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樱子请了一个好军师啊。”
周末的一大清早,正在翻看报章杂志的罗夏至,看着报纸上最新刊登的文章,咬着牙齿啧啧不已。
坐在他身边的,是虽然休息在家,但依然批阅公文不止的顾翰林。
顾翰林熬了那么多年,终于在今年开学后不久,从“顾副局长”熬成了“顾局长”,不过也越发忙碌了起来。
这不,这段时间里都在和日侨扯皮,他们要建造的“ 虹口日本人学校”的事务呢。
放下手里的文件,顾翰林拿过报纸,看了一下作者的名字——乃木宏。
然后眉头一皱。
“这人我见过。”
“怎么?”
“前几天来和我周旋谈判,要求教育局给与日本人学校优惠政策的人,就是他。”
“他们自买地皮自筹学校,让日本人自己上学就算了。干嘛和我们扯一块去?”
罗夏至不满地说道。
顾翰林冷笑,“之前不是跟你提到的的日本文部省搞的‘自然科学研究所’么?如今已经俨然快要竣工了,这位可是所里的高官。”
“一个研究所搞教育的,和大椿商社搞到一起,还为椿樱子张目,可见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罗夏至冷笑一声,将报纸扔到一边。
这是今天发行的《商务报》,第二版就刊登了这位乃木宏先生的“鸿篇大论”,标题是——《何为日货?为何要抵制?》
这位乃木先生,一共提出了三个问题,然后做出了一个小节。
第一,并非在日本本岛国土生产,而是在台湾、琉球、朝鲜等地生产出的货物,算不算日货?
第二,在中国之青岛、满洲等“日占区”生产出来的货物,算不算日货?
第三,在上海江浙等地,由日本人投资建厂,但是所使用的之原料和所聘请之工人都为中国人,生产出来的货物,算不算日货?
这些问题,他一个都没有回答,只是最后总结到——
近年来日本人在华投资的工厂,仅招募的工人数量就已经超过十万之众。这些工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中国人,日本工厂为他们提供薪酬,培训他们技能。
大量的日本工厂和商社为中国工人提供了工作岗位,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这些都是举目可见的事实。
文章到此戛然而止,但是背后的主旨和目的却是昭然若揭——这是要给持续多年的“抵制日货”活动在舆论上踩上刹车,好让日本货品再一次受欢迎起来呢。
“说了那么多,搞得他们日本人来我们中国是做慈善似得。难道不是因为看中了我们的市场,又要剥削我们的劳工的劳动力么?”
罗夏至轻蔑地摇了摇头,“这种文章,也就蛊惑一些无知的人而已。”
像我这种马哲考试九十分,把剩余价值公式背得烂熟于心的人。一眼就看穿了他们资本家,而且是带着枪炮的帝国资本家的虚伪!
“你能看穿这一点,普通老板姓可看不穿。”
顾翰林摇了摇头,轻叹道,“就看这两个月樱花百货吧,生意好到仿佛要把前几年亏本的钞票全部都赚回来一样。椿樱子甚至打算在霞飞路上开一家分公司了。”
“我现在有点后悔让他们狗咬狗,把罗沐泽给干掉了。”
罗夏至无不惋惜地说道。
“我二哥虽然烦得很,但是在做生意上着实没有太大的天赋,还吃里扒外,日以继夜地掏空他们大椿商社。我都一度怀疑他是不是真的潜伏在樱花百货里的卧底了……现在好了,他死了之后,樱花百货没了这些‘硕鼠’、‘蛀虫’,业务反而更上一层楼了。”
说到这里,罗夏至自己也是哭笑不得。
“椿樱子现在对付起我们来,更加肆无忌惮。这段时间,时迈百货好多员工都被挖角。摩登那边更惨,居然有三个楼层经理被挖走了。昨天李兆业同我一起喝酒,说起来那真是恨的咬牙切齿。”
“有人跳槽,你不阻止?”
