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古风]恶名远播的大佞臣原来是个美强惨(古代架空)——如何如何/baicaitang

时间:2020-12-19 09:53:22  作者:如何如何/baicaitang
  西北的血火将他磨洗成为真正的军人。
  当时的情形凶险,死的若不是宁轲就是秦王。
  所以人们悲痛之余却又庆幸。
  压垮这群军人的不是战争,而是人心。
  楚钦喝多了酒,他没有醉,人踉踉跄跄从雪中起来,酒坛在地上碎了一地。
  他进了正厅,行至书案前,书案上堆叠着来自京城的密报。
  周太皇太妃与自己唯一的孩子隔着一道明灭的烛光相对而立。
  历经三朝的女人对眼前肖似丈夫的年轻人一字一句道,“死去的人已经死去,活着的人要当心乌云会长久遮蔽太阳。”
  楚钦看了他母亲一眼,知母亲的心思。
  沉默良久,楚钦对自己的母亲道,“儿子不是太阳。”
  周太皇太妃指着案上累积成山的书信。
  “你长久征战,想必不知道朝廷的消息。赵家倒了,内阁被废,连根倒下的势力一批接着一批,如今朝廷扶持皇后的母家荣家,权力一边倒向士子儒生,内阁之前推行的改革军制也被一朝再度废除,你们这些武将哪里有明天?”
  “若有一天陛下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又知道他母亲死在了你的手中,甚至听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流言,以为你和骊妃……即便陛下如今厚待你,日后很难不对你动杀心,你这是要和历朝历代的那些将军一个下场啊。”
  一年的时间,京城已翻天覆地。
  陛下立后,赵家倾覆,内阁废除,朝廷权力重组,荣家一门俨然今非昔比。
  楚钦展开案前的密信一封封拆过去,眉头越蹙越紧。
  赵家被查,赵嫣被幽禁赵府。
  赵嫣从赵家被羁押大理寺。
  赵嫣被判秋后问斩。
  太后寿诞,为庆三军,陛下大赦天下。
  赵嫣被判入刘府,罚十万金,处终身役。
  楚钦盯着判入刘府四个字,握信的手一抖。
  眉目沉沉把一封封信点上了烛火,眼看着薄纸化作青灰,俊美的脸带些冷冽的寒气。
  周太皇太妃道,“你可看清楚了?朝廷局势已非昨日……要替自己早作准备。”
  “母妃,今日之事全当您没有说,儿子也不曾听到过。”
  周太皇太妃遂道,“你不愿意,我又有何话说?”
  楚钦卸了盔甲,院子里的兵醉醺醺的倒了一地。
  他踢了赵茗一脚,沉声道,“护好宁将军的灵柩,我先行一趟。”
  赵茗吃了疼,嘟囔了两声,也不知道是否听明白。
  西北的月色照亮了远处枯黄的草原和雪岭。
  楚钦吹了声口哨。
  乌追马声嘶鸣,挣脱缰绳,夺路奔来。
  他拍了拍乌追的背,“乌追,你快些。”
  年轻将军一身短打戎装,翻身跃上马背,腰间挂着他杀人无数的刀。
  西北王换了什么兵器,什么兵器就是杀人的利刃。
  一路随大军行至京城约需两月,单人骑着快马路程可缩短至一月,若不眠不休星夜疾驰,又是乌追这样的良驹,只需十五日。
  别的人也许做不到,然而楚钦自少年起便阵前杀敌,单骑伏击,曾昼夜不停,以粗粮裹腹,风尘仆仆日行千里。
  他要见赵嫣一眼,带他离开京城那个葬送一生的鬼地方!
 
 
第九十一章 
  刘燕卿骨节分明的手指拆开裹覆茯苓的油皮黄纸。
  于是掩藏在宫中多年的残卷携带淡淡的药香终以得见天日。
  边牧和尚给刘燕卿的回信托可靠之人寄存于药铺中。
  福宝于药铺中取回的时候理所当然以为这药是给赵大人新开的方剂。
  六页皇室内贡的描龙金纸合在一起,拼成了起居注残页的雏形。
  因年日长久而干裂泛黄,像老人枯瘦皮肤上深邃的纹路。
  漆黑的字迹尚可辨认,上书“建安十六年”、“建安二十五年”等字样。
  室内烛光昏淡,室外细雪纷纷。
  薄薄六页金纸,刘燕卿整整看了两个时辰。
  反反复复,一字不落,到后来闭着眼睛,纸页上的每一个字都镌刻在心。
  哪里是什么先帝起居,分明血淋淋的写着赵长宁的人生是怎么被毁掉的。
  第二日天际将明。
  雪衬的天光乍亮,北风卷起枯黄的草叶,书案前的烛火燃尽。
  刘燕卿从书案前站了起来,眼中能窥见血丝,颇有些不修边幅。
  狼毫置于新砚上,笔尖墨迹尚新。
  书案前的三封拓了刘府印章的信,已各自有它的去处。
  连日来赵嫣又做一场昏沉的噩梦。
  京城的雪未停歇,院中的青苔覆上厚厚的银白,高俊的枯枝“吱呀”一声被积雪的重量压至骤断。
  赵嫣醒过来的时候,看到刘燕卿有些憔悴的脸。
  刘燕卿向来云淡风轻,他跟着赵嫣这些年赵嫣从未见过他眼带血丝,胡子拉碴的模样。
  “刘燕卿。你怎么了?”
