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我在古代装大仙(穿越重生)——小蛮无细腰

时间:2020-10-18 21:12:25  作者:小蛮无细腰
  可见,京城中但凡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靖国公府要落败了。
  夏表叔又看了陶家送的人参,赵霁看他很喜欢,就说要送给他。
  推拒一番之后,夏表叔还是收下了。因为赵霁说自己的治病方法,用不到人参,但夏表叔能用到。
  等吃过晚饭后,正打算去洗澡的赵霁看到夏表叔拉住管家问道,“蒋夫子还没好转吗。”
  这时候赵霁才知道,夏鹏和夏霄没去读书的原因,是因为夫子生病了。亏他还自作多情,以为夏家是担心他和夏表叔的安危,才没让孩子去读书。又感到十分庆幸,还好他没把自己的心思告诉过别人。
 
 
第十七章 
  赵霁被困在皇宫里整整五天,每天提心吊胆,睡眠严重不足。回到夏家之后,总算结结实实的睡了一个好觉。
  他昨晚洗漱完倒头就睡,早上醒来,才发现夏表叔在他旁边搭了一张竹床。
  看到那一张翻身都困难的竹床,赵霁很不好意思。
  他们一家三口,不能一直借在亲戚家里,是该找个房子搬出去了。
  赵霁醒来的时候,夏表叔已经摆上桌子在吃早饭了。等他穿戴整齐,用牙粉漱了口,走到餐桌的时候,夏表叔就快吃完早饭了,一边招呼赵霁盛稀饭,一边说,“是不是吵到你了,我每天上太医院点卯起的早,你表婶他们都还要过半个时辰才起。”
  夏家的情况一直是这样,厨娘柳妈最早起来,煮上一大锅稀饭,给主人家做好煎饼,油饼,包子之类的主食,再炒两个小菜。先让男主人吃了,然后仆役们就着小菜吃了稀饭,把院子扫洒干净,丫鬟翠竹伺候女主人梳洗,小厮黄芪伺候两个小少爷,等两个小孩吃完早饭,再由管家老郑赶着骡车送两个小孩去上学。
  夏天昼长夜短,赵霁起床的时候天光已经发白,但是赵霁看过彩超显示屏上的时间,才刚刚五点半。
  他昨晚八点钟就睡了,经过九个多小时的深度睡眠,感觉不管是精神还是身体,全都复原了,呼吸着清晨的凉气,简直神清气爽。
  现在听到夏表叔说,他每天都这么早起来,赵霁顿时觉得,他拒绝太医院职位的举动,简直太明智了。
  等把赵老爹的事情处理完,他就开一家小诊所,收两个小徒弟,每天睡到自然醒。
  虽然刚穿越到这个时代不久,就接触到了这个时代的权利中心,但是赵霁知道,自己没有大志向,也没有左右天下局势的智慧,只想赚点小钱改善自己的生活,过安稳的小日子。
  赵霁想过安静日子,但是人生在世,又怎么能事事如愿。
  他才刚吃过早饭,就有两批人堵住了夏家的门口。一边是昨天刚来过的靖国公府三老爷陶梁,另一边是夏家两个小孩儿的老师蒋夫子。
  蒋夫子是被人用床板抬来的,人已经昏迷了,他得了胆石症,请大夫看过了,开了两幅药,也扎了针,可是蒋夫子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加恶化了,昨天开始发热,下午已经昏迷。
  蒋家求到太启书院的院长,这老头子辞官之前是礼部侍郎,在太医院有些薄面,昨晚蒋家请了太医院的医士诊治,施针之后蒋夫子有过短暂的苏醒。
  喝了药之后,蒋夫子又昏了过去。那医士说,“明天早晨,病人如果能醒来,你们就继续给他吃药,下午我再来帮他施针。要是明天他没醒,我也无能为力了。”
