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易拿了些钱买了一些小食带回家准备过中秋,月饼是不用准备的,他家自己就有烤炉,温言做的月饼比市面上卖的好吃多了。
说起温言,这少年最近可谓是成绩满满,每天早晨他都会去卖层层鲜,如今他的层层鲜又多了鸡肉的和鸡蛋的两种口味,另外他还成功研究出了炸鸡的做法,做出的炸鸡块又香又酥,拿出来卖也是能一抢而空。
本来打算趁着中秋再做些月饼卖卖看,唐易可是说过咸鸭蛋黄能用来做月饼,让温言又打开了脑洞,觉得这种又甜又咸又香的月饼一定也很好卖,不过如此一来他就太忙了,他还要坚持每天拿出至少半天时间读书习字,所以只好暂时断了这个念头,只烤了各种口味的月饼自己家里吃。
温言数了数自己的小金库,这些日子已经攒下了千文钱,虽然跟唐易每个月拿回来的银子不能比,但按照村里的平均水平,温言已经妥妥能撑起一个家了,还是过的很不错的那种。
中秋之后温言打算去村里联系些靠谱的人家,想办法收购一些鸡和猪肉之类的材料,批发肯定比次次去摊上买要来得划算。
不过这些都是后续的事情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过一个团圆的温馨的中秋节。
村里今年中秋颇为热闹,因为唐家肥地的方子,凡是用了方子的人家,今年的粮食产量普遍提高一倍,如此家家户户的赋税基本都解决了,也能多些余粮自家食用,所以很多人家都做了或者买了月饼,小村子里喜气洋洋,生机勃勃。
秋收后,唐易把肥地的方子送给了里正,让里正递给县令,里正心领神会,果然得了奖赏,对唐易一家更是照顾有加,唐易现在可以说是能在村里横着走了。
这也让更多的人对唐家兄弟家上了心,这两家兄弟一个只有一房媳妇但是两年了都没大肚子,一个只有一个小哥儿持家,这让很多人心里都打起了不可言说的主意,经历过唐易打人事件,又有唐易找媳妇的打一年的可怕要求传出来,许多人家倒是不敢去惹他。
便有人把主意打到了唐实身上。
唐实有做酱料的手艺,赚的确实不少,秋季也学着唐易把家翻新了一番,添置了不少东西,着实让人眼热,她家虽有女人为正妻,但无所出,就算是把姑娘给他做个小,只要有了孩子,扶正还不是早晚的事儿,这段时间上门的人不少,着实让周蓉烦恼。
中秋这天唐实叫了唐易一家去吃饭,饭桌上每个人都喝了一点酒,周蓉借着酒劲便主动说了要给唐实找个小的,毕竟在这年代无后是女人很严重的失职,没想到唐实一听就怒了,说唐家没有这么没良心的男人,这才叫周蓉放下心来,一家人又是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月上中天,小酒助兴,唐易回到家已是晕晕乎乎,温言没敢喝多,扶着唐易在院子里坐下醒酒。
刚想转身去给他冲一杯蜂蜜水,却猝不及防被唐易一把拉入怀中。
醉眼朦胧,月光下的温言多了两层滤镜显得更加羞涩,也更加可口。
唐易食指指肚抚过少年红润的唇,呢喃道:“阿言,相公现在就想吃了你。”
温言羞羞:“我又不是月饼。”
唐易色眯眯:“小傻瓜,此吃非彼吃,等你被吃干抹净的那一天你就懂了。”
“阿言...”
“快点长大吧,相公憋得慌。”
温言再纯洁也明白他在说什么了,哪里憋得慌他不仅猜的到,还感觉到了。
温言心跳加速,十分紧张害羞:“我...我都十六了,很快就十七了,不小了。”
唐易咽了口口水,手指往下摸了摸,温言立刻一身鸡皮疙瘩。
“你还小,身体会受不了,不欺负小朋友,是我的原则。”唐易亲了亲温言。
温言红着脸,小声说:“那你憋得慌怎么办。”说完立刻感受到唐易憋得慌的地方似乎更堵了,羞到不知所措。
唐易一把抱起温言起身回屋。
“你可以欺负欺负我。”
......
