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林瑜看着飞远了的热气球, 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
他看了看一旁的贾赦,小心蹭过去,问出心里的疑问:“大舅舅为何不教天下人修行?若是人人都能修行, 飞天遁地都是极容易的,就比如这种能飞天之物,只需要有了飞舟,以灵石驱动,不是更简单吗?”
贾赦看了他一眼, 淡淡道:“这便是你的想法?你会这么想,并不奇怪, 只是你有没有想过,修行本就是逆天而行,能够修行的人极少, 首先就是需要有灵根。而有灵根之人, 不足万分之一。你别看咱们贾家这么多人有修行资质,主要还是祖上有曾经出过仙人,是仙人的血脉, 后代中有修行资质的人才会有这么多。”
林瑜恍然。
贾赦又道:“而且你有没有发现,这世间的灵气, 已经慢慢在枯竭,照这样的速度,怕是再过不久, 灵气就会完全消失了。若是大启的百姓都走上修行之路,等到灵气彻底枯竭之后,大启又将何去何从?”
“既然如此,我又如何会让大启的百姓走上修行之路呢?华夏自古有一句名言,人定胜天, 人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人类的一生,只有短短百年,或许正是因为寿命短暂,他们更容易创造出璀璨的文明,这一点从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就能看得出来,你看,不过是短短一年的时间,能够飞天的热气球,就从一张图纸变成实物了。自从百工坊建立之后,做出来的东西五花八门,每一样却都是可以增加人类生活水平的好东西,只要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即使没有灵气,人类也能够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林瑜佩服极了,果然不愧是他的大舅舅,这长远的眼光,远不是他这个小辈所能比的。
在贾赦和徒钰的有心引导下,大启走上了科技发展的道路。
因为有他们两个在,大启的科技发展,先于欧罗巴,占据了先机,大启的发展一路狂奔,把大启以外的国家甩得远远的。
热气球的出现,引来了京城百姓极大的轰动。
兴宁帝亲自乘坐过后,顺势在一处废弃不用的营地设了一处热气球乘坐点。
京城的百姓,只要出得起一定的价钱,就能上天飞一圈,见识一下大启京城的无限风光。
别说,这个消息一经发出,为兴宁帝的皇帝私库增加了多少收入。
每天数着私库里的银子,兴宁帝手都快要抽筋了,晚上睡觉都能笑醒。
当然了,如此的好东西,肯定是不供人娱乐的,早在热气球正式在京城百姓的生活中出现前,就已经把第一批送去了北地边郡的军营。
热气球这种东西,在边郡的用处,可比京城有用多了。
皇城墙楼上,兴宁帝极目远眺,一两只圆形的彩色球体,在京城上空遨游。
身后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未等他回身,一个少年的声音响起。
“父皇,儿臣回来了。”
兴宁帝转过身,来人正是中宫嫡子,四皇子徒昀。
兴宁帝不像太上皇皇子皇女一大堆,单单活下来的皇子公主,就有三十多人。
如今兴宁帝膝下活下来的皇子,只有五位。而且这些皇子都是他登基后才出生的。
在兴宁帝还是皇太子期间,他的妻妾也是给他生了几个孩子,若是活下来,如今最大的孩子,也得三十多了。
尤其是皇后的长子,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小小年纪就已经十分沉稳,当年在一众皇孙中,最得太上皇的喜欢。
可惜那个孩子到底命薄,当年一场大火,连同他的其他几个孩子,全都葬身火海。直到他登基成为皇帝,后来生下的那些孩子,才平安的长大。就这,期间也不是没有夭折的。
如今的皇长子,已经二十多岁,早已经出宫建府,娶妻生子,皇孙也有一个了。
兴宁帝一直没有立太子,除了他如今身体还健朗外,也是前面几个孩子实在不如他的心意。
好在皇后终于在经历过丧子之痛后,以三十六的高龄,生下一个皇子,如今长到十岁,终于可以序齿了,就是眼前的四皇子,徒昀。
这个孩子出生的时机,无疑是最合适的。如今兴宁帝年纪渐大,正好是培养接班人的时候。
他准备好好培养这个嫡子,他则趁着身体还健康的这几年,好好发展大启,等到身体不行时,再把一个最好的大启交给后来人,让年轻人继续带着大启发展。
他的规划很完整,他也十分确定自己的计划能够实行。要想实现这个规划,首先,是要给太子找一个老师。
他问徒昀:“上去飞过了?”
徒昀激动的小脸通红,小脸因为跑动,已经被汗湿了,跟着他的小太监全都低头跪在旁边,不敢吱声,就怕圣人一个不高兴,以为是他们拐带坏了他的嫡子,拿他们开刀。
徒昀听见兴宁帝在问,忙不迭点头。
兴宁帝问他,“好玩吗?”
