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你们能争取到更多外商的支持,那我们也没必要非得在两个策划方案里做选择。难道就不能你们开发你们的西城区,大周集团和其他开发商开发东城区。这样既能两全其美,还能拉动投资消费,拉动GDP。不是很好吗?”周晓婷特别天真的说道。力求在这两种策划方案中寻找一个平衡。
顾沉摇头轻笑。如果事情真的像周晓婷想的那么简单就好了。可惜不管是西部派,还是以周家父子为代表的东城派,所有人都明白,他们争取的不光是一个划分范围。而是划分了新商圈的范围后,随之而来的政府方面的大力扶持和财政倾斜。
比如基础设施的修建,地铁路线的划分以及沿线地皮的规划,财政方面的扶持,税收方面的减免,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倾斜。包括招商引资时的财政补贴。要知道国家财政资源也是有限的,倾斜到西城区,就不可能再辐射到东城区。
而对于东城派的支持者和开发商来说,最吸引他们的甚至都不是这些财政优惠本身,而是在政策倾斜之后,新建成的商圈能辐射到的方圆几百里的那些地皮所产生的溢价增值。这将直接决定未来几十年,拥有这些地皮的开发商们在整个华夏地产界的地位。
这才是西部派和东部派的矛盾核心所在。
财帛动人心啊!
顾沉轻叹一声。也知道自己正干着一件多么招人恨的事情。不过他也没办法,在其位谋其政。再说先动手的可是周家父子。
演讲结束以后,顾沉接到了邢教授发给他的微信,让他去校长办公室报道。
顾沉从大礼堂到校长办公室的时候,恰好黎老先生刚喝完一杯茶。邢教授简单介绍了一下顾沉的身份,听说顾沉就是网上那个闹得沸沸扬扬的征文活动的发起人,黎老先生不免有些感慨:“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邢教授笑着邀请道:“顾沉在网上搞了一个宣传老城区的微电影大赛。各大院校还有社会人士都很积极踊跃的报名参加。我们A大经管学院也跟风搞了一个《圆桌美食畅谈会》。就是利用空闲时间,到西部老城区的那些老馆子里,一边吃饭,一边聊些风闻趣事,历史杂谈。不知道黎老先生有没有兴致,来当一期嘉宾?”
“哦?”黎绍州刚下飞机的时候还心血来潮,想要去故地走一走。重温一下乡情。这会儿就接到了邢教授的邀请,简直就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这提议正中下怀。
“我当年就住在西城区的猴儿帽胡同。前些年回来的时候,听说那条胡同并周围的几条街都被拆了。我路过一回,也认不出来了。就记着猴儿帽胡同前边就是荷花池子,那附近有一家卤肉店,味道特别好。也不知道在不在了。”黎老先生说着,一脸唏嘘的摇摇头:“都是三四十年前的老店了。只怕早就物是人非了。”
顾沉心下一动,忍不住问道:“您是说李师傅卤肉店吗?”
黎老先生看向顾沉:“你也知道?”
“这家店还在。”顾沉说道:“我有个同学,他爷爷奶奶就住在羊尾巴街。上次我去他家拜访,他就请我吃了李师傅家的卤肉。听他的爷爷奶奶说,那味道三十多年没变过。”
“真的?”黎老先生莫名就有些惊喜:“你亲自尝过,那味道怎么样?”
“味道还行吧。”顾沉说道:“我也就吃过那一回。”
顾沉实话实说:“有点腻。”
黎老先生顿时莞尔:“你是不知道。我们年轻那会儿,国家的条件还不像现在这么好。一个月能吃上一顿肉就算好日子了。当然越荤越腻越好。买肉都要挑肥膘多一点的。哪里像现在,小姑娘天天嚷着减肥。有的吃都不肯吃。”
“嗯!我这学生也是!”邢教授点点头,特别有同感:“小小年纪,天天嚷着要养生。关键是他自己不吃,还管着我也不许吃。说什么血脂高血压高,天天盯着我吃青菜。”
邢教授边说边摇头。
黎老先生笑着附和道:“我的小孙女也是。天天盯着我不让吃肉。连红烧肉都不让我多吃一口。”
“你也爱吃红烧肉?”邢教授特别惊喜:“我知道A市有一家红烧肉做的特别地道。有机会请你吃。”
“择日不如撞日。”黎老先生眼睛一亮:“不如我们今天就去?”
话音一落,黎老先生又想到顾沉方才说的那家卤肉店。又想去回味一下记忆里的味道。顿时就有些纠结。
最终,还是思乡之情战胜了口腹之欲,黎老先生笑着说道:“还是去西城区的老馆子尝尝,看看当年的老味道变没变。”
黎老先生都这么说了,学校当然会安排接下来的行程。
顾沉又通知拍摄纪录片的学长和制作团队的其他成员在门口集合。还特意给赵曙打了一通电话:“黎老先生要参加今天晚上的《圆桌美食畅谈会》的录制。你要不要跟着帮一把手。充当一下我们的司机?”
