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我在古代办报纸(穿越重生)——遥的海王琴

时间:2020-10-24 08:41:37  作者:遥的海王琴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怡亲王脸上带着诸多面具,没想到还有一位同道中人深谙于此,他得知清风居士的身份其实很意外。
  然而惊讶归惊讶,他却没有过多打搅。
  就让这位朝中木讷不言,人称二愣子的大人继续装下去吧!
  燕帝虽然身处皇宫,身边眼线众多,然而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自然也有自己的人手。
  早在沈家将玉佩之事泄露出去之时,他就知道礼部尚书该换人了。
  只是深宫之中,权势式微,朝廷被左相一手把持,就算能将俞自成拉下马,他手头上也暂时无人可用。
  甚至,哪怕有人,他也没办法将人推上去。
  “这么好的机会,若是再让左相安插上人手,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下一次。”
  明正殿内,燕帝轻轻一叹,正要落字将李璃的大龙给吃了,却听到李璃大叫:“别别别,我方才走错了,不算不算。”
  李璃抬手挡了燕帝一下,然后赶紧拿起棋盘上自己下的子,兜在手里,拧着眉看看还能下哪一出。
  瞧着李璃熟练的落子后悔的动作,可见已经多次了。
  燕帝曾经还指出这并非君子所为,没想到李璃理直气壮地说:“谁当君子谁傻,我就是小人物。”
  于是燕帝也就随他去了。
  他和李璃下棋,心思也不在这上面。
  “沈家好不容易把人赶下台,怎么会容许左相再送一个自己人上去,忙活什么?”李璃美滋滋地找准了一个绝妙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放下去,然后眨着眼睛等着燕帝下。
  后者低头淡淡一瞟,无奈道:“阿璃,还不如你方才那一手,搁这里,你打算就此认输吗?”
  “嗯?”李璃瞪了瞪眼睛,毫不犹豫地立刻把棋子拎了回来。
  跟怡亲王下棋,一盘能下一晚上分不出胜负,不是因为棋艺高超,而是某人水平臭不说棋品还差。
  燕帝道:“不是左相之人,也是武宁侯的,其实也没差,一样的狼子野心。”
  “不会。”李璃偷偷地抬袖子,将边角料的一个子给抹了去,自以为做的隐秘,可惜被尽收眼底。
  瞧着燕帝瞪着他,李璃嘿嘿地笑了两声,无辜又干脆地将看不顺眼的棋子都给拿了下来,道:“左相又不傻,不会让武宁侯得逞的,况且一介武夫,手上能有什么人可堪大用?”
  燕帝点了点头,忽然问道:“顾如是此人,阿璃,你怎么看?”
  李璃一听到这个名字,脸上的笑容顿时扩大了,很高兴地说:“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
  “有意思?”燕帝微微皱眉。
  李璃示意身后的东来将这一期的小报拿过来,翻到了诸子百家这一栏目,指着上面用词活泼大胆,充满嘲讽意味的文章,问:“皇兄看过吗?”
  那赫然便是清风居士的新作。
 
 
第15章 制衡
  朝堂上,燕帝依旧如往常那般稳坐在龙椅上,看着底下的朝臣你来我往,缄口不言,当然也无需他说话。
  上一次,左相一派准备充足,强逼着武宁侯一系低下一头,将樊之远召回。
  再过不久,人估计就能到京城了。
  而这一次,武宁侯先声夺人。
  外头闹得沸沸扬扬的钱家案件朝堂都大为关注,当京兆府尹当堂取出那枚玉佩,陈述案件始末之时,立刻便有朝臣弹劾礼部尚书俞自成教子无方,请求严查俞世洪,按罪处置。
  按照大燕律法,俞世洪殴打良民致死,奸淫妇女至家破人亡者,情节恶劣以流放问罪。
  俞自成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只有自行请罪。
  左相看着对面来势汹汹的武宁候,眯了眯眼睛,便没有出来作保。
  他虽然权倾朝野,可圣上年轻越发沉稳,蠢蠢欲动地想要从他的手里夺回权柄,是以他没到敢冒天下大不韪的地步。
  当然,俞尚书教出这样的儿子,德行有亏,自是不适合再作为春闱主考官,否则外头义愤填膺的考生们头一个不答应。
  可是这还不够,又有朝臣出列,接连弹劾俞自成以权谋私,残害百姓,干涉刑事,包庇罪犯,威逼利诱等罪名,简直可恨至极,妄为礼部之首!
  俞尚书曾预言,自己若是有朝一日跌下云霄,定是被这个祸家儿子给连累的。
  果不其然,上述弹劾的罪名皆是从俞世洪所犯之事而来,凭俞世洪这无法无天的性子,死在他手上的人岂是只有钱家夫妻?
