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各族人口动辄以千亿万亿计,这还是人口算少的,厉害的人口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这个多提供一点,那个多提供一分,无数人文明之光力量汇聚到一起,那总量就非常可观。
第240章
而这只是开始。
随着时间推移, 沈钦本源之力润物细无声般浸入各族,无声无息被他影响的各族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 从而导致汇聚到温汀身上的文明之光力量也跟着水涨船高, 且越往后, 涨幅就越明显。
这其中, 感受最深的却并非温汀, 而是最终受益者混沌, 温汀不过只是一个中转站罢了。
随着混沌一族首领混沌全力以赴, 混沌世界核心混沌应付起来越来越艰难,别说左支右拙, 到后来几乎到了毫无招架之力的地步, 原本玄妙无比的核心渐渐褪去神秘, 逐渐向寻常世界核心转化。
而就在这时, 一股新生力量涌入, 很微弱, 甚至可以说是微不可查,混沌却第一时间就感受到。这股力量乍眼看来跟之前它从温汀身上汲取的文明之光力量没什么区别, 仔细感觉,却能发现其中差别。
这股新生力量更强、更纯粹, 哪怕只是一点, 却也让混沌看到了希望。
事实也是如此, 随着时间推移, 这股力量越来越强,虽然并不能逆转局势,却让混沌世界混沌挨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等到了援兵的到来。
万幸, 继混沌一族混沌之后第二波到来的是混沌世界本土世界超脱者,人数不多,数量还不足一个巴掌之数,加上混沌世界混沌,却足以和混沌一族混沌抗衡,甚至反过来形成压制局面。
然而,想要一举拿下混沌一族混沌却也没那么容易。
若放在他们全盛时期,这可能并不算太难,但现在,他们做不到,只能压着对方打,一时半会却也奈何不得混沌一族混沌。
局面看似对混沌世界一方有利,连核心带几位世界超脱者,心下却都一派凝重。
事实恰恰相反,若一直这么僵持下去,对混沌世界来说有害无利。
无他,混沌一族底蕴更深,别看最尖端武力还不如混沌世界这个后起之秀,但他们人多势众。
蚁多咬死象,当初混沌世界就是这么被他们拖垮的,最后只剩下一分两半的混沌世界核心,以及最尖端武力,其余,早就消散于历史长河中。
是,混沌世界自然不止本土顶尖世界超脱者幸存,还有另一批世界超脱者可以支援,但比起稍逊一筹,却源源不绝的混沌一族一方后继力量却是差远了。
更不要说,原本属于混沌世界一方最顶尖武力,如此漫长岁月被困下来,消磨了不少,而混沌一族这方实力却在不断上涨,虽然涨幅并不大,但此消彼长下来,结局已经可以预见。
不管是混沌世界一方,还是混沌一族一方,都知道这点。若局势一直这么下去,结果跟上次不会有两样,混沌一族这方必然再次压倒混沌世界一方,能改变局面的只能是新生力量。
而这样的人存在吗?
事实很明显,答案是肯定的。
否则混沌世界混沌压根没办法脱离虚无海,还是赶在它即将泯灭之际。
当然,存在不代表就会被重视,这也可能是机缘巧合。
或许,在进入混沌世界之前,混沌一族混沌还不以为意。但当他发现确有其人,并且对混沌世界混沌有助益之时,他就不这么想了。
一经察觉,混沌一族混沌不是没想过直击要害,将不确定因素直接扼杀于摇篮之中。可惜,混沌世界混沌也不是吃素的,扛着伤害也要将他拦下。之后,混沌世界混沌又来了援军,他再无向这位混沌世界新生力量出手的机会。
但他不急,正如他一时间拿不下混沌世界混沌,反过来一样,对方想消灭他也不容易,这需要一个过程,远比他毁灭混沌世界混沌要难,哪怕对方还有一批援军也一样。
混沌世界有援兵,他一样也有,而且只多不少,他只要小心一点,不盲目自大,等到后续力量到来,拖也能拖死他们。
唯一变数便是那位不明身份人物。
一开始,混沌一族混沌还没太放在心上,只当是哪位神秘高手。后来,他发现不对劲。
按说,以他全盛状态全力攻击,混沌世界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但它却比他预计坚持得更久,久到对方等到了第一批援军赶来,哪怕最后力量消耗严重,也超出他预料。
事后他稍一想便明白,变数恐怕出在那位他此前不怎么放在心上,只当他是哪位在此隐居或者路过的不明人物身上。
对方态度如此明显,显然是站在混沌世界一方。
看来,是他太过想当然,混沌世界混沌脱困显然不是偶然,而是人为,对方十成十就是那位助它脱困之人。
但也仅此而已。
纵观对方死守不动,对混沌世界混沌助力也相当有限,仅让它勉强支撑到了第一批援兵到来,便可知,对方不足为虑。
混沌一族混沌很快就在心中作下如此结论,却也没有小觑对方。
事情可一可二,不可再三。他不想再来第三次,务必要在这次将混沌世界彻底捏死,一切可能出现的意外因素,全都要消除,即便不足为虑,也要第一时间就解决。
可惜,现在他腾不开手,只能等待后续部队到来。
不过,快了,用不了多久,一旁这个不确定因素就会被拿下。
对于混沌一族混沌打算,温汀一无所知。他现在正全神贯注感悟源文之道。
说实话,在此之前,温汀从来不认为源文之道能跟文明之道比肩。正好相反,在他认知中,文明之道比源文之道更加厉害。
此时,他却有了不同想法。
