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姐儿,要是身子不舒服,可得告诉大壮,让大壮给你好好养养。”姚慧娘说着,拍了拍余音的手。
余音紧张的不得了,她心慌意乱,就怕姚慧娘让他生孩子。
他一个大男人,根本没有那个功能啊。
余音整个人紧张的只冒冷汗,他的手一片冰凉,就怕出什么差错。
姚慧娘的手搭在他手上时愣了一下:“音姐儿,你这手有点凉啊,是不是最近太累了,身子不舒服啊。”
余音根本不敢回答,他急得恨不得李禾就出现在他面前。
虽然李禾不在,但幸好李苗在。
李苗一把抓住了姚慧娘想要往余音脑门上伸的手,笑着道:“嫂子这几天都没怎么睡好,肯定身子不舒服,我看啊,就让嫂子歇几天。”
姚慧娘被他暖融融的手握住,整个人都开心起来了。
她听李苗这么说,忙附和道:“对,对,音姐儿得好好休息,这几天竟是些烂事,影响我们音姐儿休息了。”
余音不知道说什么好,但是他还是欣然接受了。
他不知道为什么李苗要给他解围,但他看得出来,李苗就是在帮他。
苏铭轩和李禾商量的差不多了,再有一个月就进入年关了,他们打算趁着没过年把县里的铺子装修一下,暂时先不过去。
苏铭轩本也不想在苏家住,但一想到他娘没有几年时间了,又于心不忍。
他和李禾商量了一下,李禾和余音去县里,他和李苗在家守着这个小铺子。
李禾觉得这样安排也挺好的,在者前些日子他去寺庙求了良辰吉日,苏铭轩和李苗的八字一合,他们要明年三月才能成亲。
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怎样,竟和婚书上的时间是一致的。
李禾和苏铭轩谈了一下新吃食的事,他们现在发展的不错,但冬天的吃食不多,李禾便打算做部队火锅。
在现代时候,他们的部队火锅那就是真的部队火锅,带着一个锅,走到哪里吃到哪里。
最凄惨的一回,李禾还抓了几条没毒的蛇吃过。
他一个北方爷们,第一次吃蛇差点没吓哭。
说是部队火锅,但实际上就是大乱炖,火锅底料做好了,这火锅里加什么都好吃。
但可惜了,李禾他不会做火锅底料。
李禾哭丧着脸,想要敲一敲他的脑袋瓜子,火锅底料除了辣椒还能加啥?
晚上,李禾带着余音在厨房试了各种调料,就是没有火锅底料的那种香味。
李禾叹了口气,带着余音上楼睡觉了。
这几天姚慧娘和李小妹住在这里,没回村子住,李禾就消停很多,免得让姚慧娘听了去,一方面他挺不好意思的,另外一方面就是怕姚慧娘提要孩子的事。
今天姚慧娘到底还是提了,李禾搂着余音,他知道余音心里不太好受。
他光着膀子,露出健壮有力的胸肌:“媳妇儿,我给你跳个舞吧。”
余音坐起来看着他:“那你跳吧,小点声。”
李禾嘿嘿一笑,捧着余音的脸亲了一口:“就在这儿跳,看好了啊。”
李禾说罢,健壮的胸肌抖动起来,竟然真的像跳舞一样了。
余音被他逗笑了,因为孩子的那点儿事影响的心情也变得好起来了。
第120章 新年
这一年的冬天没有雪,但听北方来的那个做皮毛生意的商人说,北方的雪下的很大。
苏铭轩和李苗对视一眼,在彼此眼中看到了期待。
瑞雪兆丰年,明年又是一个好年头。
李苗的新年是在家里过的,一家人回到了上河村,开开心心的过了年。
除了过年这件好事外,还有两件事值得大家高兴。
一是,张翠花被找到了,李老汉找到她时,她已经和那个看着牛车的老汉住在一起了。
这件事成了全村茶余饭后的笑话,李老汉一时生气竟然直接气晕过去了。
等李老汉再醒过来时,他直接休了张翠花。
张翠花哭天喊地,说自己辛辛苦苦给李老汉生孩子云云,听的李老汉差点没又晕过去。
李老汉现在厌烦透了她这样的姿态,拿着孩子的事情不放。
但众人在看到那个拉车老头时就知道,李虎确实是张翠花给李老汉戴的帽子,这帽子现在绿油油的,张翠花还敢提出来,这不是捅李老汉的心窝子么。
李老汉一怒之下直接给了张翠花一巴掌,打的张翠花本来就不结实的牙掉了两颗。
李虎怕李老汉把张翠花打死,忙带着张翠花离开了李家。
当然了,李虎也不是傻子,这房子的地契他早就偷偷的拿走了,过几天他就把房子卖了看李老汉住哪里。
另外一件好事就是,张曦月真的嫁给了沈景荣。
沈景荣是沈景冰的大哥,两人同根不同人,沈景荣是个很有担当的男人,他比苏铭轩大了两岁,前些年被他们家不省心的姨娘祸害了,无奈出去服兵役去了。
今年才回来,听说立了功劳,就是脸上留了疤。