  刘燕卿抓赵嫣的手,“赵长宁!”
  赵嫣低叹,“我想去看看雪,你抱我去院子里,好不好?”
  刘燕卿沉默着将赵嫣抱出了院子,院中的雪簌簌而落,他们在屋檐下,屋檐的积雪透着惨烈的白。
  刘燕卿抱着赵嫣将他放在廊下的长阶上,让他倚靠着自己肩膀。
  长阶外一树红梅灼灼如火,红蕊坠在深雪中,像一蕖红泪。
  雪花落满了赵嫣的眉睫,四散的发上有星星点点的白。
  “赵长宁,你这一生可值得?”
  赵嫣倚在他肩侧,声音很低,“没有什么值不值得。”
  他身上的药香越来越重,说话时候呵出的气息都带着草药的味道,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我最想不透的事,是你。”刘燕卿摇头道。
  他手中握着几页残卷想了一整夜,都没有想明白赵嫣搭上自己的前程、尊严和性命甚至是身后名,所求为何?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堪不破的事。
  就像宁王到死都想不明白他不是输在了嫡庶之争上,就像刘燕卿从未看透过赵嫣,就像赵嫣直到如今都想不明白,他是怎么兜兜转转又回到原地的。
  赵嫣猛烈地咳起来。
  刘燕卿细致地拿丝帕拭干净他唇瓣的血迹。
  赵嫣生生咽下了喉间铁锈一样的血腥味。
  赵嫣天生不喜逃避,哪怕遭逢了泼天大难,也都是直面刀尖。
  若有想不透的事,便日日去想,夜夜思虑,把自己磋磨形销骨立,撞了南墙也不肯回头。
  这样的人总是命苦,忧心太重,牵挂太多,就像崩紧的弦,总有弦断的一天。
  刘燕卿细长的手指拂开了落在赵嫣发上的雪花。
  “我是不是等不到见他了?”
  刘燕卿知道赵嫣问的是谁。
  “西北大军前几日已从西北班师,需要两个月才能回来。赵嫣,不要等他了。”
  赵嫣咳嗽了两声,双目沉沉看着飞扬的雪,短促笑了声,“老天从未厚待过赵长宁。”
  赵嫣少年时候懵懂热切,不知情为何物的时候被先帝一手砸的七零八落,从此情爱在他这里便是杀人的刀刃。
  他对秦王与其说是什么情爱,倒更像绝境中的人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的草。
  那个时候你和他要什么都愿意给。
  这样的悲哀却无人洞悉。
  很早以前赵嫣就想过他会死。
  他生于赵家,长于崔家,后来入了翰林院,从翰林院至内阁,从内阁至大理寺的牢狱,从牢狱至刘府中,像候鸟一样迁徙过一个又一个的地方,终于挥不动翅了。
  他太累了,羽翅上都是风霜割裂的伤。
  他的手伸出去,冰凉的雪落在了指尖,却没有融化。
  他的温度,已经低到连雪花都融化不了的地步了吗?
  “刘燕卿,我等不到他了。”
  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说着一件极为平常的事。
  刘燕卿替他圈紧了绣着金线的衣裳,“那就不等了。”
  “好啊,那便不等了。”
  赵嫣笑了笑。
  他这一生最后一刻为赵长宁所争取的一点希冀,终究还是不能实现。
  “你陪我看看雪吧。”
  雪花纷扬,红梅簌簌,鸟雀惊飞,抖落一身的雪。
  怀中人温度渐渐薄冷,沉沉闭上了双目。
  福宝过来的时候,刘燕卿轻轻“嘘”了一声。
  坠满雪花的竹伞斜置在青阶上。
  正红官袍的青年象牙一般白的面上带着温柔的情意,“他睡着了。”
 
 
第九十二章 
  京城边驿接待了一位年轻将官。
  单人单骑从西北而来,昼夜不停十数日,所幸有一匹良驹。
  他本是来边驿换马,而边驿的最后一匹马被信使半个时辰前换走,遂无马可换。
  年轻将官一路风尘仆仆,生一张俊美的脸孔。
  一双眼睛看人的时候像出鞘的兵刃,与京城温文富贵的景象格格不入,腰间坠一柄弯刀。
  京城的公子们视佩刀为装饰,镶满了宝石和翡翠。
  而真正杀人的刀是没有缀物的,因杀人太多而显得刀锋凌利,光华夺目。
  因此许多边驿官员敬畏有余,不敢上前搭话。
  京城边驿是四通八达之地,往来诸方皆是食宿经过的官员或信差,三三两两作团,时有互通消息。
  “那赵嫣听说病重,活不过这几日了。”
  “此话当真?”
