他们现在住在一种非常特别的房子里,她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材料做的,总之和木头泥砖不同,摸上去凉凉滑滑的。
  听说是青州研究院弄出来的一种材料,可以迅速成型,所以就用来给他们搭建临是住所了,每个房间大概有而二十多平米,一般是住两个人,如果是一家人的话,可以再往里面挤一挤。
  至于洗漱的话,大概是五个房间的人共用一个大的洗浴间和几个厕所。
  虽然不是特别方便,但是庄蓉也知道,这是青州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想出来的最好的办法了,他们本来还以为要住在会议室或者飞行法器里。
  庄蓉刚刚准备进屋时,就看见了一个社区工作人员过来。
  那个工作人员看见她之后,朝着她挥了挥手,快步走了过来:“正好你回来了,我刚好有好消息要通知你呢。”
  庄蓉闻言眼睛一亮:“是工作的事情有消息了吗?”
  工作人员笑着道:“没错,按照你之前提交的资料和意向,明天可以去造纸厂面试,这里是时间和地点,你记一下。”
  庄蓉没想到,她昨天才登记了技能和就职意愿,这么快就有了回音,她赶紧记下了面试的时间和地点,又忍不住问起了她亲戚朋友的情况。
  “你放心,昨天登记了意向的,今天都有面试通知。”
  青州是不可能养闲人的,没有岗位,那就创造岗位,总之新来的人都得去上班。
  等到晚上时,庄蓉和其他人聚在一起时,果然听他们说到了明天的面试。
  “我是去施工队。”
  “施工队听说挺好的,听说如果不是这次施工队要不了那么多人,我们都是要去施工队的。”
  庄蓉其实也对施工队比较感兴趣,因为新人进入施工队好像是青州的传统项目,不过现在施工队人满了,所以要分流一部分去其他新开的工厂。
  第二天,他们就各自去了面试的地方,大部分都通过了面试,只有很少一部分因为能力或者性格之类的原因,被分去了其他更合适的岗位。
  “二环空出来的地这会儿终于有一部分能用上了。”苏秋延站在仙山上往下俯瞰,整个青州就像是一个小的微型城市。
  一环内自然是高楼林立,道路交错,人来人往,但是二环就稍显冷清了一些,目前只有工厂区和住宿区有人气。
  因为之前在设计时,二环的范围就被设计得非常大,所以现在还留了百分之八十多的空地。
  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能改善了,因为最多半年,二环里就会冒出许多新的建筑物,也会有许多人在二环安顿下来。
  秦越就站在苏秋延的身边,闻言笑了笑道:“是啊,青州会越来越好的。”
  等这些保障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好了之后,他们的生产力就会大大的提高。
  如果研究院能给力一点,那么超过曲安,成为东境第一城,指日可待。
 
 
第164章 个体经济
  青州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就多了许多的差异化的需求。
  比如许多北境人,喜欢吃的东西不同,喜欢用的东西也有差别,但是目前的青州却没有办法很好的满足他们。
  所以苏秋延打算开放个体营业资质。
  谢昂有点不太懂这个资质是什么意思,因为在他的概念里,青州所有东西都是苏秋延的,不管是人还是物品,所有权都归苏秋延一人所有,所以苏秋延如果要让人去开一些小铺子,他只需要吩咐下去就行,自然有人去做,根本不需要什么“个体户”。
  苏秋延摇头道:“我一个人能想到的东西,本来就有限,而且给我打工,和给自己打工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他安排人去开店铺,这些人拿的就是工资和奖金,收益和他们没有关系,但如果是自己开店,那么就是盈亏自负,只需要缴纳税收就行。
  这样的个体经济,很能促进个人的积极性,而且因为体量不大的原因,不管做什么都非常灵活,可以寻找和填满一些空缺的市场需求。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只需要几个北境人,就可以开一个符合北境人胃口的食肆,比我们大动干戈的去安排简便多了。”
  谢昂大概听懂了,尽管他还是认为不太有必要,但是也坚决赞同苏秋延的意见。
  苏秋延道:“先让他们试试吧,特别是一些没有面试上工作的人,也可以选择自己做生意。”
  只是做什么生意,具不具备资质,都得经过城主府的相关部门审核才行,特别是食肆之类的,必须得严格审核和检查。
  谢昂想了想道:“那我先去召集人想想具体的管理办法和细则。”
  如果真的要这么搞,涉及的东西就多了,场所、资质、税收、检查……
  苏秋延道:“不着急,后续的一些管理细则都可以暂时完善,先让他们尝试着做做看,如果能做起来的话,那就继续推广。”
  为了让大家尽快适应和了解这种个体经济,苏秋延干脆在二环和一环交界的地方,划出了两条街,取了个名字叫做夜市,顾名思义,就是夜晚的市场。
  “在这两条街上,只需要提前一天预约,就可以预约到一个摊位,每天晚上六点到九点,都可以自由买卖东西,什么东西都可以,只要不是违禁品,暂时也不需要缴税,先试行一个月,看看效果,这一个月,你们也可以根据夜市的情况,好好琢磨一下要怎么推进个体经济。”
  于是很快,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就开始在青州流行了起来,那就是摆地摊。
  青州人民过去习惯的新事物都可以从字面理解,那就是新的东西,比如玻璃,水泥,化妆品之类,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到并不在东西这个范畴内的新事物——一种新的经济形式。
  “那我可以卖我家的衣服吗?孩子大了,有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扔了也浪费。”有人好奇的问道。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