“好玩!”徒昀超大声的回答。顿了一下,他又问道,“父皇,儿臣不明白,在热气球上能看到很远的地方,若是配上千里镜,能观察到的范围就更大了,为何不将这东西配给军中,反而拿来作为百姓玩乐之用?”
兴宁帝对她的敏锐很满意,一个十岁的孩子,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已经很难得了。
“你又怎知军中没有?”军中配备的热气球种类,可比这两个用来娱乐的多多了,而且还更适合军中。
徒昀似懂非懂,有一点是确定了,那就是军营里已经有热气球了,那他就放心了。
兴宁帝说道:“热气球是荣国公的提议,也是他画出的草稿。荣国公的远见卓识,在一般人之上,他提出来的一些□□定国之计,总能出得奇效,有些时候,朕也不得不承认,朕不及荣国公许多也。”
他看向徒昀:“身为皇子,见识和能力不可或缺,作为中宫嫡子,更应该加强这方面,所以,朕决定将你送到荣国府,拜荣国公为太子少师,请他教导你治国之道;拜忠瑞亲王为太子少保,教你强身健体之法,你可愿意?”
愿意!当然愿意呀!作为从小生长在皇宫里的皇子,兴宁帝话语里的几层意思,哪里会听不出来?
这已经是明着告诉他,要立他为皇太子了。
就此,在贾赦和徒钰自己都还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就已经成了未来皇太子的老师了,现在都没有人来询问他们,愿不愿意收下这个学生。
兴宁帝想到就做,第二天大朝会上,就宣布了这个决定。
贾赦和徒钰面面相觑,他还想等过段时间,把荣国府传给他看好的侄子,然后和师兄相携游遍大启呢,怎么就给他们塞进来个小孩了?
可是皇命不可违,他们二人也无可奈何,只能收下了这个烫手山芋似的学生。
第二天一早,兴宁帝这回得用的太监大总管王伦,亲自领着新任的皇太子殿下,到了荣国府。
“怎么是你亲自送过来的?”王伦作为兴宁帝最信任的太监总管,在这个年纪还小的皇太子面前,还是很有排面的,送皇太子上学这种事情,怎么说也不该轮到他来。
王伦道:“太子殿下头一次来荣国府,陛下不放心,让老奴带着太子殿下前来,权当是个引路人。”
谁不知道你荣国公收弟子,破规矩忒多,皇帝这次先下手为强,没有和贾赦和徒钰商量,就把少师和少保的头衔安在了这两位的头上,以这两位的脾气,现在可心里肯定憋着火呢。
这两位不能向罪魁祸首兴宁帝找回场子,当然只能找皇太子了。
这位新任的皇太子,小小年纪,什么见识都没有,在面对这两位爷的时候,还不得被压的死死的?可不就只能让他把人带来了?
贾赦冷哼,“行了,人送到了,你该回去了。还是你也想一起上课?”
两人从小认识,王伦自然知道贾赦这是真生气了,不敢继续耽搁下去,连忙行礼,很不厚道的丢下太子殿下,径直告辞走人了。
看着眼前十岁的小少年,贾赦想了想,到底还是决定把丑话说在前头。
“陛下既然让臣成为殿下的授业先生,我这里的规矩却是和尚书房不同的,还忘殿下记下。在外,我们是君臣,君臣之礼不可废。在这里,殿下只是臣众多学生当中的一个,不管你与他们的身份如何?地位如何?殿下在臣这里,只是学生。殿下可记下了?”
徒昀自然是记下了,在他离开皇宫前,兴宁帝就曾经同他说过类似的话,不过是换一种说法罢了。
见他点头,贾赦十分满意,他又说道:“昨天下朝的时候,臣同陛下讨了一把戒尺。”
他取出一个檀木盒,示意徒昀打开。
徒昀依言打开,就见盒子里面放着一把紫竹制成的戒尺。两指宽,半指厚,三尺长,尺上刻着《弟子规》,一看就知道打人很痛。
徒昀缩了缩脖子,好可怕啊。
满意的看到他的下马威凑效,贾赦终于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
他向徒昀伸出手,拉着他往大观园的学堂走去。
☆、第108章
进了学堂, 有鉴于徒昀是第一次到这里上学,贾赦直接让这位尊贵的大启皇太子从一年级开始上起。
徒昀走进明亮宽敞的教室,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大观园学堂, 贾赦是仿照现代的班级分配来安排的, 在徒昀看来, 这间教室极大, 雪白的墙壁, 前后两个门, 窗户都是安装的玻璃,窗明几净,从这一点看, 甚至比皇宫里的尚书房还好上几分。
学生的正对面, 白色的墙中间, 有一块长方形的黑板,上面写满白色的字。
黑板前面是先生的桌子, 他们的到来, 让正讲得兴起的先生停下了他的工作。
看到校长带了人过来,被临时拉来充当先生的林瑜笑着迎出来, “校长好,这位就是新分来我们班的转学生吗?”
