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天上还挂着明晃晃的日头,转眼就变成了乌云密布,显然夏天的暴雨即将来临。
赵霁道谢之后,久久没有等到燕云开的答复,又看到他脸上凝重的表情。
难道不高兴帮他挡沙子吗。
随即,燕云开的嘴角渐渐绽放出笑容,一副春风扫净寒冰的景象,又让赵霁看痴了。
可恶,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看的人。
直到燕云开说,“快下雨了,我们先进屋吧。真要道谢的话,就请我尝尝你们家厨子的手艺,看这乌云,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燕云开的话音刚落,天边就有一道电光闪过,接着就是轰隆隆的雷声。伴着雷声,燕云开就想要往赵家大门走去。还好赵霁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燕云开的手臂,另外一只手放在自己嘴边,做出禁声的表情。
燕云开感觉自己半边身体都麻了,赵霁牵着他的手臂,他也就支棱着手臂跟着走,像被人牵住鼻环的牛,连身边那头马都忘了牵。为了不让一匹无主的骏马在自家门前惹起风波,赵霁只能一手牵着人,一手牵着马,悄悄往自家后门走去。
赵霁把马拴在自家后门的廊柱上,这时燕云开终于从突如其来的肢体接触中会过神来。
他暗恨自己没出息,为何一直都是赵霁占据主动,他老大个人了,却显得比年少的赵霁还生涩。
不过在刚开始的胡思乱想之后,燕云开也想起了自己来找赵霁的真正目的。便开口询问道,“听说你接诊的一位病人,今天突然暴毙了,家属抬着尸体来找你麻烦。”
赵霁一边带着燕云开往安置蒋夫子的房间走,一边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他。等走到那个房间,事情的经过燕云开也都了解清楚了。
这时候,刚刚一直在倾听的燕云开终于开口道,“我让五十精兵埋伏在巷子周围,刚刚看到一个鬼鬼祟祟的小子在巷口徘徊,我的人已经把它抓住了。就算蒋家的内鬼抓不到,从那人嘴里,也能撬出来。”
原来国师大人不是单枪匹马来的啊,这下子赵霁就放心多了。
之前跟蒋鹤山布置陷阱的时候,他其实隐瞒了一个可能,在蒋家那群亲戚中,可能不只一个心怀异心的人
现在有国师带着五十个正规军在旁边督阵,赵霁觉得自己一定能够胜任这个名侦探的角色。
还不等赵霁开始得意,燕云开就已经抛出了自己的结论,“这件事情一看就是董源的手笔。手段是粗糙了一些,但是这狠辣阴损的气味,绝对是他没有错。”
“董源是董太后的亲戚吗。”都是姓董,刚好跟他有仇的人,好像就只有承恩公董家了。
燕云开点头,用赞赏的目光看着赵霁说,“董源是董太后长兄的庶子,专门帮董太后干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像蒋家的这件事情,还用不着董太后亲自布置。她只需要透露出想解决你的意思,董源就会负责具体实施。”
燕云开看看躺在客房床上的蒋夫子,呼吸平缓。这可是一个断过气的人,竟然就被赵霁救活了。
他看上的人,果然不一般。
随后,燕云开的心情又失落起来,因为最近京城的局势愈加混乱,他害怕赵霁留在这里会遭受更大的危险。
随着小皇帝渐渐长大,他和董太后之间的争斗,也到了最后阶段。要是董太后知道赵霁的能力比之前表现出来的更出众,为了不让赵霁变成他的助力,董太后肯定会更加不择手段,到时候就不是陷害了,直接刺杀才是董太后惯用的手段。
董家人的手段,一脉相承的低劣。可是,他们家就凭借这些低劣的手段,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左右权衡之后,燕云开还是决定,等蒋夫子的事情解决完,就让赵霁暂时离开京城。去给赵老爹翻案,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反正在太医们的精心调理下,小皇帝已经差不多痊愈了。
虽然定亲的事情只是燕云开头脑发热时的遐想,但是让他放弃这个想法,还要跟赵霁分离,燕云开感觉心里像是被割了一刀似的。
第二十四章
连续三道炸雷之后,暴雨倾盆而下,不到半盏茶的时间,连屋檐底下都被溅起来的水花打湿了。对于生活在建安城的大部分居民来说,在连续半个月的晴天之后,好不容易等来一场大雨,酷暑的炎热的以解除,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
“这么大的雨,我要钓的鱼儿,都被这雨水冲走了。”
虽然对燕云开说了一句俏皮话,但是赵霁的心情却很低落。
在大雨天里出门,无论如何都会沾上水渍,根本无法遮掩自己的行踪轨迹。那个陷害他的人,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在这种天气行凶。
