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看出来了。”叶长凌瞥了沈天路一眼,沈天路真的没有一点眼力劲儿,没见到他身后郁高洛等人听到他的问话,都不敢出列吗?
就沈天路还傻乎乎直接撞枪口上。
沈天路这样的性格,入朝为官,不会把上司和同僚得罪的死死的吗?叶长凌有点怀疑。
再糟糕点,牵连到他这个老师怎么办。
甚至产生了要不要劝他不要继续科考的打算。
不过这样的想法,随即就被叶长凌直接打消了。无论哪个时代,断人前程如杀人父母,大不了日后将沈天路逐出师门就是了。
虽然这样想着,但叶长凌自己都没有发现,他那些微的怒气,已经随之消散了。
“我现在问你们,为何格竹?”
“学生是听李老所言,李老说,师尊对学生期望甚大,只是学生们甚为愚钝,不开窍。”最后一句‘不开窍’沈天路是以李老匠的话来说的,带着李老匠的口音,由沈天路一本正经的说出来,还有那么些滑稽。
“学生愚昧,听李老之言方知师尊苦心,又听李老说起师尊引典朱圣人‘格物致知’之理,以格竹……”
“行了,我知道了。”沈天路文绉绉的解释,听得叶长凌头疼。叶长凌这才明白了缘由。
的确,格物致知,格竹都是他说的。
沈天路等人愚钝,也是他说的。
但他的意思完全不是这样的。
明明是与李老匠等人闲聊,聊到了叶长凌的这几个举人弟子身上。
举人老爷,哪怕是在这皇城边上的,也是李老匠他们这样的匠人、农户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
事实情况是,李老匠等人正在恭维叶长凌,顺便提出,他们村庄里有个亲戚,女儿也到了要婚配的年纪。相貌自是不用提,也因此想寻一门好亲事。
便托了李老匠,问一问,能不能询问下叶长凌,求叶长凌做主,嫁予陈克瑾做个良妾。
李老匠大约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媒,语气有些拘谨。听完李老匠的委婉之语,叶长凌也有些无语。
大约是怕叶长凌觉得他们痴心妄想想要高攀,最后还打哈哈的说道,这不过是小民之言,求叶长凌勿怪。
叶长凌一时无言。
这是高攀吗?倒也不算。
嫁娶是讲究门当户对的,但是娶妾却不是。但是实际上古代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纳妾的。比如明代的法律,普通人只有四十岁没有儿子才能娶妾。就连王孙贵族娶妾的数量都有限制。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钱的如商户、地主,纳妾也没人去管。
在古代,婚姻并不自由,他这个做师父的,虽然在人家娶妻上指手画脚不太好,但若是做个媒让弟子娶个小老婆,还是可以做主的。
这要是沈天路郁高洛他们,说不定叶长凌就同意了,但是对象是陈克瑾。
陈克瑾今年才十七岁,做媒的话,那小姑娘年纪估计比他只低不高,这么一想,叶长凌就没了兴致。
有种包办婚姻的罪恶感。
见状,李老匠大约也知道不可能了。就要将这个话题揭过不提,见此,叶长凌反倒有些好奇,李老匠他们为何认定了陈克瑾,毕竟他有四个弟子,若只是想给小姑娘找个好婆家,其他人应该是更好的选择才对。
见到叶长凌追问,李老匠也不隐瞒。原来是小姑娘自己看中了陈克瑾。
那这样,就更不需要他这个外人来做媒了。叶长凌当下表示,李老匠可以主动与陈克瑾说起此事,若是陈克瑾有意,他叶长凌自然乐意做这个媒人。也顺带让小姑娘认识一下陈克瑾,只是远远的看一眼,万一看错了,可就不好办了。
话里话外自然是支持的意思了。为了让李老匠宽心,不要面对看沈天路他们几个如此诚惶诚恐,倒是说了几句他们愚钝的话。倒是让李老匠认为这是东家的自谦之语,还把沈天路等人捧成了文曲星下凡。
对于李老匠他们这般的小民来说,举人老爷就已经是不得了的存在了。比如一听到范进中举了,他的岳父的态度就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
有些秀才考到五六十岁勉强中了个举人都能被乡里人称作文曲星,更不提陈克瑾这样十七岁中举的,以及沈天路这样的解元公了。
他们也就是在叶长凌面前,才一点面子都没有。被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被叶长凌当做吃白饭的嫌弃。
李老匠这样态度,叶长凌也无法纠正。便又回到了化肥厂的问题上,李老匠的大孙儿李福气,十分聪慧,最关键的是,大约是跟随叶长凌日久,而叶长凌也乐得分享些关于化学方面基础知识的关系,李福气竟然能够跟上叶长凌的思路并且举一反三了。