顾翰林隐约还记得,当初摩登百货刚开张,引得时迈百货的经理和下属们“集体辞职”的那次,罗夏至可是被打击的挺厉害。
“想走就走,我这里从不强留人。而且日本人从他们嘴里套不到什么。”
早就不是“吴下阿蒙”的罗夏至轻松地摆摆手。
这些被椿樱子挖走的人都是初级员工和底层经理。他们走了,自然有新的一波可以提拔上来,而且因为是经过了“考验”的,一定会更加忠心耿耿。
谈完了糟心的公事,顾翰林拉着罗夏至到门口的小花园兜了一圈。
他如今侍弄花草的本事见长,一院子的草木很是幽静致远,带着浓浓的文人气息。比起罗公馆和夏宫那些完全由匠人打造出来的欧式庭院,这个小别墅后面的小花园可是风雅极了。
“前年特意从‘梅园’移植过来的两株腊梅,还有一株红梅,今年冬天保准开花。”
顾翰林捏着罗夏至的手,走到一株月桂树旁,虽然才是初秋,但是已经能够闻到淡淡的桂子香气了。
“等中秋前后开了花,让李婶和巧娣过来摇桂花,做你最爱吃的糖桂花渍。”
“那我可要等着了。”
罗夏至也是兴致勃勃,“说到吃的,我打算中秋节前后在天台上搞一个‘中华名小吃荟萃’,趁天气凉下来之前,好好地再赚个一笔!”
对于他这种“三句话不离生意经”的做派,顾翰林早就习以为常了。
“我听说,你妈可喜欢你新认的那个‘干妹妹’,几乎每个周末都要让她去罗公馆吃饭?”
他试探性地问道。
罗夏至听出他话里的“醋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要是想,也能每个周末来我家吃饭。我妈巴不得家里每天都是热热闹闹的。再说了,文飞既然被我妈认了做‘义女’,那算起来,也是你的‘干妹妹’。你又是她表姐的同学,算起来简直就是‘亲上加亲’……”
“胡说八道!不要乱用成语!”
听他越说越不像话,顾翰林干脆一把捂住了他的嘴。
罗夏至眨巴两下眼睛,伸出舌头舔了一下他的掌心。
顾翰林顿时瞳孔地震。
这可是在后花园!
不远处的后门还能听到马路上汽车开过的声音呢。
他暗骂一声,然后一把拉过罗夏至的胳膊,把嘻嘻哈哈,笑的没个正形的小爱人给拉进了门。
这“老夫老夫”在一起也八、九年了了,非但没有什么“七年之痒”的危机,感情还越发如胶似漆。
尤其是罗夏至,作为百年后的现代人,一旦开放起来,时常让顾翰林这个“老古董”目瞪口呆。
对了,罗夏至那位新上任的秘书,舒文飞小姐,已经正式被白凤凰认作了“干女儿”。
知道罗夏至不喜欢自己这个类型,舒小姐也没多做纠缠。人家本来就是金陵大户人家出身的,又上了西式学堂,是新时代的新女性,拿得起放得下。
倒是白凤凰和笑笑喜欢她喜欢的不得了,尤其是笑笑。她如今最崇拜的人,从罗夏至数下来,可能就是舒文飞了。
她甚至都直接打算好了,等放了寒假到舒文飞南京的家里去玩玩。据说她家还有个妹妹正在上高中,年纪和笑笑差不多,正在金陵女中读书呢。
舒小姐也是不负众望,几个月的秘书做下来,比起刚毕业的那会儿的青涩幼稚,现在是来的越发的老练沉稳了。
她一手组建的那个“时迈小百货女子生产部”,简直是用最小的投资就生产出了最大的利益。不但飞速上马,而且在九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批量产出了。
生产部的车间就设在慈善女童学校空置的教室里,都不用另买厂房。
去年年底的那场选美大赛,女童学校出身的选手们“痛说身世”,引得整个上海滩都为她们流泪的结果就是——比赛结束后,慈善女童学校收到了翻往年几倍的慈善捐助。
学校的校舍、宿舍不但被彻底翻新了一遍,而且规模还扩大了,新建了一栋教学楼和一栋寝室楼。
舒文飞小姐毫不客气地让罗夏至播了一层楼的教室给她,分别作为仓库、生产车间、质监部门和女工休息室——当然,付房租的。
生产部不提供食宿,但是中午会有一顿免费的午餐,前提是女工们必须在下班后轮流到慈善学校做义工,为学校食堂劈柴烧水,洒扫庭院,喂养动物。
部分带着孩子来上班的女工,可以把孩子交给临时保育处,保育处的“临时保姆”也是由不当班的女工们轮流负责担任的。
在花了半个月招工,又花了半个月培训后,女子生产部正式开始量产。所有的产品都是按件计费,只有通过质检的合格产品才会被计入工资,而且多劳多得。很多女工们带着干粮,一直干到学校宣布熄灯了,才会依依不舍地离开。
这些贴着“时迈”商标的手工品一进入百货公司的柜台,就受到了客人的喜爱。因为他们不但物美价廉,还经常“翻花头”,款式几乎是一个月一换。
舒文飞和一帮时迈的女售货员,还有杂志部时尚版的责任编辑姐姐们,都是站在上海最尖端的“弄潮儿”,三天两头就会调整设计,根据最新的潮流样式让女工们翻着花样生产。
如今“时迈牌”的各种衣服,编制类产品,已经成为上海滩女士们的爱宠。走进时迈百货,不买一两件“时迈牌”商品,那就是“OUT”啦!
