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我就做顿好饭请曲迟和秦时他们过来吃一顿吧?”
“有点太简陋了。”
曲德鑫发愁着呢,坐在门口就盯着院墙上的蜗牛壳发起了呆,突然间一拍大腿:“我怎么把这个给忘记了。”
说起来曲迟平时除了秦时,也就喜欢吃,他们农场的食材不少,但有一样没有而且清洗起来比较麻烦。
那就是田螺。
从蜗牛壳联想到了田螺,曲德鑫打定主意,吃完午饭就带着塑料桶就跑出来,先去塘边和田里看了看。
夏日的阳光正好,结束了产卵的田螺纷纷跑到浅水处晒起太阳。本来在生殖月份刚结束的田螺会没多少肉,偏偏溪山村的生活环境太好,没多久就恢复了肥美的模样。
等到热度缓慢降低的半下午,曲德鑫穿着长袖长裤头戴着草帽,站立在塘边,伸手一个个捡拾冒出头的田螺。
个头还都挺大。
等到天色渐暗,塑料桶就快满了,曲德鑫才回家吃晚饭。
妻子做了晚饭,吃完后教妞妞说话认字,毕竟打算秋季让妞妞在村里上学,丢失一年的基础总该补上来。
曲德鑫则是搬着小板凳坐在门口,用干净的刷子清除田螺背上的泥土,然后扔进干净的桶里吐泥沙,听着屋里面两道最好听的声音,嘴角简直按都按不下去。
最后曲迟收到的是从里到外都干干净净,连田螺尾都被剪好的田螺。
“又是谁送来的田螺?”呆在客厅里的秦时看见曲迟出门几分钟后回来就多出一桶田螺,早就习以为常,谁让他家曲迟在村里人缘好呢。
“德鑫叔给的,全部都收拾好了,今晚吃辣炒田螺还是田螺酿?”曲迟伸手拨弄着桶里面的田螺,“数量不少,不过要给爸妈送去点。”
“今天先吃辣炒田螺,吃不够再去捡。”
“行。”曲迟干脆回答道,“光有吃的可不够,要不你去摘几个西瓜回来看看熟没熟?”
“我这就去。”
当天晚上一盆辣炒田螺和在井里冰镇过的西瓜送去了曲家父母,另外一半则是要摆在曲迟和秦时面前。
院子里面的桌椅摆放好,新一锅田螺翻炒后加水焖干,即使开着抽油烟机,还有股刺鼻的辣味。
等曲迟将菜板清洗干净,秦时抱着个还带着井水的西瓜来到厨房,触手一摸都是清凉的水汽。
曲迟种的是无籽的花纹大西瓜,种的时间稍微晚点,但熟的一点都不慢,秦时挑回来的几个敲上去咚咚作响。
去年曲迟没种西瓜,但大夏天少不了吃西瓜,都是花钱从外面买,只要舍得花钱就能买到好吃的西瓜。
当时吃起来觉得外面买的味道还不错,可今年真的自己种了西瓜,隔着西瓜皮就能闻到西瓜香,满脑子都剩自家种的了。
把西瓜放在厨房的菜板上,刀刃放上去轻轻用力,就能听到咔嚓一声脆响,西瓜的香甜气味更浓,西瓜汁从着缝隙流淌了出来。
迅速沿着裂缝用刀将西瓜一份为二,绿的皮红的瓤,颜色分明。然后将西瓜切成一牙一牙的装盘,连带着大盆辣炒田螺端到院里的桌子上。
吃辣炒田螺就不能太过讲究,这道菜就是吸着吃最为过瘾,反正只有他们两人在院子里,彼此什么模样都见识过。
于是曲迟和秦时直接带着手套,抓住田螺就放入嘴里面。
田螺的外壳都粘满了调料,但最入味的还是里面的螺肉,只需要轻轻一吸,里面的螺肉连带着浓厚的酱汁就滑入嘴里面。
鲜、香、麻、辣,丰富的味道冲击着味蕾,随之被咬烂的螺肉弹性十足,有带着少许鲜甜。
辣是一种能让人上瘾的味道,辣炒田螺更是让人吃了还想吃,直到实在有些辣的受不了了,冰冰凉凉的西瓜就在手边。
井水镇凉的西瓜光摸着就能驱散夏日的躁意,一口咬上鲜红的瓜瓤,里面充足的的汁水就在嘴里面四处迸射。
甜滋滋的西瓜冲击这田螺给予味蕾的刺激,甜味和辣味的剧烈交锋,每一种都会让味觉更加享受,反而能吃得更久。
吃上十几个田螺,咬上一口西瓜,等吃完了再用辣炒田螺汤汁,加上黄瓜丝拌一碗凉面。
这过的简直是神仙日子。
不过也就是他们两个的肠胃十分健康,不然经常这么吃,肠胃绝对受不了。
第二天曲德鑫又送来一桶田螺曲迟高兴地做了道上次说的田螺酿,那是将螺肉挖出来和猪肉等其它调味品剁碎混合,再塞入螺壳中再进行烧制。
这道菜做起来步骤更为繁琐了点,但吃起来味道更为复杂,螺肉混合猪肉的味道少了分弹,多了分香。
等第三天曲德鑫依旧送来田螺,曲迟连忙告诉他这些就够了,对于他来说都不算什么大事,大夏天在地里捡拾田螺,太辛苦了。
这几天吃田螺吃的高兴,但是又不想让曲德鑫再免费送田螺来,曲迟干脆在村里的聊天群中告诉大家开始收购田螺。