  这话把蒋家人吓了一跳,看到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那医士像是想起什么,犹豫着说,“不知,你们有没有听过,有位仙人弟子,治好了皇上的肠疽。依我看,这胆石症,那位小神仙应该能治,你们或许可以去找他。”
  太医院的人都知道,赵霁治病的办法,是要割去人的病灶。虽然不知割去脏腑后,人为何还能活着,但是他们已经见过四个活生生的列子,所以那医士相信蒋夫子的病,赵霁应该能治。
  医士走回,蒋家老小在病床前守着,一直挨到今天早晨,蒋夫子不仅没醒,身上的热度更高了。蒋夫子的长子蒋鹤山终于决定,带着病重的父亲来找赵霁治病。
  昨晚那医士留下了夏家的地址,如果蒋家有心,昨晚就可以去找赵霁。为什么要拖到今天早晨呢,当然是因为蒋夫子是儒门子弟,平生最厌恶怪力乱神,巫蛊之术,赵霁偏偏以神道出名,如果蒋夫子还清醒着,肯定不会同意赵霁给他治病。
  但是蒋鹤山不想让蒋夫子死,蒋家人都不希望他死。
  除了亲情之外,还因为蒋鹤山乃是今年的新科进士,他只考中了三甲,春闱之后,又经过吏部考核选官,前几天才刚刚得到任命,让他去一个南方富庶的大县当县令。
  如果在这个当口,蒋夫子死了。官员需要守孝三年,倒时蒋鹤山就会前途尽毁,他当然不甘心,蒋家其他人也不会甘心。
  蒋夫子在太启书院教书,不过名声好听。他早年就曾考中了举人,却因为过于迂腐,不去钻营选官,一辈子清贫。一直靠变卖祖上田产,艰难度日,蒋鹤山才刚刚出人头地,眼看苦日子到头了,蒋家没人愿意放弃。
  蒋夫子眼看要不行了,蒋鹤山当机立断,叫上蒋家几个族亲,直接把蒋夫子抬到了夏家。却没想到,在夏家门外跟陶梁撞到了一起。
  陶梁昨天刚一回家,就被靖国公修理了一顿。因为靖国公去拜访燕云开的时候,燕云开表示救陶家小少爷的人是赵霁,让陶家好好感谢赵霁就可以了。
  靖国公人老眼不花,他看出燕云开在提到赵霁时,神态很亲近。回家后自然问起陶梁送礼的情况,礼单是陶梁的夫人何娘子准备的,挑不出错处。但是靖国公都回家了,陶梁还没回去,细问起来,陶梁的所作所为,自然瞒不过靖国公。
  陶梁挨了一顿臭骂,今天一大早,他又来夏家登门拜访,这次靖国公让他将赵霁请回府中,理由是让赵霁给陶梁生病的儿子陶铭复诊。
  赵霁听完陶梁的来意之后,心想,皇帝还没要求复诊呢,就你们家要求多。
  虽然他也知道,有众位御医在,小皇帝肯定能康复,应该不会让他复诊了。
  让赵霁不高兴的原因,是真正的病患被陶梁给拦在了门外,陶梁仗着自己的身份,非要挤在前面见他。
  蒋鹤山畏惧靖国公府强势,让陶梁先见了赵霁,可是他让人把昏迷的蒋夫子停在夏家门口,做出敢怒不敢言的表情,时不时哀求的看着赵霁。
  他不敢得罪陶梁,但是能看出赵霁更在乎他们这边,蒋鹤山比他老爹圆滑的多,不在乎用点小手段,让赵霁觉得他们可怜。
  只要是赵霁自己出言拒绝陶梁,靖国公府应该不会怪罪他这个小虾米。
  赵霁不知道蒋鹤山心里的小算盘,就算知道,按照他心中轻重缓急的衡量标准,肯定也是先抢救病危的蒋夫子。
  于是赵霁语调委婉的说,“陶三爷,我现在有事情走不开,您家的大公子要是没有复发的话,等我下午再去看看吧。”
  虽然语气不重,但是赵霁挥手让人把蒋夫子抬进里屋的行为,却惹恼了陶梁,他觉得赵霁是在报复他,撂下一句,“好你小子,给你三爷等着。”就转身走了。
  这次陶梁负气而走,连礼物都没有留下。
  作者有话要说:
