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房子所在位置的地势比较高,算是个小山坡。山坡南边一百多米是条大路,东边的地势越来越高,往前走个几百米就是个连绵的山脉。
靠山镇就是因为这座山得名,而三里河村的名字是因为村子旁的一条大河,从这个房子往北看就能看到那条河,房子所在的山坡周围还有着不少农田。
三里河村的地域不算大,但是人口更少,所以农田比较多,房屋的分布非常杂乱,这个小山坡上就那一套房子,距离其他村民的房子比较远。
有山有河,有房有田,闻铮就选择在这里安家。
“真是太巧了,我准备以后就留在村子里,刚想买个房子,三叔您有没有长远叔的联系方式?”闻铮询问着三叔,抱在怀里的团团自己飞了出去,落到一棵树上和其它鸟儿交流起来。
黄三叔收回跟着团团的目光,见闻铮一点都不怕鸟飞跑的样子,再想到闻铮刚才的话,有些哑然。现在村子里面的年轻人都喜欢往外跑,闻铮还是第一个往回跑的,还养了一只鸟。
多年没有见面的疏离感让黄三叔没好意思询问太多,翻找了下手机,将黄长远的联系方式给了闻铮。
闻铮当天就跑过去看了看房子的细节,大门前有条小路,正对着南边的大路。房子不算大,但让闻铮和团团住那就刚刚好,北边是两层小楼,还有个阳台。东边分别是厨房卫生间,西边是占据三分之一院子的花坛,里面种了几棵桂花树。
农村人的自建房都是给自己居住的,闻铮转了一圈,至少能看见的地方,用的材料就和黄三叔说的一样都不错,看完后闻铮就联系了黄长远,想要尽快地买下房子进行改造。
城市的房价是越来越高,可是农村的房价不降就算好的了,黄长远一家已经在外省安家落户,这家已经被迷信的村民盖上不详名头的房子就更难出手了,最后就按照比当初建房的成本价还低了几千块钱卖个了闻铮。
花费了十八万,闻铮从黄长远的手中买下了这套房子,还要跑到镇上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手续。
像农村的房子,因为宅基地属于村子,所以只有本村户口的人才能买。所以闻铮来到了三里河村,他的户口跟着外婆落在了这里,这里还有分配给他的土地。
不过大部分青壮年都离村工作,村里的大多数土地都荒废了,只有少部分土地种植着冬小麦。
在村干部那里彻底确定了房子所属,闻铮另外请求重新划分田地,将房子周围的田地和分给他的田地换一换。
那几块田地本来就是黄长远家的,他们搬离后还没有划分,村里有好多没有人种植的荒地,村长想到已经走了的黄春明夫妇,也就是闻铮的外公外婆,也没有为难闻铮,干脆利落地同意了。
将房子敲定后,闻铮这下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要对房屋进行改建。
他在病房里面的那几天,就想好了对房子的要求,既要坚固到能防震,也要安全到能放偷,更重要的是要能够隔热保暖。
找了个本地口碑相当不错的建筑队,闻铮将自己的要求一五一十的告诉他们,让建筑队立刻开工,要在一个月之类完成。
“你说闻铮这些年在外面都干啥了?”黄三叔的老婆三婶子站在门口往外望,忧心忡忡地说道。
老房子住不了人,闻铮和团团这几天就住在黄三叔家里。改造房子的工作交给了建筑队,闻铮每天都在悄悄去各个地方购买物资。
可这每天的修炼不能少了,而清晨是吸收那些能量的最好时间,所以每天闻铮都会带着团团,盘腿坐在老房子的屋顶上打坐,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的视线。
“管这么多干嘛。”黄三叔瞪了三婶子一眼,然后深深吸了一口烟,其实他也有点犯嘀咕。
村里人只知道闻铮考上了大学,之后闻铮外婆去世,就没有人和闻铮联系了,所以他这些年在做什么也没有人知道。
同样的谈话在这几天出现在村子里的各个地方。
“他又跑到屋顶上打坐去了!”
“他还买了那个凶宅!”
“他还把鸟当儿子养!”
“他还是个光头!”
谈论了几天后,三里河村的村民们终于讨论出来了结果。
闻铮这几年是当和尚去了!
