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襄阳王依仗地势,又借助手中权柄,不知坐下多少伤天害理之事, 只是原著中白纸黑字写出的,便不知凡几,更不必说书中寥寥数十字,放入现实中,又是多少苦难。
故而对这等恶人,苏榆是毫无怜悯之心的,只盼他早日伏诛才好。
面对众人疑问,苏榆不慌不忙,应道:“若是不信,包大人只管查其不法。襄阳王早有不臣之心,平日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又有一座霸王庄,里面建了个‘招贤馆’,交结了颇有一些江湖豪侠。更有一座‘冲霄楼’,内里机关重重,乃是为了放置与他共同举事之人的盟书所建。”
查其不法,便真是一心为国为民之人,尚且有些隐私,哪位官员经得起查其不法呢?如同包大人般公正廉洁之人,又有几个?更何况襄阳王所做之事,凡是襄阳百姓,无有不知,妄图造反一事更是证据确凿,哪里经得住查呢?
在座众人听苏榆这般诉说,无不惊骇,此事事关重大,又哪里是他们能擅自决定的?又有白玉堂在,也不顾什么襄阳王冲霄楼,只问道:“这与我又有何干系?我可不认得甚王爷不王爷的!”
“原本并不相干,可如今白五爷大闹东京,实在是好大的威风!有这般大的风头在,其他人若是搞点什么动作,可便就如同墨汁入海,毫无踪迹了。”苏榆说话间忍不住带上了些与好友互怼的神态,倒显得更为亲近。
包拯连忙追问道:“什么动作?还望仙人明示。”
苏榆一时之间被问住了,按照原本的时间线来说,此时还正是庞太师一手遮天的时候,等到襄阳王的线索被披露出来,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但此时既然包拯问起,苏榆自然不能就这般回答。
幸亏苏榆早已锻炼出来几分急智,此时心思急转之下,回道:“天机不可泄露。”可谓是完全把握了神棍的精髓。
他这番说辞蒙混过包大人公孙策展昭甚至是官家都无甚问题,但偏偏此时这里坐着一个白玉堂,若说白五爷,可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一条好汉,总免不了怀疑一二。
“先前早已透露了这许多,又何惧再多说一些呢?”白五爷把自己的带罪之身忘了个一干二净,反倒比展昭还要自在,问起苏榆来也是毫不含糊。
“贤弟何必这般作态?仙人好心提醒已是不易,哪能因此便对仙人无礼?”展昭温言劝说道。
展昭不开口便罢,此时开口,又是一副说教的姿态,白玉堂腹中满腔火气又被勾动起来,恨不能立马解了束缚,与展昭大战一场。
公孙策连忙安抚道:“贤弟莫要急躁。此时大事当前,若只顾私人恩怨未免落了下乘。不若贤弟与展大哥趁此机会比较一番?”
“如今我中了奸计手脚无力,又如何能比较?”白玉堂恨声道。
他一口一个奸计,苏榆却不大爱听,立马回道:“你满口奸计,却是我趁你不备下手么?还是我在你饮食之中动了手脚?”
话不必说透,白玉堂已然明了了苏榆的意思——他既然不是在人背后下手,又如何称得上奸计?
白玉堂脸色涨的通红,苏榆都担心他会不会羞愤之下寻死。毕竟在原著中也不是没有过先例,北侠欧阳春比白玉堂年长许多,成名也早,白玉堂却仍旧不能忍受败于他手,与欧阳春分别之后,便寻了个时机,打算悬梁自尽。
如今苏榆可拿捏不准白玉堂的想法,他虽然挂了个仙人的名头,可到底看上去年龄比白玉堂还要小上几分,谁知白玉堂会不会羞愤之下寻了短见?
其他人对白玉堂脾气也有几分把握,眼见如此,生怕再起什么冲突,忙不迭打圆场道:“贤弟武艺高强,仙人医术高明,本就不可同日而较,又何必因此置气呢?”
更有公孙策在一旁接道:“若是一味地比武艺高低,岂不是莽夫之举?我倒有一计,不知展大哥和贤弟愿不愿听。”
“这是什么话?贤弟一心为了愚兄,岂有不听之理?”展昭忙道。
白玉堂冷哼一声,并不答话。
其他人也不欲与他理论,只当做未见,且听公孙策有什么锦囊妙计。
公孙策也不多卖关子,微微一笑道:“此时大敌当前,二位又是这样的好人格,好武功。若是不出一把力,岂不犹如明珠暗投,宝器蒙尘?更是违背了侠义之道了。”
“哼,你莫不是激我罢?”白玉堂有些狐疑地盯着公孙策和展昭,目光犹疑不定。
“愚兄岂会如此?如今这满开封府再也找不出一个比二位武功还要高强的人了,这样的重任,不交给如同贤弟这般的豪杰,又有谁可担当得了?”公孙策对白玉堂的个性已有些了解,知道他是个少年好名的,适当恭维了几句。
白玉堂似乎有些意动,却好似还是在面子上有些过不去,追问道:“那我与他一同进退,在旁人眼里岂不是成了一体的了?又何谈宣扬我五鼠的名气呢?”