漂亮的报表被呈上了董事会的会议桌,董事们纷纷对舒文飞的能力表示了赞同,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将“时迈小百货女子生产部”,扩大成为一个正儿八经的小工厂。
因为舒文飞已经接手了大部分原来秘书处的工作,秘书郑杰森也放心地去广州的橡胶加工产“半扎根”了。
黎叶和梁少龙早就返回了上海。
经过考察,他们大马的橡胶种植园长势良好,种出的橡胶已经具有了经济价值,可以开始割胶。
让人更惊喜的是,罗夏至后来买下的那几百亩橡胶园,因为靠近新加坡,而最近新加坡的李家开始大规模修路,导致本来还算乡下的地方,陡然人流车流剧增,居然成为了城乡结合部。
于是不但生产出的橡胶更加容易出货,而且整块地皮的地价也翻了好几倍,简直就是“天降之喜”。
广州那边,工厂也开始整修起来,罗夏至心心念念的橡胶业,很快就能发展起来了!
“罗夏至,你还是人嘛!”
“砰!”
一记重重的巴掌拍到了罗夏至的办公桌上,震的放在桌面上的文具都抖了抖三抖。
不过不但是坐在办公桌后面的罗夏至也好,刚抱着文件夹进来的舒秘书也好,乃至办公桌斜对面坐着的正在汇报工作的黎叶也好,都是一副无关痛痒的表情。
“别理他,继续……”
罗夏至挥了挥手,示意黎叶继续说下去。
“新的贴片广告演员的候选人,经过讨论已经定下来了,是黑妹……咳咳,是喻美惠小姐。”
黎叶有些尴尬地抿了抿嘴,
天天跟着那帮丫头们“黑妹”“黑妹”地叫着,都快忘记喻小姐的本名了。
“这是新的广告剧本——“假凤虚凰游时迈”,到时候喻小姐会女扮男装,协同两名女伴,在我们香港百货分公司展开一段奇妙的旅程,全方面展示我们商场吃、喝、玩、乐和购物的乐趣。”
时光荏苒,距离梁少龙拍摄的上一则“我没有不住在‘七重天’的理由”的广告已经上映快一年,也是时候换新的广告了。
要说不管是京剧的“男扮女装”,还是越剧的“女扮男装”,反正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就是很喜欢这个调调,具体什么原因罗夏至至今也没猜出来。
虽然距离选美比赛结束已经十个月了,但是“黑妹”的人气还在节节攀升。据说她还想参加明年改在夏天举办的第二届“柜姐有你”大赛,也不知道会不会真的红到那个时候。
“这个广告的预算已经下来了,经理侬下午就可以和侯导见面,讨论具体细节了。另外‘家和影业’的老总听说我们时迈想要投资拍摄电影,表示非常有兴趣和您就具体的细节问题讨论一下。所以下午的会议邵总也会出席。”
舒秘书在旁边补充道。
“很好,让喻美惠下午不要上班了,准备准备打扮一下,跟我一起去电影公司开会。”
罗夏至激动得摩拳擦掌——就你日本人会打软广告,搞文化攻势?
哼!我也会!
保证在你们的电影拍出来之前,我的电影就先上映。
“喂!有谁看到我嘛?”
梁少龙气的又开始狂拍桌子。
“干嘛呀,我们都在工作呢。”
罗夏至实在受不了他的呱噪,端起桌上的咖啡一边喝一边瞪了他一眼。
“新的广告凭什么不让我当男主演?我不是时迈的首席男模么?”
梁少龙气的哇哇叫,“还有——你什么时候打算投资拍电影的,这么好玩的事情为什么都不叫上我?罗夏至,你还有没有一点人性!你还算是人嘛!”
舒秘书和黎秘书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低头继续整理资料。
“‘飞龙’啊……”
放下咖啡杯,罗夏至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故意叫起了他的“艺名”,“娱乐圈是很残酷的……”
“什么意思?”
梁少龙眉头一皱。
“你老了,不红了……没有一个专业的‘投资人’会用不红的男明星的。”
90/124 首页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