亏他傻乎乎的在门前等了快二十分钟,生怕那家伙会趁着雨没落下来之前动手,可惜人家心理素质比他想象的要强,根本没有急着动手。
不过燕云开今天的表现,却有点出乎赵霁的意料,没想到国师大人这么讲义气,硬生生陪他在门边守了这么久,最后还出言安慰他,“你不必着急,我不是抓到了一个人吗,相信过不了多久,我手下的人就会让他开口。”
燕云开的安慰对于赵霁来说,还是很受用的,他也不再门前傻等了,招呼燕云开到旁边的凳子上坐会儿,一切还是等雨停了再说吧。
这间客房原本没有住人,仆役们隔天就打扫一次,到不至于有灰尘,可惜桌上摆着的茶壶里却没有水,瓜果点心什么的就更不必想了。
等燕云开落座之后,赵霁发现没有什么招待他的东西,不禁有些歉意的说,“真不好意思,上次我去国师府上,国师大人不仅亲自给我泡茶,茶点也十分的精致可口,其中有道杏仁酥我最喜欢,淡淡的甜味带着一股子清香,让人回味无穷。今天国师大人到我家来,却连一口水都没法请你喝。”
燕云开依旧坐的笔直端正,让赵霁感觉用蓬荜生辉来形容此时此景,似乎一点都没有夸张的成分。他只说了一句,“我现在不口渴。”然后就杏仁酥的做法工艺问题,跟赵霁深刻探讨起来。
基本上赵霁也插不上什么话,只有听着的份儿,不过燕云开的声音确实好听,不管他说什么,赵霁都觉得是一种享受。最后燕云开的总结陈词是,“等我回去了,让老邢给你送一盒新做的杏仁酥来。”
赵霁笑着说,“不用麻烦刑管家了,明天我让黄芪去你府上拿。”经过这几次的相处,赵霁觉得他跟燕云开之间的关系,已经是朋友了,对他说话的时候,都比较放松随意。
第一次跟燕云开近距离接触,他们就连续做了四次手术,当时他们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而且燕云开从一开始就不排斥手术治疗,看到割下来的盲肠,也丝毫不感到惊讶,那开明的态度,简直不像这个时代的人。
明明蒋夫子那样的态度,才是这个时代正常人该有的表现,这还是蒋夫子本人并不知道他的胆囊被取掉的情况下。
后来去燕云开家里,燕云开也没有丝毫的架子,不仅主动把酒精的利益分润给他,对于帮赵老爹翻案的事情,也非常上心。
赵霁把燕云开当朋友,如果燕云开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他一定在所不辞。如果只是互相间送一点家里的吃食,这种朋友间正常的交往,他当即毫不犹豫的收下了。
说好明天去拿点心的事情后,他们又聊了聊蒋夫子的病情。主要还是燕云开想引着赵霁说话,这才故意把话题说到赵霁熟悉的范围内。
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下,赵霁顺嘴抱怨道,“我是应该考虑收学徒了,割鬼的时候,我一个人操作起来真是不方便。可是你也知道,割鬼的场景太血腥,想找一个不害怕的人都困难,而且除了胆大之外,还必须要聪明,这里头有许多要学习的门道。”
已经习惯把做手术说成是割鬼的赵霁最后感叹道,“要是国师大人能一直当我的助手就好了。”
燕云开淡然笑道,“无妨,等那天我把朝廷里的差事了结了,就来跟着你当助手,可好。”
赵霁呵呵笑了两声拍手道,“好啊,好啊,用国师当助手,那我多风光啊。”
燕云开给出了自己的承诺,赵霁还以为这是一个玩笑,并没有往心里去。
雨还在下,赵霁突然听到门外有人敲门,他还以为是黄芪有什么事情找他,连忙去打开房门。
却看到门外站着一个身披蓑衣的高大男人,赵霁心里一惊,这人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他家里。
然后就见那男人对赵霁拱手道,“赵公子,打扰了。”这时燕云开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唐甲,事情都处理好了吗。”
唐甲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回答道,“回将军,都处理好了。”
原来是燕云开的手下,这下赵霁就不好追究他私闯民宅的事情了。
只有一点让赵霁感到很诧异,不是唐甲称呼燕云开为将军,而是燕云开对唐甲说话的语气和态度,竟然如此的威严。
平常他跟燕云开相处的时候,也不能怪他忽略燕云开尊贵的身份,因为燕云开在对待他的时候,总是很随和。
燕云开坐在赵霁身后,没有看到他片刻的失神,继续用威严的口吻说,“说说看,到底怎么回事儿。”
正当唐甲要说的时候,赵霁突然对燕云开说,“国师大人,让这位唐兄进屋里来说话吧。”
燕云开没有驳赵霁的面子,点头让唐甲进屋,但是在赵霁转身的同时,幽幽的看了他一眼说,“你以后可以叫我景和,或者景和兄。”听到赵霁叫唐兄的时候,明知那不过是客套,燕云开还是有点嫉妒。
突然有点想听赵霁亲热的叫他一声哥哥。
算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要矜持一点,就让赵霁叫他景和兄好了。
