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莫不是觉着,宁为钧将来会对我们不利,不如将计就计,先除了这个隐患?”冯卧皱眉问。
“不好说,”林荆璞沉肩,将滑下来的袖子重新卷起,道:“邺京之中藏龙卧虎,许多人不似表面那么简单。宁为钧的考妣叔父皆殉国而死,他们宁氏虽是地方寒门,可都是前朝忠烈,宁为钧的心志多少是随了他父亲的。他会怕死么?族人自刎,留他一人苟活于世,对新朝俯首称臣,活下来恐怕比死去还要艰难得多。宁为钧甘愿折腰在大启朝廷屈居多年,如今又被魏绎青睐重用,必有更深的原因。”
林荆璞没再往下说了,冯卧也明白了他的顾虑。
宁为钧虽因家族先志,是亲殷一派。可无法坦诚相待的朋友,便不能敞开心扉,精诚合作。殊途同归才更要命,这条道上本就拥挤,哪还能挤得下两队人马?
何况这中间还夹了个魏绎,一切才变得可疑起来。
魏绎与林荆璞缔盟的这一年多来,看似两手空空、孤立无援,可他到底用什么钳制林荆璞?用床榻上的情爱么?
魏绎是个薄情冷血之人,决计不会蠢到把牵制两人关系的希冀,全寄托在那虚无缥缈之事上。情与爱,更像是他用以糊弄人心的幌子。
若林荆璞有一日率先反戈算计,破了缔盟的规矩,就如同这次祭祀大典上一样,魏绎该怎么办?
魏绎生性多疑,他必定还留了后手。
此时林荆璞会依从柳佑的计策,打压宁为钧,也是出于他心中的不安。
这偌大的邺京城中,到底还藏了什么秘密?
风吹得林荆璞的衣袖渐宽,他有些乏了,便弃了锄头,在旁边的木凳上坐了下来。
冯卧也跟着坐了下来,见自个儿鞋底沾了泥,忙脱下擦了起来。
林荆璞倒了一杯水,浅笑说:“只是没想到,柳佑也要费尽心机踩宁为钧一脚,还想将他一招踩死。他们在朝中的擢升并不妨碍,甚至都不曾说上过话。子丙先生以为,柳佑为何要这么做?”
军火案未破,眼下这趟水已是越搅越浑了。
冯卧将鞋子套了回去,叹息摇头,烦躁摆手道:“想不通想不通了!早知我便待在三郡当我的闲官,非得来邺京凑什么热闹!我家夫人昨日嫌我这顶都谢光了,丑的很,还让我睡觉时也莫摘帽,这是嘎娃子道理嘛——”
林荆璞听言笑了一声,便在此时,沈悬忽从屋檐飞下,举着拉满的弓箭,警惕地对着后院门外。
冯卧见势不好,恐怕这曹氏草堂已被人埋伏下了,忙慌张地噎住了笑,反而显得神色有几分滑稽。
林荆璞眉间微凛,低声问他:“子丙先生来时路上,可留意到是否有人跟着?”
“没,”冯卧又想着自己来时匆忙,哪留意过这个,顿时又没了底气:“应该是没吧……”
话音未落,后院的门锁便被人用剑砍断了!
几乎是同时,沈悬弓上的三根箭凌厉地射了出去,直撞上了那人的剑锋。
箭折,刃弯。
火花溅起!
转眼间,沈悬弓上的箭又是满的,门口那人也拿帕子擦拭剑锋。
势均力敌。
林荆璞见到那人,眉心松弛,便去握住了沈悬的肩,示意他不必再拿箭尖对客人。
常岳擦好了剑,将剑放入鞘中,走进来斜了沈悬一眼。沈悬没理会,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还是那几只蓄满力的箭射到了门上。
“啪”的一声清脆,这门仿佛都是要散架了,常岳不由回头,又多看了那沈悬一眼,总觉得是自己输了一招。
这两人剑拔弩张,是虚惊一场。可吓得旁边的冯卧是心惊肉跳,直拍着自己的胸口,口中暗暗念叨夫人的名字壮胆。
林荆璞含笑,便朝常岳颔首:“常统领——”
常岳面色冷鸷,不多说,忽抬起剑鞘在林荆璞胸前狠狠一击!
他的行动太快,身旁两人都未及反应。
冯卧反应过来时,忙去扶住了林荆璞:“二爷!”
常岳是习武之人,力道远胜过常人,体弱之人都受不住这么一击。林荆璞吃痛,当即喉间含了一口血,身子要软了下去。
常岳面色不悔,咬牙道:“你可知,皇上此处的伤,当比你重十倍不止!”
