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珠点点头,“有理。”
贾珠上前两步,一揖到底,朗声道:“珠不知父亲与几位叔伯有要事相谈,竟然来打扰,还害得老太太为珠久等伤怀,委实该打。为免误了父亲的大事儿,珠且先退下,他日再来。”
话落,一直紧闭着的书房门“吱呀”一声,终于开了,贾政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鸳鸯上前屈膝行礼,笑道:“禀二老爷,老太太知道珠大爷的调令到了,高兴的什么似的,一直在荣庆堂里等着和珠大爷一同庆贺呢。谁知道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眼看着时候不早了,奴婢无法,只得来寻了。”
贾政肃穆着一张脸,盯着贾珠看了一阵,这才冷哼一声,教训道:“还愣在那里做什么?没听见老太太还在等你吗?你的礼义孝悌,圣人文章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不成!”
贾珠低着头,乖乖聆听贾政的教诲,等到贾政说舒服了,这才摆手让贾珠离开。
贾政冷哼一声,甩袖进屋,“嘭”的一声将门关上了。
贾政心里很是不爽,内心百味陈杂。
贾珠是他的嫡长子,自幼聪明伶俐,贾政一直把他看成是贾家二房最大的希望了。因此,在贾珠开蒙后,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读书能力后,贾政喜出望外。为了二房的振兴,贾珠就天天被贾政拘在身边读书,小小年纪,没有朋友,短短几年的生命里,只有读书,读书,读书!旁的什么东西也没有!
开蒙、读书、科举、成婚,短短的一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一点差错也无,以致于病重期间,贾政还在逼他读书,被逼拖着病体参加春闱,差点就一命呜呼了。
如果没有贾赦和徒钰两位在,贾珠早就按照即定的命运,走向死亡了。于贾珠而言,当年死里逃生,看清了贾政的伪君子的真面目,贾珠对这个家,便不再存有希望了。反而贾赦和徒钰,更像是他的父亲。
如今贾政和王夫人在贾珠的眼里,其重要性还不如隔了几房的族叔,他会为这对夫妻养老送终,再多的也就没有了。
这也是他在得到调令后,会第一时间来向贾赦报喜的原因,但同时,贾珠也知道,他的这一举动,得罪了小肚鸡肠的贾政,怕是会出不少幺蛾子。
清客詹光上前恭维:“大公子果然有主公之风,年纪轻轻的,便有如此高位,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是啊是啊,虎父无犬子。”
“主公教子有方。”
有几个惯会溜须拍马的奉承了几句,拍得贾政心情颇为舒畅,终于让方才结下的郁气消散了一些。
这时,贾赦的小厮寒陌前来传话:“国公爷说,珠大爷如今好歹也是从四品朝廷命官,论理,在衙门里,二老爷见了珠大爷,还得尊一声大人呢。我们老爷说了,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二老爷若是实在酸珠大爷得圣人重用,更应该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少与一些只会耍嘴皮子的人混在一处,容易降低智商。”
贾政:……
众清客:……
虽然寒陌没有指名道姓,大家都不是笨的人,当然能够听得出来寒陌口中所谓的只会耍嘴皮子的人指的都是谁。
这些清客,都是往年科举名落孙山,又不甘心就此放弃的举人、秀才,想着投靠出身荣国府的贾政,期盼贾政能有足够的关系,在朝廷选择品阶不那么高的官吏时,把他们举荐上去。
毕竟,在他们这些非京城本地考生的眼里,出身荣国府,又是王子腾妹夫的贾政,其在官场上的人脉定然不会少,这才纷纷来投靠。
谁知道时间一长,大伙儿都知道贾政不过是个西贝货,真正手眼通天的人,是贾赦。
第55章
如今,贾珠因为贾赦的举荐成了从四品京官,这些人的眼睛瞬间红得快要滴出血来了。
当时被贾政一挑嗦,全都二话不说,一拍即合,决定给贾珠一个下马威,教他知道知道,即使他品阶再高,依然是贾政的儿子,一个“孝”字压下来,他贾珠就永远也翻不出贾政的手掌心。
如今,寒陌传达的贾赦的这些话,瞬间打醒了贾政等人,逼得他们瞪大眼睛认清现实。
几个清客突然后悔,早知道荣国公对贾珠这么爱护看重,他们肯定要第一时间去抱贾珠的大腿啊!别的好处不敢奢望,改换一下效忠的方向还是可以的。结果,机会就这么被他们自己给作没了!
噫呼唉哉!
贾政捂着心口,两眼翻白,眼看着就要晕过去了。
寒陌小小的翻了翻白眼,口齿清晰道:“对了,我们王爷说了,有些人在听到不利于自己的话时,惯会装晕躲羞,只是这种事,多是出在后宅妇人的争斗,若是遇上这种人,趁早儿离得远远的才是保命之道。”
贾政:……
贾政白眼翻到一半,一口气上不来,差点真的背过气去。这个臭小子,说的这是什么话!这不就是明着指着他的鼻子说他尽学些后宅女人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吗?