  就算攻君不出场,他也无处不在。哈哈哈~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梨花带雨 2个;明月照盛唐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十八章 
  如果没有治好过皇帝的病,赵霁绝对不敢得罪陶梁。
  如果陶梁真得无所顾忌,也不会只放句狠话就走人。他放狠话的行为,正说明他色厉内荏,根本不敢把赵霁怎么样。
  陶梁平常在青楼酒馆跟人发生争执,直接砸东西打人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不过他这个人欺软怕硬,目前还没有惹到过不该惹的人,平安的混成了纨绔中的老资格。
  说起来燕云开就是陶梁不能招惹的人,听靖国公说,燕云开很看重赵霁。
  陶梁让赵霁等着,就是想着,等到燕云开淡忘了赵霁的时候,再来找他的麻烦。
  他觉得国师贵人事忙,肯定要不了多久,就会忘记赵霁这个人。
  蒋鹤山看到陶梁走远了,满脸担忧的对赵霁说,“小神仙,您别看陶三爷为人不着调,可是很会记仇的。”他私心里的确希望赵霁把陶梁赶走,但他跟赵霁没仇,于是出言提醒赵霁,陶梁不是普通的呆霸王。
  赵霁点头表示了解,但是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病人身上。
  他并不担心陶梁的报复,因为燕云开说有事情可以去找他。当燕云开这么说的时候,赵霁能够感觉到,那郑重的表情和语气,不是普通的客套,而是一个承诺。
  在那之前,董太后挑了他好几次错处,也曾拿皇帝身上的伤口做文章,全都是燕云开出面斡旋,他才得以保全性命。
  他现在可是有靠山的人,根本不害怕陶梁的威胁。
  赵霁决定赶快做完蒋夫子的手术,还是趁早去靖国公府看看,下午就去拜访燕云开,晚上还要请表叔一家和刘达吃饭庆祝。
  今天的行程真满啊。
  蒋家人说,蒋夫子得了胆石症,也就是胆结石,看蒋夫子昏迷不醒的样子,应该是结石引发了胆囊炎。
  赵霁给他做了彩超和血液检查之后,证实了先前的判断,蒋夫子的情况很严重,必须做胆囊切除手术。
  给蒋夫子做手术,就不需要像给皇帝做手术那么麻烦了。把病人抬进他居住的客房,只需要说一句治疗过程禁止观看,就可以把家属拦在门外了。
  锁好门窗,赵霁直接带着昏迷的病人进了医院空间。
  检查完之后先给病人输上消炎药,这才腾出手,到手术室把手术用具准备齐全。
  在医院空间里做手术,不用担心手术器械会消失,但是少了燕云开做助手,赵霁还是感觉有些手忙脚乱。
  取出胆囊,缝合伤口,一共用了四十三分钟。
  因为一个人搬不动病人,赵霁只能用笨办法,先把病人放到客房的床上,接着又移回医院的手术台。这样来回几次,当输完液的蒋夫子被放回床上的时候,赵霁突然感觉自己脑袋胀痛起来。昏昏沉沉的在床柱上靠了几分钟,才感觉好了一些。
  看来医院空间不能无限制使用,超过一定的范围,会给他的精神带来损伤。
  感觉头疼减弱之后,赵霁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去开了门。蒋夫子的麻醉还没有过,但是体温已经降下来了。
  家属们看到病人呼吸平稳了些,也都稍稍放了心。又等了两个小时,已经昏迷一整天的蒋夫子终于醒了,虽然非常虚弱,但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赵霁休息了两个小时,又重新恢复了精神,检查过病人体温后,发现没有升高的迹象,就对伺候在病床前的蒋鹤山说,“病人不方便挪动,现在也不能进食,要是口渴,只能用筷子蘸清水抹一点在唇舌处。要是便溺,就用夜壶来接。”