张曦月倒是不介意他脸上有疤,她已经对薛蒅玬绝望了,嫁给沈景荣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两人成亲的时候,苏铭轩还带着李苗去观礼了。
那沈景荣虽然留了疤,但好在他生的不差,脸上的疤不仅不难看,反而让他更加有男子气概了。
张曦月盖着盖头嫁进了沈家,成了沈家的少夫人。
沈景冰后院里的一众莺莺燕燕们让她管的服服帖帖,曾经那个不谙世事的姑娘,在受过伤后终于长大了。
上河村的新年没有那么多讲究,但饺子是一定要吃的,吃过饺子,就要去拜年了。
初一邻居初二亲,串过门后就到了回娘家的时候了。
今年的初三比较特殊,姚慧娘的肚子大起来了,不方便回娘家,便没回去了。
娘家小舅舅带来了姚慧娘喜欢的吃食,说是姚慧娘不能回娘家,那他这个做弟弟的就得来看看姐姐。
姚慧娘自从有了这一胎,整个人就有些情绪化,抱着她家弟弟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弄得小舅舅都以为是不是李贵欺负她了。
李贵当然不会欺负她,他疼姚慧娘都疼不过来。
姚慧娘年纪大了,身子骨不比当年,虽然生了两胎了,但这一胎才是最折腾人的。
这一年的冬天并不冷,但姚慧娘还是时不时的脚抽筋,她有时候疼的厉害了,就咬李贵,咬过了还心疼的紧,时常半夜想起来就要哭。
李贵怕孩子们担心,便没有和他们说过,但李苗感觉到了,有时候他晚上睡不着,就能听到他娘的哭声。抽抽噎噎的,声音不大,就是格外惹人疼。
李苗心疼姚慧娘,就把这事和苏铭轩说了,想着苏铭轩是不是能有什么办法。
苏铭轩也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也只能求助二夫人。
二夫人听了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像他小时候一样:“轩儿知道讨好岳母了啊,若是腿抽筋的话,就吃些骨头汤吧。”
苏铭轩不知道好不好用,但大年初五这天,他还是带着一大堆东西到了李家,给姚慧娘带了小暖炉,还有各种保暖的东西。
带的最多的还是熬汤用的牛腿骨,和一些牛羊的肋排。
他问了二夫人,二夫人说有孕的女子不宜吃太多,若是身子太重,生孩子的时候更凶险。
苏铭轩把他知道的都告诉给了李苗,李苗笑意盈盈的看着他,心里也乐开了花。
苏铭轩重视他,同样的也重视着他的家人,李苗想,若是他们以后结契了,他一定也会这般对苏母好的。
想着,他进屋拿了一个小盒子出来,递给了苏铭轩:“这个是给夫人和二夫人的拜年礼,我没什么钱,就只能用这些了。”
李苗腼腆的笑笑,看着苏铭轩的眼里却闪着小星星,苏铭轩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小孩儿虽然长大了,但他还是那样纯净,孩子心性一眼就看穿了。
李苗这是在期待苏铭轩表扬他呢,苏铭轩笑着亲了他一下:“我家小苗儿最孝顺了,娘和婶娘一定会喜欢的。”
李苗得了夸奖,笑的眼睛都弯成了小月牙。
第121章 柳相如提亲
苏铭轩带着李苗给的礼物刚离开,柳相如就带着大包小包过来了。
他不仅带了礼物过来,还带了一个媒人。
媒婆可能都有共同之处吧,反正李禾看到的第一眼就觉得,这肯定是个资深媒婆。
媒婆嘴角有颗媒婆痣,身材圆滚滚的,穿着一身喜庆衣裳,她手里拿着个烟袋锅,没点就那么拿着。
还没进门呢,就开始要喝上了:“李家的,我们过来提亲了,柳大户家大公子来提亲了。”
媒婆的嗓门,那是可以和爆竹比肩的,一嗓子下去,周围的几户人家就都出来看热闹了。
李禾也不急着迎接,这样给李小妹张脸的时候,他觉得可以有。
媒婆要喝了几声,柳相如都等不急了,但这里的规矩就是这样,要媒婆要喝过后家里出来接了才能进门。
柳相如第一次觉得,他死皮赖脸的时候真好,至少门是可以进的。
李禾慢慢悠悠的出来迎接他们,带着他们进了屋。
小屋里没有烧炭,但神奇的很暖和。媒婆惊奇的看着,李禾也不吝啬,为他们讲解了火炕和壁炉。
冬天一到,李禾就觉得上河村真是太冷了,他娘怀着身子呢,肯定想要温暖一点儿的地方住。
他在现实世界那些年,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有一次去东北做任务,在一个老乡家住的,那火炕暖的他整个人都快化了。
李禾钟爱这种暖暖的感觉,特地问了老乡火炕怎么做。
