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我靠美颜稳住天下(穿越重生)——望三山

时间:2020-11-06 10:55:01  作者:望三山
  这两日北风呼呼,将大恒士兵那边儿的香气一个劲地往北边吹来,吹得各个部族派过来盯梢的人眼睛都绿了。
  太香了,真的太香了。
  浓郁的食物香气,有肉味,有骨头味,还有米面之中混着甜的香味。这香味一吸进鼻子里,口齿都生津,呼啸的风和满地的雪,也冻不住这传来的香味。
  站在边界上往关口那边看着的游牧人脖子伸得老长,恨不得伸过去看一看大恒士兵们这是在干什么。
  怎么这么香啊,这要到年底了,他们这是在给新年做准备?
  他们竟然还弄了肉,香气之中还有荤油香味,他们还有油。
  不都受蝗灾影响了吗?他们怎么就能吃的这么好!
  干巴巴看着的游牧人惊讶,“你们闻到这香味了吗?”
  “闻到了,”另一个人吸吸鼻子,“不就是吃肉吗?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以前行军打仗,吃的也都是肉干,大恒人吃的是猪也不吃的糟糠,都比不过我们!”
  “是啊,”游牧人惆怅,“没想到边关的这些大恒士兵会有吃得这么好的一天。但是现在,他们都在吃肉了,咱们却在吃着草。”
  其他人不说话了,也没有心情站在这继续盯着了。一伙人回到营帐里,可营帐也隔绝不了这个香气,一闻,还是让人肚子都受不住的香味。
  游牧人没有铁锅,没吃过炒菜,他们想象不到能有这么浓重香味的肉,和他们以前吃的肉干是不是一样的?
  为什么以前的肉干没有这样的香味?
  或许是有的,只是以往的他们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会好久没吃过肉干了,没尝到肉味了,才想得满嘴都是口水,咽着咽着就升起了羡慕。
  他们在前线盯着大恒人,但是后方给他们寄来的粮食装备却越来越敷衍。他们吃到嘴里的东西都是部族剩下的,马匹能吃的草粮也越来越少,在这个时候,他们闻着大恒那边传来的香气,心里想着,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吃到这些东西?
  把大恒给占为己有之后吗?
  *
  年三十的晚上,大篝火雄雄燃起,士兵们围在篝火旁边,人人脸上都带着期待欣喜的笑。
  等时间一到,军里准备的鼓声就被敲响,轰鸣之声不绝。在响彻天地的鼓声中,薛老将军举起酒杯,大声高喝:“感念圣上时刻记挂我们,我们才能在这一日吃上这么多的好东西。今日不计数量,诸位敞开肚子去吃!旧年已去,新年一来,恭贺诸君明年平安!”
  士兵们齐声应是,声音响彻百里。
  篝火热烈,火舌吞吐着柴火。士兵们拿到了自己的那一份美食,吃得狼吞虎咽,大笑着和战友们挤在一起儿暖和。
  鸭子汤里头的鸭肉都炖烂了,香料和盐巴放得很足,随着热乎乎的鸭汤一块儿入嘴,每嚼一下就觉得唇齿留香,没嚼几下呢,喉咙一咽,这就着急的给吞下去了。
  这个时候,大家谁还管和谁的矛盾呢,哪里还有新兵旧兵之分,人人都搭着肩膀靠一块,在火光之中只感觉无比畅快。
  人多,就是热闹,就是喜庆,笑压也压不下去。
  有新兵大口嚼着肉馅的饺子,呼呼烫得吸着冷气,不忘问以往就驻守在北疆的士兵们:“你们以前过年都是这么快活的吗?”
  北疆士兵们埋头扒着肉块,也跟着烫得话都说不清楚,“哪能啊,这是第一次!”
  京城来的士兵牢牢记着:“那是因为以前圣上没有钱,现在圣上有钱了,等着吧,好的东西更多呢。”
  北疆士兵点点头,感叹,“真好吃。”
  他咂咂嘴,觉得只说这么一句不够,“真的好吃啊。”
  底下的士兵在大吃大喝,军官将领们也没有落后。众人敬完了酒,看着伙房送上来的烤肉和饺子、以及鸭汤骨汤,顿时胃口大开,拿着筷子就开始风卷残云了起来。
  薛远也在其中,他吃着喝着,很少说话。薛将军看了他几眼,琢磨了一番,问道:“你是不是想回京?”
  薛远摇了摇头,“不能回。”
  是不能不是不想,薛将军瞪着他,“你还和我打马虎眼?”
  “既然薛将军这么说,那我也直说好了,”薛远放下筷子,拿起酒壶喝酒,“我是想回去,但也不想回去。圣上的事情都还没做呢,我回哪儿去?”
  “这么想才是对的,”薛将军稍稍满意,“说吧,你回京是想干什么,难不成真的跟你娘信中的话一样,你心里是有心上人了?”
 
 
第105章 
  薛远不动声色,“薛夫人怎么说?”