  为了替儿子善后,俞自成少不得利用手中职权“摆平”那些固执的苦主,很多人已是悲痛欲绝“舍离”了人世。
  沈家为了扳回这一局,可是花了大力气下去,证据确凿,容不得俞自成抵赖。
  燕帝看了看沉着脸色的左相,以及隐隐带着得意之色的武宁侯,最终宣判道:“去俞自成礼部尚书一职,交由大理寺审查。”
  大理寺卿出列道:“是。”
  俞自成下了台并不重要,可接下来由谁接替就让人分外关注。
  当然礼部尚书不一定马上就要定下,然而春闱考试临近,再不选出主考官怕是来不及。
  燕帝神情一振,捏着龙椅的手微微收紧,他冷静地将这个问题抛到了朝堂上。
  朝中大臣文官多偏于左相一系,而武官则大部分视武宁侯为首,不过也有一部分保持中立。
  只是他们极少说话,在朝上几乎不发表任何意见,哪怕两方势力在朝堂上打起来,都仿佛与他们无关。
  上朝,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
  不过这次,头上神仙打架,波及到了他们。
  想要成为春闱主考官,必然是要品德高尚,学问出众才能服人,另外至少也得是朝中二品大员以上,站班前列。
  朝中二品大员本就少,实权者不出宰相及六部尚书,虚职则有大学士。
  只是学问出众好找,可德行却难。
  不管是左相还是武宁侯都是有备而来,对于对方支持的人选,早已经找到了污点,以此为反驳依据,只待提及,便依照反对甚至攻讦。
  你来我往,皆不想让。
  朝堂上,顿时犹如菜市口一般吵闹,有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燕帝不得不出声让双方冷静。
  忽然左相抬手道:“皇上,春闱主考若是迟迟不定,春闱诸多事宜便无法进行,此事关系重大,还请皇上裁决。”
  这是把球踢到了燕帝手里,然而不等皇帝说话就见武宁侯跟着道:“不错,春闱乃朝中大事,为的是选拔有用之才,忠君之栋梁,还是由皇上来定夺。”
  “忠君”这两个字被咬的很重,左相脸色不愉,只是冷笑一声:“武宁侯说的极是。”
  燕帝看着,眼眸微微垂下,掩了眼中冷意。
  任这两人说得再好听,与他而言皆无区别,如今不过是逼他表态而已。
  燕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地吐出来,终究道:“几位大人既然皆不合适,不如另择一位爱卿都认可的便是。礼部尚书之位空缺,不如由侍郎暂且接任?”
  尚书之下,分左右两位侍郎,左高于右,左侍郎乃俞自成一手提拔,武宁侯是绝不会愿意的。
  不过右侍郎顾如是……
  众人的目光不禁看了过去,就见这位瘦小又木讷,且年过半百的小老头。
  官服宽大不合身,衬着更加矮小,瞅着还隐隐打了补丁,可见家境贫寒,做到四品右侍郎还没有改善生活,可见为人刻板固执且不够圆滑。
  他在朝堂上站班,从来不曾说过话,这样的人,就是两派拉都懒得拉拢。
  说来在侍郎这个位置上他已经呆了七八年,俞自成一直没让他挪走便是装个能容人,不排除异己的样子,也顺便占个位,免得让其他人有机可趁。
  没想到如今倒是便宜了这个老头。
  除了能力一般,性格呆板以外,顾如是的学问其实不错,他还是二十年前的那届状元,从翰林院一步步熬上来的。
  正经科班出身,两袖清风,自是品德无亏,只要官位上去,当个主考官……能行。
  天上的馅饼就这么掉到了这位顾大人身上。
  就因为他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知趣,所以诡异的是两边势力就这么默认了。
  顾大人跪在殿中受封,神情还带着难以置信,一脸状况外地接了旨,成了新出炉的礼部尚书,隔日便走马上任忙春闱的事去了。
  朝堂上的事儿很快就传到了士林,俞家父子相继下狱,让激愤的读书人稍稍平息了不满和怒火。
  然而问题又来了,新的主考官顾如是是谁?
  没名望,没学问,这年头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当春闱的主考了?
  借着这个热点,下一期的八卦小报就有了新的头条。
  *
  顾大人刚被封了礼部尚书的当晚,八卦小报的记者便闻讯登门,后者手里正拿着蘸墨的笔和空白的纸,笑眯眯地恭敬一问道:“大人,做个专访可好?”
  顾大人想了想,虽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笑料可爆,不过未免沦落到与那位同僚一样的可悲下场,只能将不可得罪的小报记者给迎进了门,还让老妻送了茶水过来。
  顾大人作为侍郎,会化为清风居士靠润笔费过日子,家中自然是一片清贫。
  “大人真是两袖清风,令人佩服。”小报记者的眼睛在略微空旷的室内转了一圈,然后坐下来画画,画到中途才记起来问一声,“大人,不介意让读者瞧一瞧您的家吧?”
