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曲迟家干活的人后来都说了,活干的不重,工钱给的还挺高。他们家里今年没种多少地,就过来赚点零用钱。
等她们两位走到的时候,曲迟家门口有几个人都到了,剩下的人也陆陆续续地赶来。他们都是干惯了活计,被曲迟请来干活的,这一天可是几十块钱。
进入十月份后,天气凉爽了许多,徐徐清风吹着让人神清气爽。最近这段日子手里赚的有钱,天天吃的好,身体也好多了,每个人都精力十足。
曲迟家的房门开着,他们说说笑笑走到大门外,等看见等到门口的秦时,立马下意识地放低了音量。
秦时这娃子长得挺好,就是看见他的时候总让人畏得慌。
“就是院里的这些红薯吧?”为首的永强叔指着屋外快堆成小山的红薯,开口问道。
“就是这些,麻烦大家了。”秦时将准备好的工具分发给大家。
红薯堆旁早就摆好了需要的工具、盆和凳子,还有放在稍远空地上的机器,以及木头竹子做的架子。
以前过来帮忙处理辣椒的几位这次也来了,见曲迟不在气氛有些凝固,直接组织着人开始干活。
从地里挖出来的新鲜红薯就堆在院子里,从里面挑出完好的红薯,放入红色胶盆中,用刷子仔细地清洗一遍,再用刀将外面的一层皮削掉。
来干活的都是做惯活计的老手,手里都有准头,厉害放的人右手都不停,没一会儿红薯皮全部落到了盆底。速度不但快,削出来的皮还挺薄。
“哎呦,这就是打浆机啊,比以前方便多了。”永强叔摸着门外放置的机器说道,“曲迟,这玩意该怎么用啊?”
“我来我来,这边有说明书。”放十一假回来的小伙子曲华凑过来,左手拿着说明书,右手拿着削好的红薯,当场就操作了起来。
其余来干活的人都看见了打磨出浆的速度,和他们以前切块后用石磨打磨比起来,还省时还省力。
改天要问问曲迟,要是他们想要用这个打磨机怎么收费。
打磨机操作简单,只需要曲华这一个小伙子操作就行了,等打磨出来的浆多了后,就需要用纱布过滤了。
曲迟家要弄的红薯量大,削红薯里的人出来几个人,走到早就架好的过滤架前,将红薯浆进行多次过滤,滤出来的淀粉汁正好就装在放置在下方的桶里。
这些人在院子里忙活了之后,曲迟才被声音吵醒慢慢地睁开眼睛,然后在床上打了几个滚,有些不太想起床。
天天坐车往外面跑,虽然没有干农活那么累,但是坐车是另一种疲惫感,现在曲迟整个人就想当几天咸鱼。
可惜啊,还有一堆活等着他去干。
越是在床上懒着,越是不想起床,曲迟直接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站起来,慢慢驱逐懒意。
站在阳台上沐浴清晨的阳光,曲迟这才彻底清醒。轻轻动了动鼻子,曲迟闻到了从厨房里飘出来的甜香味,饿了一夜的肚子咕噜噜地叫了起来。
这几天倒不总是他做饭了,每天早起的秦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接下了做早饭的任务。
虽然都是简单的用电饭煲做出的粥,但只要掌握好各种材料的配比,然后轻轻按压下煮饭键,味道差不了。
曲迟听着外面忙碌的声音,跑去厨房里打开电饭煲,里面留的比他平时的食量多一些。
红心的红薯去皮切块,锅中与新鲜的稻米同煮,煮出来的红薯粥黄白相间,香甜的味道萦绕在鼻尖。
这次的粥里用的红薯和稻米都是新收获的,经过能量的滋养,每种味道都得到不小的提升。
两者煮在一起,味道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提升,吃到嘴里真的能让人获得一种幸福感。
温热的红薯粥口感粘稠,甜度更是恰到好处,吃完后曲迟还打了一个饱嗝。
“这是在做什么呢?”门外传来一道好奇的问话,接着还有不少大人孩子询问的声音。
在门外忙活的村民笑着回答道:“没见过啊?这是在做红薯粉。”
听这声音就是过来玩耍的游客,曲迟将碗和锅洗洗刷刷,打开大门就看见有几名游客都在和村民们说话。
好几个人都围在过滤架前,这还是曲迟找村里人新做的,现在连农村都很少有了。
用竹子搭建好的架子上,往中间横着的长竹竿上绑了几个绳子,绳子下系着的是钉成十字的两个木板,十字的四端固定着纱布,往纱布里加入打出来的浆液,依靠重力慢慢过滤出淀粉水,滴入下方的桶里。
曲迟出去时就看见游客围着的多是过滤架和打磨机,还有人正对着拍照,拍完没多久就在手机上点啊点。
“吃饭了吗?”秦时在曲迟刚出来时就看见了,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
“全吃完了。”曲迟冲着秦时笑笑。
曲迟和秦时说过几句话后,又和来干活的村民们打了招呼,才出去招待兴致勃勃的游客们。
长辈们从前或许还见过,几岁十几岁甚至二十多岁的孩子和年轻人,知道这些的不多,看见沉淀好的淀粉水后问道:“这底下沉淀的是不是就是红薯淀粉了?”
