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带着文豪红包群考科举(穿越重生)——一口西多士

时间:2020-12-25 17:21:25  作者:一口西多士
  他欣赏够了,坐直了身子,正准备大发慈悲地提醒一下考生们这道题的来源,目光漫不经心地一扫,就发现苏晏已经开始动笔了,在一众苦思冥想的考生中格外明显。
  池思淼挑了挑眉,站起身朝着苏晏的座位走去,他步履极轻,没有发出声响。
  苏晏恰好打完大纲,文思泉涌,沉浸在自己的作文之中,并未注意到监考老师正在他身后看着他下笔。
  池思淼瞥了一眼苏晏的稿纸,见他的的确确是如此迅速地做出来了,心里有些惊讶。又想到苏晏是江陵府的小三元,不由得抬手摩梭了一下下巴。
  他想到了另一个大名鼎鼎、才情艳艳的江陵府小三元,山长的得意门生陆弦之。这两人貌似关系还挺不错,池思淼觉得更有意思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陆陆续续有考生想出来了,不管对错,先下笔答卷。也有人直接放弃了这一道题,开始看后面的题目。
  然而看到第二题,学子们再次傻眼了,坐在明亮的考场里怀疑人生。
  这都是啥啥啥啊?
  我真的读过书吗?我是不是根本就不识字?这道题分开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然而合在一起这是啥意思?
  第二道题的题目是:“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
  谢临风就是在崩溃边缘挣扎的学子之一。
  他不久前才感慨人不如猫,怎么现在出题人又说人不如鸟了。
  至于这么扎心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出卷人不仁,考生不如狗。
  谢临风双手颤抖地翻到了第三题,一边在心里祈祷,出卷的夫子做个人吧。
  最后一题是试帖诗,题目是:“黄花如散金。”
  谢天谢地,秋日咏菊花嘛,这个他可以。
  谢临风在心里打好了腹稿以后,刚准备提笔,突然间他犹豫了。
  黄花真的是指菊花吗?
  谢临风突然想他们寝舍院子里那一颗桂花树,桂花不也是黄色的吗?
  虽然此时桂花已经谢了,但是当初桂花被清风吹落的时候,不也是“黄花如散金。”的样子。
  我现在当场去世还来得及吗?
  谢临风留下了没有知识的眼泪。
  好家伙,一场分舍考试就三题,自己三题全不会。
  苏晏写完第一道题的草稿,打算趁着思路畅通,先将之后的题目草稿给写完,最后再来誊抄交上去的答卷。
  他拿起第二道题的卷子,看完之后不由得感慨,池夫子果然不会放过这分舍考试的好机会啊。
  第二题是一道截搭题。截搭题顾名思义,先截取再牵搭,就是将四书五经中的某两个句子拼凑在一起。
  好在四书五经苏晏早就背得滚瓜烂熟,略微思索一番,便知晓这第二题题目的前半句是来自于四书中的《大学》,后半句是来自于五经中的《诗经》。题目的大意是赞美周文王仁爱的高尚品德。
  这截搭题还真是出的巧妙极了。
  苏晏突然好奇这第三题会是什么。
  于是他便暂且放下第二题,拿起第三题的卷子看了一眼。
  咦,第三题居然仅是一道普普通通的试帖诗?
  难道是池夫子见第一、二题太难了,就选了一道简单的题目给考生安慰?
  不对,如果是这样子的话,他大可只出一道难题,这“黄花如散金。”肯定没那么简单。
  咏菊的诗句那么多,怎么偏偏选了这一句呢?
  等等,真的是咏菊吗?
  《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但是并无“黄花如散金。”的原句。
  原句是什么?
  苏晏在脑海中飞速思索着,他有一点儿模模糊糊的印象,但是就是抓不着。
  他苦苦思考了半晌。
  算了,还是先写第二题吧。
  苏晏暂且把这神秘的黄花放在心里,动手写起了第二道题的草稿。
  池思淼一直有注意他的动作神情,便猜苏晏意识到了第三题中暗藏玄机,但是一时半会儿并未想出来。
  这才对嘛,要是都是一眼看出来,那可就没有意思了。
  他垂下眼眸轻笑。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所有小可爱们的订阅支持!请不要抛弃我乌乌!鞠躬!