  “你娘让你莫要行那等流氓土匪之事,你强行把人家当做了心上人,人家还不一定理你,”薛将军怀疑地看着薛远,酒杯往桌上一放,“你是不是对人家姑娘用强了?”
  薛远听闻,嗤笑出声。
  顾元白那个身体,怎么用强?
  没法用的,若是敢用,他也该断子绝孙了。
  这么一听,薛夫人只是在胡编乱造,最多也只是心中有所猜测。但他娘真的能够猜出他心中人是谁吗?薛远的神情慵懒了下来,带着凝绿玉扳指的手指圈着壶口,指腹摩挲杯口,兀自喝着酒水,不理薛将军的话。
  但酒过半程,薛远突然想起来在年前的时候,薛夫人也曾寄给他一封信。只是那封信同圣上退回给他的东西放在一块儿,因为太过单薄,薛远便将其给忽视了。
  他记下了这件事,等庆贺结束之后就回了营帐,找了许久才将薛夫人寄给他的那封信给找了出来。
  信纸薄薄,本以为没什么大事。但打开一看,薛夫人语气着急,说的正是圣上进过他的房屋之后,他藏在床底下的玉势就跟着消失不见的事。
  薛远捏着信的手指一紧,他的目光转到自己手上的翡翠玉扳指上,呼吸一低,眼前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
  薛远总算是明了了,顾元白大概正是因为玉势一事才会如此生气。可天地良心日月可鉴,薛远只是用那玉势来练了练手,他生怕把顾元白捏疼了弄红了,毕竟小皇帝嫩得很,一碰就红,薛远要是想要碰碰顾元白,他怎么能不练?
  小皇帝怎么不想想,他怎么舍得用玉件去碰他?
  薛远眉头皱得死死,后悔自己怎么没有及时看到这封书信。要是当时追上驿站使者前看到这封书信,他完全可以换另外一番说辞,去解释玉势一事的缘由。
  薛远将信纸收起,在房中来回踱步许久,最后好不容易沉下了心,去想先前托付驿站官员传到京城的那话,圣上也不会为其所动了,因为他找错了解释的方向。
  只有等年后驿站重新送信时,才可在信中好好解释一番他私藏玉势的缘由了。
  *
  等年后驿站的官员如约前来北疆收信的时候,已经是正月初五以后。
  薛远早已准备好了书信交给他,这次前来驿站的官员换了一个面孔,应当是受了前任驿站官员的叮嘱,见到薛远后,他态度更为恭敬,堪称诚惶诚恐:“小的会将将军的信平安送到京城的。”
  薛远好声好气地笑了笑,斯斯文文:“那就拜托大人了。”
  这一封书信要经过千万里之远的路程,或许即便到了京城,薛远也得不到回响。看着驿站官员离开的背影,薛远笔直站在雪地之中,黑发随发带飞扬,旗鼓在身边猎猎作响。
  他将目光转到了更北的地方,如果快一点的话,如果再快一点的话,他是否可以在春风二月回京?
  *
  边疆的春节过得热热闹闹,而京城之中的圣上,在大年三十之前,迎回了派去行宫的太监。
  太监奉上了宛太妃写于圣上的书信,顾元白将书信放在一旁,只认认真真地问道:“宛太妃身体如何?”
  若不是顾元白身体不好,更因为去年的大病而对冬日杯弓蛇影,他必定要亲自前往避暑行宫,同宛太妃好好过个年。
  太监道:“回禀圣上,太妃身子尚算安康。只是着实想念圣上,小的到达行宫时,正瞧见太妃在望着一叠梅花糕出神,太妃身边姑姑道,那正是圣上年幼时最喜吃的糕点。”
  顾元白感慨,笑道:“确实,朕现在也很是喜欢。”
  太监便细细将宛太妃的琐事给一一道来。
  顾元白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出声问上几句,宛太妃现如今一日吃上几次饭,一次又能吃多少。他问得不嫌烦,回话的人也不敢丝毫应付,一问一答之间,便过了一个时辰。
  顾元白回过神来,让人退了下去。然后展开手中书信,一字一句读着上方的内容。
  宛太妃也极为挂念顾元白,但她不厌其烦地说了许多遍,让顾元白切莫冒着寒冬前来看她,她在行宫之中一切都好,吃得好住得好,唯一遗憾的,那便是皇帝不在身边吧。
  只是若皇帝在身边了,宛太妃也不会过多的和顾元白见面,以免天人相隔那日,顾元白的身体会撑不住如此悲戚。
  顾元白看完了信,信中细如流水般的思念仍然萦绕在心头。他突然让人送上狐裘,带上了皮质手套,在众人陪侍之下,走到了御花园之中。
  御花园有一片梅花地,淡红一点于雪地之间,走得近了,清香也带着凌冽寒气袭来。顾元白走到了这处,上手去摘下了一瓣滴着化雪的梅。
  梅花红色碾于手上,顾元白道:“拿些手帕过来,朕采些梅花,做一做梅花糕。”
  *
  除夕时,宫中本应该办一个宫宴,但圣上以身体疲乏为由,只让诸位宗亲大臣阖家团圆,勿用来陪他。
  圣上宫中并无宫妃,也并无孩童。以往时未曾觉得什么,年跟总会觉得寂寞。顾元白也察觉到了宫中的寂静,他想了想,让田福生挑了几个品性优良又不失活泼的宗亲孩子,待年后送到行宫之中,去陪一陪宛太妃。
  田福生应是,又多问了一句,“圣上,宫中可要也召来几个小公子在殿前逗逗趣?”