“行啊!”临近毕业,赵曙虽然也忙着期末复习和准备考公。但大多数时间还是有些无所事事,听到顾沉的邀请,立刻说道:“绝对没问题。”
“那你在校门口等我。”顾沉说道:“我坐你车。”
挂断电话,顾沉又去了一趟邢教授的办公室,把邢教授的文件包带上。
在校门口集合的时候,邢教授有心让顾沉跟他们坐一台车。不过那车里已经坐着邢教授,严教授,黎老先生还有黎老先生的助理。顾沉考虑到黎老先生年事已高,万一路上有哪里不舒服,他助理肯定知道。因此顾沉并不想让黎老先生跟他的助理分开,就说道:“我坐赵曙学长的车就行。他家就在羊尾巴街,对那片儿很熟悉。我们准备抄小路走,先到那边布置一下拍摄场地。”
黎老先生闻言,好奇问道:“那个赵同学,就是你说的请你吃卤肉的同学?”
顾沉点点头:“赵学长是我室友。他爷爷奶奶一直住在那一片。之前是在青罗小巷。后来那片连带着猴儿帽胡同一起拆迁了。赵爷爷赵奶奶住不惯高楼,就又搬到羊尾巴街。”
黎老先生心下一动:“青罗小巷就在猴儿帽胡同旁边呀!他爷爷姓赵?不知道叫什么,兴许我还认识。”
顾沉也不知道赵曙的爷爷叫什么,顺势就把赵曙叫过来问问。赵曙说道:“我爷爷叫赵敬生。”
黎老先生恍然:“是他呀!我想起来了!确实是老邻居。你爷爷年轻的时候可没少欺负我。”
赵曙笑了笑,有点拘谨。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顾沉就道:“您这么一说,我忽然想起来,我去赵爷爷家吃饭那天。赵爷爷还跟我们说,他年轻的时候跟您一起在荷花池子里游过泳。”
“确实是有这么回事儿!”黎老先生顿时就有些激动,顺着顾沉的话,年轻时候的往事就跟忽然冒泡的泉水一样,瞬间弥漫到五脏六腑。
“这位小同学,我想去你家拜访一下你爷爷。也不知道合不合适。”黎老先生笑着对赵曙说道。
赵曙有些意外,不过他还是很快回过神来:“当然没问题。”
顿了顿,赵曙又道:“其实不光是我爷爷,羊尾巴街那片还住了不少老邻居。都是住了好几十年的。之前顾沉弄征文比赛,我还在邻居家里搜刮了不少老照片发帖子。”
“我看过。”黎老先生点点头:“我都看过。对那些照片印象特别深。尤其是夫子庙和莲花池子,那都是我们年轻的时候,经常去逛的地方。”
黎老先生越说越兴奋。当下连学校给准备好的车子都不想坐了。说什么都要跟赵曙和顾沉坐一辆车,还说跟两人坐在一起有共同话题。
黎老先生对老城区的感情越来越丰富,邢教授这边当然是乐见其成。闻言立刻说道:“那就让赵曙和顾沉跟您坐这辆车。”
黎老先生闻言,欣然答应。
第六十九章
一行人开车进了西城区, 越接近夫子庙那一片,黎老先生的心情就越激动。跟顾沉和赵曙聊起了好多年轻时候的往事。顾沉并不是A市人,对那段时光印象不深。赵曙却是原汁原味的本地人, 而且小时候也是夏天游泳冬天滑冰抽冰猴,跟小伙伴们满胡同的拍电报捉迷藏这么闹过来的, 一老一少倒是相谈甚欢。
路过夫子庙的时候,黎老先生甚至在赵曙的提议下,下车进庙上了一炷香,求了一道符, 还在庙里逛了一圈, 摄像师跟在后面拍了一路。顾沉笑道:“等片子做好后期剪辑,我把视频给您发过去。留个纪念。”
“很好。”黎老先生点点头,指着自己的助理说道:“到时候你跟凯文联系就好了。”
顾沉冲着黎老先生的助理笑了笑,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
凯文还主动把自己的私人联系方式告诉顾沉,意味深长的笑道:“我觉得我们以后应该有很大的几率,还有对接的机会。”
顾沉勾了勾嘴角:“承您吉言。”
夫子庙旁边就是荷花池子。时值凛冬, 已经结冰的荷花池子却热闹的仿佛饺子下了锅。随处可见衣着厚重的游人踩着溜冰鞋来来回回。邢教授和黎老先生兴之所至, 还坐了一回爬犁。又沿着荷花池子旁边的小摊子玩了套圈,打气球, 飞镖, 可惜最后什么都没中。
黎老先生还买了十二生肖的糖人, 发给大家。
就这么走走逛逛,一行人抵达卤肉店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卤肉店的门脸在昏黄路灯的照耀下, 越发显得陈旧。黎老先生神色有些恍惚。
赵曙笑着说道:“我们进去吧!买两斤酱牛肉,再买一个酱肘子,用猪耳朵拍个黄瓜。我刚给我爷爷打了电话, 他说要亲自下厨做个京酱肉丝,请您吃饭。”
黎老先生笑道:“我好久没吃过这么地道的本地菜了。”
赵曙笑道:“就是家常菜而已。跟大厨的手艺肯定是没有办法比的。您不嫌弃就好。”
“我就想着这一口呢!”黎老先生摇摇头:“家常菜的味道,是任何饭店和星级大厨都做不出来的。”
“就是太叨扰了。”
“我爷爷奶奶好客。”赵曙笑道:“他们最喜欢我带人回家吃饭了。”
说话间,一行人到了羊尾巴街。胡同太窄,车子根本进不去。大家伙儿就下车,步行到了赵家的四合院。黎老先生被助理搀着,一路摸着墙上的青砖,听着熙熙攘攘的人声,闻着挨家挨户厨房里飘出来的饭菜香气,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
“这是人情味儿的味道。”黎老先生感慨道:“这么好的地方,拆了确实可惜。”
顾沉和邢教授相视一笑。
到了赵曙爷爷家,早就得到信儿的赵爷爷赵奶奶已经在厨房忙活开了。浓郁的饭菜香气从厨房飘出来,黎老先生吸了吸鼻子,有些惊讶的问道:“做了韭菜盒子?”
