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场前半小时,傅庆南来了。
钱文生大步走上去和他拥抱,连城看一会,跟着达伦去了别处。
“连城,来认识一下郭先生。”达伦一脸喜气,他刚刚被熟识的制片人找上,蓝莓台正在策划一档综艺节目,有和连城合作的意愿。
“郭先生是是蓝莓台的制作总监,也是《运动无限》的总策划人。”
郭靓矮矮胖胖的,身份挺高,却不端着。达伦刚介绍完他就主动伸手出来,“连城是吧,早就想和你合作了,今天总算有机会。”
连城和他握了手,心知他说的只是客套话,“郭总监您好,很高兴认识你。”
蓝莓台以综艺起家,出品过好几档风靡全国的综艺。
连城也多少知道一些,他只是意外自己也会被综艺节目看中。
通常这些节目都会选一些能“造梗”的明星,连城的性格实在不适合上综艺。
“我们这档综艺和之前有过的节目都不一样。”郭靓把他俩拉到角落里,这才解释起来。
这些年蓝莓台策划的综艺多多少少都有国外综艺的影子,虽然节目火了,可借鉴的标签还是挂在头顶上,再加上隔壁黄桃台发展势头很猛,蓝莓台台长就慌了。
必须要自创一档综艺节目,作为蓝莓台的翻身仗。
是以他们打算采用今年大火的极限运动的名头,准备邀请一些常驻嘉宾,每期再邀请几个退役的运动员,也算是变相科普的慢综艺。
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挑选常驻嘉宾。
不仅要自带话题,还要求有一定的运动能力,郭靓不知从哪里听来消息,知道连城要参演钱文生的电影,灵机一动,就来请连城了。
“虽然是一档慢综艺,但完全不会影响你接下来的电影拍摄,我刚才还听到你们说明年才开机,你看这不是正好弥补空档期了吗?”郭靓笑眯眯的,他看出来连城有些不太想拍摄综艺。
但他还是在好言相劝,至于原因,蓝莓台近期发展势头不好,他这个总监也备受打击,底下人起了反心,郭靓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保住位置,为台里拉投资。
腾达大手笔地往一部电影里砸两个亿的事情,圈里人尽皆知,现在不知有多少人挤破脑门想从腾达拉到投资。
帮连城上综艺,万一让他猜中温晏青的心思,投资的事肯定就不发愁了,那他竞选台长的可能性又大了几分。
如果没有猜中,选连城也不亏,毕竟他的话题流量也不小。
郭靓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响。
连城听了他的介绍,也颇为心动,没有任何犹豫地就答应了。
参加节目还能向退役运动员请教,太划算了。
六点电影准时开场,连城进了放映室,找了角落位置坐下。
屋内的灯光渐渐关闭,喧嚣也逐渐变得小声,影厅变得黑暗,所有人都在紧紧盯着,等待电影开始。
电影时常共一百二十六分钟,一直等到屏幕上跳出来“谢谢观看”,也没人从座位上站起来。
直到屋里传来掌声,逐渐扩大,从稀稀落落变得无比热闹,傅庆南带头站起身来,在前面鼓掌。
连城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没有人说话,只有无尽的掌声。
“我鸡皮疙瘩半天下不去,我的天啊。”达伦跟着鼓掌,小声在连城身边说着自己的感受。
太震撼了,电影十分钟以后,几乎每帧都是高能。
前来观看的人逐渐散去,有些人急着散场发推文。
连城回到钱文生身边,才发现祈越在前面坐着,正在和傅庆南聊天。
这次连城躲不掉了,他伸出手打声招呼:“傅导。”
傅庆南淡淡睨他一眼,就继续和祈越聊天。
连城收回手,有些尴尬。
钱文生连忙把他拉到一边,“这电影稳了,到场的都说可以,你的表演也很精彩。”
“嗯,我知道。”连城神色如常,咧开嘴巴笑了一下,又回头看傅庆南。
傅庆南和祈越聊完了,二人正握着手,祈越声音很大:“多谢傅导栽培,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他目光越过傅庆南,看向连城,眼神里满里挑衅。
无声的交锋。
连城插在兜里手指忍不住摩挲。
祈越走了,放映厅里的人也都散了差不多。
傅庆南和钱文生打过招呼也要离开,经过连城时脚步一顿,他看见连城低着头,脸上无悲无喜,不知怎的,心口一酸。
“这次你表现的很好,我仿佛看到了最初的那个你。”迟疑片刻,傅庆南还是说了这句话,然后匆匆离去。
在他看不见的身后,连城突然有种落泪的冲动。
连城终于明白过来了,为什么第二个副本会让他失去控制。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就像是驾驶一艘船航行在远洋之上,你以为你掌握了航向,却发现,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也不过是已经写好的既定的剧本,早已偏离最初的轨道。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电影播放完的当天晚上,《峥嵘》再次冲上热搜。
一干业内影评人纷纷发出安利,总结下来关键词都是鸡皮疙瘩、震撼。
徐越文是b站不知名影视区解说up主,他发了一百多个视频,始终不温不火,这次终于下定决心,准备跟风蹭一蹭热度。于是借了表哥的东风,得到能看《峥嵘》首映的资格。
可电影看完了,徐越文心里沉甸甸的,又空落落的。他在自己不到五十万粉丝的号上发了动态,“刚看完《峥嵘》,突然觉得自己这么凉也真的很幸福了。三天后出视频。”
发完动态,徐越文就关闭手机,开始查看电影相关的资料。
直到深夜,他才从堆满资料的电脑前抬起头来,眼中充满了血丝。
电影五天后,于凌晨12点上映。徐越文买了两场的票,看了一场,又进去看一场。
第一遍是为了欣赏,第二遍则为了几下前几次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
出了电影院,天灰蒙蒙的发亮,他伸了个懒腰,打车回家准备把剩下的视频一口气做完。
作者有话要说: 啊终于走到入v这一天了,没有你们我根本走不到这里,所以真心很感谢看我文的小天使们。
这是我第一次想要认真的写自己心中的故事,评论里的每条留言我都有看,大家的鼓励就是我前进的动力,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慢慢进步。
写到这一章颇有感慨,希望我能够不忘初心,完成我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们愿意见证一只小猫咪慢慢成长!请包养(饲养)我吧!
