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速滑求生[末世]——晒豆酱

时间:2021-03-19 12:07:04  作者:晒豆酱
  夏冰看了一眼他的鞋,行了,怪不得小破孩儿不讲配合,他是大道速滑运动员,没队友,冰上玩儿命拼速度的那类。
  作者有话要说:
  短道速滑和大道速滑是两个项目,器材、场地和规则完全不一样,大道其实叫速度滑冰,简称速滑,为了和短道区分,才俗称大道速滑。
  冰崽物资:零食-50,饮用水0。
 
 
第011章 踏出安全区
  冰刀鞋,是每一个冰上运动员的腿。刀刃用的是65号钢,每一双鞋都是手工打磨开刃的。要确保冰刀有棱有角有平面,才能吃得住冰,时间久了,刀刃用成了圆滑弧度的刃面,咬不住冰。
  别说普通速度的滑冰都吃力,放在平均时速50公里一小时的极限赛道上,非常危险。
  所以上冰刀的第一节 课,教练就强调过磨鞋的重要性。学校有专业磨冰刀的鞋架,夏冰还记得自己是怎么拎着冰刀鞋,排队去磨。磨刀石发出来的声音,一辈子忘不了。
  也要追随他一辈子。
  因为他是一名短道速滑运动员。
  培养一名速滑运动员很难,要不是养父母的大力支持,也没有自己的今天。
  首先,冰刀鞋很危险,很伤人,上次飞扬被别的队过弯推离了滑道,速度非常快了,万一刃口对着自己,对着腿上随便一根血管来一刀,人根本救不回来。
  这也是很多家长不让孩子选择速滑的原因之一,冰刀太长。
  另外,由于速滑必须要求有400米滑行赛道,普通冰场不允许速滑冰刀进入,所以条件非常苛刻,注定了小运动员要不有坚实的经济后盾做基础,一上来就能每天去国家办的专业冰场训练,要不就像他自己那样,在最北方的城市,凌晨三点最冷的时候,排队在冰面滑行。
  所以练冰的人一定不能怕冷,怕冷就输在艰苦的起跑线上。冰面温度低,长期训练,脚底下都是凉的。
  还有就是,速滑累,太累了。这一项追求绝对速度,身体机能要全部开发,上了赛道,连体的比赛紧身服是不防寒的,不仅冷,还要把身体裹得严严实实,最大限度减少空气的阻力。可以说,每一个运动员都是冻着完成比赛,但从不退场。
  韧带撕裂和肺泡练炸,是最常见的专业病。绝对速度,绝对体能。
  “小孩儿饿不饿?”夏冰把零食递过去。
  陈重还在试鞋,目光只略略接触一下,接过了牛肉干。
  行,爱吃肉干,不爱吃鱿鱼丝,夏冰记住了。他的目光集中到陈重的脚上。
  “你是练大道的?”他问。
  陈重直起了上身,在冰刀鞋的加持下,显得特别高。“嗯,大道速滑。”
  陈重现在穿着的这双鞋,是大道冰刀鞋,也就是速度滑冰鞋。
  夏冰带领的一队是短道速滑,两种比赛无论从赛制上还是装备上,都完全不一样。短道速滑需要前后手配合,有肢体接触,所以他们的装备更安全,要佩戴头盔和防止割伤的手套、护颈、护膝,冰刀管完全是封闭的,刀根是圆弧形。
  另外,冰刀身短一些,刀刃底部,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一多磨些,有弧度,减少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便于弯道时滑弧线前进。短道速滑冰刀的刀身也比较高,在冰刀倾斜度很大时,冰鞋也不会接触冰面。
  陈重的装备告诉夏冰,小孩儿是练速度滑冰的,也就是他们口中的大道滑冰,没接力配合,独身一人破冰斩将,特点就是速度快,巨快,所以冰刀刀体很长,刀刃窄平,蹬冰面积大而摩擦阻力小。鞋腰也矮一些,因为运动员要降低身体重心。
  比赛时,大道运动员不戴头盔护具,把负重减到最低,是真正较量滑行速度的冰上运动,不借助助力。