“好像是。”赵曙嘿嘿一笑:“这东西味儿冲,但是特别好吃。”
赵曙把人带进堂屋。桌子上已经摆好了沏好的茶水和瓜子花生。赵曙让大家先坐,自己去厨房找爷爷奶奶。
赵爷爷赵奶奶的饭也做好了,把赵曙买回来的熟食切好装盘,又用猪耳朵拍黄瓜拌了个凉菜。顾沉也跟着进厨房帮忙端菜。
说是赵家请客,照顾到赵爷爷赵奶奶的年龄,也不可能让两位老人家真的张罗一大桌菜。就意思意思做两道,剩下的菜都是顾沉在附近的一家老馆子叫的外卖。
等菜上齐,黎老先生,邢教授和其他几位嘉宾教授以及赵爷爷赵奶奶坐一桌,顾沉赵曙和黎老先生的助理,以及拍摄团队的学姐学长们坐一桌。一边吃饭一边听老人家闲聊讲古。
聊着聊着,还有老邻居过来串门。场面顿时更热闹了。一帮人叽叽喳喳回忆旧事,还聊到几十年前大家的情况都不富裕,一条街上只有一两家人能买得起电视。到了晚上播电视剧的时候,恨不得整条街的人都聚到那一家,在院子里搬几条长凳一坐,能磕两个瓜子都算奢侈享受。
顾沉从来没听过这些事儿,正听的入神,忽然接到了钟离遂的电话。
顾沉拿起电话出了堂屋,站在廊檐下接通电话。就听见电话另一端,钟离遂笑着问道:“我听说今天下午黎老先生去A大做演讲了。怎么样,你们有没有说服黎老先生投资开发老城区?”
“我们现在就在老城区听老人家讲古。准备用情怀打动黎老先生。”顾沉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掰断廊檐下的冰溜子:“你呢?吃晚饭了吗?”
“还没。”钟离遂看了一眼手上还没处理完的文件:“今天工作很多。又要加班了。”
“我今天晚上吃了韭菜盒子,”顾沉笑道:“还挺好吃的。”
钟离遂莞尔:“你是想说,改天有时间,我们一起去吃?”
“这个就算了吧。”顾沉摇摇头,想到韭菜盒子那个味道,决定还是维护一下自己的形象:“我是想说,就算加班,也吃顿好的。”
钟离遂打电话给顾沉,原本是想打探一下顾沉拉拢外商的计划顺利不顺利。没想到话题一下子就歪到了韭菜盒子上面。搞得钟离遂也有点饿了。不过他还是坚持把正经事说完:“下周一的经济研讨会,就要敲定新商业中心的落址范围了。你们那边有把握吗?”
“事在人为。”顾沉说道。其实他更想说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过这种话终归太消极了。顾沉觉得实在没必要。
钟离遂说道:“下周一的经济研讨会,我也受邀参加。”
顾沉皱眉:“天遂资本也想投资新商圈?”
“之前天遂资本赞助征文比赛那件事,城建局的孙局长很感兴趣。特意给我打了一通电话,询问我天遂资本是不是有意投资房地产业。”
钟离遂委婉说道:“我对他说,如果有利可图,且对老百姓也有好处的话,我们天遂资本也是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
顾沉听懂了钟离遂的意思。皱了皱眉,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没说。
“在商言商。”顾沉说道:“如果你真觉得这个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可以,不妨慎重考虑一下。”
钟离遂笑了笑:“好。我听你的,一定慎重考虑。”
60/163 首页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