他以为一辈子都用不上了,没想到到了这里反倒用上了。
火炕热乎乎的,壁炉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既不用担心碳火呛人,又不用担心睡到半夜碳火灭了。
媒婆看着这火炕,格外的喜欢这大火炕。
柳相如也被这火炕惊到了,他娘到了冬天也格外的怕冷,本来就是不愿意出屋的人,到了冬天更不愿意出屋了。
柳相如让跟来的家丁记下了火炕的做法,打算回家后让家里的匠人也学着做一做。
定亲很顺利的就定下来了,李苗和苏铭轩三月初,他们两个四月底,选的日子都是顶好的。
姚慧娘还怕这个日子不好,想着让李禾年后去一趟寺庙合和八字。
结果柳相如别的不能耐,这件事他倒是办的挺快,早早地就去寺庙合了八字,四月底这一天最好。
当然了,如果不是李苗没结契,他想他二月份那个日子也挺好的。
想是这么想的,挨了几次揍的柳相如越来越长记性了,他在心里想想就好,根本不敢提出来,毕竟他大舅哥还看着他呢。
李禾只觉得,柳相如实在是太弱鸡了,苏铭轩好歹看着还壮实些,怎么柳相如就能长得这么弱。
李禾不太满意的皱了皱眉头,柳相如也跟着紧张了好久,他生怕李禾反悔了,不让李小妹嫁给他了。
他提心吊胆一直到离开的时候,在推开李家大门的那一瞬间,他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终于放下了心。
正当他准备上马车时,李禾从房间里追了出来。
柳相如看着他大舅子手里拿着的那块大石头,就怕他大舅子一个激动砸死他。
“大哥,你,你,你有事吗?”柳相如腿肚子发软,他有一瞬间庆幸自己早起没喝水,要不然他都怕自己尿了裤子。
李禾看了他一眼,见他弱鸡的不得了,真是要被他气死了。
“给你,以后这块石头,每天给我举一刻钟。”李禾将石头递给柳相如。
柳相如接过去时只觉得他的手都不是他的了,他死死扒住石头底,就怕自己一个松手,石头落地他的婚事也跟着落了地。
李禾见他抱着石头还能站着,心中稍微满意了些:“去吧,回去之后记得举,等你娶小妹的时候,若是举不起来这块石头,那就别进我们家门了。”
柳相如哭丧着脸,在车夫的帮助下将石头抱上了车。
李小妹不方便出来送,就站在院子里看他:“柳相如,你可要举起来呀,要不然你都抱不动我,太丢人了。”
柳相如应了一声,忙钻进车里,他不敢探头出来看,但他听到了村民们的笑声,那声音传进车厢里,羞得柳相如红了耳朵根。
他匆匆叫了一声车夫,车夫会意立刻驾车离开了。
柳相如落荒而逃了,他觉得现在已经够丢人的了,不能再让李家兄妹祸害他的名声了。
第122章 元宵节
小镇上的年节没有京城里繁华,在京城中还在欢欢喜喜过大年时,浅水镇上的人已经忙碌起来了。
余音和李禾在年后就去了县里,他们要到县里招工,铺面不大,但李禾和余音要经常来往于县里和镇上,不请工人还真不方便。
两人离开不久,就到了元宵节。
这里的元宵节比较讲究,但也只是相对于其他节日而言。
小镇上没有那么多有钱人,元宵灯会自然就没有那么热闹,但好在凑热闹是人的天性,总体来讲元宵节要比新年还热闹。
苏铭轩早早地就来接李苗了,本打算两个人一起游玩,玩累了还可以亲亲抱抱什么的,一想到这里苏铭轩就格外的开心。
然而,事实却让他很不爽。
柳相如那个不要脸的,为了拉他下水竟然让李小妹来叫李苗。
小妹是全家的宝,明明李小妹和李苗是同一天生的,只是李苗出生顺序在前而已。
但李苗就是宠着她,苏铭轩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逛灯会的时候,苏铭轩才知道为什么柳相如要拖着他们两个一起了。
柳远鸿和柳红鸾也出来玩了,两个人没有亲事,一起出去玩对名声不太好,柳家家规又严,柳红鸾和柳远鸿本就很苦命了,如果再没个相处的机会,怕是真的要散了。
柳远鸿拖着柳相如,四个人一起出门就不显得突兀了。
柳相如那是什么人,他一点儿亏都不吃。既然自己没了秀恩爱的机会,他当然也不会放苏铭轩自由。
苏铭轩计划好的二人同行,就在柳相如的算计下变成了六人同行。
李小妹和李苗不觉得有什么,每年他们都是这样过的,家里如果有些闲钱就让他们出来玩,如果没有也让他们逛逛花灯会。
44/65 首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