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太平长安(古代架空)——盐盐yany

时间:2021-01-04 11:02:25  作者:盐盐yany
  张君叹了口气:“还好我提前把你拦下来了,你要不先回去躲躲吧,我就说你病了。”
  “不用吧……”
  一个七八十的老头子了,还能再把他怎么样不成?另外也不是多大的事,赔个礼道个歉也就是了。
  “你啊,你啊!”张君指着苏岑点了点,最后无奈地垂下手来,“那你打算怎么跟柳相交代?”
  苏岑:“柳相?”
  苏岑回到值房果然看见柳珵正坐在他的主位上,端着他的月白釉茶盏,喝着他的顶级碧螺春,一副要兴师问罪的姿态。
  苏岑行了礼,站起身来,静等着这位主子发落。奈何柳珵也正抬头看着他,两人面面相觑了几个弹指,柳珵放下茶杯道:“叫我来干嘛?”
  “我叫你?”苏岑稍稍一愣,“我何时叫过你?”
  “太后说你这里有桩案子与我有关,让我过来协助你办案,”柳珵皱着眉头抬起头来,“怎么?不是你说的?”
  苏岑心道这楚太后当真好速度,上午刚召了他进宫,下午就把柳珵送来了。
  面上恭恭敬敬一拱手:“确实是有桩案子太后命我告破,只是不曾想竟然劳柳相亲自过来,下官实在过意不去。”
  “要问什么赶紧问,”柳珵一脸不耐烦,“我中书省还一大堆事呢,没工夫跟你这儿闲耗。”
  “是。”苏岑笑了笑,自己找了个偏座坐下来,“既然柳相日理万机,那我就问一个问题——柳相还记得田平之吗?”
  柳珵脸上的血色刷的一下退的一干二净。
  “永隆二十二年春,正赶上三年一届的会试,各地选送上来的仕子齐聚长安城中,其中有两个人却是最为瞩目。”
  “一个是柳州来的田平之,其文笔以风流奔放著称,咏山咏水,俱怀逸兴壮思飞,是当时难得的浪漫派诗人。还有一个,则是柳相你!我如今就想问一句,柳相还记得当初的田平之吗?”
  柳珵原本平静无波的瞳孔里激烈地颤了几颤,最后终归是垂下眼帘,将一应情绪掩盖住,“你到底还是放不下这个案子。”
  苏岑却已经暗地里将柳珵的表现尽收眼底,但不知到底是这位柳相道行太深,还是当真不知情,至少从表面看上去,这脸上的惊讶神情不似作伪。
  如果是真的,也就是说他这些天来的明察暗访柳珵都不知道,礼部那些案档也不是柳珵让去毁了的。
  “田平之……”柳珵指节僵硬地往回缩了缩,事到如今苏岑都已经查清楚了,他也没法再揣着明白装糊涂,只能道:“他学识好,文章作的也好,当时就有人传闻,这一届的状元非他莫属,只是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没想到,他会猝死在考场里。”
  “他不是猝死,”苏岑目光犀利地盯着柳珵,“他生前就患有哮喘,是被人在食物里下了榛子粉蓄意害死的。而给他下毒的这个人,首先得知道他有哮喘,其次,还得有机会接触到田平之的食物,所以他一定是田平之的身边人。田老伯是田平之的生父,自然不可能害他,还有一个……”
  柳珵抬起一双冷冰冰地眼神扫了苏岑一眼,苏岑也适时地住了嘴。柳珵兀自站起身来,已经有了去意,冷冷道:“你若是有证据,尽管去我府上拿人,若只是凭空推测,我劝你还是省省功夫,与其追查这种缥缈的案子,还不如多放点精力在当下的事情上,免得被人诟病这大理寺的人一天天的吃着闲饭不作为。”
  这话里威胁警告参半,苏岑站起来神色自若地拱一拱手:“柳相教训的是。”
  他现在就是苦于没有证据,所以才不能轻举妄动,十二年前的证据,早已经随着时间飘散如烟,要找到谈何容易。而柳珵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才会在震惊之后依然淡定,就是断定了他拿不出证据来。
  柳珵拂袖而去,苏岑送到门外,这才发现西南之上天色压抑,摇摇欲坠地像要压下半边天来。
  柳珵刚出大理寺的大门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正皱眉间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拿着一把圆环伞冲他走来。来到近前伞面一抬,伞下的人冲他舒朗一笑,“还愣着干嘛?还不快进来。”
  柳珵这才回神,从门廊下来在伞下,走出去几步才想起来问:“你怎么在这儿?”
  崔皓道:“太后方才宣我进宫,出来了才想着去你那里看看你,不想你来了大理寺。我就知道你肯定没带伞,所以特地过来接你。”
  “玩忽职守,我平时就是这么教你的?”柳珵凝眉呵责,崔皓倒也不怕,笑着应下来,“我回去一定好好反省,等晚上告诉你反省结果。”
  “没点正经,”柳珵嗔骂一句,又问:“太后叫你过去干嘛了?”
