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宇飞不得不由自身处境猜测姜行舟是否和自己一样,被人盯上。
心生疑窦的孟宇飞,此时接到了匿名彩信,上面是一个地址和被绑住昏迷的姜行舟。
“不想他死,就带着名单一个人过来,报警之前,考虑清楚后果。”
孟宇飞已经不确定究竟谁才是内奸了。
他独自前往,想用名单换下姜行舟。
刑侦片自然少不了动作戏和枪战。两人分头逃跑,抓住时机报警,并各自解决几名匪徒。
姜行舟一人对上三名高大匪徒时,影院里观众的心几乎都揪起来了。前期被绑架时本就绷紧的心弦再次抛高一大截,音乐同样转换成相应的低沉快节奏。
这是整部电影最紧张,最刺激的一段打戏。
季导的拍摄个人风格极为明显,真实、鲜活。演员肌肤真实到能看清毛孔,别有一种野生的、生机勃勃的天然美感。
而拍摄时力求现实感的一镜到底式镜头,既考验导演把控节奏能力,又考验演员演技,偶尔的回忆片段亦引人遐思。
整部电影带着颇为明显的港片风格,为过审本就剪去不少暴力血腥镜头,留下的自然都是精华。
姜行舟非常聪明,设计让三人距离拉开,出其不意肘击其中一人眼部,另一只手劈掌砍在后颈,让他短暂昏迷过去,并顺势拿走了他的枪。
走在前面的两人此时回过神,举枪射击,姜行舟往地上一滚躲过去,而后消失在巷子口。
他紧紧伏着墙,虽然身上绳索已经解开,但嘴上还贴着一块黄胶布,无法说话。
他轻微地呼吸,努力不发出一点声音,明亮的眼睛愈发冷静锐利,面上沾着血和泥,头发散乱,竟比平常衣冠整齐模样更叫人疯狂心动。
不少观看的粉丝心跳得比普通观众更加激烈,如擂鼓,几乎要跳出喉咙,要大声地叫出来释放压力,要为他赞美尖叫。
但这样紧迫的气氛让她们的尖叫牢牢锁在嘴边,一边是为姜行舟的遭遇,一边是为美色所迷。于是也只好强忍着,发出激动到极致的小动物似的呜呜声。
三人打戏拳拳到肉,干净利落又狠辣,格挡、进攻、闪避,速度快目标准动作狠。季导在打戏部分并没有搞什么旋转跳跃转圈圈慢动作消耗观众耐心,请来的武术指导同样非常专业。
姜行舟温和的面孔多了几丝疯狂,他不惜以伤换伤,以肩上中枪为代价突进撞向其中一人,右手夺去手上槍支顺势抓着对方手臂往地上狠狠一砸!槍托敲击在额头,这一下狠手直接将对方击晕。而后立刻转身,对即将扑上来的绑匪扣下了扳机……
另一边,同样解决完对手的孟宇飞正扶着墙跌跌撞撞往外走,眼前却突然一黑,有什么人躲在他身后打晕了他。
一双手从他身上摸走了名单。
警察赶到时,现场全是昏迷的伤员,名单却消失不见。
……
这段发生在暗巷里的打斗
,幕后黑手究竟是不是姜行舟?他的温柔和深沉,究竟哪一面才是真?姜行舟小时候究竟经历了什么?
旧日沉疴已经看得入迷了。
她抽空迷迷糊糊想起来自己之前的忧虑,然而此时这种忧虑随着心神沉浸越来越浅,继而转换成一种为可以预想到电影票房大卖的前景喜悦的冲动。
电影里江秋十化的妆并不浓,为了追求真实,季导恨不得让他素颜上阵。角色本就是温和人士类型,听上去似乎和江秋十本性相差不大。刚官宣时粉丝们去看了小说,普遍都对本色出演这件事有共同担忧。但现在成品一出,旧日沉疴完全放下心来,尽管是对他熟知如真爱粉丝,也难以第一时间将这两人联系在一起。
旧日沉疴清楚地知道,姜行舟只是江秋十饰演的一个角色,但她仍不受控地,为姜行舟温和表象下黑暗如深渊的本心所迷。
他演活了姜行舟,正如十年前演活了[天将明]中的郑曦一样。
一个优秀的演员,应当如他一般,赐予每一个角色立体的生命,叫他们永远活在精神世界里。
江秋十同其他人一样,默默看着电影。
艺术表演者,本应有颗比常人敏感的心,能够更加清楚地感知细微处喜怒哀乐怨嗔痴。
江秋十却只觉得自己的心被关进了玻璃罩。
他看着紧张处,知晓这一段叫人紧张,看到欢快处,知道这一块儿让人喜悦。他隔着玻璃罩,冷静地为电影每一帧评估。
最终,他评估出来一个不错的结局。
电影已经到了结局。
走投无路的姜行舟没有被放弃,为了报仇,他间接害了很多人,但是曲颂依旧没有放弃他,她依旧相信他,爱着他。
曲颂阴差阳错死去,姜行舟冷静地布置后路,想以此栽赃曲颂的父亲曲和。
但是他终于承受不住了。
曲颂的死,是压在姜行舟心头最后一根稻草。
谁也不是天生的反社会心理。
如果没有小时候那场绑架案,没有自己的父母在眼前被残忍杀害,长大后没有得知绑架案真相,没有小时候的被欺辱……也许他能真正成为那样表里如一的温和绅士吧。
只可惜,没有如果了……
没有人会知道,但是他自己知道一切来龙去脉。
带着真相过完下半辈子?
