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他只能钓钓鱼打发时间,加入钓鱼协会后找到几名爱好相同的钓友,能一块打发时间。
只是这次钓鱼比赛的时间选的是周末,问过孩子们还是没人有时间陪他参加,即使他一个人能照顾自己,难免感觉有点寂寞。
这会儿吃喝了些东西,就赌气地将这些照片给发了出去。
十几岁还在上初中的曲达,已经比较懂事了,察觉到老爷爷的心情不太好,没有离开:“爷爷,我看那些照片都没有你,都出来玩了,要多拍几张,我来帮你拍吧。”
老爷子抬头一看这孩子关心的眼神,心里一暖:“真是个好孩子,接下来就麻烦你了。”
“我可会拍照了。”曲达拍着自己的胸膛保证,还指挥着老爷子摆个帅气的姿势,“爷爷把帽子带上,眼神望着水面……”
两个年龄完全是爷孙的两人,拿着个老爷机拍了个高兴,照片没拍几张就发了出去,惹得老人的孩子们二丈摸不着头脑,只从照片看来知道老爷子玩得挺高兴。
老爷子边拍照片还没忘记钓鱼,尤其是曲达这孩子还要拍他钓上鱼的英姿,所以这一下午钓上来的鱼还不少。
等太阳西沉,比赛结束,参赛的成员等完比赛结果的宣布,老爷子还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老爷子对这成绩还挺满意,领完奖品后就要找陪他半下午的孩子,结果那孩子早就离开了,他才想到自己连名字都没问。
“老王,在想什么呢?走,一起去吃全鱼宴去。”相熟的几名钓友喊了几句。
老爷子回过神,收好钓具和第三名的奖品,对老朋友说道:“这不是在找刚才陪我的那个娃娃嘛,这孩子陪我折腾这么久,我连声谢谢还没说呢。”
“等会儿的全鱼宴他们村的村民也过来一起吃,那时候保准能找到。”钓友们给老爷子出着主意,拉着他走。
这顿全鱼宴是钓鱼协会和溪山村商量后早就安排好的,用的是中午钓上来的新鲜活鱼。
中午统计完数目后,就有人挑选鲜活的鱼送到负责掌勺的村民家里,先养到水桶里保证新鲜,等到了比赛快结束的时间才进行处理。
木制的八仙桌从村民们的家里搬运出来,桌子紧挨着连在一起,排成长长的一列。两面的凳子都是木制的,有单凳有长板凳,有些长板凳宽大厚重,颜色发黑,上面都是岁月留下来的纹路。
来参加比赛的钓友们都坐在长桌的前面,然后还有来凑热闹的游客,听说晚上有全鱼宴后不愿意回家了,交钱还参加这次宴席,最后才是村里面的村民。
人多了场面就比较吵闹,但是完全不显得混乱,每个人都高兴地等待这次全鱼宴,有人管就聊天看风景,有人调整位置就听话的换位置,然后接着聊天。
“这空气里面都是鱼味……”
“你不是最讨厌鱼腥味嘛,还非要留在这里受罪。”
“我讨厌的是鱼腥味,你用用你的鼻子,这是鱼腥味吗?”
“不是鱼腥味还能是什么味?”
“鱼香味!”
“这全鱼宴什么时候开始啊,光闻着味我的肚子都饿了,再不开始我就跟那些猫一样了。”
“今个下午你嘴都没停过,还有空地吃鱼?”
“难道你没听过一句话?”
“什么话?”
“”能不能吃下不是取决于胃有多大,而是取决于东西有多好吃。”
“来了,来了,菜来了!”
最先看到饭菜的人一声叫,对于饥饿的人群来说完全是天籁之音,即使周围再怎么吵闹,能自动捕捉关键词的耳朵让他们听到这句期待已久的话。
每个人都伸长了脖子往通往这里的路望去,只见一位位村民手里端着盖子也挡不住香味的饭菜走来,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放到桌上。
由于鱼本身的腥味比较重,饭菜一凉味道就容易变得难吃,腥味也会加重,所以饭菜都是在许多家村民通知进行制作的,刚出锅就立马端来,热气腾腾,引入垂涎三尺。
“这是……白扒广肚?”