  “不用,”顾元白哭笑不得,“放到朕的身边,宫中就不安宁了。”
  宫中的这个年便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去了。等年后冬假结束,大恒朝上上下下的官员重新回到了官府之中,朝廷首当其冲要开始准备的事,正是三月份的武举。
  武举五年一次,这一次正好轮到了文举的次年。大恒朝的武举盛况同样不输文举,顾元白下了朝后,去翻了翻宗卷,将以往的武举状元的卷子也拿出来看了一遍。
  武举并非只考武学,除了身体素质之外,还需具备军事思想,学习过兵书懂得排兵布阵以及如何寻找地方安营扎寨等等的学识。
  顾元白将以往的武举计分方式重新制定了一番,考验身体素质的方式也换了另外的一种方法。
  他想着这些折腾武举生的办法时,眼角眉梢之间都带上了轻松的笑意。
  自己的身体不好,折腾起别人来确实别有一番乐趣。
  在皇帝陛下满足了自己的恶趣味之后,时间,也很快走向了二月。
  北疆的奏折开始一封封如雪花般飞入了京城,从二月初开始,边关战士就频频与游牧民族发生了冲突,在一次又一次的冲突当中,这些已经离了心的契丹部族们,分批承受了大恒士兵的攻打之后,终于想要摒弃前嫌,打算共同对抗大恒了。
  而在这时,契丹八部还完备存留的部族,只剩下其四了。
  游牧人凝成一股绳后,他们对大恒的威胁力将会大幅度的提高。将士们对此严阵以待,正准备在适当时机提出议和之事时,契丹部族之中却发生了一件谁也没想到的事。
  契丹病重的大首领死了。
  原本打算联合起来的契丹各部族之间又是暗潮涌动,用不到大恒的人动手,他们已经隐隐有敌对分离之兆。
  二月中旬,契丹人在内外不安之下,竟然主动找了大恒人求和。
  薛老将军既觉得惊讶,又觉得此事在情理之中。他同契丹人好好商议了一番求和事宜,将圣上所想的那番将其同化的想法,暗中埋下了一个引线。
  等大部分的游牧人不必战争也不必掠夺就能得到粮食、茶叶、调料和绸缎时,当他们想要的东西只需要去商市用大恒的钱币就可以换来时,他们还愿意掀起战争吗?
  百姓不会愿意。
  他们逐渐会安于现状,最后会成为大恒饲养骏马的马场。
  从八月到二月,长达六个月的边关对峙,到此刻终于结束了一个段落。在薛老将军上书的奏折之中,他将会留守原地看管商路建起一事,而负责运送军粮和军队的薛远薛将军,已经带着人马回京了。
  日思夜想,飞一般地奔驰回京了。
  顾元白将这则奏折足足看了好几遍,身体中的血液也好似跟着薛老将军这简短的话语而沸腾起来。他的面上泛起薄红,眼睛有神,朗声道:“好!”
  六个月,终于结束了!
  顾元白忍不住站起身,都想要高歌一曲,但他终究只是平复了胸腔之中的激荡,双手背在身后,站在殿前看着外头景色,眼中好像穿过千山万水,看到了边疆的万马千军。
  开心,很开心,开心得只想要笑了。
  天时地利人和都好似站在了顾元白的这边,契丹人的内乱注定要掀起可以搅动其整个部族的大动静,这样的内乱,若是没有强有力的领头人横空出世,甚至有可能会持续几年以上。
  顾元白满脑子只注意到了这一件事,只想着这一件事。等到夜色稍暗,到了晚膳时分时,他才想起了薛老将军奏折之中所言,薛九遥要回来了。
  薛九遥啊。
  顾元白有些恍惚,刹那之间,他眼前突然闪过薛远朝他嘴角一勾,虚假笑着的模样。
  修长挺拔,客客气气。
  圣上想起什么,回头同田福生问道:“前些时日,薛九遥是不是送上了一封书信给朕?”
  田福生点了点头,恭敬应道:“是。”
  顾元白还未曾看这封信,但一想,八成应当是感谢他送花的恩德,便随口道:“去拿过来让朕看看吧。”
 
 
第106章 
  从北疆奔袭回京的军队在半路经过驿站时,恰好遇上了宫中派人送往北疆的花。
  送花的人喜出望外,想不到竟然有如此巧合之事。听闻他们送的是什么之后,面无表情的薛远一怔,连忙翻身下马,步步生风走到送花队伍跟前。
  千百株的花瓣处理起来的时间要比田福生想得久了些,足足到一月底,这些花瓣才被装在了木盒之中,被驿站紧赶慢赶地往北疆送去。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