  时速更快,快得可怕。
  陈重显然就是独身练习速度滑冰的选手,他的性格也练不了接力配合。他就是一把冰刀,只能独自完成比赛,用速度压制。
  夏冰不禁有些犯难,这样的队员,真的危险。
  既然决定要扫荡6层,这顿饭大家都撒开了胃口吃,饿了好几天,零食的存量瞬间减少一半。
  晚上,夏冰带领队员揉搓小腿肚。“快,都搓热了,千万别让肌肉僵硬。”
  促进血液循环,小腿抽筋是冰面运动的高发状况。要在平时也就算了,现在这种环境里,抽筋就等于死了。
  飞扬和梁子一直互相搓,对于自己即将展开的计划,又期待又害怕。夏冰明白他们的心,都在担心父母,如果真的能冲出去,或许就有可能找到他们。
  陈重那小孩儿就在沙发上坐着,摸着冰刀鞋,旁边一根冰球棒,一会儿去阳台看看,一会儿趴在门上听外面的动静。
  “夏队,他的病到底好没好啊?”梁初不禁问。
  夏冰摇摇头,又点点头。“他不伤害自己人就没事儿。给他些时间适应,别让他感觉不安。”
  他知道陈重容易不安,那年小孩儿才9岁,就因为别人说话声音大,尿了裤子。现在陈重长大了,可在夏冰眼里,他还是以前那个躲在自我世界里的小男孩儿,自己给他换尿不湿,他还打了自己一下呢。
  当时的生活老师说,这个孩子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还容易有暴力倾向,再没有好转就要退学了。现在再回想,那些可能都是自闭症的表现。
  因为没有别的活动,洗漱完,大家准备睡了。夏冰缩在睡袋里,两只脚冰凉,他的脸怕冷,是这些年训练太苦,直接给冻坏了,不管身上再怎么穿,鼻子都怕冷,每年冬训的晨练都能把他冻哭。
  鼻子酸疼,眼泪控制不住往下流,顶着一个红鼻头带着全队滑冰绕大圈。现在,他拿一条枕巾盖着下半脸,连鼻子一起盖上,突然想起陈重怕冷,就把队里统一发的黑羽绒服给他盖上了。
  他这样一盖,原本背向他的陈重,转过来了。
  夏冰第一反应是自己无意间的一碰吓着他了。
  “是我。”夏冰在黑暗里说。
  陈重快速地看了他一眼,又只给侧脸。确实吓着他一下,但也没完全吓死,因为陈重知道身边的人只有夏冰一个。对曾经有自闭症的自己来说,安全感和耐心是渴望。
  他很敏感,环境变化会引起巨大不安,小时候,连冰场上多了几道裂痕他都会感到不舒服。耐心,是一直陪伴不放弃,陈重也是长大了才知道,自闭症的孩子完全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而且还聪明。
  每一个自闭儿童都是聪慧的,所以他们的障碍更多,也控制不住小动作,无法克制行动时就会打人。陈重不想这样。
  因为上课无法集中,干扰课堂,小动作不断,小学时一直在留级,复读。直到他病情好转,每年跳一级,别人不懂的知识点,自己看一眼就会了。
  他也不懂别人为什么不懂,更不懂冰面滑行有什么难点,教练都告诉你们技巧了,你们还不会。
  但夏冰不一样,他对自己有耐心,写了8年的信。所以,即便他没有回复最后一封,陈重也不想怪他。
  “你是不是想和我说什么?”夏冰看出了陈重的犹豫,“我闭上眼你再说,我不看你。”
  说完,夏冰把眼睛闭上了,眼睫毛却是颤的,证明他没睡。
  陈重嗓子里发干,是长期在寒冷环境中的正常干燥,舌根发苦。
  “说吧说吧,小孩儿。”夏冰闭着眼逗他,“队长听着呢。”
  听着呢,陈重喜欢这句话。自己小时候说话晚,说错话又被爸妈拎起来揍,很少有人愿意听自己磕磕绊绊说完一句。
  “我买鲨鱼了。”他对着夏冰的脸说,看自己呼出来的白气,落到夏冰鼻梁骨那颗深红色的小痦子上。
  “啊?”夏冰闭着眼,眉梢一抬,随后嘴角勾起来了,噙着痞痞的笑,“什么鱼啊?”