雪白的盆里,洁白蓬松的广肚堆成小山,被翠绿的青菜围成圈包围,还有洁白的浓汤铺在盆底。
“广肚洗得挺干净,能有这种蓬松感,肯定花了不少功夫。”
“还好今天钓到的鱼不少,要不然还凑不齐这么多鱼鳔。”
“菜都上桌了还说什么?我不和大家客气,先动筷子了。”
话音还没落,大家伙的筷子齐齐伸出来,夹住雪白的广肚放入自己碗中。
广肚其实就是鱼肚子里面的鱼鳔,又被称为鱼肚花胶等,在古代可是被列为海八珍之一,也就是扒广肚的主要食材。
鱼鳔想要弄的好吃需要花费的功夫可不少,用油发至蓬松后还需要用水反复漂洗,来去除鱼鳔的异味。在做成菜前,需要片成片,这样在用筷子夹起时,广肚在筷间欢快地跳跃。
广肚本身没有什么味道,在烹饪的过程中吸收了蔬菜的鲜甜和汤汁的醇美,吃到口中既有着软绵的口感,仿佛在口腔里滑动,又带着丝丝软脆,给予独特的口感。
绝美的滋味在舌尖久久没有散去,让人回味无穷。
参加这种人数众多的宴席,面对这么多美食,每个人心里都有种紧迫感。
筷子飞快地舞动,桌面上仿佛出现了刀光剑影。
第48章
“老爷子,你真是宝刀未老啊。”最后一块广肚被对面的老爷爷抢走,桌上的年轻人遗憾地收回筷子。
“比你多用了几十年筷子呢。”这位老爷爷乐呵呵地笑道,在旁人眼馋的目光下,不急不缓地品尝胜利的果实。
“我还没吃过如此美味的扒广肚,鱼鳔的口感简直是绝了。”吃完的人在等下道菜的过程中闲聊。
“连做配菜的青菜都那么好吃,这村子简直是个绝佳宝地。”
“也不知下道菜会是什么。”
就在食客们等待下道菜的过程中,村民们也被大家伙吃菜的速度的吓到了,真真知道了什么是风卷残云。
早就吃习惯的溪山村村民对饭菜的受欢迎程度预计不足,这些食客们都是付了饭钱的,他们有责任让大家吃的开心。
所以负责这次全鱼宴的几个干部,连忙通知在村里做饭的村民,加快速度的同时还让他们先上点主食,不能让食客们空等着。
不远处的几家房子中,厨房都冒着滚滚白烟,顺着烟囱至上蓝天。
院子里都是忙碌着脚不沾地的村民,砌着瓷片的灶台上架着半个人大的铁锅,铁锅下干燥的松树枝条熊熊燃烧,时不时发出爆裂的啪啪声。
不同的大铁锅做着不同的菜,铁锅能做的量大,但做起来容易翻炒不均匀,但这些对于从小用地锅做菜的村民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题。
今天负责做饭的都是村里有着几十年经验的大厨,铁铲舞动地是虎虎生威,翻炒地同时还有空指挥着帮忙备菜的村民。
“豆腐煎好了。”
“我把二娘去年腌制的咸鸭蛋都给搬过来了,来几个帮我一块洗。”
“曲迟,鸡蛋放在屋子里就行了,院子里放不下。”
送来鸡蛋的曲迟不敢在院子里面乱掺和了,里面已经够挤的了,不和村民们客气,他放下鸡蛋直接就出门。
院子里的人忙忙碌碌,房门外也有些手脚笨拙的村民,想要帮忙还被嫌弃地撵出来,只能负责端菜的工作。
做菜送菜的基本都是成年人,老人和孩子还有些身体不太好都去和游客们一起吃饭。
