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谈失败,再一次证明了“弱国无外交”的真理,十四万劳工的血泪付诸东流,西方列强以及日本的丑恶面目暴露无遗。
一直到了七月底,这股风潮才慢慢地冷静了下来。
随之而来的是一波超强的“爱国商品”热潮。
一时之间,以“爱国”为名的各种商品铺天盖地得流行起来。
什么“爱国棉布”、“爱国砂糖”、“爱国毛巾”一股脑地上市不算,就连“爱国香烟”、“爱国鸡眼药膏”、“爱国生发剂”之类奇奇怪怪的商品也出现了。各个厂家就怕落后别人一步,没赶上这场潮流,导致货品滞销。
罗夏至一边要拖着他残废了一半的胳膊,带着全百货的职工们将这些不但改了商品名,连厂名、商标都改了的货品重新入库,一边还要应付雪片一样发来,要求加入“中华-国货推进会”的入会申请。
总之这几个月,他是在忙的团团转的同时,还要考虑大哥提出的“继承人”问题。
“你大哥说什么……不会让你去结婚吧?”
虽然包厢门关着,但是顾翰林还是压低了嗓子。
“他说……让你大哥大嫂抓紧抓紧,想办法再生一个出来。”
罗夏至促狭地凑到他耳边说道。
“然后过继给我们。”
“大哥就是大哥啊……他难道不知道我大嫂已经快五十的人了么?”
顾翰林都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了。
“哎,才四十五,调养调养,说不定‘未来可期’呢。”
罗夏至拍了拍他的手背,也对自家大哥的脑洞无比叹服——真亏他想得出来!
“这是不可能的,死心吧。就生我侄子这一个,我大哥就心疼的不得了了。还为了过继给我们再生一个呢,根本不可能。”
他大哥精于妇科,知道生产生育对女子的伤害之重,无以复加。当初大嫂生完孩子,他就心疼的不行,不但亲力亲为照料起孩子的一切生活起居,还积极为大嫂调理身子。
后来大嫂倒是想再生一个女儿做贴心小棉袄,但是大哥无论如何都不答应。为此这对恩爱夫妻还难得地“冷战”过了一段时间。
总之,想要他们再生一个,根本就是“白日做梦”。
“我告诉大哥,我决定将来把时迈百货,和我名下的一切产业,都交给笑笑。”
罗夏至看着顾翰林的眼睛,坚定地说道,“笑笑就是罗家第三代的继承人,也是唯一的继承人。”
“不愧是你!”
顾翰林竖起拇指。
“女子不能做继承人,那已经是猴年马月的老黄历了。罗氏商行是新派洋行,时迈百货是环球百货,一切当然以世界之标准为标准。英国的国王都是女人,皇位都可以交给女子,我把产业交给我侄女又怎么了?笑笑……罗婉仪,就是我罗夏至的唯一继承人。”
罗夏至复述着当日在罗公馆的书房里,对他大哥说的那一番话。
“如今根据民国律法,女子享有和男子同样的继承权利。我听说盛家的大小姐年前因为继承问题,和她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同室操戈打起了官司,很是轰动沪上女界。我们家笑笑没有兄弟,不用和人打官司。绍兴乡下的那群老家伙,也不用把主意打到她身上。我决定之后就立下遗嘱,把我名下一切之财产,在我死后让笑笑继承……”
说着,罗夏至捂住脸颊,“然后被我大哥打了一巴掌,说他还没死呢,轮不到我。”
“哈哈哈……”
顾翰林抬头一笑,“那还是我这里比较方便。我就是一个臭教书的,什么财产也没有,不需要什么继承人。家里也没有什么皇位需要延续下去。”
包厢门被打开,黎叶手持着一壶热水走了进来,为他们两人续水。
“一块坐吧,去天津还要好几天呢,你这样拘束可不行。”
罗夏至热情地招呼道。
他们三个人,定了两个双人包厢。但是黎叶总在旁边一个人待着,也不来跟他们说话。
要知道他大学毕业后,可是待在天津不少时间,说起来比他们都来的熟悉呢。
“我带了好几本书,想利用在车上的时间看完……我先出去了。”
放下水壶,黎叶微微笑了一下,转身就走去了隔壁。
“这孩子最近是不是谈恋爱了啊……”
罗夏至看着包厢门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把坐在他身旁的顾翰林给吓了一跳。
“怎么……这么说?”