高兴地叶长凌当即就将制取烧碱的任务交给他了。
侯氏制碱法。
烧碱对于工业来说必不可少,有了烧碱,他首先就可以考虑大量生产肥皂了,而日后,制药、电灯之类的,也可以考虑进来了。
当然这一切都还比较遥远,但试一试又不会有多少损失,叶长凌当下就点了几个同样脑子活泛的年轻学徒,与李福气一起组了个研发部门,让他们自己捣鼓去。
叶长凌毫不掩饰的欣赏一方面让李老匠高兴一方面又有些忧心,特别是当他听到东家竟然要收自家蠢笨的孙儿做徒弟的时候,当下就阻止了。毕竟在李老匠眼中,东家是何等人物,他的弟子们都是举人老爷,他的孙儿何等愚钝,连打个铁器都做不好,怎么能与举人老爷一样作为叶长凌的弟子呢。
听到李老匠的话,叶长凌当即就表示比起沈天路他们几个蠢货,李福气才是真的聪慧,为了说服非常不相信自家孙儿的李老匠,叶长凌不得不举了几个例子,其中就有圣人朱熹所说的格物致知。还把圣人王阳明格竹七天的典故美化了一下,大意就是比起死读书,实践才能得出道理。
朱圣人二字一出来,就把李老匠砸晕了,这才让李老匠勉强相信,他的孙儿的确是个聪明人,或者说是东家所要的能够联系实际的人才。沈天路那些人,是只会死读书的草包,考个举人还是他这个做老师的煞费苦心的,如今春闱,必定一塌糊涂。
合着李老匠将他卖了个彻底。
“这就是你们理解的格物致知?”他当初嫌弃的还真的不冤。叶长凌扫视他们一眼“既然观察了这么多天的竹子,那么可曾发现什么道理?”
听到这话陈克瑾等人当下就苦了脸。
“既然这样,我来总结一句,竹筒饭很好吃,粽子也很好吃。”叶长凌冷哼。而听到他的话,跟着他一起来的方曜弈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
叶长凌瞥了他一眼,后者却很坦然。
所以说他怎么可能不嫌弃沈天路几人。
格物致知,王阳明年轻的时候,因为不解其意,遵从圣人朱熹的学问,格了七天竹,终于发现不太对劲,对权威提出了质疑。而现在,叶长凌早就把答案扔在这群家伙脸上了,还一个个傻乎乎的跑去格竹,还美曰其名遵从师尊之言。叶长凌生气是这因为群家伙不解其意,还出去丢人现眼,丢的还是他叶长凌的脸。
见到叶长凌还有些迁怒,方曜弈只好道歉“先生息怒,是曜奕失礼了。只是能否请先生详解曜奕之惑。”
听到方曜弈这么说,又瞧了瞧把困惑写在脸上的沈天路。怒气早就没了,叶长凌原就打算提点这三人,虽然他其实也是一知半解。
“朱圣人主张先知后行,但叶某却觉得认识与行动不可分离。‘知行合一’。详细的你们可以去问程公子,不知今日他可曾来田地里了,相信他已经有所理解。”程仲瑜自然有了深刻的体会,都种了那么久的试验田了。不过叶长凌相信,沈天路他们必然问不出什么来。
不出叶长凌预料,听到叶长凌的这番话,沈天路等人都一脸的震惊和纠结。
因为叶长凌反驳的是圣人之语。
见此,叶长凌了然,这也是他得知庄子上正在宣扬格竹与格物致知道理的时候,会赶过来的原因。沈天路他们这些家伙,他们不敢质疑圣人之言,又不敢反驳叶长凌,甚至下意识的排斥叶长凌质疑圣人之言这个选项,只好纠结于格竹这件事上。但是沈天路等人不敢想不代表有心人听到之后不会不明白他的意思,比如方曜弈。
“我知你们心中必定有很多疑问,我不建议你们深究。你们只需要好好读书便是了。”若是要考科举,凭这群人的资质,还是不要去想什么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老老实实的写八股文就是了。
“程公子经常在庄子上,此次春闱他必定名列前茅。”根据那两本书,就应当时如此了。
“你们也无需自艾,几日后我会离开一段时间,你们跟随程公子多学习,他日必定榜上有名。”反正就是陪程仲瑜种田,也正好锻炼身.体,三年时间,跟随榜眼学习,还是有可能考上的。
叶长凌这么说着,便走出院子。而方曜弈倒是跟了过来,叶长凌也不去管他。
……
化肥厂。
京城周边的良田价格并不便宜。不过用良田建造化肥厂实在太浪费了,叶长凌选址的时候嘱咐宋金福,尽量选择贫瘠的土地。而且虽然他会注意,尽量将污染减小到最低,但收到科技水平的局限,污染肯定不可避免,选择的地方最好远离人烟与水源。
既然是打造工厂,大量的铁定然不可避免。也幸好,他之前献上的制钢材的方法,钢铁倒是足够了。
就是厂房有点问题。
毕竟这个世界的房屋都是木质的。
但是厂房使用木头来建造,一来不安全,二来,木料是一个问题,构造局限是另外的问题。于是制造出水泥耗费了些许时间。