沈悬气得眼睛红了,直接从背上拔了利箭要与他搏斗。
林荆璞咳了两声,见状急着含血呵止:“涯宾……”
冯卧干着急,劝也劝不住,拦也没胆量,一时没了主意,不知该如何周旋这局势。
哪知常岳掀袍朝林荆璞跪了下来,双手将剑举过头顶,偏头沉气道:“并非皇上意愿,只是小人气不过。”
冯卧叹气骂道:“常子泰那你一路跟我过来作甚么!闹着玩么!”
常岳俯身磕头:“君命难违。请二爷同我回衍庆殿——”
第61章 跪下 “你为何要杀朕?”
冷风煞似刀,阴云浓稠,皇城之上凌冽如霜,肃杀之气仍未消散。
衍庆殿内侍已悄声进去通传了。冯卧只准留在殿外等候,焦灼踱步。
待常岳在御前回禀过后,便同几名御医一道退了出去,林荆璞才得以进殿。除了两名贴身伺候的宫婢,殿内只有他们两人。
禁军精锐持剑就候在殿外,铁铠冰冷,自北林寺一案后便在此间不离寸步。
林荆璞摘了黑色斗篷,淡淡望向那密不透光的床幔,面色一黯,就着旁边的椅子坐了下来。
环顾殿内,不过三四日光景,书案上的扇架与棋盘已不见了,茶几上干果子皆换成了新鲜的果蔬,亦没有熏香,连九鼎香炉都让人撤走了,只剩了个烘烤的暖炉。
椅子还没坐热,魏绎阴鸷的声音便从后面传了过来:“朕让你坐了吗?”
林荆璞侧目看去,见魏绎穿着明黄色的内衫正立在屏风前,他的脸消瘦了一圈,气色消沉,胸前与腿上还有伤未愈,不过已能起身走动。
林荆璞愣了不过半刻,眉心不经意地松弛了些,便道:“怎么,还得给你跪着。”
“跪天子不是理所应当的么。”魏绎行动迟缓,才走到了他面前,凶狠的鼻息已先行一步压了下来。
几日不见,他又要嗅他。
“我的规矩是只跪死人,”林荆璞呼吸刻意淡了,要与他的气息避开,微微仰面,轻声咬牙道:“不妨等你死了再说——”
这声仿佛在交耳而谈,字字无情处,偏又在最要紧处调情。
魏绎下颚紧绷,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白皙的脸,也放出狠话:“朕侥幸命大,才没死在你的算计之下。朕若死了你得哭,没死便得跪着求饶,再说外头还有刀子呢。”
林荆璞余光瞥见了外头禁军的影子,那剑锋也正在落在脚尖,他提袍微抬高靴,将那冰冷黑影踩在了脚下。
“曹氏草堂与南市的几个死胡同串联在一处,西面和背面的高墙屡拆屡建。曾经安保庆的手下有多少是邺京的活地图,可是他追查了几年,也没能查出个蛛丝马迹。常岳跟着冯先生,定不是一时兴起。魏绎,你大费周折找我回来,是想泄愤,还是泄|欲?”
魏绎挑眉,目光还是冷的想杀他:“那你猜朕是愤多,还是欲多?”
彼此的视线离了不过一拳,道不清的怜悯与厮杀都掺在里头。
是欲还是愤,连魏绎自己此时也说不清了。
反目之仇,性命之虞,怎能不心生愤恨?在林荆璞踏入这间殿前,他真以为自己只剩愤了。
林荆璞:“我要保命,自是希冀你愤少。原本打算再迟几日与你联络,待你气消了,皮又痒了,欲总能生出来一些。”
魏绎又盯起了他的睫羽,闷哼道:“那朕怎么一找你,你便回来了?”
林荆璞的手肘搭着茶几,身子不知觉往后倾,与他稍挪开了距离,说:“曹氏草堂已被暴露,我怎能不来?邺京眼下终究是你启朝的地盘,何日你下令让人马剿了曹问青的老巢,邺京的消息便很难递到南边了。”
“常岳自小是在军营中长大的,他的剑法与军论当年皆是同辈当中的佼佼,本该是个领兵打仗的好料子,可他没能率兵出征,是因他在陌生之地不辨方向,才留在了宫里当守卫。既然这路难找,他跟了一次,想必也记不得。可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左不过冯卧的一家老小还在邺京——”
魏绎忽默了默,顿时觉得与林荆璞相比,自己还是太手软了。
他不由倒抽了一口长气,声音蓦地发沉:“你为何,要杀朕?”
