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钊失声道:“北门被破了?”
长广王嘲道:“镇定些,王城历经风雨,没那么容易破,云江宁也没那么没用——他以最卑贱的军奴胡儿之身,能得到昭信侯宠爱一力扶持,甚至派来我朝,自然不是个简单的。”
元钊看着长广王大大咧咧站在城墙上,坦然面对下边的箭雨,身形雄伟,神情镇定,忽然也感觉到了一丝豪情:“王城守住,孤当酬你们父子世代王爵。”
长广王冷笑了声:“王上倒不必急着许诺,今日之围,尚且未可知,只怕我们都是乱臣贼子。”
元钊看着下边密密麻麻站着的犹如蚂蚁一般的士兵,微微觉得有些仿佛还在梦中,昨日他还才与生母闹翻,发狠要摔死婴儿,什么后路都没有想过。
要不是江宁赶到,借机要挟长广王还政,他还没有想过这些,而这才一日,这就兵临城下,他又不得不依仗着长广王将这座王城守住。
还政——若是长广王真的还政于他,他能守得住这座王城吗?他微微有些茫然和恍惚,对自己产生了一些不自信。
忽然身后传来了甲胃声响和急促的脚步声。
他转头看到云江宁身披甲胃带着一队士兵从下拾级而上,长刀拍打着腿上的甲胃,发出铿然声音,而他身上甲胃染满了血,一股血腥味扑鼻而来,但却忽然给他带来了一丝安定。
云江宁上前给他抚肩行了个礼:“拜见王上。”又对长广王道:“北门堵上了,进来的一千多人已大部分尽诛,部分散入王城内躲藏,到时候慢慢搜捕奸细罢了,幸好天降大雨,不然须得防他们在城里放火。”
长广王道:“还真是天佑王庭了,这么久没下雨,今夜下雨。”
但,雨总是要停的。
冒着淋漓的大雨,城墙上的守军刚刚打退了一批进攻攀爬上来的前锋士兵。
长广王道:“城围若是不解,迟早要破城,他们这是六部族全数压上了,不死不休。”
云江宁道:“另外六族会来援吗?”
长广王漠然道:“不会,他们会大惊失色互相派使臣打探一番,然后商量出兵事宜,统帅事宜,等他们商量好集结好出兵之时,王城大概早就破了,单独来的话,只会来一支被剿一支,不过是白白送死罢了。”
云江宁道:“请王上发王令,号召各族勤王,再告诉他们大雍朝皇帝已应王上之请,派雍兵救援,各部族有来勤王者,事后必当论功行赏。”
长广王冷笑了声:“雍朝大军在哪里?”
云江宁对元钊躬身:“请王上盖印。”却是从怀中掏出了一面羊皮绢帛国书,上面已写好王庭被叛军围攻,请求大雍□□皇帝派兵救援的上书,只等着元钊用王印和王玺。
元钊深深看了他一眼,从怀中掏了枚玉章来,加盖了王印,又道:“请长广王用北楔国玺吧。”
长广王笑了声:“我道你们早就已去书,却原来现在才要送,如今兵临城下,谁出城送这个?就算拼死送到了,等大雍皇帝同意调兵,再派出将帅来,王城早已破了!”
云江宁面无表情道:“我去送。”
长广王嘲道:“我倒是想看看你那位昭信侯,能调到多少兵——说白了,是你们也没想到变乱生得如此快吧?你们本来的打算,是除掉我和胡太后,扶起元钊,没想到变生肘侧,没想到内乱起了吧?如今可是骑虎难下了?”
云江宁冷冷道:“你现在有别的更好的选择吗?”
长广王呵了声,转头交代了下,不多时果然有人捧了国玺来,长广王将国玺抛到了元钊手里:“王上,还政于你,国运如何,看你王道如何了。”
元钊拿起国玺,看了眼长广王,并没有犹豫,拿了起来不多时在那国书上用了玺,云江宁卷了起来,漠然道:“给我一百人,我突围出去,我去大雍送国书,其余人去留部族分别送勤王令,这座王城,交给王上和父亲了。”
长广王听到他的称呼,脸上肌肉微微抖了抖,看云江宁后退几步,行了礼,大步往城墙下行去。
长广王不知为何,心里百感交集,挥手命城墙上的士兵道:“弓箭手、投石手就位!准备掩护突围出城!”
