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了瓶农药。等还了债就自己解决自己。”
曲和峰一脸平静地说着,用嘴努了努墙角的一个褐色瓶子。
罗夏至和顾翰林双双大惊失色,难以想象如果他们今天没有兴之所起经过这间屋子,之后将会在大小报纸里看到怎样的新闻。
“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罗夏至放下茶杯,借着午后的阳光在屋子里逛了一圈。
虽然看着凌乱,堆满了被退回的滞销杂志,但是排字架,机器都是完好的,想要开工的话只要缴清了电费就可以。
他从书堆里找了几本杂志,走到外头翻看起来。
“和峰,别想不开啊。杂志社开不下去的话,大不了再回去教书嘛。我现在好歹也有一官半职,给你在学校里谋个职位还是做得到的。你为什么不早点来找我呢?”
顾翰林安慰道。
“我哪里有脸去求你?当初从学校出来,也是立下了雄心壮志的。杂志社倒闭了再回去教书,那不是要被人笑死。”
曲和峰苦笑道。
“要不,你把杂志社卖给我?”
罗夏至把杂志往胳膊肘下一夹,走到曲和峰面前蹲下,一双眼睛兴奋的发亮。
“不止这栋楼,机器什么的,通通卖给我?如果……我是说,如果曲先生不介意的话,是否可以做我未来的杂志社社长?”
“‘你’的杂志社?”
“罗三爷的杂志社?”
旁边的这两人没想到事情还会有这样的发展,异口同声地问道。
夕阳西下,这没有电的小院里实在待不了人了,于是三人干脆出去找个地方吃饭,坐下来边吃边谈。
这曲和峰最近三餐不定,白天要躲债主,只有晚上才会偶尔出门觅食。这个时候的申城,晚上依然带着凉意,所以居然不觉得这季节已经变化到夏天了,依然还穿着冬天的棉袍。
罗夏至对于这位仁兄的“痴劲”也算大开眼界了,他以为这样的办报人只有小说里才会有呢。
不过刚才他快速浏览了几本最后的期刊,发现虽然杂志社面临倒闭,但是期刊的水准还是不错的。从版块的分布,文章的选取,乃至插图的选配都保持了一定的素质,完全看不出来这是本即将濒临倒闭的杂志。
或许就跟顾翰林说的那样,这位曲社长的编辑业务能力不错,就是不善经营。毕竟这个时候,除了几个大型的出版社,普通的杂志报社文学社都不存在什么专业销售人员。
这个时代很多人就真的靠着一腔热情和口口相传就把一份刊物给搞起来了,当然很快湮灭的也不在少数……
自从上次的“时迈春季时装发布会”后,他就隐隐有个想法。
不,或许应该说,从最早的VIP贵宾商品名录开始,罗夏至就有这么一个想法——
搞一个百货公司专属的杂志,一本时尚生活杂志!
这不是他一拍脑袋的决定,这是完全有先例的。
他记得在大学的时候,曾经读到过,上海著名四大百货之一的永安百货就创办了最早的企业杂志《永安月刊》的商业案例。
那本杂志原本只是想要展示企业文化的平台,最后却成为了上海滩著名的文学杂志。
因为发行的对象是城市的消费阶级,又以女性消费者为主,无心插柳之下居然成为了当年“新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根据地之一。
不过罗夏至倒是全然不想让他未来的杂志做什么文学阵地的,他想办的是一本兼具时尚、家具、育儿乃至花草园艺……
反正他百货公司里卖什么东西,这本杂志就应该有什么东西的,给他的时迈百货打软广告的杂志!
时迈百货每年投入在各大报纸杂志上的广告金额占了整个公司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在这个没有网络、微博、短视频平台,乃至连电视机都没有的时代,报纸杂志是唯一的广告媒介。
当年和摩登百货的广告大战,至今都让罗夏至心有余悸。《申报》《大公报》可以给时迈摇旗呐喊,也能同时给他对手的公司加油鼓劲。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不从中抽一部分钱,搞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宣传窗口呢?
要知道维持一本杂志的运营对他们这些读书人来说可能是件难事,但是对于他罗夏至,这不就是省了几杯咖啡的小钱而已嘛。
“如何,曲先生?有没有兴趣,来做我这个新办的杂志社的社长?你放心,我给你开的工资,绝对不下于上海滩任何一家报社的社长。如果你还想兼任主编,或者是想要自己写稿子,稿费劳务费另算,绝对不占你便宜。”
坐在一家淮扬菜馆子里,罗夏至举着酒杯,小脸兴奋得都涨成了红色。
“我……这……”
曲和峰没想到他早上还想着要喝农药呢,下午就遇到了这种好事——上海滩大名鼎鼎的罗三爷,百货公司大王要聘用他!