  崔皓微微皱了皱眉,“说起来也怪,原本我还以为太后召见是有什么要事要问,谁知道她就只是问了我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什么在京城做官习不习惯?谏议大夫做的还上手吗?家母身体康健否?对了,还问起你,问你最近在忙些什么,还会去贡院吗,最后问我……对你那位置感不感兴趣。”
  柳珵面上没有表现,心里却一点一点凉了下去,在这混乱的朝局中厮杀了多年,他终究是成了一枚弃子。微扯唇角,做了一个苦笑出来,问:“你怎么说的?”
  “我说,”崔皓偏头冲人一笑,“柳相雄才大略,国士无双,非我等蓬蒿之辈所能比拟,我愿一辈子追随柳相,辅佐明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呆子。”柳珵听过之后终是笑了,“以后要说柳相年老色衰,力有不逮,请太后另择良臣。”
  崔皓眉目一横:“谁敢说你年老色衰?”
  “终究有年老色衰的一日,”柳珵喃喃一句,顷刻后抬头对崔皓道:“你赶紧回你的衙门吧,别被人抓住小辫子再生什么是非。还有,今夜先不要过来了,我有些事要处理。”
  绕是崔皓再怎么大条也听出了几分深意来,“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大理寺的人找你麻烦了?”
  “我能有什么事,”柳珵摆了摆手,复又小声道:“再不济,不也还有太后吗?”
  崔皓这才心里渐缓,转而抬起那只没打伞手,柳珵这才看见,这手里竟还拿着个物件。几个果子,拿根竹签子串着,再用江米纸一包,红红艳艳一串冰糖葫芦。
  柳珵皱了皱眉,“这是要干嘛?”
  “给你啊,”崔皓把冰糖葫芦递过去,“来的时候看见有卖,我特地给你买的。”
  柳珵一抬下巴,双手往后一背,“我一个大男人,大街上拿串冰糖葫芦,成何体统!”
  崔皓一脸委屈,“我不也是一个大男人,都举了半天了。”
  柳珵心头一软,这才低下头来认真看了看人手里的玩意儿,莹莹琥珀,娇艳欲滴,倒成了这阴雨天里唯一一点亮色。
  崔皓见柳珵这还变扭着,伞沿往下一压,先是自己衔了一颗,紧接着,趁着人反应不及,一口给人喂到了嘴里。
  柳珵含着半个红果呆立原地,待回神时唇齿间已被那股子酸酸甜甜的味儿充斥了。
  崔皓眼中含笑,问道:“好吃吗?”
  柳珵一扬下巴,大步向前,“酸的。”
  崔皓紧随其上,“我怎么吃着是甜的呢?要不我们再吃一颗?”
 
 
第184章 辞官
  第二日的大朝会上,苏岑见识了一场混战。
  事情起因是还是当初徐州的洪灾。一场天灾让原本靠盐赋刚充盈起来的国库又付之一空,众人心痛之余也不禁痛定思痛,其中以柳珵为首的几个官员便提出了在各州县间建立义仓的想法。
  义仓的提出并非无中生有,早在义仓之前其实就已经有太仓、正仓、军仓等等。太仓粮只要供京师官员发俸禄之用,正仓为国家赋税,军仓则主要供给军方粮草。这些仓里的粮食都牵一发而动全身,轻易动不得,于是义仓便应运而生。
  所谓义仓,本质就是个仓库,通过募捐的方式在丰年储粮,其目的是为了灾荒年间赈济灾民。创建之初并不在征赋范畴内,没有固定的税额,上交多少全凭自愿,富有给而贫有出。设想很美好,出发点也是好的,所以当初李释也没有多加为难,轻轻松松便给批准了。
  只是实施起来却并不像设想的那么顺利,说是自愿,义仓建起来了,各州县自愿交上来的粮食却连仓底都盖不起来。柳珵打脸之余终于意识到了愚民之虻,只看重那一点眼前利益,丝毫不关心长足发展。
  柳珵做了这么些年丞相,自然也有一点铁血手腕,当机立断,把义仓粮变为必征赋税之一,势要把这义仓充盈起来。
  如此一来必然引起了一番唇枪舌战,激战到最后,柳珵党侥幸取胜,义仓建起来了,民愤压下去了,本来是柳珵为数不多的一场胜利,没想到事情隔了几个月,竟然又生出了事端。
  有人拿这件事冷饭新炒,弹劾柳珵强加征税,致使民不聊生,所收的民脂民膏收于己用,以满足自己那些骄奢淫逸的各项开支。
  上这奏章的人是户部尚书司马逸,平日里算是柳珵的首席狗腿子。如今狗腿子反水,反咬了主子一口,深及筋骨,防不胜防。
  稀奇的是跟着一起附议人竟还不少,都是当初以柳珵马首是瞻的那些太后党们,文质彬彬的一帮大臣,撕咬起来却宛如疯狗。
  柳珵站在大殿上,气的指尖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当初口口声声说着造福万民的是他们,如今叫嚣祸国殃民的也是他们,当初这些人把他捧到了天上,如今把他踩在污泥里还恨不得再补上几脚。
  只有崔皓还在苦苦力争。
  “自义仓设立之处,柳相不曾动过里面一粒粮食!所有入仓出仓都登记在册,你凭什么说柳相中饱私囊?!”
