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 最后一句话说得过于绝对,但大致就这么个意思。
私下里, 华夏已经跟同盟国交流沟通好。当然,好处没少给, 毕竟就算同盟国, 也没让人家白帮忙的道理不是?
原本自以为“铁板”一块的非华夏联盟, 在华夏分化之下, 瞬间分崩离析。
你道为何?
无他,华夏同盟国率先开始动员全国人民撤离母星,前往遍地黄金的新家园。
为此,华夏同盟国政府那叫一个尽心尽力, 各种激情演说轮番上演,只差将新家园描述得天上有地下无,错过这次机会,下次再难有,并且颁布一系列优厚待遇政策,只要愿意撤离,土地、资源人人都有份,还是大把大把,偌大星空任君挑选,甚至做得好的,直接送上资源星,乃至宜居星……
其他正在观望的国家见状,一个个瞠目结舌。
等反应过来,神色那叫一个精彩。
小国还好,那些在世界上拥有话语权的国家,可把这些叛徒国家给恨死了,摔东西怒骂比比皆是……
当然,最遭人恨的自然是华夏。
那些落后国家为何敢判出非华夏联盟率先发声,还不是背后有华夏支持?
不,不止是支持,直接就是受华夏指使。
可知道了又如何?
看着华夏同盟国一个个兴高采烈为搬迁新家园做准备,开始忙着收拾行李,打包家什,清理转移资产……
骂过之后,各国冷静下来,不管强国,还是弱国,都沉默不语。
让他们说什么,谴责吗?
要是这有用,想来各国早就做了。
那要不发动人民群众,用口水淹死华夏?
理由同上。
最后一招,挑起战争?
呵呵,最惜命的就是这些身居高位,掌控一国命脉的政治家、资本家,他们哪个敢开启世界大战?除非他们疯了。
而不开启世界大战,只是小打小闹,对华夏来说不疼不痒。来就是,华夏现在枪口正热乎着,欢迎他们来本国“观光”,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两双,都到这个地步了,华夏还怕他们不成?
小心项上人头不保。
在华夏跟各国掰手腕时,温汀正按照国家的请求带着专家团在探查星门背后星域。
既然华夏答应给同盟国安排一个不错的地方,那自然要落实,口说无凭不是?
随着这些日子母星系星门群队伍越发壮大,从之前的一万刚出头,现在都快要到一万五,而且队伍还在不断扩大。
暂时,华夏没派人驻守。
无他,这里被温汀联手虚空鲸给封锁了,一有外人进来,触动此地禁制,他们立刻就能知道。
不过,那也只是现在,等星门开放,各国开始撤离母星时,这里便会交给国家部队驻守,温汀不会再插手其中,只在背后坐镇。
华夏跟同盟国商量好,所有国家都分在邻近区域,以免出现意外时,单凭一国无力抵抗。没别的,实在是这些国家国力都太弱了,无法像米国等大国那样仅靠一国之力就可以在陌生星域立足,并取得长足发展。
华夏同盟国没那个底气,华夏又不可能时时帮他们,自然抱团互帮互助为好。
华夏同盟国也乐意如此,何况,还有华夏这个老大哥在边上搭一把,只要不是太倒霉,应该能迅速站稳脚跟,并进入发展快车道。
星门背后星域大都环境不错,资源丰富,按理,随便挑选一个就行,温汀却是带着专家团看了一个又一个,都不满意。
并非他要求高,眼光挑剔,而是华夏同盟国提出了一个要求,他们想要一片易守难攻星域。
这个要求看似不高,却着实让温汀为难。
也不知怎么回事,他之前走过的星域,基本都跟母星系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并非说恒星系相似,而是环境类同。
就是一马平川,无天险可守。
想要达到这个标准,目前来看,只能人为筑起一道防线。
而显然,同盟国没这个能力办到。
至于华夏,目前也难,他们顶多自给自足,靠人力搭起防线,其他还真无能为力,总不能派华夏军队过去吧?
温汀这一找,就足足找了半个多月,不知道穿梭了多少星门,总算在一座星门背后找到了这样一大片拥有天险可守,却又有安全通道可以出入的星域。
只要将这条安全通道封死,同盟国便可高枕无忧。
至于这会不会反过来成为华夏掣肘,不是没人想过,但谁会在双方来往正密切时,去考虑反目成仇后的情况,总不能说华夏盼着双方关系不好吧?
而且,同盟国真要有这个能力跟华夏反目,那华夏得多落魄?
真要如此,那反目就反目,既然华夏不行,无力守卫人界,那让别的国家上也一样,总归都是人族不是?