说着, 他看向徒昀,同他打招呼:“你好啊, 小弟弟。”
这句“小弟弟”可是捅了蚂蜂窝了, 徒昀瞪起双目,横眉怒对林瑜,皇太子的脾气就上来了。
贾赦眼疾手快,按住徒昀的肩膀, 对林瑜道:“这是李长生,之前在家族学堂念书。他父亲与我相识,瞧见咱们的学堂教出来的学生们都不错,就动了把他送来我这里学习的念头。现在我把人交给你,你好好带他。”
既然兴宁帝把孩子交给他了,贾赦就决定让徒昀以普通的权贵人家孩子的身分,在他这里接受学习。
李长生是贾赦临时起意,给徒昀起的。
李是皇后的姓,“长生”却是以兴宁帝为首的,徒昀的长辈们对他最大的希望。
当这个名字从贾赦的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徒昀猛的转过头,力道之重,差点没把脖子扭了。
他已经十岁了,竟然是第一次知道自己原来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李长生”?!
注意到徒昀的目光,贾赦挑了挑眉,对这个名字不满意吗?不满意也得受着,这个名字即使传到兴宁帝的耳朵里,他老人家也是会夸他一句起得好!
贾赦才不理会他,进了他的地方,自然要听他的,这可是他之前和兴宁帝说好了的。
“行了,时间不早,瑜哥儿你先把人带进去上课吧,再不进去,一会都要下课了。”
林瑜听话的把正式改名叫做李长生的皇太子殿下带进教室。
有插班生进来,第一件事当然是给同学们做介绍。
贾赦在门外站了一会,再三确定太子虽然不情不愿,却没有出什么幺蛾子,终于放下心,在学堂里巡视了一番,这才返回荣禧堂。
徒钰已经回来了,正在外书房等他,见他回来,笑问道:“把太子殿下送去学堂了吗?如何?殿下对学堂还适应吧?”
贾赦点点头:“我把他送进一年级去了,他毕竟没有接触过咱们这样的学校教育,虽然年纪大了点,还是得从一年级开始学起。”
徒钰听他这么说,眉头微微皱起,心里嘀咕,如果是这样的话,以那位殿下的脾气,幺蛾子只怕会虽迟但到。
有心想要提醒贾赦,但见他心情还不错,就不想破坏自家师弟的好心情,反正如果真的出现问题,有他在,总不会闹得太过。
果然如徒钰预料的那样,放学后,荣禧堂的外书房,迎来了一只气呼呼的太子包子。
“殿下来了?正好,今天午饭咱们不在府里吃,臣带殿下到外面吃好吃的,顺便教你了解一下百姓的民生。”
太子气呼呼道:“父皇是让孤来国公爷这里学习治国之道的,不是来了解民生的。国公爷还让孤和一帮六七岁的小屁孩放在一起,与他们一同念书!即使要和学堂的学生念同样的书,孤也不应该上一年级,而是四年级!”
天知道,当他发现和他同样年纪的人,都在三四五这三个年段念书,只有他一个十岁的大孩子,和一般六七岁的小屁孩一同念一年级的时候,心里有多崩溃。
他堂堂大启朝皇太子,被皇帝最信任的荣国公,丢到孩子堆里,陪一群小屁孩玩,这叫什么事?
贾赦直翻白眼,很不客气的拿出一年级的课本,指着语文课本上的拼音字母问道:“殿下可知道这是什么?”
徒昀一脸懵逼,他记得这是今天教语文的先生教的,说是叫拼音。
只是这玩意儿,长的奇奇怪怪的,看得他头昏脑胀,加上当时已经知道自己以十岁的“高龄”,上着六岁的孩子才上的一年级,心里存着气,没能仔细听讲,现在猛然被问起,还真不知道贾赦的这个拼音读作什么?
贾赦不等他做出回答,又翻开数学书,指着一则运算法则问他:“知道这则数□□算法则的原理是什么吗?知道他怎么运用吗?”
徒昀更加的茫然了,因为贾赦和徒钰的原因,阿拉伯数字被普遍运用,现在的人记账时用的都是这种数字,徒昀自然是认识的,但是这所谓的运算法则,他的确是没有接触过。
贾赦又拿出四年级的数学课本,指着其中一道应用题问他,“知道这个题怎么解吗?”这是一道水池进水和出水的问题,难度中等。
徒昀的脸已经绿了,他虽然自幼聪明,宫里有大儒教他,学的是四书五经,在数算上并不精通,什么《九章算术》、《孙子算经》都还没有认真阅读理解过,贾赦的一通问题砸下来,直接把他砸蒙了。
贾赦得意道:“你瞧,这些都是最基础的东西,因为你之前都没学过,压根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也不会使用。如果直接让你上四年级,你确定能跟得上进度?”
64/67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