但是有两条要求。
首先就是要注意安全,尤其是村里面的孩子。其实经常有游客来玩后,村里面就格外注意防水安全,每个水深的池塘里,不光有警示牌,还有会游泳的村民在岸边带着,旁边还备着救生圈。
孩子和感兴趣的游客最多水不深的稻田里捡一捡,不过很可能会因为和大白鹅抢食,遭遇大白鹅的攻击。
其次便是捡田螺的大小了,吃田螺最好的季节便是中秋前后,那时候才叫螺大肉美,可不能还没到中秋就把田螺给捡完了。
曲迟没办法要求村民必须听他的,只是建议村民。不管是打算捡了卖给他,还是捡了做菜卖给游客,最好别捡太多,而且捡那种个头比较大的,个头小的让他们慢慢涨。
实际上不用曲迟这么担心,村民们平时就比较听他的建议。而且夏天天热,又忙着招待游客,村民不是想要感谢曲迟的曲盛鑫,一般只抽着凉快有空的时候去捡,还真捡不了太多。
不过田螺的味道实在好,曲迟给出的价不低,所以还是有村民捡了卖给他。
曲迟给员工们发了田螺西瓜福利,自己又做了份鸡爪田螺煲。
村里面开始做田螺菜的人也有,但数量比较少,大部分的游客们都抢不到,而且他们的注意力放在溪山农场成熟的西瓜上了。
大西瓜。
夏天怎么能不吃瓜呢。
吃瓜最快乐了。
第90章
曲迟今年种的西瓜实在不算多,幸好西瓜的产量不错,这些天来成熟的西瓜,除了留给自家吃的,每天能往外匀出四五个。
广大食客格外不满,让溪山村有本事就拿出四五百个西瓜,他们二话不说就能立马抢光,每天四五个西瓜能有什么用,没几人可以吃到。
曲迟听到了大家伙的要求,但是他真没本事变出四五百个西瓜来,每天成熟的西瓜就那么多,于是乎他选择改变西瓜的出售方式。
不整个西瓜卖,而是和路边用玻璃柜装着西瓜菠萝的摊贩一样,将西瓜切开一牙牙的出售。
个头和冬瓜差不多大的西瓜,经过精妙的刀工分成和手指薄厚差不多的小块。要是按品尝吃普通西瓜的吃法,几口下去西瓜就没了。
面对曲迟想出来的西瓜售卖方式,游客们嘴上会抱怨吃不了几口,但没人觉得这种售卖方式不好。
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曲迟要是按整个西瓜售卖他们连买到的可能性都没有,现在这样还能抢到片西瓜尝尝味。
关键是一个西瓜的价钱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但一牙西瓜就算卖个十几块钱,掏出来也不会心疼。
西瓜开始出售后,每天成熟的西瓜尽量等分给村里和镇上,村里的游客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坐在开阔的地方,吃着西瓜吸着田螺,羡煞旁人。
“吸溜。”几个田螺下肚,男人夸张地拿起手旁放的一牙西瓜,“辣死我了,吃口西瓜。”
“哥,西瓜好吃不?”
男人咬完一口西瓜,脆甜脆甜的,汁水都带着浓郁的西瓜香,这才是西瓜该有的味道。
“把不字和问号去掉,简直太特么的好吃了,要不是不想被扔出去,我都想跑去农场里抢几个出来。”
“哥,你这西瓜能给我尝一口不?”这位弟弟讨好地笑道,无比后悔刚才抢西瓜的时候玩手机慢了一步。
买瓜不积极,后悔来不及。
还念着点兄弟情义的哥哥要来水果刀,在弟弟充满着感激和期待的目光下,把刀放在了西瓜的四分之一处。
停顿几秒后,刀刃移动到这牙西瓜的五分之一处,才切了下去。
“咱们两亲兄弟之间的感情,就值这一小片西瓜?我一口就吃完了。”弟弟抱怨道。
“现在不值了。”说着哥哥作势将桌上的西瓜给收了回去,分出这点来他还真有些舍不得。
“我错了,哥,我真的错了,你是世界上最好的亲哥,这西瓜就给我尝尝吧。”
弟弟忙不迭从哥哥手里把西瓜给抢过来,害怕再被抢走,第一时间就将西瓜吃进嘴里,然后瞪大了眼睛。
片刻后他对着他哥认认真真地说道:“哥,我看这西瓜皮你也没吃,不如就给我吧。”说完就从他哥手边把吃剩的西瓜皮给抢到手上。
然后立马找到看热闹的村民,借用厨房将西瓜皮清洗干净,再削去外层的瓜皮,留下浅绿色的部分切块加盐腌制。
等腌制十几分钟后,放掉辣椒蒜末什么的凉拌就能吃。
旁边同样在这家村民里吃饭的游客,看着这两兄弟两对着一牙西瓜耍宝,感觉好玩的同时,也格外想尝尝溪山农场的西瓜有多么好吃。