一找到合适地方,温汀一行人便没再停留,立刻返航,将情况报告给上面。
当然,这些就不用温汀出面,自有随行专家团去处理。
不过,温汀并没能就此清闲下来。
同盟国向华夏再次提出了一个要求,这本来会让人心生反感,却让华夏无法反驳。
原因在于这个要求并非同盟国不知好歹,而是所有迁出母星国家都必须要面对的实实在在的处境。
同盟国想要在新家园有一座通往大荒源界的源城。
虽然这听着让人不爽,但这个要求的确无可厚非。
没有出入源界通道,各国就没了发展前景,别说超越华夏,连赶上华夏都一点希望也没有。
人界,资源虽极其丰富,却到底层次太低了点,目前已知所有资源,都只是低阶,最好的资源,无非就是像赤鲸发现的特殊矿石赤火晶矿那样,再好的,没了。
也就是说,天花板极低,但凡对自己国家发展有所追求展望的,只怕都不会安于此现状。
如此,同盟国哪怕明知其他国家是在挑唆,刻意提醒他们这点,他们依旧腆着脸过来跟华夏提出了这个要求。
实在是这事太重要了,重要到同盟国为此不惜出尔反尔,毕竟再弱小的国家,也都有一颗成为强者的心不是?
好吧,也不算出尔反尔,同盟国只不过额外提了这么一个要求,并未说华夏不答应,他们就不履行原本合作条件。
但提跟不提还是不一样的。
既然提出来了,华夏就不可能当作其不存在,势必要考虑这么做的后果。
同盟国这边其实还好,关键是华夏看到了隐藏在这背后那些国家的决心。
恐怕同盟国只是先驱,真正想要华夏帮忙解决源城问题的是那些想到这点的国家。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非常现实。
华夏当局几经商量,多番推测,发现这一问题绕不开,真要强行驱逐各国离开母星,这是最基本,也是最低要求。
否则,就等着对方鱼死网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届时势必硝烟再起,生灵涂炭。
这是华夏当局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但他们怎么满足这些国家要求,从哪里去找那么多建城许可令给各国?
这不,讨论来讨论去,国家最终还是不得不请求文城出手。
而要请动文城,那就绕不开温汀和沈钦。
温汀还好,不管这些事,需要武力,叫上他便是,华夏当局真正需要面对的是沈钦。
华夏当局不由有些头疼。
沈钦可不好对付啊,原先因为文城开了先例之故,国家对沈钦于仕途上的压制显而易见。
之前几次还好,不是出于全人类考虑,就是于国于家都有好处,虽然国家沾光的比例更大,但沈钦他们也得到了好处。
饶是如此,光温汀和沈钦两人累积的贡献,便已经非常庞大,简直就是一骑绝尘,若再算上这次,那国家怕是再压制不住沈钦的崛起,也不好意思压制。
这对华夏来说,到底是好是坏,谁也说不准。
华夏当局心里发愁,生生愁得皱纹都多了几条。
最终还是决定,赌了,放开对沈钦的限制,让他自由发展,怎么也比留着一堆异心不死的各国在面前碍眼要好。
一方怎么说也是自己人,另一方自古就不两立,怎么选择还用说吗?
事实也是如此,沈钦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此前,他可是从未跟国家提出过会让国家为难的事情,除文城外。这次却不是了,他先是拉上温汀参与会议,哪怕只是列席旁听,当个背景板,温汀这样的背景板也无法让人忽略,很好地起到了震慑作用。
随后,不出意料,沈钦迈出了试探脚步,开始竞争教育部副部长职位。
首长们扶额,答应吧,似乎不妥,不答应吧,那会让人寒心。
这可真是难为死他们了。
为何这世上有沈钦这样难缠的小年轻,又正好碰上温汀这样以一己之力整整拔高整个华夏,乃至全人类上限的绝世奇才式人物?
两人碰到一块,那简直就像干柴遇到烈火,轰一下就点燃了,火势瞬间燎原,不光伤到了敌人,甚至连自己人都被烫到,虽然说热度并不高,却总让人悬着心不是?
第155章
但谁让国家有求于沈钦, 求的还很大,恐怕除了文城,没谁能完成这样的要求, 沈钦这么做已经算是很给国家面子。
不过只是个教育部副部长而已, 给, 他要就给他。
好吧, 华夏当局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教育部副部长, 还是专管教育方面的, 这能是小职务?
没有哪个领导敢这么说。
那可是教育部, 事关华夏未来,怎么会是可有可无的部门?