  他给忘了,陈重失落了一下。自己14岁生日那年,夏冰寄了300块钱,让自己去买礼物。每一年的生日,他都会给自己寄钱、寄贺卡,夏冰和别人不一样,他是夏天的冰。
  “哦,我想起来了。”夏冰闭着眼回忆,自己曾经问过他,拿钱买了什么生日礼物,“礼物?是不是?”边问,还边用膝盖往这边顶,虽然隔着两个睡袋,但陈重还是感觉到了。
  挨打挨多了,任何触碰,对自己来说都是刺激。
  不过他最高兴的还是夏冰想起来了。“鲨鱼抱枕。”
  “我知道那个,抱着睡觉的鲨鲨。”夏冰脸上笑,心里也笑,真是小孩儿,过生日买抱枕,“等这场灾难过去了,队长重新给你买一个。”
  陈重看了一眼自己的行李箱。“在箱子里。”
  “啊?”夏冰一下把眼睛睁开了。
  眼睛一睁开,陈重的眼神像是和自己躲猫猫,当面溜走了,抓都抓不住。夏冰赶紧又闭上:“你带着鲨鱼来?”
  “习惯了。”陈重又看他一眼,不是不敢看,而是怕看久了,自己容易烦躁,父母打人的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着我。
  夏冰又笑了,点了点头。“那咱们突围的时候也带着,不丢下鲨鲨,它算一队编外成员。”
  陈重的眼睛在黑暗中一亮。
  忽然,楼道里传来凄惨的哭喊声,先是尖叫,随即变成谁来救救我,然后突然就没声了。
  又有人想要从楼内冲出去。
  夏冰紧紧皱着眉,这种声音,这几天听得太多,好像都习惯了。“睡吧,保存体力,明天行动。”
  陈重没点头也没摇头,反正把眼睛闭上了,挺乖。
  这一觉,夏冰睡得还不错,下半夜时换下梁子和飞扬,和陈重背靠着背,互相靠着对方的肩膀还能休息会儿。
  天色亮起来之后他没急着行动,反而是全体休息,把睡眠补充好,直到中午最暖和的时候才开始吃饭,两个惊喜盒全部吃空。
  零食种类多,但都是小包装,在四个男生面前也就塞塞牙缝。吃完饭,大家换上统一装备,一队的队服。
  陈重穿的是言意钧的,因为胸口有绣字。他取来黑色圆珠笔,把名字化掉,写下了两个大大的方块字:陈重。
  他们先把冰箱抬下来,小心翼翼抬起桌子挪回原位。没有了阻挡物,他们和外面的世界就剩下一道岌岌可危的门。
  夏冰通过猫眼观察门外,等到门外的丧尸拐了弯,离开了这边的直道,他对队员们做出最后的手势:“穿鞋,拿刀,带护颈护膝,上头盔。记住,接下来我们面对的都不是人,别手软。”
  几个人一起上装备,踩上冰刀鞋立刻高出不少,头盔戴好后,又高了不少。陈重第一次佩戴短道速滑的保护设备,感觉很陌生。
  他是速度滑冰选手,赛道上没有队友,全是敌人,不需要保护和配合,只需要冲线。速度快,目无一切。
  夏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屋里弹尽粮绝,很快就要陷入绝境,看来丧尸电影里演的都是真的,逃出去才有一线生天。
  门开了,经历了一个半月的躲藏,他们终于有勇气离开609的庇护。
  楼道的地面上结了一层冰,别人眼里的寸步难行,他们脚下的天然战场。
  作者有话要说:
  陈重:我可不可以说,自己是童养婿?夏队养大我,就要对我负责。