  蒋夫子是夏家两个小孩的老师,周娘子虽然不方便亲自来照顾,还是吩咐管家前来照应。
  等赵霁离开客房之后,管家老郑也跟着退了出来。他走到赵霁身,叹了口气小声道,“表少爷,蒋夫子和蒋家大爷,今晚是不是得住在咱们家啊。”
  昨晚夏宏开就是在那间客房里搭的竹床,今晚又来了两个客人。不说蒋夫子是病人,就算蒋夫子无缘无故要到夏家来住,夏家也没有拒绝的道理,主要还是夏家的房子太小,但是老郑作为仆人,也不敢抱怨太多。
  虽然老郑没挑明,但是赵霁听懂了他的意思,顺势询问道,“郑叔,这附近有没有租赁或出售的宅子啊。”
  赵霁这么问,老郑又怕赵霁生气,连忙陪笑道,“表少爷您可别多心,我就是随口一说。”
  赵霁不在意道,“不关你的事,我们一家人,肯定是要找房子住的,要是能住在附近,也好有个照应。”他知道,在皇帝肚子上的伤口完全愈合之前,他不可能走出京城。
  就算以后要回三江县处理赵老爹的事情,他也不打算带着肖娘子和夏老太一起去。除去其他危险,一路舟车劳顿,也不好受啊。
  老郑听说赵霁确实要找房子,还真给他推荐了两处,都在附近,不过没有租赁的,全是出售。
  刚刚发了一笔大财,赵霁觉得在京城买房是一项不错的投资,就算以后自己不住,也可以租出去。
  只要大晋不灭国,在京城投资房产,稳赚不赔。
  当然,稳赚不赔的投资需要巨大资金投入,老郑说,“东安街的房子都不便宜,那两处宅子都比这里大。老爷当初买下这间宅子,都花了二百四十五两白银。”
  这时候肖娘子婆媳俩,正陪着夏莲儿绣花,听到赵霁说要买房的事情,抬头来张望。赵霁对夏老太她们笑了一下说,“要不然让郑叔带奶奶和娘去看看房子,觉得合适,咱们明天就去买下来。”
  周娘子想到赵霁的本事,也没有劝阻,还撺掇道,“让老郑带你们去看看吧,要是你们在东安街买了房,咱们也可以住的近一些。”她并不觉得赵霁他们会离开,任何在京城生活过的人,都不会想离开。
  当然,像蒋鹤山这种想出去当官奔前程的人除外。
  赵霁重新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出门的时候已经十点半了。夏家的骡车要给夏老太她们坐,刘达的马车,人家当然带回去了。没有交通工具,赵霁只能去东安街的正街上租马车。
  看了不仅要买房,还得买牲口买车。
  马车走到靖国公府,赵霁看看时间,已经十一点了。心想,这时候上门,该不会被当成蹭饭的吧。
  谁叫他今天行程紧张呢,赶紧替病人复查完,吃午饭之前离开,应该没问题吧。
  靖国公府门口有两尊石雕的镇宅石狮子,新漆的大门紧闭,只在旁边开着一扇偏门,门房在里面坐着,房檐下的长条凳上还正经危坐着三个等待的人,手里都提着礼物。
  赵霁走上前去通报了自己的姓名,照列给了门房十个大钱,门房似乎嫌少,撇撇嘴,但是赵霁是靖国公点名要见的人,他不敢拖延,满脸不高兴的指派了另外一个小厮道,“许二,带小神仙去见国公爷。”
  那一脸沉默相的许二只“哦”了一声,就率先走了出去,赵霁也承受着两道愤恨的目光,跟着叫许二的小厮走了。
  因为被插队,有两个等候在门外的人很不高兴,只有另外一个知道内情的人悄悄说,“那就是前几天帮皇上治好肠疽的人,人称小神仙,可不能轻易得罪。我听说国公府的小少爷,也是他治好的,国公爷对他礼遇,也情有可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