即使每日成熟的西瓜增多,也满足不了这么多游客的需求,吃到的人大夸特夸,吃不到的人日思夜想。
溪山村西瓜成熟的消息倒是迅速流传开来。
曲迟正和秦时说起正在修建的学校。
从出车祸的春季到马上放暑假的夏季,时间过去几个月,在秦时的资金支持下,建筑团队对溪山村也是轻车熟路,不仅用极高的效率将学校修建好,过程中还没对游客造成什么影响。
建筑团队在将学校盖好就离开了,装修团队无缝接上,到现在装修的工作都完成了大半。
当然,速度快点原因不仅是工作效率高,和修建的是面积比较小的小学也有关系。
等装修完毕后学生们也该放暑假了,暑假的两个月时间让刚修建好的学校放着散散味道,等到秋季学生就能入学。
村里面的孩子现在每天能跑去新学校看好多次,装修的过程中也提了不少意见,对于这所在自家附近、在自己眼前、还有自己提建议的学校充满了感情。
最近每次曲迟见到这群孩子时,就听见他们在讨论新学校。
但是到现在,新学校的老师都还没有找好。
这件任务秦时包揽着,曲迟正想问问呢,结果被突然打来的电话打断。
五味饭店的邓成斌老爷子亲自打电话过来,接通了就笑问道:“曲老板,你这可就不地道了。上次我可是亲自带着徒弟帮你办板栗宴,你这西瓜熟了怎么着也该通知一声。饭店的老顾客都问了,我们才知道。”
这是兴师问罪来了。
曲迟揉了揉太阳穴:“邓师傅,现在卖的是这批西瓜里面早熟的,再等几天,大部分西瓜都熟了我给你匀出十个。”
“至少要三十个吧,我们饭店不少常客都在问。”邓师傅讨价还价道。
曲迟放缓了声音:“今年的西瓜种的少,实在匀不出太多,最多二十个。”
听曲迟的声音确实匀不出来了,邓师傅才不再多要:“我过几天找人来拉,明年你可得多种点。还有咱们都合作这么久了,有什么新鲜东西你可得通知我们一声。”
曲迟本来想直接答应的,却想起即将要来的小学,顿时心里冒出个想法,干脆说道:“邓师傅你要想及时得到消息,不如在我们村放两个徒子徒孙,我们村的小学食堂还差两个大厨。”
“我上次是听说你们村在建学校,但是这个食堂大厨,具体情况你多说两句。”
秦时建设的学校初衷就是为了溪山村建立的,只教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
但溪山村的人口本身就不多,孩子都数量更是少,整个村子适龄上小学的孩子加起来也就五六十个。
换在镇上的学校里,这点人数还不够一个班的。
等学校开始招生时,可能有外村的孩子想要来这里上学,但第一年秦时和曲迟都不打算招收太多学生,最多也就一百来个,反正他们两个不打算靠着学校赚钱。
学生加上老师能包含在一百五十人内,食堂都是做大锅饭,两个手艺纯熟的大厨就足够了。
关键是要找能把大锅饭做的好吃的厨师。
本来曲迟是打算等老师问题解决后再琢磨着招聘厨师,结果邓成斌老师傅就主动找上门来解决他这个难题。
上次的板栗宴里就能看出这些徒弟们的手艺,完美符合曲迟的需求,曲迟顺嘴就想给学校拐两个回来。
至于过来当厨师的待遇吧,工作不算累所以工资也不会太高,但会有和农场里的员工一样的待遇。
想想看最近这几天游客们费尽心思地抢西瓜,但农场的员工都分了好几个了,说出来保管被人羡慕嫉妒恨。
曲迟把西瓜这个福利待遇作为例子讲给邓师傅听,邓师傅感慨道:“福利挺好,别说徒弟了,我这个老家伙都想试试。”
“我可请不起您。”曲迟夸道。
“行了,我晚会儿和徒弟说说,估计有不少愿意的。这样,等你匀出来那二十个西瓜后,我就让人过来面试。”
还惦记着西瓜呢,曲迟无奈笑道:“记着呢,匀出来立马通知您。”
两人你来我往说了半天,西瓜预订了,厨师也预订了,两人都心满意足,挂断了电话。
曲迟看向坐在沙发上的秦时,得意地摇晃手里的手机,挑眉道:“怎么样,还是我效率挺高吧,一通电话就将招聘厨师的任务推进到百分之五十。”
“我自愧不如。”秦时夸奖道,然后对曲迟伸出手。
曲迟回握后顺着秦时的力道坐到沙发,然后躺在他的腿上。
“不开玩笑了,老师你联系地怎么样了?”曲迟戳了戳秦时的胸肌,夏天穿的白色衬衫只有薄薄的一层,隐隐能够看见里面的轮廓。
秦时抓住曲迟的手指,边把玩边回答曲迟关心的问题:“老师都联系好了,后天就能到村里。”
66/79 首页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