"曲先生,侬该不会,看不起商业杂志吧?"
罗夏至突然想到了这一点。
别说这年头了,就百年之后,实体杂志和书籍都落寞成什么样子了,还有“文学青年”一门心思要闷头搞纯文学杂志呢。
这位曲先生,在这个大多数都吃不饱饭的年代,能想出要搞儿童文学杂志已经属于剑走偏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好像也不是干不出来的啊。
“罗三爷……”
曲和峰放下酒杯,双手激动地握住了罗夏至的手。
“不怕侬笑话我,我现在只要能有一口饭吃就已经很感激了。更不要说还能继续办杂志了。商业杂志怎么了?罗三爷,你放心把杂志交给我,我保证把这本杂志做成全上海……啊,不,全中国最好看的杂志!”
“是全世界最好!”
罗夏至激动地举起酒杯!
百货公司的影响力再大又能扩展到什么地方呢?
他就算把大楼修到一百层那也是搬不走的,最多也就辐射到江苏和浙江省了——但是杂志不一样啊。
杂志是可以流动的,投稿的文人是流动的,读者也是流动的。只要办得好,这完全可以做成一本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品牌刊物!
啊,说不定一百年后,能成为和《vogue》杂志一样的百年时尚刊物呢!
“那夏至,你给杂志起个名字吧!”
“是啊,起个响亮的名字!”
顾翰林和曲和峰都被他调动起了情绪,也纷纷举起酒杯。
“让我想想……这是我们‘时迈’百货的杂志,那我们就叫做——时迈SMART吧!”
罗夏至激动地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们的杂志就叫做——斯马特吧!哈哈哈哈
预告一下下一章《创刊号发行》
啊,我好慌啊,我接下去几天都要出去玩,要去古镇,有汉服活动。但是稿子一点都没存。。。。尽量尽量我保持日更吧。
第51章 创刊号发行
“张妈, 几点了?”
“少奶奶,下午一点多了。侬是要牛奶还是要咖啡呀?”
前一晚的舞会一直到凌晨两点才结束,钱少奶奶一直睡到下午一点种才起床,穿着一身真丝睡袍, 踩着拖鞋施施然下了楼。
“给我一杯清咖……不, 昨天酒喝得多了,现在胃有点难受。给我热一杯牛奶吧。午餐随便给我做个三明治就好。我约了嫂子和林家的大小姐去和平饭店喝下午茶, 到时候吃会吃点心的。”
“好的少奶奶。那您回来吃晚饭么?”
“哦不, 我和少爷约好了, 吃完下午茶去他的公司等他。我们晚饭去华懋饭店吃, 有个迷你酒会。下午你让人带着两套衣服, 去华懋的长包间让我们换。晚上我们要去‘美高乐’跳舞……暂时先这样,你不用准备我和少爷的晚饭了。”
同样也是大户人家出身的钱少奶奶和上海滩著名的火柴大王的二儿子结婚之后,就搬进了公公送的洋楼里。她们这是二房, 不像长子需要父母住在一起,因此也没有人来唠叨,小夫妻两个人过的很是潇洒。
尤其是钱少奶奶, 年轻漂亮身材好, 又说的一口好外语,是上海滩知名名媛。自从十六岁进入社交圈以来, 她和一群小姐妹们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风景线, 影响力不比明星差。
“张妈,这是什么啊?这本杂志我有订过么?”
一边喝着牛奶, 钱少奶奶一边半靠在沙发上随意翻看着放在茶几上的杂志,疑惑地看着眼前这本《时迈SMART》。
钱少奶奶这样时尚的先锋,自然是要走在一切潮流的先端的。上海滩的几本著名杂志,像是《良友》、《万象》、《点石斋画报》她是长期订着的。另外海外舶来的杂志, 比如法国的《L\'OFFICIEL》,美国的《VOGUE》、《HARPER’S BAZAAR》,虽然等看到的时候通常已经晚了将近一两个月。不过潮流嘛,还是要追的——这是个态度问题嘛。
“这是时迈百货公司送过来的,说是这个月新发行的创刊号,是他们罗三爷亲手打理的。”
张妈恭敬地答道,“就是原来每个月都会送贵宾商品目录的那个小哥送来的。还送来了这个……”
张妈转过身,拿出一个酒红色的女式皮包。样式是经典的邮差包,小巧玲珑。包扣的金属板上写着花体的SMART的字样,拎包带用上好的彩色丝巾裹着,显得心意十足。
“这是……”
钱少奶奶惊讶地接过包包,感受着小羊皮柔软的触感。
“那位送书的店员说了,这是创刊号的赠品。这本杂志创刊号一共发行三千本,只有VIP贵宾的三百本是送的纪念包。里头还有一封邀请函。”
钱少奶奶打开包袋,果不其然看到里面有一个金色的信封。
“VIP贵宾送的是皮包,那他有没有说其他人送的是什么啊?”