第二天一早唐易便匆匆跑去博广书肆了,温言今日要去谈事情便没有出摊,他红着脸看着自己白净的手掌,感觉依旧滚烫到无处安放。
小丰村没有专门的养鸡户,不过唐大壮和唐大虎家养的鸡比较多,因为他家兄弟姐妹太多,不养点鸡卖鸡蛋换钱根本养不起家。
温言给的价格还不错,事情很快谈妥,唐大虎家本想去镇上卖几只,这下便全部卖给了温言,考虑到他一个柔弱的小哥儿见不得血腥,还给杀好了剁成块送了过去。
作为感激,温言给了他们一碗热腾香酥的炸鸡,唐大虎唐大壮两兄弟馋的眼都绿了,捧着碗回家,咽着口水把炸鸡端到了父母和弟妹眼前,他家父母不是自私的,弟妹也都懂事,最后一家人一人分了一块,吃得满口生香,连炸酥了的骨头都嚼烂了咽了下去,还是意犹未尽,甚至更饿了。
唐父砸吧着嘴对唐大虎和唐大壮说:“这唐易自从转了性子之后可了不得,你们瞧瞧他们兄弟两家那日子现在过得,真叫人羡慕,咱们家没有哪个脑子,也读不来书,想自己找个好营生是不可能了,你俩改天去问问他们需不需要找人帮忙,若是需要你俩就问问能不能跟着他们干活,总好过光靠种地紧紧巴巴的过日子。”
唐大虎和唐大壮应下了。
傍晚他们就去找唐易说了这事儿,唐易也很心动,这两兄弟都是秉性好,能出力气的,若是有他们帮忙,温言也能轻松一些,只是现在他每天要去镇上读书,家里就温言一个人,两个虎背熊腰阳刚十足的汉子成天往他家跑不好。
唐易先让他们回去等消息,自己去找了唐实,兄弟俩都是一样的想法,觉得不太方便,但是他们两家的东西现在太火爆了,每日这点货物完全不能满足需求,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扩大销路,放着找上门的劳动力不用也着实可惜。
思索了一番,唐易提出一个建议:“大哥,不如咱们办个小作坊,招上四五个人干活,只把酱料的秘方捏在自己手里就是了,你看如何?”
唐实认真考虑了一会儿,说:“行,唐大虎两兄弟都是能干的,再找上两个会做饭的婆子帮着做做肉饼和和面就行。”
兄弟俩又商讨了一番,第二天唐实去找了里正,里正痛快得答应了,只是提出要求让自己的儿子去帮着做工,唐实知道那孩子是个本分的,自然就答应了。
作坊就建在唐易之前住过的老房子里,那房子之前翻修过,房顶的瓦片还是新的,不用也可惜了。
人手也很快找齐,唐大壮唐大虎两兄弟,里正的大儿子郑严,宋家媳妇宋周氏,还有村里一个手脚勤快人也很朴实的婶子吴婶子。
就这几个人忙忙碌碌把唐易的老房子砸了内墙,支起了几口大锅,又置办了一些必需品,作坊就差不多能开工了。
唐易讲究卫生,让将房子里里外外全部粉刷了一遍,再三叮嘱生熟食区域分开,并且必须每天打扫卫生保证整洁,几个人都爽快地应下。
第25章 寒冬来临
作坊完全做好已经是大半个月之后,一天傍晚,唐易把温言带了过去,看着粉刷一新,宽敞明亮的作坊,温言心里十分激动。
“阿言,以后这个作坊就交给你管了。”唐易从身后环抱住温言,笑着说。
“啊?”温言虽然知道家里要开个作坊,但是却没想到唐易会把作坊交给自己:“我哪能管人,我......这么大的作坊,我哪能管得了!”
唐易笑道:“怎么不能,这作坊加工的本就是你研制的食物,自然由你来管。”
温言大眼睛闪啊闪,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作坊的管事,他觉得自己能每天做些层层鲜和炸鸡拿出去卖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村里能养家的小哥儿真没几个。
可是唐易突然把一个正经的作坊交给了他,温言就有些惶恐了。
“我的阿言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一个小小的作坊算得了什么,要相信自己。”唐易鼓励道。
“可是我见过镇上商队的管事,都是厉害的人物,我哪里能比?”
“当然能啦,那些管事会算账,阿言也会,那些掌柜认识字,我家阿言不仅识字而且都能读书了,阿言还会做独一无二的好吃的,这手艺他们可没有,这么一说阿言比他们厉害多了。”
温言脸泛起红晕,不好意思的说:“我哪有那么厉害,人家都是见过世面的,我顶多去过镇上,哪里能比。”
唐易笑着说:“等你管起作坊来会经历很多事,很多时候都需要你独自做出决定,这就是你的阅历,也是你的成长,阿言,放手去做吧,相公在背后呢,你随时可以依靠。”
温言终于不再胆怯,是啊,自己的相公那么厉害,有他在背后还需要担心什么呢,只要放心大胆的去做就行了!
心中怀有忐忑,更有无限未来天空,从明天开始,温言就是作坊主了!
温言深呼吸一口气,眼中充满干劲充满希望,唐易赞赏地看着他,在他耳边蛊惑而温柔:“阿言,你的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天地,期待吧!”