  大题、小题的解释来自于龚笃清《八股文鉴赏·八卦文浅说》
  “二”这道题的相关出自于《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原文是: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对这道题感兴趣的小可爱可以查一下金圣叹所编评《小题才子书》,里面有一篇范文,作者为顾虬(顺治十五年二甲三十四名进士)。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出自《论语 八佾篇》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出自《论语 颜渊篇》
  “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出自《大学》,原文: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意思(来源于网络)是:小黄鸟栖息在山丘上,是它知道它应该停留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不如鸟吗?
  “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出自《诗经》,意思(来源于网络)是:成就丰功伟绩的文王就是运用身体力行的示范方式成功地推行了尚礼社会。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老子《道德经》
  “黄花如散金。”出自魏晋诗词名家张翰《杂诗三首 其一》
  “季秋之月,菊有黄花”出自《礼记》感谢在2020-10-26 11:43:09~2020-10-27 12:46: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咿呀云语 30瓶;晚风不知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3章 
  从刚开始学着做时文到现在,苏晏不知道自己已经写了多少篇各种不同题目的八股文了。
  熟能生巧是真的!
  现在苏晏写起时文来,只要思路畅通,便是得心应手,文思泉涌,落笔如云烟。
  确定了如何立意、破题,苏晏迅速地写完了第二题的时文草稿。
  苏晏一停笔,这个尚未解决的“黄花”就自觉地蹦进了他的脑海里。
  他绝对是在什么地方见过读过这首诗。
  苏晏闭上眼眸仔细地回想。
  想想自己看过的诗集,以往在家里看到过的,来了云山书院以后在文津阁看到过的,平日里在文豪红包群里看到大佬们提及过的。
  “黄花......散金......”苏晏默默在心里面念叨着。
  与此同时,一幅幅画面也从他脑海中闪过:那点缀在浓密枝叶之间的一小朵一小朵的桂花,被风吹起时,送来阵阵淡雅清香;那春日里端庄秀丽、迎风张扬如金腰带般的迎春花......
  蓦地,苏晏想到了幼年时在长溪县,初春就一望无际金灿灿的油菜花田。
  他猛然睁开双眼,眼睛一亮。
  是了,当时李白大佬还在群里感慨过,有个诗人曾描述过这灿烂的油菜花田——“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华如散金。”。
  这青条指的是翠嫩的柳枝,而这黄花指的是油菜花啊!
  所以这首试帖诗要求学子们作的应该是咏油菜花,至少也是咏清明谷雨前后的暮春之景。
  若是把这“黄花”当成是菊花、桂花,咏了秋色之意,那可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嗐,池夫子这次出的分舍考试三道题,真是题题都是坑啊!
  虽然这出题可以看出池夫子水平之高,学识之广博,但是这种题目必然是会叫考生们恨得牙痒痒。
  既然想到了,苏晏也就细细思索了一番如何做好这一首试帖诗。
  他结合记忆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迎风飘曳之景,想到自己长大的山清水秀的花溪村,微微一笑,提笔写下一首诗。
  平日里我文质彬彬,考场上我重拳出击。
  所有的题目都顺利地做完了,苏晏才长舒一口气。
  接下来只需要用最漂亮、工整的字迹誊抄好答卷等待考试结束就行。
  几个时辰后,池思淼从躺椅上站了起来,拍了拍手。
  “好了,时间到了,诸位交卷吧。”池思淼缥缈的声音传到正沉浸在考试中的考生们的耳朵里。
  此时站在四周的小童也训练有素地开始挨个案桌收卷子。
  他们将考生们的试卷放入早就准备好的试卷匣中。待全部收完,小童们将试卷匣交给池思淼。
  池思淼最后看了一眼这些考生们的苦恼模样,他勾了勾嘴角,心情极好地拎着这试卷匣拂袖而去。
  课室里的众学子望着池夫子消失的背影长叹一口气。
  接着,仿佛什么开关被打开了,课室里响起了叽叽喳喳的热闹讨论声。
  “我的老天爷啊!这出的是什么题目啊!”一位学子愁眉苦脸地朝周围的人吐槽。
  “我没有一道有把握的!”旁人含泪凝噎。
  “是啊!是啊!这是谁出的题啊?!这应该不是我们这个月里见过的那些讲学的夫子吧?这感觉跟所学的东西没有半文钱关系。”周围一人摊了摊手,无奈道。
  “惨了,惨了。要被分到下舍了!”有人哭嚎。
  学子们几人围成一圈,相互倒苦水。
  这一届的分舍考试可太难了!