抖着手指着寒陌:“你……你……滚!”
寒陌巴不得一声儿,麻溜儿的趴到地上,圆润的滚了,姿势十分的标准。
贾政更气了,想晕又不能晕,这么不上不下的,要把他气死了,差点脱口而出和贾珠断绝父子关系的话来。
好在最后的一丝理智拉住了他,才没让他把这句话吼出来。
*
“小的又在外头等了一会,二老爷果然还是晕过去了,还是由书房里的几位清客老爷帮着抬回去的,连周瑞和秦显都没让近身。”寒陌站在贾赦和徒钰的面前,一五一十的把刚才在贾政书房里看到的画面说给两个人听,引得贾赦哈哈大笑不止,果然恶人还得恶人磨,贾政这个伪君子,就得让他尝一尝现实社会的无情毒打,才会知道不是所有人都会围着他转的。
“你即担心二房将来会无所依持,不如将他外放地方,历练几年,多少也能学一些为官和处世之道。”徒钰建议道。
贾赦摇头:“他就是被老太太宠坏了,从小到大,无论他做什么,都有老太太在后面帮他收拾烂摊子,才养成了这种性子,都几十年了,哪有可能改得掉?识人不清,为官不明,耳根子软,一身的臭毛病。如今贾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锋芒太过了,可有不少人在后头虎视眈眈。我们这里和宁国府固若金汤,外人插不进来手,薄弱处就是在贾政这里。他在京城时,我们还能看顾得到,他闹不出什么花来,一旦离了京城,会做出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与其让他外调乱来,倒不如就让他在京城里呆到老吧。”
徒钰不过这么一说,他当然也知道贾政这个人一身的毛病,刚才那番话,不过是不想让贾赦为二房烦心罢了。
贾珠第二天就正式的走马上任了。他按照贾赦给他制定的章程,一项一项的执行着,很快场面就控制住了。
这个世界,勤劳的人还是很多的,虽然也有那种想不劳而获的,但这是哪里啊?这里可是京城,徒钰是什么人?那些即想每天吃饱饭,又不想干活的人,很快就被徒钰的人调理得金光闪闪,瑞气千条。调理得他们在往后的余生里,再也不敢生出偷懒的心思来!
等到度过了最初最难的几天,趁着秋初,土地还没有冻上,有些流民怀里揣着朝廷分发的粮种,回乡去了。
这场旱灾夺去了不少人的性命,逼得贾赦把玉米、土豆和红薯的种子提前拿出来,让这三种能够养活百姓,又能高产的粮食提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
今年的第一场雪后,难得天晴,黛玉和林家瑾瑜两兄弟被贾赦叫到书房,他这里有个好消息想要和几个孩子们分享。
“你们的父亲在扬州巡盐御史上政绩斐然,明年他将会被调回京城,调令已经在路上了,最快下个月,最迟明年春日,他应该就能够返回京城了。”
对这三个孩子来说,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林黛玉难得露齿而笑,惊喜问道:“真的吗?爹爹真的要回来了?太好了!”
林瑾身为长兄,高兴之余,很快就考虑起林如海回来之前的一些安排了。
“这真是太好了。明儿可要先把咱们家在京城的府邸收拾一番,免得父亲回来后没有落脚的地方。”
这事贾赦并不反对,据他所知,林如海接到调令后应该会尽快起程返回京城,他可是在扬州巡盐御史任上坐了好几年了,一直都没能返回京城,三个儿女又都在京城,他为人父亲的,之前忙于工作时,没时间产生思念之情,如今重逢有望,可不就开始心急了?
而且,之前贾母已经写信给林如海,又是老生常谈,想要促成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亲事,被林如海以黛玉年纪还小,不宜早婚为由拦下来了。
当年薛家三人进京后,王夫人露出了想要让薛宝钗嫁给贾宝玉的意图,这让贾母有了危机感,之前还稳如老狗的贾母坐不住了,开始催促林如海。
林如海急于回京,也是因着林黛玉和两个儿子住在荣国府里,害怕贾母一时脑抽,真把林黛玉和贾宝玉送做堆,做出让他林家难以挽回的事情来。
如果不是三个孩子都是住在大舅子贾赦的府里,平日里极少和贾宝玉混在一处,在知道了贾宝玉是个什么形状后,林如海哪里能放心让女儿再住在荣国府?