或许,源文之道站得更高。没别的,只因他忽然意识到,文明之道也包括在源文之道中,只是他此前从没想过这点而已。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源文之道就一定强过其他本源之道,只不过它上限更高而已,至于能不能戳到这块天花板,因人而异。就像很多寻常源文师,也只是精通那么一两系源文,对应的,也就是那么一两条本源之道罢了,想要将整个源文之道参研透,别说窗,连门都没有。
但那是一般源文师,温汀不同,他的源文之道格外与众不同,几乎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凡是他能想到的源文,若花费心思去感悟,就没有哪个不能书写,即便当时不成,那也只是暂时。
温汀能感觉到,源文之道对他门户大敞,只要他想感悟,就能感悟到。但这不是真正的源文之道,这仅是将各种本源之道通过源文手段表现出来,充其量也只是掌握了其他本源之道而已,真正的源文之道不该是这样。
可惜,温汀所站层次还不够高,他能感觉到这点,却无从着手,只能先从分散的源文出发,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源文,然后尝试着将它们一一融合,争取量变达到质变,看最终能否触及源文之道根本。
若能,那自是皆大欢喜。要不行的话,那结果恐怕不太美妙。
不过真到了那时,温汀怕是也用不着考虑这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温汀掌握的源文越来越多。他原本打算等达到一定程度,再来融合,没想到中途源文就有了融合迹象。
当然,并非源文有了自主意识,而是温汀潜意识中有这种想法,且这种念头比较强烈,以至于直接反应到源文身上。
见状,温汀分出一部分心神在源文融合上面。
先是同一系源文进行融合,之后慢慢扩大到相近类源文,再然后是不同类源文。
同一系源文融合相对比较简单,几乎没有任何困难,温汀就将它们融合为一体。相近类源文也还好,有难度,却不大,温汀费点时间就能掌握。不同类源文,甚至互斥类源文融合,就没那么简单。
这一点,温汀早就预料到,并不觉得意外。
若放以前,他大可以慢慢磨,花费大把时间,终有一天能达成。
现在,他不可能这么做,他最缺的就是时间,自然不可能如此按部就班。
温汀只能冒着风险,拼着自身可能遭到反噬的危险,强行将它们融合。
事情不出所料,强行融合的后果很快就呈现出来,温汀本源域如狂风过境一般,一片狼藉。
然而,即便如此,温汀也没有改变决定。只要他还能坚持,本源域没有遭到毁灭性破坏,他就不会收手。
温汀状况无人得知,表面上他完好无损,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和谐,但这并不包括沈钦在内。
沈钦现在意识就随着他的本源一起进驻温汀本源域,温汀本源域一有变化,他就察觉到。
起初,他即便担忧,也没办法。后来,看到温汀本源域一片动荡,甚至连文明之光都影响到,他再无法冷静旁观。
沈钦本源用途非常单一,只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对温汀无效。
但那又如何,沈钦做不到什么也不做,就这么干看着。此前,他本源之力对外不对内,眼下,他顾不得那么多,将温汀本源域也笼罩在内,权且死马当作活马医。
谁想,效果远比沈钦预期要好。起码,温汀如今堪比恒河沙数的文明之光慢慢平静下来。
不过稍一想也能说得通,毕竟,文明之光并非温汀本人,而是连接的其他人。沈钦本源无法影响温汀,对其他人可是效果明显。
当然,沈钦这是托了在温汀本源域内的便利。否则,他即便能影响其他人,也无法穿过温汀本源域,影响到其中文明之光。
牵一发而动全身。
文明之光受温汀源文融合影响动荡减弱,慢慢恢复正常状态,甚至状态还有所提升,连带着温汀也跟着受益。
之前文明之光力量怎么也不够用,现在,温汀敏锐感觉到混沌对这些力量渴求没那么迫切,他自然将其中一部分截留,用来强化自身,加快对源文之道感悟,从而降低源文融合难度。
与此同时,混沌世界混沌也察觉到温汀本源之力变化。
混沌一族混沌能想到的,它自然也能想到,甚至想得更深入。
所以,哪怕它再危险,也没涸泽而渔,从来没有超过温汀承受能力过度抽取力量。不过那时它只是抱着一线希望,而现在,它真切看到了破局机会,而这个关键很可能就应在温汀身上,就更不可能如此,反而开始不断降低力量汲取,只保持最基本对侵染压制。
反正,现在局势僵持,它就算再多一点力量,一时三刻也无法摆脱侵染影响,对大局没有根本性改变,还不如将力量留给温汀,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突破。
第241章 修文
然而, 种种助益加到一起,也只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
温汀融合源文速度是加快了, 但强行就是强行,不可能变成自然而然,破坏降低, 不代表问题就此解决。
相反, 随着温汀融合源文数量渐多,降幅达到一个低谷后, 开始剧烈反弹。
反噬来得迅猛激烈,几乎毫无征兆下,温汀喷出一口血, 点点殷红洒在衣衫上,仿若披上了一件红衣,观之触目惊心。
可即便这样,温汀也没有停止源文融合, 只不过吸取教训, 不再强行融合罢了。
树挪死, 人挪活,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不成?