“阴晴不定的,尤其是上回从杭州那边散发欠条回来之后,更是沮丧的不得了。笑笑现在不走读了,天天住在家里。看到他,和他打招呼呢,都会不理人,把孩子气的……”
罗夏至忧心忡忡地说着,然后神色一变,“他,他该不会喜欢上笑笑了吧!”
“……”
本来满心不安,怀疑罗夏至发现黎叶暗恋他的顾翰林,顿时哭笑不得起来。
“怎么可能,黎叶比笑笑大那么多,你家笑笑还只是个孩子呢?”
“严格说起来,他们才差了七八岁……虽然现在笑笑还是个小女孩,但是过两年就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而且现在的人不是普遍早熟嘛?”
罗夏至越说越觉得自己说的很有道理,“而且你比我也不过大了八岁,你和我有可能,凭什么黎叶和笑笑就没有可能?你不能因为黎叶的身份就歧视他。”
“我没有……我不是……你听我说……”
顾翰林伸出“尔康手”,也无法阻止罗夏至的胡思乱想。
绝了啊,这不愧是罗云泽的亲弟弟啊,他们老罗家这跳跃式的思维是祖传技能吧。
“他们小时候就特别的好。你还记得么,过去笑笑不开心的时候,会写信给她的‘黎叶哥哥’,黎叶大她那么多,都会耐心地开导她。他们是有感情基础的!”
说着,罗夏至激动地拍了一下手,“太好了!我的‘干儿子’,娶了我的‘侄女(亲妹妹)’,实在是天作之合,亲上加亲呢!”
啊,这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快乐,真是让人欣慰。
罗夏至完成了一次逻辑自洽,拿起茶杯美美地喝了一口。
“不是……”
顾翰林很想同他说,黎叶如此闷闷不乐的的很大原因,是因为自己前段时间特意去找了梁少龙一回,很明确地告诉他——如果他不能管好他的男人,那么他就要他的男人从此在罗夏至面前“消失不见”。
非常了解他这位表哥疯起来是多么吓人的梁少龙,很明显对黎叶做出了警告。
至少在这段时间里,根据他的观察,黎叶再也不敢用那种炙热的眼神在暗处观察罗夏至的一举一动,对于身体的接触也是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是什么?难道你知道小叶喜欢的是谁?”
罗夏至换上一脸好奇的表情,“快告诉我,是谁?”
“是……一个熟人。”
顾翰林考虑一下,“委婉”地说道,“一个我们认识的,年纪绝对比黎叶大的人。”
“……黎叶喜欢成熟的姐姐?”
罗夏至张大嘴巴,“小飞燕?”
啊呀,那他的情敌可多了。
据说“爱飞”俱乐部登记注册的人员已经有两百多个了,不但有男人,而且女粉丝也不少呢。
“是梁少龙……”
顾翰林决定死道友不死贫道。
反正梁少龙和黎叶也有一腿,他这也不算“无中生有”。
“我的枪呢……”
罗夏至听完,反射性地往腰间一掏,然后想起来他的那把金色左~轮送给黎叶防身用了。
“你的枪呢?没带?没事我们回上海让我大哥给我再搞一部,我不信我打不到他!”
“不不,你冷静点,有事好商量,梁少龙还算不错的。”
“不错个屁!我家养那么大的好白菜给一头哈士奇给拱了,不能够!”
“哈秋!”
千里之外,正在广州火车站准备亲自坐船下南洋,考察他买下的橡胶园,梁少龙突然觉得周身一片恶寒,然后大大地打了一个喷嚏。
现在可是八月,这里可是广州!
“这么热还会感冒……”
一边用手帕擦着鼻涕,梁少龙一边狐疑地说道,“不是有人……嘿嘿,在惦记我吧?”
如果是黎叶就更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是的,笑笑将会是罗家唯一的继承人!