“才沉淀一次,还不行。”
说着就有人拿着瓢将上层的水盛出,再加入干净的清水,要来回多次才能够去除杂质。
“再多沉淀几次,再将里面沉淀的淀粉放到竹席上晒干就成了。”
“小老板,你家的红薯全部做成淀粉啊?”
“留着吃一部分,晒成红薯干一部分,其余的做成淀粉后做成粉丝和粉皮。”曲迟答道。
要说来溪山村的游客,只要是来过一次,下次来的人中,十个人里有十个都是为了吃的来的,看风景体验农村风情都是顺带的。
听完曲迟这么说,有不少看着这些还没有处理好的淀粉,就已经想着粉丝粉皮的味道了。
可惜啊,小老板就是不愿意提前预订,要不然他们在场的这些人都能给包圆了。
粉皮什么的现在买不到,红薯倒是可以买点,生的红薯吃起来又脆又甜,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天曲迟家门口的游客就没有少过,不少人拍摄照片后发放了朋友圈短视频什么的。
有些十一假期不想出门看人山人海,只在家里当咸鱼的人看见了,更多的是不少放假呆在家里的学生,好奇心上来就评论上两句。
问多了的后果就是收到了东西好吃的安利,再看一眼距离不远,还真有些年轻人干脆过来玩了。
接下来几天里过来玩的游客逐日增多,不少就在村子里面闲逛。曲迟忙着弄红薯的事情也没有在意,等淀粉晒好后才发现个严重的问题。
“你们手里的板栗哪来的?”曲迟从二堂伯家回来,就碰见几个刚从山上下来的几个男男女女。
这一群五个人,三个男的两个女的,这年龄和装扮看起来就是还在上大学的学生。
他们身上还有没清理干净的树叶,还有人的手指头上包了个创口贴,手里抓着不少板栗,有些剥开露出了里面的果肉,看着都是生的。
村里可就他包的双驼峰上有着野生的板栗树。
“这是我们在山上摘的,小哥哥你要不要?”其中一位女生看见曲迟后,连忙高兴地回答,将手里的板栗递给曲迟。
曲迟低头看了一眼,将板栗接到手里。
那个女生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曲迟似笑非笑地道:“你们上山的时候没看见牌子啊?”
几位男女听到曲迟的话,互相看了看,脸色变得有些不太自然,另位女生低声抱怨:“我就说不该摘的。”
还没说完就被旁边的男生碰了碰,这个男生站出来,嘴硬道:“什么牌子?没看见,好心给你板栗还问东问西,关你什么事。”
说着这几个人就要往旁边走,却被曲迟站起来拦截住。
“还真的关我的事,后面那片山我承包了,包括山上的树也是我的,包括你们手里的板栗。”曲迟淡淡地道。
承包了山林后,曲迟还没有抽出时间来整理,仅仅是将上山的道路简单用绳子封了一下。担心还会有人跨过封锁线上山,在上山路口的两边包括山上不少树上,都挂着这地被承包,请不要随意采摘破坏的牌子。
结果还真的没防住人,不光如此,还把板栗给摘了。
山上的这些野果树以前没归属,都是村里人谁想摘谁就摘了,可现在曲迟把山给承包了,价钱也包括山上的这些树。
承包后曲迟上山清点了一番,对里面存在的几种果树可是心中有数。
尤其是这几颗板栗树,他还想着等这两天忙完和秦时一块摘板栗呢,今天就正好碰到了这群人,看见了他们手里偷摘的这些板栗。
没想到正好碰见了正主,这几个人的脸色不停地变化,尤其是主动问曲迟的女生,心里头更是后悔。
就不该在看见牌子后,看周围没人将板栗摘下来的。
第26章
被曲迟指出偷板栗这事的几个人都有些心虚,最后简单地对曲迟倒了个歉,只是神色里还带着对曲迟的埋怨,然后就急冲冲跑开了。
没跑多远还有个声音传来:“就几个板栗,至于吗?”