“非也非也。”公孙策摇头道,“这却是让你们比拼的道理了。要知道这件事,单凭武力是万万办不成的,却是要一个胆大心细又不是稳妥之人才好。你与展大哥虽是办同一件差事,却是谁贡献越大能力便越高,这道理自是亘古不变的。”
白玉堂沉吟道:“这话倒也不错。只是让我这锦毛鼠与御猫一同办差事……”说来说去竟还是对着名号念念不忘。
包拯趁势道:“白义士先前一番义举,官家已是赞誉有加,直言到让我寻访一番,莫要让明珠失于草野之地。莫若白义士待我引荐一番,也好得见天颜。”
“便是如此。”白玉堂终于骄矜点头应下,其余诸人皆是松了口气。
苏榆见事情已经解决了,便想着起身告辞,却又被包拯叫住了。
“仙人暂且留步!”
“包大人有何事?”苏榆停下脚步,问道。
包拯起身,对着天边行了个礼,又对我苏榆拱手道:“不知仙人可否移动尊驾,入宫一观?”
苏榆心知肚明,这是见白玉堂都已经肯入宫了,怕皇上等不及罢了。若是以往,苏榆自然选择推脱,但如今苏榆沉吟一番,回道:“待到襄阳王事了,自愿前往。”
也不知他们到底从这句话中品出了什么别的意味,总之神色比刚刚肃穆了不是一点半点,苏榆已经放弃揣测他们的脑回路了,扭头就要走。
——只是好像觉得忘了点什么东西?苏榆脚步不停,心里努力思考着自己到底忘了什么。
襄阳王的目的和证据都已经说了,怎么拿到是他们的事。如今襄阳王毫无准备,不比原著中重重防备,再加上这些人合在一起的力量,应该不会出现原著中三探冲霄楼的惨案了。自己的医书与研究也没什么遗漏的地方,直播间也开着,到底是忘了什么呢……
苏榆百思不得其解,却在脚步刚刚走到门口之时,听到了背后似乎咬着牙发出的声音。
“仙人当真忙碌,却忘了还有人身上的药,还没解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想说什么来着全都忘了……
算了大家晚安好梦么么啾!虽然不是三千字但是只差了那么一点点!大家就当做没有发现叭!啾啾啾啾啾啾!感谢在2020-04-15 00:54:50~2020-04-20 00:53: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樾下祁、有如思文、云烨、陌路边、あさ就是ひかり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加菲猫吃柠檬草 50瓶;舞归尘、林夕 20瓶;幻影疯子 11瓶;君明钰、纳兰娉 10瓶;此时靓仔路过、繁华夜墨 5瓶;?无所?畏惧?、欧阳洛琴、由虫、黎笙、白宸殇、道、紫鱼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2章 一轮弯月
苏榆自知理亏, 赶忙替白玉堂解开了身上的药,一刻也不敢多留,趁白玉堂活动手脚时, 悄悄溜了出去。
众人并不是没有察觉, 只是难得仙人这样活泼, 何必扫了仙人的兴致?
如今的当务之急, 却是要尽早找出来襄阳王谋反的证据,免得夜长梦多,徒生变故。
今晚已是深夜,若为此事便闯进宫中,倒恐怕被人察觉,包拯与公孙策彻夜未眠, 终究在第二天早朝之前, 写出了本折子。
这本折子却不是状告襄阳王有谋反之嫌, 而是上疏报喜,贺喜圣上又寻得一名贤才。这并不是包拯不信苏榆所说之言, 只是一来无凭无据, 二来官家以仁孝治天下,襄阳王乃是官家皇叔, 若果真有谋逆之心,却无谋逆之实, 官家又该如何自处?
这全是包拯一片拳拳爱国之心。此时上书为白玉堂求个名号,一则免去白玉堂心中生怨,二则也为展昭白玉堂查访之事打个掩护, 若人证物证俱在,便是官家不忍,也只得下令逮捕逆臣贼子。
折子好写,查访一事却难;霸王庄好探,冲霄楼却难进。只听仙人说机关重重,便知此地险恶,若无万全准备,又何必使人白白送死呢?
故而,包拯与公孙策大半夜的时间,都用来制定如何查访这冲霄楼上了。但如今只凭只言片语到底不够,鲁莽派人前去却也是不能。大半夜时间,终究是决定走一步看一步。
仙人能提醒一二已是不易,又如何能次次劳烦仙人呢?