不,不要。
十几年为复仇而活,仇人都要报复完了,接下来再也没有什么能支撑他活下去了。
然而这真的是在复仇吗?
受到报复的究竟是谁?
善恶到头终有报。走过半生,惊惶回头,却发现,步步荒唐步步错。
……
姜行舟最后自杀的那一幕,全场哭声几乎连成了一片。
董华坐在江秋十身边抹泪,眼眶通红,他就算到了中年,也是个感性的中年男子。江秋十没有带纸巾,只好无视掉周围的哭泣,表情和周围人一样,慢慢悲伤起来。
一个半小时的电影结束,观众们鱼贯而出,乍接触到外界明亮灯光,竟又有种想落泪的冲动。
大部分参与观影的影评人不吝于给个好评,作为商业片,能够兼具刑侦、打斗、情感、救赎等元素并很好的中和,爽点笑点泪点都不缺,演员无一例外都表现出了平均线以上演技,这一切已经足够他们动笔为电影写下评价了。
不管怎样,能成为优秀的影评人,文笔和鉴赏能力都是不错的,最重要的是心中始终抱有对电影的热爱,对艺术的热爱。他们很乐意看到一部又一部好电影的出现,并乐于将它们分享给大众。
有人欣赏,也有人不能接受,认为季导被那些情情爱爱的感情剧迷晕了头,作为一部刑侦小说改编的电影打斗戏过少,整部片子氛围压抑惨淡、剧情不知所云、结尾强行煽情,仿佛是将芥末强行扑进鼻子里并恶狠狠说,你哭啊,你倒是哭出来!
不过总体而言,电影评价还是相当不错的。院线评估后又是一番拉锯战,最终争取到了一个不错的排片率。
江秋十也开始了自己的路演生活。一站又一站,站在镁光灯和大众目光下,保持最好的状态,一遍又一遍说着或真实或违心的话,无论在哪里,迎接的总是成千上万陌生面孔,尖叫、惊喜、告白……
那样庞大的,汹涌而来的喜爱,几乎要将人吞没,让人沉溺在被偏爱的快乐中。
然而江秋十又不得不清醒地意识到,他们就像飞蛾一般扑向光芒,盛大,却无法长久。
毫不掩饰的单一偏爱,总会演变成偏激或控制欲之类的事物。当扑到光源处,发现受偏爱的人不自己的心意控制,不是自己希望的光明,他们会很快飞走,找向下一个。
第27章 纯洁如你
枫叶们见偶像的机会真的不多。
江秋十不是歌星,不办演唱会,不缺钱,商业站台相对少很多。饥饿营销下,路演票几乎场场秒空,还有不少特意从外地赶来看路演。
路演此时还是一个不那么大众化的电影宣传手段,尤其主角之一是露面较少的江秋十,几乎每一次路演,微博上都会冒出铺天盖地的通稿。有剧组自己发的,有营销号蹭流量的,也有一些路好自来水……此时路人虽然很烦这类病毒式营销,但是……管它呢,能留下印象,就可能多一分票房。
同时炒起来的,还有正要参奖的电视剧[梦回还]。梦回还上映时就能把江秋十的流量抬至一线,播完还不到一年,剧粉正处在意难平的活跃时期,是一股庞大的力量。推波助澜下,江秋十的名字几乎是随处可见。
“烦死了怎么到处都是江秋十,哪哪儿都有他。”
“买了多少通稿啊这是,博主拉我进群,有钱一起赚。”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江秋十也就那样吗?比何辛然差远了。”
“滚!楼上挑拨司马。”
大数据调查下,江秋十的百度指数和微博指数在同一时期中达到最高。院线经过研究后,排片率再次提高了一些。所有人都信心满满,等待成果。
电影这头江秋十除了花大笔大笔宣传费营销外,又自掏腰包联合平台发起了一场同人创作活动。
同人文化随着时代发展,已经成为一股低调但绝对不容小觑的力量。某些游戏、小说、影视为什么能经久不衰?因为有人在源源不断地为这簇火焰添柴。
江秋十深知,广告营销迟早会叫人厌烦,但创新不会。
同人创新能把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电影玩出一百个小时的花样,连几分钟花絮都能让他们做出十几种风格。
他并不在意自己被二次创作成什么样,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在不同的人眼里形象不同有什么好奇怪的。
额,当然,如果可以的话,不要软萌,谢谢。
于是,广大剪刀手、文手、画手等各路神仙们又双叒叕发现了比赛通知。
一看主办方,哦,江秋十投资的电影啊,那不奇怪了。
江秋十的上一部仙侠剧在开播前后同样办了类似的活动,奖金不菲。
当然,这个奖金,比起作品商用价值而言,其实真的不高,和宣传费一比,更是九牛一毛。
文手画手剪刀手真是为了那点奖金吗?不过因为心中有一份愿意展露人前的热爱,才肯干白工罢了。
他们见过的卸磨杀驴的事儿还少吗?平台比完赛立刻就提起版权问题下架;不肯买商用找粉丝为爱发电,还表示能让你制作那是粉丝荣幸;找大手剪视频用明星签名照抵费用;仗着是官方二传二改打上官方水印……
这类事情实在太多了,谁让同人圈处于灰色地带呢,一颗真心只能在暗中传递,于隐秘中感受相互的温暖。
因此,有个事事例外,不止一次地明里暗里支持创作的公众人物,在他们看来,显得格外珍贵。
谁也不是傻子,是真心支持还是为了钱说场面话,会分不出来吗?