  “京城上下都传开了。”
  “姓赵的若是当真死了,朝廷也算是除了一大患。最欢喜的是这京城的百姓。”
  “奸佞一死,我朝上下风气当正。”
  “本以为大赦天下,还能借着这道旨意保住性命,谁知道老天开眼了。”
  “当年高中,先帝钦点状元,那是何等的风光与荣膺,如今沦为草芥,听说前几日还有百姓还去刘府门前泼了红漆,刘大人这几日出门只怕都有人扔他菜叶子。去刘府给赵嫣看过病的大夫出了刘府的大门便为千夫所指。”
  “赵嫣若踏出刘府一步,只怕要被百姓活撕了。”
  “何止,那赵嫣朝廷上得罪的人数不胜数,要不是人在刘府,又快断了气,等着落井下石的官员能从刘府排出午门去。”
  “刘大人又何必接这烫手山芋。”
  “这判决下来,不是在刘府就是在别处。也是刘大人与他曾是同僚,落在别个手里,那赵嫣是床上侍奉先帝起家的,又生的这副模样,少不得死前受一番羞辱折磨。”
  至于是什么羞辱折磨,几位青袍官员心照不宣的笑起来。
  “也是可怜。”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年轻将官几欲捏碎手中的刀。
  青袍官员正交头接耳,便见一高大俊美的将官几步过来,盯着他们问道,“赵嫣病重?”
  他身上气势太盛,又比寻常军人多几分尊贵,几人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青袍官员遂小心道,“当真,刘府的大夫都说了,药石罔效,就在这两日了。”
  “若让我再听到大楚的官员妄议国事,几位这身官袍穿不长久。”
  一顶妄议国事的罪名扣下来,这几名官员尚还不知自己九死一生,侥幸捡回了一条性命。
  那年轻将官后退了两步,并不欲与他们过多纠缠,脚步匆匆,翻身上马,直往东南刘府方向而去。
  时日长久的行路,即便是乌追这样的举世良驹仍然有些力不从心。
  然而它的马蹄没有一丝一毫的慢下来。
  它的主人让他快些,再快些。
  马声嘶鸣,马蹄踏雪奔袭。
  漫漫漆黑长路,沿途经十里荒亭,穿过无人的旷野,过一道道九曲廊桥。
  楚钦勒紧了手中的缰绳,风声过耳长啸,碎雪凝落在他的眉睫与冠发之上。
  十里亭分开遥遥无期,谁能料到竟是永别?
  赵长宁手捧金刀,长亭送别的模样分明还在昨日。
  “赵大人来做什么?”
  “我来送行。”
  “送何人?可是赵茗?”
  “也来送殿下。”
  “赵长宁,西北和京城全然是两个天地,芸芸众生各自有不同的活法。”
  “只怕我这一生都踏不出京城。”
  “赵长宁,你会长命百岁。”
  “前途茫茫,有一个人能替你遮风挡雨,总是好的。”
  赵长宁没有长命百岁。
  赵长宁甚至还没有见过西北成群的骆驼和马,也不曾见过西北广袤的草原和山。
  而他也没有替他遮风挡雨。
  乌追的缰绳勒裂覆着薄茧的手掌,割出一道道血痕。
  一片沉云掩住月,刘府正门前积冰未消,两侧点起了长明灯。
  昏淡的灯光雪中投下绯薄的影子,显得凄冷而寂寥,徒有几声犬吠于深巷中传来。
  马蹄停下,他跃下马背。
  乌追前蹄跪了下来,扑倒在冰冷的碎雪中,精疲力竭,低声嘶鸣。
  刘府的大门被扣开。
  刘府管家只见一道高大的影子立在府门外,身后映着簌簌而落的新雪。
  借着微薄雪光尚能看清楚他腰间泛白的刀刃。
  “不知阁下……”
  楚钦闭了闭眼,“我要见赵长宁。”
  刘府管家肩上披着厚衾,手中提灯,灯影照亮来路,“他死了。”
 
 
第九十三章 
  惨淡的昏灯衬着幽寂的雪光。
  西北的将军腰间的刀落在了刘府管家的脖颈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