不出贾赦所料,在接到调令后,林如海甚至都没能来得及和接他位子的人好好的联络感情,只匆匆的和那人做了交接,便收拾好东西,连夜北上。
好在因为贾赦和徒钰在现代社会溜过一圈回来,旁的东西学得不怎么样,“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却是记得窑窑的,先是弄出了大启版的水泥,然后上书兴宁帝,在大启全国大肆修路,就修这种水泥路。没几年,大启的官道就都换成了这种修筑速度又快,路面又平整,又干净的水泥路了。
如今时已入冬,运河北方已经上冻,乘船北上,有些不现实,林如海大手一挥,决定乘车走陆路,以如今的路况,走陆路不见得比走水路慢多少。
因为出了贾敏的事,贾赦对林如海的安全问题十分上心,这位在扬州巡盐御史的任上干得风声水起,有力的平衡着朝堂和盐商以及百姓的矛盾,又是贾赦的亲妹夫,为了自家三个可爱的外甥们,贾赦没少在盐政上提点林如海,为给林如海冲政绩,贾赦可是把大规模晒盐法给拿出来了。
不过不可否认,林如海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是个难得的人才,人还没回京呢,兴宁帝就已经想好要让他担任什么职位了。
记得当时兴宁帝是这么和贾赦说的:“恩侯啊,你那妹婿林如海什么时候能回京啊?”
贾赦一激灵,这位爷可是极少过问臣子家事的,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贾赦道:“他应该腊月上中旬就能入京,正好回京过年。”
“嗯……”
贾赦一咯噔,别是又要出幺娥子了吧?
“可是出了何事?”
兴宁帝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林卿大概会晚上一些时候回京,嗯,大概是明年吧。”
贾赦扶额,说林如海要返京的人是这位爷,现在说人要晚一点回来的人还是他,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陛下,臣已经将妹夫要回京之事,告诉了外甥和外甥女了,这冷不丁的又说人要晚一些回来,这让臣如何同外甥们说?”
他这是被兴宁帝给涮了吧?!是吧?是吧!
第56章
想到这里, 贾赦就脑壳疼,早不说晚不说,非得等到他把消息放出去了才说, 贾赦想哭。
那天听说林如海要回京城, 林家的三个孩子高兴的什么似的,早就高高兴兴的收拾自家旧宅子去了。
现在又说人要晚一点再回来,这让他怎么开得了口?
不只是林家兄妹那里, 林如海迟归的消息一出, 荣国府里还有一堆麻烦人物等着他呢。突然手痒, 想弑君怎么办?!
林家在京城的府邸还是当年威远侯府, 只是因着爵位到林如海这一代就没有了,本来在老威远侯去世后,这侯府就要被皇帝收回去的,林如海科举中了探花, 让太上皇十分高兴, 决定不收回侯府了, 只将侯府中逾制的地方或是隔开, 或是封了,把侯府改成了“探花府”, 继续让林家人住着。
只是林如海这几年都是外放, 极少有机会回京,三个孩子回京又一直住在荣国府里,府里只让几位经年的老仆人简单的收拾了下, 并没有大肆修缮。对三个没有常住自家的少年少女来说,这就很足够了。
如今林如海要回来了,该做的准备工作可就不能省了。
出了贾赦的外书房后,林瑾就迫不及待的找来林家在京城的管家, 让他找人开始整理修缮探花府,时间紧迫,不能等了。
兄弟两个分好工,脚步一转就要各自干活去了。
黛玉忙把人拉住了:“哥哥,我也能帮着分担点啊,莫要把我给忘了,父亲回来,我也想做点什么。”
林瑾笑道:“傻玉儿,我和你二哥现在只是找人收拾和修缮府邸,这种活儿可不适合女孩儿来做。等到符邸修好了,各处弄干净了,可就要妹妹出马了。屋子里的摆设,各处花草种植可都得靠妹妹才行。这等精细的活儿,我们可做不来的。”
几句话就把林黛玉给哄好了。
黛玉羞涩一笑,心想还真是,现在两个哥哥的院子时不时还得她来安排呢,这样的活儿,可不就得她来做么?这下也不拉着两位哥哥说话了,福身道别,转身就回去,准备做一份详细的花草图了,别看只是栽种一些花草,也是很讲究的呢。
林家兄妹脸上的喜意太过明显,动作也没有刻意隐瞒,林如海回京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贾赦索性走了一趟荣庆堂,把林如海就要升调回京的事情和贾母说了,没过多久,几乎整个贾家就都知道这个消息了。
至于林如海回京后会担任什么职位,贾赦就没有多嘴告诉大家了,毕竟这个消息,兴宁帝并没有为外人道。
不过贾母心里明白,以林如海的资历和政绩,回到京城后,即使不入六部,那也是能入文渊阁的人物。
林如海回京的消息传出去后,贾家某些眼里只有利益的人肯定知道该怎么对待林家那三个孩子了。当然了,某几个人之前做了亏心事,今后该如何面对林如海,就不在他的考虑当中了。
贾母独自坐了许久,就连平时极深得她喜爱的琏二奶奶王熙凤过来请安,她也只匆匆和她见了一面,就把人打发走了。
第二天一早,她便使人找来王夫人,放下呷了一口的茶碗,撩起眼看了王夫人一眼,淡淡道:“你应该听说了,林家姑爷过些日子便要返回京城了,以他的资历和政绩,回京后,至少也能在户部谋个差事。如今他已是正三品扬州巡盐御史,回京后,定是从二品京官了。如此,你也不想让两个玉儿成亲?”
31/67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