  夏冰:这时候别琢磨谈恋爱,活着要紧。
  陈重:我不。
 
 
第012章 第一批物资
  冰就在脚下,可四个人站得很稳,都是穿冰刀鞋比运动鞋更熟练的男生,冰上疾跑,平地崴脚。脚腕有力气,踝骨凸严严实实裹在专业速滑鞋的软皮里,鞋带没打过蜡。
  鞋带是滑行保护的一环,一旦用了普通打过蜡的,很容易松脱。
  速滑中鞋带松脱,后果很严重。
  夏冰排一位,身后是飞扬、梁子,让陈重来收尾。因为小孩儿的主攻项目是大道极简的速滑,这个项目不靠团队能力,不靠团结,就拼个人。
  你有多牛逼,你就上多高的领奖台,比赛中连头盔都没有,纯玩儿命的,你快你就赢。
  换句话说,这也注定陈重是一位不会配合的速滑选手,把他放在队伍当中,不安全。
  出发前,每个人都喝了一口二锅头,壮胆儿。喉咙里是暖的,可楼道温度特别低,比609室内低许多。即便穿着秋冬季的队服,夏冰还是觉出关节在发僵。
  呼出去的气都是白的,照着这种温度,飞扬要是在室外吓哭,眼睫毛上能结不少小冰渣。
  找机会把他吓哭,试试看。
  夏冰回头看了一眼,笑了笑,算是给自己放松。放松真的很重要,特别是赛前,人一紧张就抢跑,抢跑次数超过规定,比赛资格直接取消的。
  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再回赛场。
  再见到郎健教练,把陈重这个很有发展的小孩儿,亲手教到教练手里。
  郎教练一定高兴坏了。
  楼道环境比想象中好些,冰面平整,但是偶尔能见到肉块。原本应当是纯白色的冰面,有不少地方染红,因为有血的关系,变得粘稠。不停地有脚步声传过来,丧尸就在拐弯处,夏冰带着他的队员小小心心地滑着,双腿稍稍弯曲,让冰刀保持平行。
  鼻尖、膝盖、鞋尖,三点稳定,是学滑冰的第一课。他们又回到了小时候,仿佛如履薄冰。
  到了拐弯处,夏冰打手势,让大家蹲下。
  后面两个拿刀的,和一个拎冰球棍的,都蹲下了。
  楼道是L型,609刚好在最里面,拐弯是等电梯的地方,紧挨着安全通道的楼梯。夏冰整个人已经紧张到不行了,只有他自己知道,有多害怕。
  右边拐角,丧尸的影子不断晃动,像从冰面凸显出来的人,缓缓地,浮出来。
  夏冰探出一点脑袋,看见他们了。其中一个的肚皮都被掏穿了,从这边,能看到那边去。内脏被吃空,可是还活着。
  不,不是活着,是还活动着。
  夏冰手里拿着一把餐刀,计划把刀扔进安全通道,这样可以把6层的丧尸吸引到楼梯间。再冲过去,把楼梯间的门关上。
  如果计划成功,6层的丧尸就被隔绝了,最起码这一层相对安全。
  电影里是这么演,用声音吸引丧尸注意,趁机逃生。武器不够的情况下,不硬扛。
  更何况,中国没法持枪,国外的丧尸片可以痛快突突突,这里没有这个条件。
  夏冰也完全相信,一定会有救援队,一定会有营救活动,只不过幸存者太多,受感染面积太大,暂时忙不过来。
  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被营救之前,活下去。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