第67章
闻铮没有理会那些村民的好奇心,把房屋改建工作交给建筑队后, 就开始了忙碌的购买物资日常。
刚回来的时候, 闻铮在靠山镇休息了一晚上, 知道不少靠山镇的情况。这些年靠山村发展的还不错, 但是和隔壁镇相比差的还有些远。
靠山镇隔壁的木鱼镇这些年来发展迅速, 有省道、火车站、汽运站,还有个极大的交易市场,在那里几乎什么都能够买到。
离开靠山村后,闻铮就先到木鱼镇购买了一辆二手的小型货车, 这个车子的底盘比较高,能装的东西也比较多。把后面的车门关好, 谁也看不见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车子买好后, 闻铮顺便在车上变个装,带上假发口罩和眼镜,走路的时候微微低着头,腰稍微弯一点, 就是个普通人了, 不会像光头那么引人注目。
闻铮先去的是交易市场中的农贸区域。
不管是在那种灾难中,生存的三要素都是水、食物和庇护所。
新房子目前正在往优质庇护所的方向改建,饮用水也不用担心。闻铮问过黄三叔,据说三里河村的那条河好像从来没有干涸过,就是几十年前的旱灾,那条河里依然还是有水。
所以闻铮暂时不用考虑水的问题,只是找人在新家里打了一口深井, 接下来就是食物了。
粮食是必须要买的,闻铮算过,在不吃其他东西,光吃主食的情况下,他和团团每天要吃三斤粮食才能够吃饱。
而且按照上个世界的经验,随着团团的进化和他的修炼,他们两个的食量都会增加许多,闻铮就按照两倍来算,准备购买足够三年吃的粮食。
根据两个世界的经历来看,完成主线任务后,至少闻铮所面对的灾难就会出现转机,所以三年后,饥荒问题应该就能得到解决了,不用购买太多。
听起来三年的粮食很多,其实只是闻铮和团团两个的,买完看起来不是很多。
闻铮主要购买的是米和面,另外还买了几麻袋红豆和绿豆,还有玉米面、红薯面等粮食来换换口味。
除了粮食,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资就是食盐,这里可不是能够随时煮盐的海岛,都需要买些食盐以前屯起来。
食盐并没有保质期,只要保存的好,三年时间轻而易举。就是平常购买的袋装食盐并不适合长时间保存,毕竟外面的包装袋太容易损坏了。
只要不是能发生反应的金属制品,密封有盖的有色容器就非常适合装食盐,于是闻铮就跑去买了几个陶罐,将盐装在里面密封好。
这些粮食和食盐都是闻铮分还几天购买的,买完后就带回村子放在老房子里。
前几天忙着购买新房子的手续,每天早晚没事,闻铮就顺便修整了外婆留下来的老房子。房顶上的瓦修补好,墙上有几个洞也补上了砖头,刷了水泥,顺便把腐朽的木门给换成新的木门。
将老房子的里面打扫干净,这里就成了闻铮放东西的仓库。
每天早上出发,晚上回来。闻铮就开着车子来到新房子处,把购买的一部分东西都放在新房子里面当做掩饰
毕竟改建好后就要搬新家,提前购买一些粮食等必备物品非常正常。
然后就把车停在老房子门口,每天晚上乘着别人都睡觉的时候,闻铮才跑出去,把锁在车里面的粮食都放到老房子里面。
老房子里面有不少破旧的木柜,全都被闻铮修理好了,把粮食放在里面不用担心被人发现,闻铮另外还洒了些驱虫防鼠的药粉,不光要防人还要防止一些小动物。
闻铮感觉最困难的不是提前准备应对末世的东西,而是要怎么能够避开村里人的观察,不动声色地来囤积物资。
要是被村里人知道他购买了这么多东西,现在最多就是在心里嘀咕和八卦一下,等到了饥荒真正来临的时刻,那他这种存粮比较多的人,就会成为所有人视线的焦点。
快要被饿死的人为了得到一口吃的,有些时候真的什么都能做的出来。
这些东西就是暂时放在老房子里面,只要不被人进去就发现不了。等新房子改建好后,闻铮也把这个身体修复得差不多了,到时候就可以在新家院子里面挖一个地窖。
粮食分几批购买好,做掩饰的小部分放在新家里,所有的装修工人都能够看到,当然也被整个村子的人知道。
黄三叔知道后还劝了劝闻铮:“就你一个人吃饭,粮食不用买这么多,粮食放久了味道也不好。一样买个一小袋,正好吃到明年新粮食下来。”
说话的时候正巧是在吃饭的时间,闻铮拿着已经吃完米饭的碗向黄三叔示意:“三叔,这几天你也看到了我的饭量挺大的,那些粮食放不了太久就能被我解决。 ”说完,闻铮再起身盛了一大碗米饭。
黄三叔对此无话可说。
闻铮却又再次对黄三叔开口道:“三叔,我这还有件事可能要麻烦您和三婶。”
三婶子笑盈盈地开口:“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有什么事尽管开口。”
还要在这里住到房子改建好,闻铮就提前按照一个月把住宿和伙食费都给交了,每次从外面回来后,还会给他们带点东西,所以三婶子对闻铮的态度越来越好。