还埋怨我?怨我没把板栗送给你们吃是吧。
曲迟听到这话当时就气笑了。
更让人生气的是,虽然他们几个的行为完全可以算做偷盗了,偏偏板栗算不上什么价钱,还真不好要求什么。
不管这几个板栗值多少价钱,反正曲迟是不喜欢这些人的行为,这事情就这样记下了,他家的东西坚决不卖给这些人。
曲迟板着个脸,有些记仇地想到。
说巧也不巧,毕竟曲迟家的食材是整个溪山村最出名的。
曲迟回家就坐在门口,没呆多久就远远地见到那五个人笑闹着做过来,还对着养鸡场和各类青菜粮食指指点点,仿佛板栗的事就是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一点都没影响他们游玩的心情。
“抱歉了,我家的东西不卖给你们。”曲迟走过去,慢悠悠地说道。
“怎么了?”秦时听到动静走过来问道,旁边有不少目光投到了这边。
“摘了咱家的板栗被我遇到,被我指出来后还觉得我小题大做。”曲迟见到这几人如同打翻了调色盘般的脸色,没有太大的声音说道。
还有人想要反驳,在动手前注意到周围看过来的目光,再看看曲迟的表情,又悻悻地咽下了还没说出口的话。
说起来这件事还是他们理亏,要是真闹起来丢脸的还是他们。
目送着这些人狼狈离开的身影,曲迟心里的怒气消散,回头望向旁边的秦时,突然开口:“你不会觉得我太小心眼了吧?”
“不会。”秦时微微摇头,“你对他们的惩罚很轻。”只是不让买东西而已,都没让别人知道。
“那些板栗是我特地留着咱们两个吃到,现在还不知道剩下多少。”曲迟想到这仍然还有些不高兴。
秦时的目光微微一变,看向那几个人离开的方向,让那几个人背后升起一股寒意。
“所以在被别人摘了前,我们明天去摘板栗吧。”
“好。”秦时微低下头应道。
板栗的事情给曲迟提了醒,这种事情就不能够靠别人自觉,板栗熟了就赶紧从树上摘下来。
这么多天过去,来干活的村民都习惯了活计,也不用曲迟和秦时在旁边陪着,就能按照计划把东西做好。
所以第二天一早,曲迟起床后就准备好摘板栗的工具,只是出门前要把事情都安排好。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村长的儿子曲河就开着小货车过来了。
村里现在每天需要运去菜市场售卖的东西增加了不少,曲河就准备着在村里再找个人手,只是想着过去秋天这一段繁忙的日子,就要入冬了,所以纠结着拖到明年春天。
曲迟每亩地就种了一种农作物,但是产量都比往年多了不少,所以没改名要卖的东西也多了。
不管多多少,凡是小老板售卖的东西,肯定是店里面最先被抢光的。
“曲迟哥,新的菜市场就快要建好了,镇里专门给咱们村留了不小的一块地盘。等正式启用的那天你可要去一趟,不少老顾客都惦记着你这个小老板呢。”曲河将货物搬到车里,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和雾水的混合物。
“行,时间确定好了你通知我,我还要提前抽出时间里。”曲迟利索地答应。
秋天作为丰收的季节,又是最为忙碌的时候,红薯弄成了红薯淀粉,下一步就是制作粉皮和粉丝了。
这些都需要用锅烧热水,曲迟家里没有地锅,干脆借了村里面的那些老旧个头比较小的炉子,一个个立在院子里。
院子外面还堆放着不少干柴,也不知道够不够用,等粉丝和粉皮做完了,顺便用这些炉子蒸红薯晾晒红薯干,所以这次曲迟上山还准备再带些干柴下来。
将准备工作都做好,干活的人陆陆续续过来,曲迟拜托了永强叔和二堂伯看着后,就和秦时一起开着三轮车去了双驼峰。
天气转凉,山上的树还是郁郁葱葱,只是地面上多了不少新的枯枝落叶。
三轮车往山上开了一小段,走出来的人行道就有些太窄了。曲迟和秦时一起下车,踩在枯枝落叶上咔嚓作响,和风声鸟鸣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背景音乐。
两个人都不着急,边走边看着周围的环境。山脚下的树不多,多是各种灌木和杂草,往前走一段周围的林木才多起来,不过仍然比较稀松。
曲迟对这里面格外熟悉,看着上面挂着的牌子,带着秦时就钻入到了林中,七转八拐的,终于找到了一颗板栗树前。
曲迟远远就看见挂在树枝上的板栗球,笑道“全都开缝了啊,都能摘了。”
等走到近地方后,曲迟就笑不出来了,只见地上还有不少板栗的刺壳,还有砖头砸开的痕迹,一看就是昨天那伙人干的。
一眼扫过去有着不算刺壳,曲迟越想越是心疼,原本消下去的气这会儿又冒出来了点。
“往后面挪挪,别被砸到了。”秦时一把抓住曲迟的手腕,往后面轻轻一拉。
曲迟的注意力立即转移到手臂上,顺着秦时的力道往后面退几步,就听到竹竿舞动后的敲打声。
目光转移到树下,已经有板栗球在地面上呆着了,曲迟也不再东想西想,拿起手里的竹竿也敲打起来。
挂在树上的板栗球接二连三地掉落,砸在厚厚的落叶堆上,连声响都没有。
17/79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