这话一问出口,他又觉得是自己过于蠢笨。这一病是彻底病糊涂了,脑子与手段,他样样不如林荆璞。
林荆璞要杀他,简直有太多理由了。
魏绎这几日也曾想过这是他的临添一笔,三郡内讧,林荆璞逼不得已要对自己出杀招;也许他是为了将北林寺一案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只有动手炸了皇帝,这案子才有非推进不可得理由。
可长久来看,他们各自为两朝而谋,天下的局势瞬息万变,而人心又何尝不是,他们都要对付燕鸿,林荆璞随时有可能会想要毁了这缔盟,铲除异己。
这些根本不用林荆璞说,魏绎自个就都能想得明白。他们之间从无隐瞒与误会,战争与人命筑成的那道天堑一直都在,这是他们一生都难以跨越的鸿沟。
这一年多的情爱除了消解夜深人静时的空虚寂寞,终究是未能改变什么。
可魏绎竟还是忍不住要去质问:“为何要杀朕!?”
殿内无端沉寂,甚至听得见外头禁军蓄力沉气之声。殿内的那两名宫人仿佛还听见了无形的拉弦之声,举着托盘忙跪了下来,情势被逼到了一种极点。
林荆璞没答他的话,身子渐凝固了。
他望着魏绎,眸子却如映月之泉,悄然湿润,抬手便去触碰了他的伤处,似乎有几分情愫流露了出来。
“痛吗?”他问。
魏绎心中忽空了,脖子上的红消退了大半,喉间有口气沉了下来。
林荆璞又去解了他的一个扣子,撩开了去瞧那伤,往里头轻吹了吹,眼底有道不清的暧昧与失落:“对不住了。”
御医换药换得勤,魏绎已不大痛了。可眼下比伤口更痒的是心。
不知为何,魏绎面上反而被激怒了,一把去卡住了他的手腕,道:“别故伎重施,朕今日也动不了你。换个求饶的方式,好歹诚心点——”
林荆璞还坐在椅子上,他的面色越是寡淡,眼角勾出的那丝欲望便越是让人牵肠挂肚。
魏绎喉结止不住滑动,抬手让宫人退了。
他就站在林荆璞面前,腰高得快逼近林荆璞坐下的肩线上,这人的高个像是全长在腿上的。
林荆璞略微犯难,只将颈稍低了些,刚好能够着了。
这旁边没有柱子可以倚靠,魏绎也顾不得许多了,他还站得住,五指撑开去摁住茶几,渐渐覆上了林荆璞纤细的手掌。
茶杯与茶托碰撞个不停,清脆入耳,仿佛随时都要碎了。
愤与欲都要一同喷涌而出了,爱与恨最好也纠缠在一块,谁也别想要独善其身。
他们这次难得没有谈论正事,军火、北林寺、倭寇……烦忧之事抛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他们只吝啬于彼此的喘息,活生生只拿“色”这把刀开荤饮血。
魏绎眉心皱得很深,又咬牙去摁住了林荆璞的后脑,强撑着精神告诫自己要苛刻一些,不得心软。
他狠声胁迫他道:“跪下……”
这夺命之恨,决计不能这么白白便宜了他。
“给朕跪下,林荆璞……”
可林荆璞仿佛听不见,舌尖的柔软裹住了他的强硬,几乎是要将他融化了。
魏绎头一次尝到这不受控的滋味,略有些力不从心,可他看到林荆璞薄得要出血的脸皮,亦是十分受用的。
半醉半醒之际,他望见林荆璞眼角泛出的泪花,到底是没舍得他跪。
林荆璞个头得比自己矮,跪下来反而不方便。如此思量着,魏绎已给他找好了借口,并说服了自己。到最后,半点要强的定力都没了,只剩下些污浊不堪的念头。
这一切比林荆璞想得还快一些。他找了个茶杯去吐了,漱了下口,除了面色红透了些,神态如常。
魏绎惬意地呼出了一口长气,几日的沉郁都被扫荡一空。
昏君好当,他不由感慨。
可他仍有遗憾,要不是还在病中——
*
作者有话要说:
开车稍短,明日会多更(应该……)
第62章 腥味 人间无处寻,书上无处解,解药仅林荆璞一味。
魏绎肚子饿了,难得胃口转好,说要传膳。
病中要主张饮食清淡,桌上只有三鲜鸭子一道荤食,还是特意换了清炖的烧法。魏绎每餐都必吃主食填肚,故而林荆璞面前也放了一碗。
林荆璞却只用米饭去滤菜上的油水,细嚼慢咽。
“这鸭子今日味儿是不是有点腥了。”魏绎去戳烂嫩透了的鸭皮,挑剔的面色不豫。
旁边站的几个膳房公公一听,忙吓得跪了下来。
魏绎夹了一筷鸭肉,放入林荆璞的碗中,“你是品御膳的行家,且尝尝看味道如何?”
林荆璞夹起咀嚼,道:“这鸭子皮肉鲜嫩,火候正好,腥味我倒是没尝出来。”
半晌,魏绎盯着他要笑。
他哪还能尝得出别的腥味?
林荆璞后知后觉,才意会了他的戏弄,没去理会魏绎,看一眼也发懒。只是稳稳地放下筷子,用帕子擦嘴,再用新沏的大红袍漱口。
41/82 首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