作坊开起来的前几日,温言比以前更忙碌,甚至连读书的时间都没有了。
他要给五个崭新的新人培训,分工。
每个人都身兼多职,唐大虎被安排做了采购的活,原料采购回来之后,宋周氏和吴婶子就要和面,绞肉馅,做层层鲜,唐大壮和唐大虎要把鸡杀好去毛切块,郑严负责做进一步的处理,然后裹上酱汁腌制,然后把鸡炸好,最后汉堡和炸鸡都做好了,唐家兄弟挑出去卖,其余人打扫卫生准备下一次的货物。
忙活了近半个月,作坊的事情才顺过来,温言费了很大的心思,既让作坊的人分工明确,就能保证产出和销量之间保持平衡,每日都不会剩,偶尔剩下一些,就由作坊的人拿回家去吃,大家都很高兴。
作坊平稳运行后,温言才得以松口气,他如今每天只需要准备调配酱料,算算账,再去作坊转上几圈就可以了,比以前忙些,但是也更充实些,读书的时间也能保证。
他们现在每天卖三轮,早中晚各一轮,唐大虎三人分别担着担子去镇上不同的路段卖,各个路段情况不同,销量也不同,码头那边早晚的生意要好些,镇中心中午的生意要好些,通往县城那边也是早晚的生意好些,不过最近开始有人大量入手,说是要商量着低价进一些货拿去县城卖。
温言算了下如今的收入,作坊每天稳定进项除却成本和人工,能在一两银子左右,有时候能卖到二两,每个月就是几十两银子,这算是个不错的作坊了,温言十分开心,如今就算是让他养唐易,全力供应唐易读书,他也供应的起了。
而事实上,唐易也确实得靠他养了,他的画很快就没了市场,每月一张两张唐易也懒得画,干脆就停笔了,专心读书,并研制新的食物。
层层鲜和炸鸡市场终究有限,现在也就是图个新鲜和快捷,总有一天会流于平淡,那时候作坊的收益就会下降。
眼前天气渐冷,东西不像夏天那般容易变质,唐易开始考虑做一些能往远方运输的食物。
他说了几个设想,最后温言上手试了一下,最终定下来先做两种丸子、牛乳饼干还有威化饼干。
两种丸子是撒尿牛丸和鲜鱼丸,做出来后放在外面冻上一夜就硬邦邦的了,这两种丸子重点在码头和通往县城的镇口那边买,很多外来客商都很喜欢,买上不少带回自己的家乡给家人尝个鲜,也有尝过一次之后大量订货要在自己家乡买一波的。这些东西只能在冬天卖,但是河里结冰大雪封路之后又不能进货,所以趁着气温低到大雪前这段时间都要多储存些,下了雪就放雪地里冻着,不会变质。
饼干也能保存一顿时间,不过怕潮,这点小困难暂时不好解决,码头那边来往的客商都有些无奈,只能每次少买些,放在垫了干草的货箱里带回去,县城的人不走水路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订货的人十分多。
考虑到成本,温言并没有增加作坊的人手,而是减少了层层鲜和炸鸡的制作量,主力制作丸子和饼干,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很快天气变冷,层层鲜和炸鸡运到镇上就已经变凉,也有人会买回去热热吃,但口感终究不行,销量少了许多,以至于到后来干脆就停了,专门制作丸子和饼干。
时间在忙碌和有条不紊中一日一日度过,不知不觉到了冬天落了雪,这段时间订单激增,温言和工人们每日都是加班加点制作,等到第一场大雪前几日,作坊便停工了。
这个世界没有温室效应,冬天十分寒冷,雪非常大,唐易终于明白为什么说古代的冬天能冻死人了,是真的刺骨寒冷。
码头也停工了,宽阔的江面都结了冰,人们基本都停止了工作,躲在家里过冬。
唐易带着傅掌柜布置得厚厚一摞作业回了家,临行前傅掌柜再三叮嘱务必不能松劲,这寒冬要持续很久,等到唐易下次能去博广书肆大约还需两个月,若是这段时间松懈了,会让之前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唐易也明白这个道理,认认真真的做了保证,提早给傅掌柜制备了一些年节礼物,就去镇上卖了不少瓜子果脯之类的东西回家过冬。
如今家里肉蛋奶什么都不缺,温言提前为两人缝制了厚厚的冬衣,过年的新衣和厚棉被也都有了,需要买的东西倒真是不多。
院子里的储藏间扩了一倍,堆满了优质地柴草,足够一整个冬天日夜不停歇的燃烧,这些都是作坊里的工人们给弄的,也都劈成了适合锅灶里烧的大小,码得整整齐齐,不用担心会倒塌砸到人。这是这个时代的规矩,工人们必须要给主家做这些活,以感激主家提供工作,让他们能养家糊口。
温言素来待人优厚,这短短几个月的工期,作坊五人都挣到了不少钱,关门时还收到了红纸封的红包奖励,做起活来自然更卖力,两个年长的婶子甚至帮着温言把家里都擦洗了一遍,整个家顿时就充满了过年的气息。
某一天早晨,唐易在刺眼的白光中醒来,便知道外面下了不小的雪,他推了推窗,没推开,应是上冻了,等到下了炕,推门时才发现雪已经遮住了大半截门。
这是冬天里的第一场大雪。
唐易正感慨原来不是极北方的地方也能有如此大的雪,温言从被窝里钻出来,裹上厚实的棉衣下来了。
“落了大雪,快过年了,我得准备一些发糕了。”温言揉着惺忪的睡眼,如今天冷,两人睡觉贴得更近了,唐易那牲口每晚都得借用他的手好几次,顺带着也折腾他好几次,搞得温言几乎没有一天是能按时起床的。
“你准备吧,我去扫雪。”
唐易嗬口气暖暖手,戴上手套拿着扫把和铁锨就出了门。
17/47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