  “如今是赋税重了一点点,可这一点也是精打细算在不影响民生的基础上征收的。现在是苦一点,但等真的遭了天灾,备岁不足,这一点是可以救命的!”
  “况且受粮数量也不是一概而论的,按户出粟,分为上户中户下户,出粟数量依次递减。义仓粮主要靠王公贵胄那些上上户就已经填的差不多了,真正到下下户根本就征收不了多少,哪来的什么倾家荡产的负担!”
  崔皓还要再争论什么,只觉得一双冰凉的手轻轻覆在他灼热的手背之上,连同他胸腔里那一通邪火一并浇灭了。
  紧随其后的是痛彻心扉的寒。
  他环顾一圈,事不关己的,看热闹的,等着落井下石的,自始至终根本就没有人在乎他在说什么,他站在一群人中间,上演的不过是一个笑话。
  崔皓猛地明白了,楚太后昨天叫的不是他一个人,这在场的每一个红齿白牙咄咄逼人的人,都被问过一句——对柳相那位置感不感兴趣。
  他突然想在朝堂上大声问一句,你们到底有没有良心。
  之前这些人中哪个出了事,柳珵不是尽心尽力帮忙,事到如今,一看到柳珵失宠,落井下石起来一个比一个快。
  崔皓反手握住柳珵的手,既然这里容不下他们,那他也没有必要再站在这里给他们端摹了。
  刚欲抬步,只听大殿上一道声音应时响起。
  “当初义仓制度是在朝会上裁决通过了的,那就已经是我大周的一道律法,在场的各位都应出力拥护。义仓制度实行时效尚浅,到底是优是劣尚无法裁决,那便等着试行一段时日再议。”
  众人一愣,齐齐抬头看上去。只见宁亲王轻靠着椅背,单手撑着额角,显然已经不耐烦了。
  大殿上一时之间阆无人声。
  李释站起身来扫了眼殿下,“今天就到这里吧,退朝。”
  等到所有人都走光了,空空如寂的大殿上只剩了两个身影。
  “仲佩……”崔皓叫了几声柳珵才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两个人的手还牵在一起,一个冰凉如水,一个灼热似火。
  柳珵指节动了动,轻轻松开崔皓的手,再看一眼空空荡荡的龙椅,摇了摇头:“走吧。”
  “你没事吧?”崔皓紧跟上去,“不用跟他们一般见识,他们不过是嫉贤妒能罢了。”
  柳珵苦笑了下,嫉贤妒能?他有什么贤什么能值得这些人嫉妒,不过是觊觎他身后那点势力,如今见他失宠想要取而代之罢了。
  说起来不过是跟他一样的可怜人。
  “你就该跟着他们一起讨伐我才对,党同伐异,才好在这官场上生存。”
  崔皓一拧眉头,“这样的官场,不待也罢。”
  “别说胡话。”柳珵呵斥一句,出了大殿,对着巍峨壮丽的龙尾道看了一会儿,忽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回家吧。”崔皓在身后道。
  “家?”柳珵愣了愣,望着宫墙外一百零八坊高低起伏的屋翎瓦舍,忽然觉得悲哀,这长安城这么大,却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了。
  “你先回去吧,”柳珵偏头对崔皓道,“我去个地方。”
  下人进来通传时楚太后刚好修剪完最后一支瑶台玉凤,一簇簇莹白如雪的花枝被束缚在腕子粗细的盘口瓶中,带着一种约束之下的美。
  楚太后纤纤玉手放下锋利的剪刀,满意地打量了片刻,吩咐下人摆在厅中显眼处,这才点了点头,“让他进来吧。”
  柳珵由清宁宫的侍女带进来,一眼就看见了正开的娇艳的白菊花,再一低头,换下来的残枝败柳还没来得及收拾,被丢弃在一旁,满地残骸。
  有人爱养花,有人爱养鸟,楚太后爱的却是把这些正待盛开的鲜花剪下来,插在花瓶里,沐之阳光,浴之甘露,自此这些花的起闭生死皆由其所控,顺之则生,逆之则死。
  以前他也是这么一支花,如今开残了,开败了,便该零落成泥了。
  楚太后注意到柳珵的视线没放在自己新插的瑶台玉凤上,反倒是看着一地残花,轻轻一笑,“你跟着哀家多少年了?”
  柳珵收了目光,低头回道:“臣自入仕便追随先帝,如今刚好十二年整了。”
  提起先帝,楚太后目光放柔了几分,“是啊,哀家记得,你是那一届的新科状元,意气风发地站在含元殿前,先帝那时还特准我隔着一片青纱帐子看了一眼,当时我就想,好一个俊俏的青衫郎,若我还有什么未出阁的姊妹亲眷,真想求先帝赐婚下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