另外我们要从轻工业转为搞重工业了,化工厂,化肥,橡胶产业提上日程。
当然了,故事的主舞台还是在百货公司里的。
预告一下下一章《东瀛美人计》。
不作妖的二哥二嫂不是真·二哥二嫂。感谢在2020-11-07 18:49:08~2020-11-08 19:51: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48318585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东楼酒巷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0章 东瀛美人计
到达天津后, 罗夏至就投入了马不停蹄的工作中。
自从“海王制碱厂”投产之后,他还是第一次来到这片位于塘沽的现代化厂房内。
看着高耸入云的,被称为“亚洲第一高楼”的蒸吸厂房高塔和上面冒出的白色蒸汽, 一种属于重工业重金属的硬汉浪漫从罗夏至的胸中喷涌而出。
听, 那轰隆隆的机械轰鸣,就像是劳工的咆哮;
看,那升腾而起的朵朵白色巨型“秋海棠”,就像是国土的模样;
这片让人激动的土地上,正在生产的,是这个撑起这个国家未来的“脊梁”。
这么伟大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里, 有着自己微不足道的一份努力,这样的感觉让人热血沸腾,是卖多少件衣服, 多少台唱片机都无法与之匹敌的。
“这是我们今年生产出的纯碱。”
回到办公室里, 樊东篱将一个试管递给罗夏至。
罗夏至看着里头的白色晶体,叹服地点了点头。
“我之前听小叶说,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工厂的生产不是很顺利。造出的碱块很多都是红色、咖啡色的, 品质不是很好。”
“是啊, 还发生过一次大事故,干燥锅都被烧坏了。工厂还差点被迫停产……不过后来我派人去美国进修。回国之后对机器和工艺进行了升级改造, 这才能在之后的生产中, 大大提高了工艺水平。”
樊东篱依然是那副和蔼可亲的模样,只是这几年的辛苦工作让他两鬓霜白,本来还算丰腴的脸颊也稍稍凹陷了下去, 只让人感叹岁月之无情。
只是这一切的辛劳,如今都开成了花,结成了果,让一切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如今我们的产品,碳酸钠含量已经达到了99%以上。可以说,比起外国碱,我们的品质更好,纯度更高,价格也便宜。”
樊东篱激动地说道,“我打算,把最新一批的产品,送到美国去,参加今年的万国博览会。说不定,还能拿个金奖回来呢!”
“比起那些夸夸其谈,名不副实的‘爱国商品’,樊大哥你才是用拳拳爱国之心,制造出了这真正的‘爱国纯碱’!”
罗夏至毫不吝啬地夸奖道。
“好!那我们就用‘爱国纯碱’来命名这批即将赴美的样品。”
樊东篱欣然接受。
顾翰林也豪情大发,当场挥毫,龙飞凤舞地写下“爱国纯碱”四个大字。还拿起专门写花体字的钢笔,写下了对应的英文。
他一手字写得极好,在上海滩也经常有人捧着润笔费求他的墨宝,不过他平日里吝惜的很,写好的字很少送人。
倒是来一次天津就写一次,算是非常给樊东篱面子了。
站在门口,看着里头那三个人,黎叶再一次地确认了,他和三爷的距离,不是一道门,一间房的物理距离。
而是胸怀与眼界的天差地别,是人格的高尚和鄙下的云泥之别。
低下头,他苦涩地笑了笑,终于决定将这份不切实际的感情彻底放下。
他的感情太卑微,太自私,就不要再玷污他心中的这份纯净之地了吧。
“我看了信,得知樊大哥你想要筹办化肥厂,我非常地支持。”
庆祝一番后,罗夏至将话题拉回了此行的真正目的上。
“不过我觉得,除了化肥厂,我们还需要一家专业的化学品公司。”
罗夏至侃侃而谈。
“樊大哥,你看。在我们的‘海王纯碱’面世之前。国内所有的玻璃、造纸、纺织、染料工业之用碱,基本全依赖进口。几年之前,一块工业用碱的价格约等于同等重量的黄金,导致国内的诸多工业不能自强发展,实在是受困于成本限制。”
“而如今有了我们的碱厂,国内的这些工业厂大大压低了生产成本,造出的玻璃、纸张,布匹的品质和价格,终于可以和洋货一较高下。市场上不再被洋货充斥,国产货品得到了发展。”
顾翰林频频点头。
“我们如今有了制碱厂作为基础,地皮也是现成的,比起当初一路筚路蓝缕的草创阶段,现在已经是大有基础了。其实……我听说,日本人打算在上海开设一个‘自然科学研究所’,为将来日本化工业进军工作做准备。”
73/124 首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