一边打开信封,钱少奶奶一边好奇地问道。
“啊……好像听他提了一句,说送的是扬州的鸭蛋粉和胭脂,放在缎子做的袋子里。据说三千本昨天下午刚送到时迈百货的图书柜台,今天早上就一本都不剩了。”
“哎呦,这个罗三爷,是真真的把我的话给听进去了啊!”
钱少奶奶本来还慵懒地半躺在沙发上的,在看到了邀请函上写的内容后,一下子开心地坐了起来。
“时迈百货秋冬季时装发布会贵宾邀请卡……哈哈哈,哎呦,我也就提了那么一句,罗三少还当真了。真的又搞发布会了。”
她跳了起来,举着邀请函原地转了一圈。然后把卡片贴在胸口,又是落寞,又是认真地自言自语道,“可惜了,他比我小那么多岁……不然我一定要倒追他。不过我们家老钱么,对我也不错。算了算了,哎,真是羡慕死以后可以嫁给他的姑娘了!”
张妈站在一边无言地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假装自己什么都没有听到。
钱少奶奶出门赴下午茶约会的时候,放弃了原来选定的手包。特意拿了时迈送的皮包,为此还特意重新搭配了一套山茶花图案的薄款连衣裙才出门。
她本来以为可以像闺蜜们炫耀炫耀这VIP的特殊待遇,结果到了和平饭店咖啡厅里一看——好嘛,一共四个人,三个人都背了时迈皮包。
唯一一个没背的,是因为昨天晚上在酒店宾馆过的夜,今天还没来得及回家看过呢。
“啧啧啧,本来以为我今天可以在你们几个面前‘出出风头’,结果居然‘撞包’了。”
钱少奶奶摇了摇头坐下。
“这个罗三爷啊,心思再巧,那也是个男人。三百个一样的包包在他看来不算多,但是上海滩的名媛们圈子就那么大,十有八~九都是他们时迈的高级VIP,那不就撞了么?”
说话的是钱少奶奶的妯娌,钱大奶奶。她们既是妯娌也是朋友,是在同一场舞会上分别结识了钱家两位少爷,然后各自嫁进去的。
“是的呀。以后我有机会碰到罗三爷啊,一定要告诉他,以后送东西呢,也要再细分分的。心思那么粗,是追不到女朋友的。”
钱少奶奶促狭地对着坐在她对面的林小姐眨了眨眼睛,“苏珊,听说你家要举办舞会了,有没有请罗家的三少爷啊?”
坐在钱少奶奶对面的是林苏珊小姐,去年刚从女中毕业,如今正在寻找夫婿的路上。相亲什么的,她觉得太老土了没意思,就准备让家里办个舞会,一来庆祝她十八岁成年,二来当然就是为了择婿啦。
“请了是请了……”
林小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用喝茶的动作来掩饰害羞。
说起罗夏至罗三爷,现在可是整个上海滩最最炙手可热的“钻石单身汉”呢!
罗家商行如今已经是仅次于沙同洋行的大型商社,不但做进出口生意,还涉及了国内的船运。就连钱家都要仰仗他们家的商道。
时迈百货更不用说了,开业五年以来,已经成为了上海现代商业的标杆。罗三少就是一个会走路的“钱耙子”。几天一个生意经,每次都能给最喜欢热闹的上海人带来新惊喜,然后带动一阵阵的销售热潮。
而且罗少爷年轻又英俊,口碑也是一等一的好,从来没有听说他和哪个女明星、交际花搭上过关系。
要说缺点也只有一个,是个戏子生的庶出儿子。
不过这又怎么样呢?钞票才是最关键的呀!
“妹妹呀,姐姐们都嫁人的嫁人,生孩子的生孩子了。也就妹妹你有机会了,一定要抓住哦!”
几位少奶奶捂着嘴巴挤眉弄眼地笑了起来。
林小姐红着脸,翻了翻手里的杂志——正是《时迈SMART》。
“哎,你们看了杂志么?我刚才出门前看了两眼,别说还挺好看的呢。”
打趣完了林小姐,几个闺蜜们开始谈起了杂志的观后感。
“这封面上的小姑娘你们认识么?今天早上这杂志刚送到我家里哦,我那个请了病假在家的小侄女就看到了,说:这不是我的同学罗婉仪么?她居然当封面明星啦!”
46/124 首页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