只是这门前还有个男孩跟在他爸身边,嘴里不停地说些什么,当爸爸的中年汉子,手一直放在鼓鼓囊囊的裤子兜里,手指不安地挪动。
看见曲迟走出来,刚才还在说话的男孩闭上嘴,直接伸手从他爸兜子里掏出个透明的小瓶子,没等他爸阻止就跑到了曲迟面前。
“曲达?有什么事情吗?”曲迟弯着腰问道,先注意到曲达手里拿着的玻璃瓶,然后眼神往曲达身后一望,就看见眼神犹豫的曲达他爸。
曲达他爸比曲迟长了一辈,名叫曲德旺,和曲迟他们家亲戚关系比较近了。
只是曲德旺名字虽然带着旺字,却没有真的旺起来,他为人太过憨厚,出门打工被人骗过几次,后来就老老实实回来种田,和村民们们相处不错,就是在曲迟回来前每年的收益不多。
一看两人这表情,曲迟就知道这是有什么事情,只是曲德旺不好意思开口,曲达这小子为父分忧。
曲迟还挺喜欢曲达这小男孩的,所以认真地听他讲了起来。
另一半的全鱼宴上,没让食客们等多久,一个个紧盖着的鱼形盘子和一筐筐馒头被送了过来。
色泽鲜亮的糖醋鱼,整条摆放在白瓷盘中,下面铺着一层红色的糖醋汁,颜值极高。
番茄酱、糖和醋共同调配出来的糖醋汁,带着刺鼻的香味,浇在炸好的鱼上,糖醋汁慢慢浸入鱼肉,让这条油炸酥鱼拥有了酸甜的口感和绝美的颜值。
开花的糖醋鱼在众多筷子下很快就四分五裂,成块的鱼肉被送入食客们的口中,先接触到的便是酸酸甜甜的糖醋汁,融入整个口腔。
糖醋鱼的鱼皮外裹着一层薄薄的水淀粉,在经过油锅油炸定型后形成酥脆的外壳,所以当牙齿轻咬在鱼肉上时,能听见一声脆响,然后舌尖便能品尝到内里鲜嫩的鱼肉。
“谁把盘子给端走了?”品尝完夹到的鱼肉,一位食客想到那些酸甜开胃的糖醋汁,刚动了心思,就发现桌上没了盘子。
这剩下的糖醋汁早就别人给盯上了。
盘子目标大,所有人立马就锁定早早动手的食客,只见这位年轻人没有半点不自在,牢牢保护好手里的盘子:“刚才你们吃的都是鱼肉,就我吃的是鱼尾巴,所以糖醋汁就当补偿我了。”
“那我吃的还是鱼头呢!”另一位年轻人不服气地说道。
抱着盘子的年轻人迅速给出解决办法:“这糖醋汁我分你一半。”
两个年轻人自顾自地决定好,不给别人争夺的机会,拿起刚端来的冒热气的大白馒头,直接沾着汁吃了起来。
他们两个自认为占了便宜,刚才的糖醋鱼被炸的酥脆,鱼尾和鱼头被清洗地干干净净,配上糖醋汁,嚼起来香极了,完全不比鱼肉差劲。
可惜有得必有失。
就在他们埋头吃馒头的时候,下道菜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到来,这两人就这样失去先机。
“小张,小李,你们赶紧吃馒头,凉了口感就不好了。”
“这回的菜的汤汁,我们给你们俩留着,慢慢吃馒头别着急。”
“哎哎哎,小张快点把手挪开,我这豆腐里的汤汁都要滴下去了,当心被烫到。”
“这季节应该是鲫鱼产的鱼籽吧,又是道米饭杀手。”
小张小李就这样迟迟没能伸出筷子,只能看见盆里的食材在眼前迅速消失,最后留在里面的鱼籽和豆腐,个头相比来说小了不少。