至于他们惦念的仙人,早已经安稳睡下了,对他们的惦记毫无所觉。
苏瑜传完话之后,自觉已经尽到了责任,之后的事跟自己也并没有太大关系了。如今他们比原著里早了许多知道这个消息,更有了更充足的准备,哪里还用得到他呢?所以,他只要忙好自己的事便好了。
他自己倒也能自得其乐,每日窝在药房里做些研究。开封府倒是全面运转了起来,就连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四人也常常不在府内,苏榆猜想必是为了襄阳王之事忙乱,也不多加理会。
查访一事颇为顺利,襄阳王果真不加遮掩,霸王庄内随便是谁都知道襄阳王将要造反,时不时便把举事挂在嘴边,更做着些什么封王拜相的美梦。
虽说只是一群乌合之众,里面到底也混了些珍珠进去。譬如那黑妖狐智化和他的徒弟小小侠艾虎,以及小诸葛沈仲元,都是些难得的英雄豪杰。留在这霸王庄,也只是一时无处可去罢了,并不曾跟着他们做些什么恶事。
对于这样的侠士,官家求贤若渴,自是礼贤下士,开封府内又添了几元猛将。
查访虽然顺利,但取证却难。最要紧的证据便在冲霄楼内,然而冲霄楼机关重重,又有人时时把守,实在是进出不得。若没有了这盟书,襄阳王尽可狡辩,是绝不肯认罪的。且擒贼先擒王,剩下的那些小喽啰也不能轻易放过,没了这盟书,又怎么将人一网打尽?要是逃掉几个漏网之鱼,他日难免酿成大祸。
万般无奈之下,也只好求了苏榆来。
求也不是白求,平日里烧香拜佛还要捐个香油钱,如今正正经经求到仙人头上,岂能空手而来?
于是包拯开口就是给仙人建了个庙。
苏榆:???
不止苏榆,弹幕也全都惊呆了。
[什么?什么庙?]
[著庙立说,刻碑扬名,这是要把酥鱼当正统啊!!]
[等等,可是酥鱼不是神仙啊?凡人也能享受香火吗?]
[酥鱼的命格能压住吗]
[???我进的难道不是风土人情体验直播间,而是什么灵异传说直播间?]
[什么年代了还讲命格,笑死了好吗]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什么年代?宋代啊当然是!那个镜子你们都忘了?]
那个镜子的诡异之处,大家确实没敢忘,如今被提起来,更是佐证了这个朝代的不同往常之处。
这种神秘侧的事情,便是兔子有心帮忙,也无能为力。这已经不是民间迷信的范畴了,而是对整个世界观的挑战。兔子当然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唯一的信仰只有伟大的共/产/主/义。其他的信仰虽然不反对,但也并不支持。更何况在华夏,这样的传说终究只是传说而已,并没有人亲眼得见。
难不成还要让兔子官方出面,找几个所谓的神婆或者大师,那恐怕第二天就要上热搜,后面还挂着一个“爆”字。
兔子与苏榆的合作,虽然并不隐蔽,但到底没有拿到明面上来——即使放到明面上,官方为人去求那些所谓的神婆大师到底不好听,也难免会对普通民众产生影响。
对于科研人员的保护一向是重中之重,即使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伤害到苏榆,但难保不会有人暗地里搞些什么小动作。只要不放到明面上,那些人总会抱着些希望,有希望就有顾忌。虽说兔子并不是不能保护苏榆,但多一事到底不如少一事。
苏榆也是这般顾虑。一开始他还会时不时搞一些抽奖回馈观众,但慢慢的连抽奖也少了起来——他没有办法保证得到奖品的,确实是他的粉丝,而不是某些居心叵测之人。
能穿越世纪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没有人或者国家能确保说自己一点也没有觊觎之心。就连普通观众尚且会想,如果是我得到这个系统呢?更别提那些打算做科研研究的国家了。
不过那个世界的事情到底还是要兔子来操心,这个世界的事情只能让苏榆自己来解决。
面对包拯这样的请求,苏榆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还是那句话,他本来就不是神仙,不过顶了个名,又有何脸面去享受香火呢?
但面对苏榆这样的拒绝,包拯只觉得是上供的东西太少,还不能打动仙人。想来也是,去庙宇里求个虚无缥缈的心安,尚且要花费许多真金白银,如今果真求的仙人出手,不过一座庙宇又算得了什么呢?
苏榆见包拯误会,忙不迭解释道:“并不是为此,不过我寸功未建,便享受着许多,心中难安罢了,包大人的请求我已知晓,必不负大人所托。”
包拯这才松了一口气,却也不敢把这口气松完,仙人慈悲,并不要求许多,但难道就能不给么?少不得与圣上商讨一二,定个章程出来。
毕竟,这可不是什么活在画本子与传说里的仙人,而是活生生引来天地异象的仙人,谁又敢怠慢呢?
苏榆让包拯回去等消息也并不是为了拿乔,而是要好好思索一番,该如何去探这冲霄楼。
这个世界的武功乃至各种毒/药,都比不上苏榆曾经经历过的两个世界。按照书中描写,那冲霄楼内的机关,也远远比不上朱停的手艺,若是原来,都不必陆小凤或楚留香出手,只用当初苏榆手下的邢家兄弟,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轻而易举。
36/43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