华夏当局这么想也只是出于无奈。
算了, 端看沈钦和温汀两人行事, 并无太过出格的地方, 唯一让他们担忧的不过是个人崇拜太甚, 最后发展成他们不想要看到的局面。
除此之外, 华夏当局对两人无可挑剔, 甚至对他们满是赞誉。
可就这一点,让大领导们心有戚戚。
可惜, 还是压不住了。
那索性就不压,由着这两位异变之后崛起最快的年轻人自由发展, 茁壮成长, 看他们到底能带华夏走向何方。
他们这些老家伙, 在边上把关就行了, 免得事情失控,他们最不想看到什么,偏偏就来什么。
这便够了,其余的就留给后人去操劳吧。他们还是省省这个心, 多活几年,多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有多精彩,方才不枉来这人世间走一遭。
会谈很顺利,在得到想要的东西后,沈钦便不再极尽渲染国家交给他的任务有多难,有多不可思议,连掩饰都不曾,很快就松口,答应国家的请求。
与会领导:“……”合着前面全是做戏,说这难那难都是为了达到顺利摘下教育部副部长这个职务?
感慨完,大领导们不由倒抽一口气。
对他们来说,别说蜃珠,光想要弄到建城许可令就千难万难,没有一定机缘,没有人员牺牲,连一块都别想弄到,而沈钦,轻松就应下了他们这个要求,提供的还都是清一色蜃珠……
文城,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厉害。
大领导们瞬间木了。
这一刻,他们都有一种泱泱一个大国居然敌不过一座城池的错觉。
不得不感叹世事无常。
他们啊,真是老了,以后将会彻底成为年轻人的时代。
当天夜里,温汀将沈钦从沈家接到他在华府大学的宿舍,问出他心中疑惑:“怎么选择去教育部?”
沈钦扬起眉梢,淡淡瞥了他一眼:“还不都是因为你?”
“我?”温汀惊讶。
沈钦点头进一步确认:“就是因为你。”
“哦,那你倒是说说怎么因为我?”温汀先是挑眉,接着便笑了,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沈钦却是一点开玩笑的意思都没有,一脸正色道:“你之前说得很有道理,一个国家出什么问题都可以,就教育这一块不行。”
温汀:“……”他说过这句话?好像没有,不过貌似感叹过类似情况。
问题是就算这样,沈钦也没道理就此把目光瞄向教育部。
权力更大的部门它不香吗,有了权力,想改革教育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温汀所料没错,沈钦当然不可能仅仅因为此就选择进入教育部。但他这么说也没问题,他的确是认可温汀的主张,不过多了一项,还结合了他的现状。
沈钦本身就在华府大学就任副校长一职,虽然任的是武职,主管华府大学防卫,兼监督学校领导班子,避免方针政策上出现大问题,走教育部直升通道会简单许多,也不容易引起国家反感。
事实也是,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沈钦就得到国家默许。虽说还要经历明面上竞争,走程序,跟内定其实也差不多,沈钦出任下一任教育部副部长已经是板上钉钉,除非出现什么不可抗力,譬如,他跟温汀都出问题,或者国家自顾不暇……
真要如此,那沈钦也只能自认倒霉,怨不得谁。
不过话又说回来,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谁还会去关心这个?
温汀也就这么随口一问,得到答案后,他便不再纠结于此。教育部没什么不好,这可是华夏未来人才培养基地,正好,他也看不惯那些教材,特别是历史,其他涉及这些的科目也一样。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说从小学到大的数学吧,大家耳熟能详的数学公理定律之类,有多少出自西方,又有多少出自华夏?
估计大多数人脑海中呈现的都是西方人名字。
事实真是如此吗?
并不是,实际上差距远没这么大。
那为何给大家的感觉就好像有名的数学家都是西方人?
原因很明显,教材编写问题。
放大了西方贡献,将以华夏为主的东方发明发现给隐去。
数学家华夏自古有之,数学著作更是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不说别的,伏羲八卦就是明确记载中最早的二进制著作,现代最主要的发明之一计算机,就是用的二进制。
那这个二进制从何而来,西方自己发明的?
不是,显而易见,来自华夏。
同理,十进制也是出自华夏,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数字“零”的定义和出现,同样,源于华夏,而且很早就有这个概念。
还有目前已经被大众淘汰,只在某些行业中流行的算盘,其实用处非常多,远比大家想象中简单计算要复杂,四则运算只是基本,开方乘方照样可以,只要数字不超出算盘运算极限。
108/172 首页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