“还不是三婶子您做的腊肠和腊肉太好吃了,所以我准备在村子里买头猪,想要请三叔和三婶劳累加工一下。”闻铮指了指桌子上的竹荪炒腊肉和清蒸腊肠说道。
“一头猪?你这一个人哪能吃的完啊?就算这东西能放你也不能弄这么多啊。”三婶子惊讶道。
“当然不是我一个人吃了。”闻铮笑道,还有团团陪着他吃,不过不能这样和他们说,“这不马上要过年了,我有不少朋友,要给他们送点年货,往年都是送水果,今年就想换点新鲜的,送点腊肉和腊肠。”
打着送人的幌子,闻铮说服了黄三叔和三婶,提前付给了他们加工费。三婶子做腊肉和腊肠的手艺可是真的好,尤其是腊肠,有甜辣两种口味,辣的放的是辣椒,这甜的放的是蜂蜜。
闻铮现在也不知道以后的灾难会是什么样子,既然饥荒了,说明其他食物也比较缺乏,所以这肉类、蔬菜和水果都得准备上。
肉类还得再等新房子装修的差不多了再买,不然不好存储,水果蔬菜好解决一点,等买完粮食和食盐后,闻铮就开始行动了。
农村里最多的就是田地,虽然是冬季,可这天气是一点都不冷。粮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成熟,而蔬菜的生长期就短了,有些二十多天就行了。
于是新家周围划分给闻铮的田地,都被闻铮花费了一天的时间,用租来的农用机器全部松了土,然后往里面洒入了各种蔬菜种子。
不光如此,闻铮还购买了不少种子放在家里,这东西便宜,说不定以后就用到了。
水果方面,闻铮弄了不少树移栽过来,现在购买树苗已经来不及了,闻铮移栽的是那些已经长成的树。
在本地能够存活的葡萄树、柿子树、石榴树、桃树、梨树、无花果树全都弄了十棵栽种在新房子的外面。
除了果树外,闻铮还移栽了其他有用的树木,例如花椒这种能够当天然防护墙,还能提供调味料的植物,还有皂角树这种能够用来洗头洗衣服的植物,还有像枇杷虽然本地很少种植,但是按理能够种植成活,而且果子能吃叶子够入药的。
这些树有的是在村子里免费挖的,但更多还是花钱购买,这又耗费了闻铮一大笔存款。
衣食住行里,粮食问题解决完了,闻铮开始购买各种衣服和必须的日用品。
春夏秋冬穿的各种衣服都需要买,最需要买的还是冬天的,夏天要是太热甚至可以不穿衣服,冬天要是太冷,那简直是只恨衣服太少。
在买了衣服前,闻铮先买了许多真空收纳袋,这些衣服买好后,就搭配好按照不用的季节装在收纳袋里面,压缩完后重量不变体积却小了很多,看着毫不起眼。
然而就快要过年了,即使今年是个暖冬,各种冬装也卖得不便宜,闻铮算了算手里的钱,发现买完冬装后就没有多少钱了,连肉都买不起。
闻铮带着新买的衣服回去,晚上还在想着要不要从系统商店里兑换点东西卖钱,没想到第二天清晨就出事了。
来到三里河村的这些时间里,村民对于闻铮议论纷纷,但是都没有和闻铮进什么实际接触,闻铮在这个村里接触最多的就是黄三叔和三婶子了。
不过村里的人都对闻铮和团团十分好奇,平常议论的多了,孩子也都听到了。
和大人们只会讨论不同,孩子们好奇心起来后,是会付出行动的。
于是今天早晨,闻铮正准备修炼的时候,就听到外面的动静。出去一看 团团站在外面的一棵树上清嗓子 ,树下有几个孩子站在那里。
要知道,不管在哪里都是有熊孩子。
那些孩子没注意到闻铮在看着他们,盯着团团小声谈论一会儿后,突然有个孩子拿起来一块石头,冲着树上的团团砸了过去。
第68章
团团早就注意到了树下的小孩子, 孩子总会让他想起会和他抢闻铮的小人鱼,所以团团从来对小孩子不怎么待见,就独自站在树上不理他们。
没想到这些孩子竟然会对他发动攻击,躲避开那个石头,团团生气极了,扇动着翅膀就从树上俯冲而下。
以孩子没有反应过来的速度,团团到达了砸石头孩子的眼前,两只爪子在孩子的眼前一晃而过,再次冲到天上。
那个孩子没有受伤,却被团团吓得坐在地上, 刚刚他觉得那个爪子尖就马上就要扎进自己的眼睛了。
闻铮抱着飞到自己怀里的团团转身进了屋,团团不会随意害人, 那个孩子肯定连个伤口都没有。
瘫坐在地上的小男孩愣了好久,旁边的小孩子都有点手足无措,其中有个怯怯地开口:“黄宇涛,你没事吧?”
“哇哇哇……”不问还好,一问小男孩哇地哭了起来,自己从地上站起来, 也不管其他孩子,边哭边往家的方向跑。
闻铮和团团还没有忙多久,这找事的就来了。
“黄春来, 你给我出来!”一个尖利的女声在外面响起来,黄春来就是黄三叔的名字。
呆在屋顶上打坐的闻铮往下看了一眼,黄三叔正一头雾水地从屋子里做出来, 找上门来的是那个小男孩和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身后还跟着不少看热闹的村民。
51/135 首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