此道不通,那他改走另外一条道就是。
既然源文强行融合不成,那他就走另一个极端,放开思维, 按照他自己的理解和接收的信息, 展开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去感悟。
说到感悟,这是温汀日常修炼课程, 但那都是基于具体某个或某类源文,有着明确的含义范围划分,结合平常体验,其实并不难,至少对他而言是如此。
但若要谈到到底什么是源文,温汀就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现在,他就要去探究这个所以然。
这对温汀来说,难,很难,非常难。
源文到底是什么?
温汀能给出的答案只有一个,它是一种规则,一种关于源文的规则,就跟冰火水风这些本源能力一样,再多却没了。
然而这并不能解释何为源文,这种答案可以解释任何本源能力,同样的答案放到其他本源能力上一样适用。
温汀只知道一点,源文可以作为文字使用,但反过来却不一定成立,甚至大多数文明创造的文字都不能作为源文运用。
远的不说,就说人族,几千年来,创造的语言文字不胜其数,真正能窥见源文之道的文明却是寥寥无几,而历史悠久至今尚存的却只有华夏文明一个。
可见,源文之道的特殊性,远比文明之道更加特殊。
它诞生于文明,却又不局限于文明。
华夏文明消失,温汀文明之道便走到尽头,除非他改变自己的文明之道。显然,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从未有过改弦易辙的念头。
但源文之道并不会随着华夏文明消失而停滞。
温汀修习的源文之道脱胎于华夏文明,却并不受其束缚。
当然,真要如此,他源文之道修炼一途势必会减缓。
无他,虽然最后殊途同归,温汀修炼源文之道过程却是基于华夏文明而言。这明显是一条坦途、捷径,脱离这个大前提,他就要自行开辟道路,劈荆斩棘前行,难度之大,可以想象。
但源文再特殊,说到底它也是一种文字,只不过这种文字非常特殊,特殊到蕴含强大力量。
温汀脑海中飞速闪过从古至今华夏文明文字演变,从现在使用的简体,到繁体,再然后是楷书、隶书、篆书、金文、甲骨文、陶文。
这之后是否还有文字存在,温汀不得而知,考古界众说纷纭,但最终指向无疑就是源文。
当然,这里说的源文指的是狭义上的源文,真正诞生于自然的源文,而非广义上将能修习源文之道所有文字都包括在内。
温汀还没到触及最终源文境界,但他知道,最终源文该是什么样。早在他还未觉醒之前,他就有幸在华阳秘境万道书院见识过真正的源文。
那种感觉非常玄妙,明明他不认识万道书院大门牌匾上如同鬼画符般“万道书院”这几个字,意思却清晰印入脑海,告诉他,这就是万道书院,不是图画,就是文字。
可惜,也就仅此而已,之后,温汀再无缘得见。
照万道书院古人类留下的传承给出的解释,是为了不影响后人修炼,避免重蹈覆辙。
温汀能理解。
成王败寇,古人类失败了,就代表他们站得还不够高,看得还不够远,经验极有可能非但没有帮助,反而会成为拖累。
初衷不错,然而,这也给后人修炼源文之道加大了难度。
温汀现在就是如此,他急需各种经验体悟作参考。遗憾的是,除了“万道书院”所见识仅有几个源文,他一无所知,只能靠自己去反向推演。
167/172 首页 上一页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