投石机先启动,将沉重的石头投了出去,城墙下的士兵被这紧密的攻势逼得后退,然后便是密集如蝗虫的箭雨落了下去。
北边城门打开,云江宁当头带着一支百人部队冲锋出去,骁勇无敌,仿佛斩破波浪的尖刀,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无坚不摧。
元钊看着那个无畏的背影渐渐冲远,听到身边长广王低低骂了句:“干!真他妈有当年老子的风采了。”
他转眼看到元钊,冷笑了声:“可惜不是效忠你我。”
第141章 国书
九边都督府杨东甫收到云江宁浴血送过来的国书之时, 是略微有些惊讶的。
但他也只是道:“北楔长广王世子是吗?我会让人立刻送国书进京,至于什么时候派兵救援,得等王命下了。”
云江宁道:“北楔王庭危急, 还请杨都督即刻先派兵出行到边境上, 一旦皇命到, 即刻可出兵, 末将愿前头带队引路。”
杨东甫漫不经心道:“我朝调兵, 岂能如此轻率?再说还未知是否是真,万一谎报军情, 又或是旁敌挑拨离间, 岂不是欺瞒圣上?我们且先派斥候去探,再来定夺。”
云江宁抬眼道:“既如此, 还请杨都督将国书还来,我亲自送上京城。”
杨东甫垂眸看到对方身上血迹斑斑,蓝色眼眸寒光凌厉,不由心中一惊,心想此子狼视鹰顾, 怕不是北楔诱我朝入彀之计,越发不敢相信,面上知道:“不必, 如今天子使臣也正好在九边, 待我与钦差大臣商议过后,再拿主意,你且在都督府住下。”
问题是云侯爷去了乌熊族!也不知何时能返回, 更不知是否被姬怀素给绊住了,云江宁道:“杨都督费心了,王庭危急, 刻不容缓,还是末将将国书送上京吧。”
杨东甫身边的军师叱道:“你这蛮子好不知事!我朝自有法度军制,岂是你想怎的就怎的?”
却见都督府门口一人问道:“是长广王世子云江宁?”
杨东甫抬眼看到是丁岱,心下一滞,却见云江宁转头看了一眼,却忽然双膝跪下伏下身躯,大礼参拜。
此前明明还倨傲得像头不通情理的狼,如今却对一阉人如此大礼参拜?难道他觉得这个阉人才是他的救星?
杨东甫心里既不屑又讥诮,却看到丁岱侧身深深躬身,为身后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让路。男子迈步进来,仪表俊伟,气度高华,玄色袍上通体编绣五爪金龙。
杨东甫浑身血液冲上了脑袋,几乎是懵了一般惊跳了起来,然后疾步趋前,以前所未有地敏捷跪伏在地:“臣杨东甫拜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知圣驾亲到,未能远迎,臣罪该万死!”
堂中所有将领僚属全数吓得纷纷跪下大礼参拜。
姬冰原上首坐了,淡淡道:“朕也才到,此次为密巡,不得外泄,起来吧。”
杨东甫战战兢兢起身,却听到上头圣上直接问话:“北楔什么情况?”
他躬身刚要回答,却看到身侧云江宁上前答道:“乌熊族、娲蛇族等六部族另立新王,集结数万叛军围攻北楔王城,北楔王元钊呈递国书,请皇上派兵救援,愿世代称臣朝贡,缔结婚姻,不兴刀戈,永世修好。”
杨东甫心下大奇,却见丁岱并未喝止,可见圣上居然真的是在问那胡儿话。
姬冰原继续问:“昭信侯何在。”杨东甫心下诧异,昭信侯不是生病了吗?
云江宁回道:“侯爷与庆阳王随周氏商队前去乌熊族探查情况未归,情况不明。”
姬冰原继续问:“他带了多少人手?”
云江宁道:“分批进入北楔共三百人,留了五十人给我使唤,带了两百五十人走的。”
姬冰原闭了闭眼,深吸了一口气,转身交代丁岱:“传朱绛来。”
丁岱躬身道:“已派人去了,他是常林守将,赶过来面圣要些时间。”
姬冰原微一点头,转头对杨东甫道:“杨东甫。”
杨东甫连忙上前:“臣在!”
姬冰原道:“即点骑兵三千,随长广王世子即赴北楔解城围,另备精兵三千为援,传令九边军镇全数戒严,所有兵将轮值警戒,随时听命。”
杨东甫振奋道:“臣听令!”
姬冰原点了下云江宁:“你随杨都督下去吧——有昭信侯消息,立时命人传递。”
云江宁磕了个头,起身与杨东甫退下。
圣驾有召,朱绛很快到了,另外带回了姬怀盛、方路云。
姬冰原看到姬怀盛眼皮也是微跳:“卿不是和昭信侯一起吗?”
姬怀盛上前跪下回话:“臣的确一开始是与昭信侯借商队掩饰去乌熊族探访,查访得乌熊族精壮男丁已不在,族里只剩下老弱妇孺,且对药品需求很大,应是已备战。后来臣等匆忙深夜撤离,才知道原来昭信侯打的是诱敌之计。昭信侯以身行险,诱了那背后主使出来,然后率着兵将连夜冒雨去追捕起了,当时雨太大,臣只能听从安排,先在方副将的护送下返回常林。”
姬冰原问:“背后主使是?”