  顾大人朝周围一看,笑道:“家徒四壁,且随意。”
  自从上一期的报纸刊登了俞世洪的玉佩,八卦小报的内容便从单一的文字转变成了图文详解,这样更加直观。
  就是作坊里的师傅又多请了几位,油墨和纸就更费了。
  幸好李璃拓展了贩卖消息的新业务,倒也不怕吃饭的人多几个。
  总之,这个模式一推出,受到广大好评。
  顾大人在对面也坐了下来,所谓专访在看过那篇《选秀一二三件事》之后,大体也明白是个一问一答的方式。
  不过奇怪的是,这位记者画完了画,就直接刷刷刷地写起来,压根没抬头问他任何问题。
  顾大人纳闷着,终于提醒道:“这位小哥……”
  “哦,差点忘了,这是咱们小报的报酬,感谢顾大人的配合。”记者将一个信封递了过去。
  顾大人顿了顿,他什么都没做,怎么好意思接报酬?
  不过看记者笑盈盈地望着自己,终究还是接过来打开,顿时神色凝重了起来。
  除了银子之外,还有一份名单。
  只见记者起身,朝着顾大人鞠了鞠躬,真诚道:“顾大人,王爷说,您头一次成为春闱主考官,定然两眼抓瞎,这些大人为六部主事,或是翰林院编修,职位并不高,但算勤恳,可作为您的副考,您随意抽掉,不会引人注意的。”
  记者的话,让顾如是心中震荡,但是很快他收起了那份惊讶,抬起手回了一礼:“多谢王爷费心,下官感激不尽。”
  这份名单上的人,有左相的派系,也有沈家的势力,但顾如是曾暗中观察过,都是踏实肯干之人,不怕他初临春闱,弄出事端来。
  “都是皇上福泽。”记者将手里的写完的专访稿子交给顾如是,“大人您看一看,若是没有不妥,这一期的小报可就以您为主角了。”
  顾如是瞧着这篇文稿,微微一叹:“王爷神通广大,消息灵通,令人佩服。”
  里头是顾如是的生平也是履历,还有他不为人知,十年如一日的私下作为。
  顾大人没有子嗣,也从不为外人说,没想到八卦小报都查得清楚。
  提起李璃,记者脸上带着骄傲:“对了,王爷曾交代过,大人文辞幽默风趣,小人的笔墨怕是写不出您的诙谐,您愿意帮忙润色就更好了。”
  李璃连顾大人的生平都查清了,岂会不知他清风居士的笔名。
  顾如是失笑,于是提起了笔,在上面又增添了几笔。
  当考生们还在想尽办法探知顾如是何许人也的时候,新一期八卦小报发行了。
  头条赫然便是《来来来,带你认识一下名不转经传的顾如是大人》,简直就是及时雨。
  销量……不必说,抢售一空。
 
 
第16章 打眼
  八卦小报虽然从不沾朝堂政令决策,可不代表不会拿无关紧要的事调侃朝中大臣。
  曾经那位吃着老婆软饭吃到飞黄腾达,却转眼在外头养外室被抓个正行的官员就上过一次小报头条,成为整个京城的笑柄。
  至今人们提起他都得拿出这个背信弃义的黑历史笑一笑,而且估摸着这辈子是洗不掉了。
  不过这次,这位顾如是大人倒不是因为生活作风引起小报注意,而是他的狗屎运,吃了天上掉下的馅饼。
  朝堂上发生了什么,小报一笔带过,知道的人都清楚其中的内幕,包括时刻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
  一言以蔽之,他是两大权臣妥协的结果。
  可他凭什么成为春闱主考呢?
  于是八卦小报找出了他的生平。
  他是谁,从哪儿来,这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是洪平三十年的状元!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从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到进士,粗略一算,这一路少说也有百万竞争者,能厮杀出一位状元,实在太不容易!
  状元在身,论学问和才气成为春闱主考自是底气十足!
  不过就如朝堂上所争论的一样,哪位权力中枢的大人不是三甲及第,少不得也是个进士出身,然而争夺主考官却失败了!
  为什么?无非作风有污点,品德不够高尚,让人抓住了把柄。
  可顾大人呢?
  咱们先来瞧瞧一幅画,乃是小报记者亲自登门按实所绘,看题目——顾府。
  一位四品侍郎的府邸,诸位瞧着是不是有些不敢相信,也太寒酸了?
  稍微有富余的百姓也不会穷成这样!看,小报记者可真仔细,连垫桌角的一块砖都画出来了!
  再看看院子,养了鸡,养了鸭,边上还有一个菜园子,有一个妇人正挎着簸箕走出屋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