况且,有些宣传方连高清资源都懒得给,有些人则愿意掏共计六位数的奖金。
江秋十不止一次通过访谈摁住粉丝变毒唯的心,不少出圈语录被同人圈广为流传,因此很多人非常乐意剪视频时带上他一起玩。纵观某小破站,和他相关的剪辑在同层次明星里数量占明显优势。
活动发布当晚,他亦发了条微博,意有所指。
@江秋十V:世间最不能辜负的,便是不求回报的热爱。
配图是一张姜行舟剧照。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电影里曲颂对姜行舟的爱,可以理解为粉丝对江秋十本人的爱,也可以理解为他对于创作活动的回应。
总之,普通粉丝也好,各路同人创作者也好,都为自己的脑补感动地不行。
枫叶们很快迎来一大波新粮,睁眼就有满满当当的粮塞嘴里,边鼓鼓囊囊往下咽边伸手继续划拉,恨不得撑死在粮仓中。当然,也有些吃下去了才发现竟然是刀,哭诉太太不厚道额同时忍不住再吃一次——果然还是刀!一点糖都没有呜呜呜呜。
靠着花絮、剧照、路演、采访等素材,电影同人创作库几近满溢,带动电影热度不断提升,成功挤下并甩开青春片一大截成为“国庆档你最想看的电影”榜首。而这样高调的热度,同样反哺给了播完已经大半年的梦回还。
梦回还这部剧质量真的很高,唯一缺陷就是它是一部不太受主流认可的仙侠剧。不少思维守旧的人,一听说是仙侠爱情剧,立刻为它贴上“无病呻吟”“骗小女生”等标签。它能够杀进重围得到提名,靠的还是热度够高,甭管什么投票都能挤进前排。
也有不少热爱艺术的剧评人认真评价。
最经典的,莫过于著名影评人[南柯无梦],他特地为梦回还发布文章,辩驳仙侠无脑论。
“《论梦回还》
单从电视剧本身质量而言,这部剧已经无可挑剔。特效、演员、服化道这类硬件有眼睛都能看出属于精品。
但我今天要说说梦回还的软件。
说实话,梦回还这部剧,不是那种以往能用简单的神仙花几辈子时间谈恋爱来概括的剧情。它更像是用仙侠里一种生命轮回的概念,去探讨爱情、生命、时间等要素,去追寻人与世界关系定位的一种价值观。
现实中,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玄幻里给了我们一种可能,人的生命是循环的,人可以修炼,可以长生,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归生命的本质。在这里我引用一句我很喜欢的台词‘冬天掉下的叶,秋天飞走的鸟,即便它们到了春天都会回来,但我也知道,它们不是原来的叶子,不是原来的鸟,下一世再相见的我们,也不会是原来的我们’,剧里不止一次去探讨生命和时间本质这一类事实上可以划分到哲学高度的问题,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点。这部电视剧它并不浅薄,相反,探讨下去非常有意思,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再说说周寻阳和莫求这一对,其实他们更有意思。很多朋友都发现了,他们剧里面有合作,有交谈,但是根本没有小情侣那种黏黏糊糊亲亲我我,对比一下,三集就恨不得上床的某些剧可以用清水这个词来形容的。
他们的相处,也可以用一个哲学的词来形容‘柏拉图式精神恋爱’,他们的相处,已经完完全全超脱了肉体,完全是一种精神上,或者说是心灵上、灵魂上的默契。
而且我们追溯一下,他们是在哪里认识的?是在梦里。梦回还的设定同样参照了哲学,人的深浅意识的讨论,这同样也可以划分到哲学范畴。我猜编剧的哲学一定学得还不错,从梦境的讨论里里面可以看出不少弗洛伊德关于梦境解析的影子。
21/276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