眼下已是早春,万般准备都已经完成,倒是动工的好时节了。
“宋金福,之前我命你安排的招工,可曾办好了。”骑着马,似乎是想到了这一点,叶长凌问了一句。
闻言,宋金福立刻皱了脸,倒是陈四替他回答了“回少爷,这事是梅香姑娘办的。”
梅香听到少爷又命宋金福招工,便直接抢了这件事。面对梅香,宋金福不敢反对,连向少爷报告都不敢。
听到梅香竟然把他吩咐的事情从宋金福这儿拿走了,叶长凌失笑。
“也罢,明日我再去问她。”毕竟小姑娘之前在陕西那边做的不错,梅香想做,就让她办了吧。
倒是一点也没有责怪的意思。
听到叶长凌的话,宋金福与陈四对视一眼,他们自是知道事情会如是发展。梅香抢走这事,倒是一点油水都不愿意给他们漏了。
不过宋金福原本就是因着叶长凌生意越做越大,他只是失望不能办事,而陈四,平时旁人的孝敬也足够了。
作者有话要说:总算把这一段绕回来了-_-||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以前就不明所以了。
还是继续搞工业、医疗吧。
粗长了,求点支持,么么哒(づ ̄ 3 ̄)づ
第146章 风雨欲来
梅香的效率从来都不低。
特别是事关叶长凌的时候。
少爷的任何命令,都要求百分之两百达成。当然还经常夹带私货。
叶长凌带着一行人来到化肥厂的时候,此处早已热火朝天的干起来了。
新配方的水泥与钢筋搭建的厂房,叶长凌凭借记忆画出的大概模型,在建筑工匠们的设计之下,已经逐渐成型。
古人并非蠢笨。
只是受到历史局限,现代人因为信息的高速发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了高出他们的错觉。叶长凌此前也不自觉的有了这样的傲慢,不过这样的傲慢早在与李老匠他们的相处中被完全击碎。
他们的学习能力一点也不弱于现代人,哪怕遇上的是叶长凌这样不靠谱的老师,但是他们的勤奋刻苦,却足以让叶长凌汗颜。
厂房紧锣密鼓的修建中,还包括了周边的道路,储存的仓库。叶长凌骑着马,平地的道路上十分显眼。正在厂房门口忙碌的人们第一眼就能看到他。
有的人弯下腰继续干活,毕竟这般慷慨的东家真的实在太少了,出去打听打听,外面哪个不是哭着喊着想要拿工牌来上工。虽然厂子里没有监工,但谁不是拼了命的去把事情干好,就怕被人落下了,被人举报不干活,职位就被外人顶替了。
但是也有那么几个的眼尖的,瞧着骑在马上的那个公子哥,十分眼熟。
“叶东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随即大声叫了起来“是东家来了!”
这一嗓子把叶长凌喊的莫名其妙,同样的,厂子里也骚动起来,里面的人涌了出来,给了叶长凌一个特别热烈的欢迎。
为首的,是陈四的堂哥陈田,也是两年前,给叶长凌赶车的那个老车夫的儿子。他算是最早靠向叶长凌这边的了,随着叶长凌在叶家地位一步步上升,如今他也不再赶车,主要是替叶长凌打理马房,事务清闲,在叶府的下人中也有那么些威望。哪怕是叶府的几个管事,见到了他,态度都十分和蔼的。
眼前这个年轻人正是老车夫的大儿子。日前老车夫在叶长凌去马房的时候,委婉的表示他有一个儿子,叶长凌一听就明白对方的意思,也不犹豫,直接就让老车夫将人带来给他瞧一瞧。
陈田看上去还算并不木讷还算忠厚的人,只是有些瘸。叶长凌估计是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他也不是看人外表的人,细问之下得知陈田也识字,曾经跟随村中的秀才学过几年。
当下便把人安排到了化肥厂,当时想着宋金福日常忙着生意,化肥厂总是需要人打理的。便打算让陈田试一试,若是不成再换掉。
如今看来,大约还成,否则梅香应该早就向他提出,把人换掉了。
见到来人果然是叶东家,陈田不免有些激动。然而他激动,其他人比他更加激动,叶长凌一下马,就被人拥簇进了厂房里。
留下陈四、宋金福等人面面相觑。
“叶先生,真受拥戴啊。”方曜弈拍了拍衣衫,连距离不算近的他都受到了波及,更不提此刻挤在中间的叶长凌的了。
“哈哈。”听到这话,圆滑的宋金福笑了笑。
能不受到拥戴嘛,宋金福在心理叹气,吃饭管饱,吃的还都是米。月钱比账房的都不遑多让,给地方住,还给安置家人,每月还有休假。
这哪里是雇人的东家,这是活菩萨。
也是少爷有钱,这么花。
宋金福异常心疼的想着。
但也是没办法,这事儿被梅香姑娘抢走了,若是他来办,定然能给少爷节省一大笔钱。
72/82 首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