  “哎哎哎,那个头一道题的那个‘二’啊,到底是指的哪儿啊?”有学子拉扯着他身旁的同窗急切地问道。
  “对对对!我背了好一会儿呢,把《论语》中的 ‘二’都在稿纸上列出来了,还是没把握到底是哪儿!”有人听到了,在旁边接了一句。
  此时,周允文也在向苏晏问着同样的问题。
  “那个‘二’啊,到底是指的哪儿啊?”
  周允文、谢临风、宋子修、范康成都凑在苏晏身边,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等待着学神公布答案。
  离他们更远一些的学子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也屏住呼吸,准备偷听苏晏的回答。
  苏晏有些好笑地看了他们一样。
  考都考完了。考完试对答案,发现自己做错了,不是更加心塞吗?
  但他还是在众人的目光下开口道: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他清朗的少年音娓娓道出这原句。
  周允文和宋子修听罢松了一口气。
  周允文拍拍胸膛,还好还好,这一题算是稳了。
  宋子修也没想到自己真的写对了,有些惊喜。
  范康成和谢临风则是捶胸顿足。
  周围更远处的考生听罢,响起一片唉声叹气声。
  “只有这里的“二”才单独成句呀!”苏晏解释道。
  “那个最后的试帖诗,这‘黄花’到底是指什么啊?”谢临风突然想起那个让他纠结许久的黄花,忙继续问道。
  “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华如散金。”
  苏晏说了原句,随后又解释道:“这里是描写暮春之景色,写的是油菜花。”
  话音刚落,众人又是神色一变。
  此时只有谢临风神采飞扬的,其余三人都挎起了脸。
  “我写的菊花。”宋子修满脸遗憾,这不是秋天吗,文人雅客秋日里咏什么油菜花啊!当然应该咏菊花啊!
  “巧了,我也是。”范康成摆摆手,他补充道:“我还特地揣摩了一番,觉得现在刚好是秋日咏菊之时,应景极了。”
  “我也是。”周允文无奈地附和,笑了笑。
  “哈哈哈!虽然我不知道 ‘黄花’是 ‘菊花’,但是我当时想了想,花嘛,肯定是春日里最多,百花齐放总是春嘛!春日里肯定有很多黄色的花。所以我就直接咏春了,嘿嘿!”谢临风面上有些得意。
  我可真是个小机灵鬼,他在心里给自己点赞。
  众人见这分舍考试的题目难不倒苏晏,都一脸佩服。
  谢临风遗憾地对着苏晏说道:“早知道考试前应该找你借只笔的,沾沾灵气。”
  “没事,还有下次考试呢!”范康成好笑地拍了拍谢临风的肩膀。
  不是,大哥,我就随口吐槽一句,你怎么当真了。
  刚考完不要提下一次考试好吗,多伤感情!
  谢临风一想到还有下一次考试,考完试的快乐,啪,没了!
  不过他自我调节能力一流,众人走出课室时,他已经恢复了神采。
  “那现在我们去哪儿?刚考完试,下山去看看怎么样?”谢临风提议道。
  苏晏和宋子修点了点头。
  刚考完试当然要好好浪一浪啊!
  苏晏努力学习了一个月,终于可以放松放松了!
  范康成表示可以跟他们一起下山,但是自己要趁着之后两天假期回一趟家。
  周允文则是深沉地摇了摇头,这次考试可真是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学识浅薄,得抓紧时间去文津阁好好读书才行。
  现在什么玩乐都没有文津阁的书本在他面前有吸引力!
  苏晏知道小师兄的性子,便也不再劝他。
  周允文向着文津阁走去,一路上还遇到了几个同窗。
  大家都是刚考完分舍考试,只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迫不及待地来补充知识。
  苏晏他们四人则是往云山书院的门口走去。
  出了云山书院的大门,范康成领着苏晏他们去找马车。
  此时跟他们有着一样想法想下山出去浪的学子还有不少。
  但是这儿能下山的马车,只有云山书院仆役们平日里下山采购的马车,和少数学子自己的小厮带上来的马车。
  若是没有自家的马车,想要用云山书院的马车,人多的时候,就得按照先后顺序来排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