少就少了,至少还有的吃。
这道鱼籽烧豆腐带有浓厚的汤汁,小张半点都不舍得浪费,将馒头放在下面接着,然后才用筷子将鱼籽夹起。
一层薄膜包裹着的鱼籽断裂成两半,露出里面粒粒分明的金黄色鱼籽,瀑布期待的咬上一口,里面的油脂和汤汁猛的爆入口中,烫的舌头发麻,却又舍不得吐出。
鱼籽的口感容易做的很柴,不知道溪山村的厨师是怎么处理的,烧出来的鱼籽口感嫩滑,还没有什么腥味,只有被鱼籽吸收的红油带来微辣的口感。
其余人都舍不得美味这么快消失,想着一点点吃,小李却有所不同,等鱼籽微微放凉后他直接就吃了一大口。
满满一口的美味在嘴里爆炸,小李鼓着腮帮子慢慢咀嚼,这时候感觉简直不能更幸福。
和鱼籽一起烧的豆腐同样好吃,切成了薄片的豆腐明显先煎过,所以还保持着完整的形态,而且两面金黄。
豆腐比鱼籽吸收了更多的汤汁,筷子刚夹住豆腐,立即有汁水从接触处爆发出来,让人迫不及待地塞入口中。
香煎过的豆腐外皮带着丝丝韧性,内里的白嫩豆腐还保持着软绵,豆腥味完全被鱼籽的鲜味替代。
有喜欢琢磨的还把鱼籽铺在豆腐片上,同时放入嘴里咀嚼,口感更为丰富。
这道吃起来毫不费劲,还不用担心鱼刺的菜,更受到老人和孩子们的喜欢。
和老友们坐在同桌的王老爷子,菜上来的时候毫不迟缓地抢菜,刚抢完美味的鱼籽,立马又加入新一轮的战争。
新上来的这道菜黄白相间,雪白的蟹肉搭配金黄色的蟹黄,光想象就让人口水直流。
只是今天这桌是全鱼宴,现在也不是吃蟹黄的季节。
有食客一语道破:“这是赛螃蟹?”
这菜筷子不好夹,所以上菜的人手握着勺子,准备给食客们盛入碗中,食客们没法抢,倒有机会聊聊。
“今天是全鱼宴,估计是鱼肉版的?”这赛螃蟹的制作方法有多种,最简单的便是用蛋黄和蛋清分别做蟹肉和蟹黄,麻烦点的便是用鲜嫩的鱼肉来做蟹肉。
“不知道溪山村用的什么鱼做的这道菜,我先尝尝了。”第一位碗里盛入赛螃蟹的王老爷子用小汤勺盛了一勺。
鱼肉版的赛螃蟹最好使用的是黄花鱼,黄花鱼生活在海中,自然不会在溪山村出现,所以溪山村用了其它鱼作为替代品。
蟹黄和蟹肉全部都软嫩滑爽,蟹肉用是腹部的鱼肉,去除会腻的脂肪部分,鱼刺全部挑的干干净净,还经过适当的捶打,口感不光鲜还带着丝丝甜意。
蟹黄用的是鸡蛋黄和经过腌制的咸鸭蛋黄,经过微炒的鸡蛋蓬松可口,咸鸭蛋黄更是独特的美味。
三种口感的食材融合在一起,一齐吃下,简直是味蕾的极致享受。
“好吃!这道赛螃蟹口感和真正的螃蟹相差无几,甚至味道还要更好。”王老爷子连连赞叹,可惜同桌的老友没一个打理他的,全都忙着细细品尝赛螃蟹的味道。
王老爷子本来是来钓鱼的,后来遇到个男孩变成了拍照,现在更是完全享受到这些美食来。
溪山村的鱼平时是限量出售的,不过协会提前商量过,他们在比赛中掉上来的这些鱼,除去做成菜吃掉的,其余他们都是按照重量付钱带走。
32/79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