姬怀盛脸色苍白:“河间王姬怀素,他承认一开始就未就藩,派的替身就藩,如今看北楔叛军称呼他为军师。依臣等推测,叛军应当已往王庭去了。”
姬冰原心下算了下,两百五十人,又分了至少三四十人护送姬怀盛,也就是说云祯带着两百号自己训练的私兵,就敢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追击诡诈多智的姬怀素,还冒着雨,趁着夜。
他深深吸了口气,平定情绪:“调三千骑兵来,朕亲自带人去找,有向导吗?”
姬怀盛连忙道:“臣商队带的熟悉地形的老向导,如今还在常林城歇息,可为引导。”
朱绛上前,眼睛里满是血丝:“末将愿随驾,方副将昨夜带兵设伏,应当也还记得地形。”
姬冰原长身而起:“准,即去准备,朕要立刻出发。”
他已走了出来,看到天已放晴,碧蓝如洗的天空一望无际,远处,杨东甫已亲自点了兵将,与云江宁出发,先锋部队已经疾驰而去。
君聿白走过来道:“还是没音讯?”为保万全,这次姬冰原专门带了他随军。
姬冰原摇了摇头。
君聿白微微带了些忧心:“弘虚大师说过,这孩子是孤凤之命,生来孤苦,无人怜惜。及冠前有一大劫,若是得大气运之人助他渡劫,则此后顺顺当当,无忧无难。”
姬冰原沉默着,他不信命,此刻他却希望自己真的身负真龙大气运。
身经百战曾百胜,他却从未如此惧怕。
他甚至心下盛怒。
他倒是轻松烧了圣旨,轻松说出殉葬这样的话出来,把自己的生命如此浪掷,却没想过,他若是有个万一,朕要如何吗?
他闭了眼睛,是,他的吉祥儿已经身陨过两次,每一次朕的确都替他报了仇,但,都好好活下去了。是以他觉得,他的命是微不足道的,是无人介意的,是可以很快被人忘却的,人们可以牺牲他,放弃他,忽视他,忘记他,继续生活,继续前行,花依然开,日依然如常落下。
所以可以轻易抛却,可以轻松放弃,是可以去换取别的东西的。
他把许多东西轻松置于自己生命之上。
姬怀素而已,也犯得着朕的皇后亲身犯险去诱他出来?
固然他知道,云祯其实是惧怕那不可知的未来,那个他御驾亲征失踪的未来,因此他才无论如何都要抹掉这战争的征兆。
他是为了朕。他知道。
他的吉祥儿一直有着这样轻贱生命的念头,可以随口要殉葬,可以毫不爱惜,时常贪欢苦短,随心所欲,仿佛有了今朝就没了明日,所以一旦要,就要痛快了,陪着他也只念着他开心舒服,走的时候却这般干脆利落毫无牵挂。
他早早意识到了他这看轻自己的苗头,他却没有重视,没有好好替他扳正了。
忘了他父母早逝,没有长辈教导,两世没有遇上珍惜过他的人。没有人告诉他,这世上有人爱他重他,教他不许轻弃浪掷了。
没有人告诉他,这世上有人爱重他逾于一切,他行险会担惊受怕,他受伤会心疼,他生病会难过,他若死……也相随。
没有谁能比他更重要,没有什么能比活着更好。
他咬牙切齿地想:等这次找回来了,非要教到他一辈子都不能忘记这个道理才行。
第142章 素问
“飕!”
利箭穿过北楔男子的左眼, 溅起了一丝血花,男子惨叫一声,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 滚落在地上, 挣扎了一会儿不动了。
姬怀素骑在马上, 看着远处那个玄甲少年, 他稳稳地张弓搭箭, 对准了他的眉心。
姬怀素苦笑着举起了双手示意投降。
从夜半追到正午,从大雨滂沱追到天气放晴, 他从来没有逃得这样狼狈过, 尝试过留一半的人留下来拦截他们,另外一队人护送他先行。
结果他们太灵活而敏锐了, 对方人少,意味着集结灵活,且明显经过严格精心的长期团队合作训练,死亡,受伤, 都不会影响他们的队伍集结,始终牢牢团结在一起又让他们能够灵活地互相援助,反而损伤最少, 阵型始终牢固而有效。拦截的队伍反而扑了空, 被他们轻松绕开继续紧追不舍,大雨似乎也阻拦不了他们的脚步,他们的体力始终看不出懈怠的苗头, 反而牢牢盯着他们。
反而是他们的队伍庞大而涣散,在漆黑的雨夜,被追赶和死亡威胁着的队伍不断地故意或者无意的走失走散, 溃败,到最后护着他的只剩下百人不到。
这百人却仍然不停的被背后放来的冷箭给射下马,一声声惨叫更是让他们逃得飞快。
姬怀素终于转头挥手停止了逃跑,低声和那北楔将军说了几句,转头举起手来,示意投降。
云祯始终牢牢捏着弓,指挥他们将马全部杀了,然后将姬怀素留在原地,后退一里,看着北楔的人都退后,才命人上前将姬怀素捆了起来,扔在马上,立刻疾驰回程。
99/102 首页 上一页 97 98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