谁想到赵霁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张着嘴,“啊~”了一声。过了两秒,他才想起来,古代人除了名之外,还有表字。亲朋好友都是以表字相称。等得燕云开快失去耐心了,赵霁才从善如流的叫了一声,“景和兄”又不好意思对笑着说,“我还没有字。”
景和是先帝给燕云开取的字,小皇帝的名字叫云景,先帝给他取这个字的用意自不必说。现在听说赵霁无字,想到贵族夫妻间,丈夫给妻子取字的传统,燕云开对赵霁说,“等你加冠的时候,我帮你取个字。”
还有三年半时间,他要好好的想想。
赵霁知道,表字需要师长来取,既然燕云开愿意代劳,他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立刻欣然同意了。
唐甲的地位虽然不如刑管家,但是对于猜测燕云开的喜好方面,并不落后。早在见到赵霁本人之前,他就知道赵霁在燕云开心里的地位不一般,看来他需要对赵霁更客气一点。
等燕云开答应让他进屋后,唐甲立刻对赵霁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实际上他更想对赵霁表达崇敬之情,不过在燕云开面前,他不敢表露出来。
燕云开对手下亲卫看到很重,要求自然非常严格,无论酷暑严寒,一概不许他们放松。今天不过下雨而已,赵霁轻轻一句话,燕云开竟然同意让他进屋里回话,唐甲怎能不感到惊诧。
唐甲敢保证,今天这种情况下,就算左相徐坚说出赵霁同样的话,燕云开也会让他颜面扫地,因为亲卫营是燕云开的命脉,绝对不容许他人置喙,也不容许别人施恩。
把蓑衣挂在门外,唐甲进屋后也不废话,直接开始讲述蒋夫子被投毒的经过。
此时赵霁才知道,自己在这里傻等的时候,燕云开的手下们已经抓住了蒋家参与犯案的人,全都堵了嘴绑在赵家外头的庭院里,蒋家其余亲戚和赵家的仆役也全都拘在外间的客厅里。
难怪他设下的陷阱会落空。
第二十五章
给蒋夫子下毒的人,果然就是蒋鹤山的妻子王娘子。然而这并不说明赵霁有成为名侦探的潜质,因为他根本没猜到王娘子的犯罪动机。
事情说起来有点复杂,因为真正动手的王娘子和幕后指使董源之间,还隔着王娘子的情夫,也就是蒋鹤山的妹夫张新城。而张新城并没有见到真正的董源,他只是在妓馆结识了董源手下的一个清客,由这名清客在中间牵线,先给了张新城五百两银子,并承诺事后给他在五城兵马司找个后勤的肥差。
唐甲通过在赵霁家门口把风传递消息那人,派人抓到了在临街茶楼里等待消息的清客。
据他招供,其实靖国公府的陶铭才是最佳目标。因为陶家三爷陶梁的后院早就乱成了一锅粥,随便找个爬过床的丫鬟,轻易就能解决陶铭,还不会让人察觉。
董源和陶梁是欢场玩乐的一对好朋友,早听陶梁把赵霁骂了八百遍,到时候他只需要在旁边撺掇几句,再出出主意,就能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
反观蒋夫子这边,就算蒋夫子真得死了,单凭蒋家的势力,很可能奈何不了有燕云开做靠山的赵霁,
可是当董源得知了蒋夫子的身份后,就一意孤行的改换了目标,因为蒋夫子曾经狠狠的得罪过他。
有一次董源喝了点酒,带着一个粉头当街调笑,一双手还不老实的乱摸,其形状之恶劣,让周围的行人避之不及。刚巧被蒋夫子撞见,当场骂了一句,“不知羞耻,类同禽兽。”
董源虽然喝了酒,神志还算清醒,看蒋夫子一身穷酸腐儒的装束,不像有财有势的人,当即就要令身边的狗腿子去把蒋夫子抓来打一顿。
没想到作为穷酸腐儒的蒋夫子,眼看不对,转身就跑,一个小老头儿竟然跑的飞快,借着行人阻拦,董源的手下居然没能抓住他。要说起来,蒋夫子也算是练出来了,从年轻时就爱管闲事,也曾被人打过,后来别人就打不着他了。
如果只是这样,董源抓不到人,很快就会忘了这个当街骂他的人。因为蒋夫子这人,不仅爱管闲事,跑得快,而且还很会告状。
第二天董源就被督查御使亲自给参了,说的就是他当街狎妓的事情,然后董源身上五城兵马司副指挥的闲职,就被革除了。还相继被太后,承恩公叫去痛骂了一顿,随后他亲老子还请家法打了他二十板。
事后一查,竟然是有人给督查院所有的御使隔门投检举信,就算御使中有董家的人,但也有许多是国师的人,就算是董家的人,但是董源这个庶子在这些人的心目中,也不是多重要的人,当然没人愿意保他。
当时董源就猜到,隔门投信的人,肯定是那个在街上骂他的腐儒,然而董源跟蒋夫子萍水相逢,根本不知道此人姓字名谁,再加上董源被嫡长兄借机打压,他忙于应对,根本抽不出手来调查。
事情虽然暂时被搁置了,但是董源一直对蒋夫子怀恨在心。
事情一晃就过了一年,蒋夫子后来一直乖乖呆在太启书院避祸,也不爱到街上闲逛,时间久远了,就算董源渐渐又取得了董太后的信任,手里有了一些力量,但还是没能查清蒋夫子的身份。
14/57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