鞠躬!
第42章 徐越文的点评
《峥嵘》首日的院线排片率还是很高的,正赶上十一黄金周的当天,许多工作完的年轻人不想回家浪费时间,干脆三三两两约了好友吃饭,嗨到十一二点,正赶上看电影首映。
但国庆期间绝不可能只有这一部电影,除了张树华的电影,国内好几个知名大导演联合创作的献礼片,是一部合家欢电影,首映第一天流水就过亿。
除此之外,国外的系列大电影,当红女星出演的爱情电影,港澳地区的警匪片……不要命一样往电影院里挤。
和这些电影一比,《峥嵘》的风格似乎过于文艺,又过闷,以至于当天首映后,评论里大多都在说,是好电影,但看完快抑郁了。
有些人走近电影院之前,往往会先看评论怎么说,除了一些好这口的影迷会主动进电影院看。大多数人都不想在这么快乐的假期里给自己找不痛快。
温晏青在电脑桌前轮番查看各大电影app里《峥嵘》的评分,他赶在凌晨第一场去看了电影,腾达旗下的一百多个电影院被他包圆了。
腾达员工,上到部门经理,下到保洁员,手里都有电影票,不仅可以自己看,还能带亲朋好友一起来看。
也算是黄金周的节礼。是以在腾达旗下电影院里,《峥嵘》的上座率高达95%。
达伦也在死死盯着电影票房,截止到黄金周第一天的晚上十点,票房才三千万。
这个数字不算低,可也不算高。尤其是在一众被叫好的电影里,简直差到没眼看。
钱文生原本还抱着电影上映时说不定票房会爆的想法,结果心也凉的一大截。
按照院线给的排片率来看,《峥嵘》13%的排片率不算低了,比国外那部电影高了3%,然而票房却只是对方的一半。
票房不高,院线排片率也会随之降低,除非剧组动点小动作。
可那太丢面了。张树华不是靠票房养活的小导演,也不想丢这个人,再去求爷爷告奶奶地动关系提高排片率。
“只能这样了,多少能回本。”钱文生心里还是有些遗憾的,这部电影得奖的可能性比较大,票房却不怎么尽人意。
这在电影圈里也很常见。
连城早就有了这个心理准备,只有达伦还在可惜:“这可是你单飞后的第一部 电影,票房决定你的名声懂不懂?”
微博上已经有人笑连城是票房毒药了。
徐越文再次检查了自己的视频,没发现有什么不对,按了一键发送,视频上传成功正在接受审核。
他终于像是做完了一件大事,长舒一口气,往身后的床上一倒,呼呼大睡一场。
等他再醒来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半了。
徐越文点开b站,惯性点开自己的视频,查看评论。
却惊讶的发现,视频下的评论居然近千条了……他以前每个视频不超过五百评论,还都是要积攒一段时间的。
按耐住心里的激动,徐越文翻看着评论,大多是都表示赞同他视频里的意见,也有人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观点。
他点开其中一个人的评论,思考片刻后写下了自己的回复。
温晏青收到群里的艾特。
“群主群主,你快看这个视频,我觉得他说的超好的!”
附上视频链接“浅谈《峥嵘》中掩埋的历史往事”,标题起的像是大学论文。
他点进去,播放量才几千,评论也寥寥无几。b站当天许多影视区up主都做了影视杂谈,可真没几个人讨论《峥嵘》的。
估计是群友搜索时发现了这个视频,时常二十八分钟。
温晏青看了下时间,点击播放。up主自做的片头跳过,略带沙哑的男声咳嗽一声,声音里还有些紧张局促。
“大家好,我是徐哥,关注好电影。十一黄金周来临,观众朋友们也迎来了久违的长假,这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看电影放松一下。今年的国庆大电影堪称修罗场,佳片众多,而我这次要讲的,就是其中并不起眼的一部。”
“《峥嵘》,是国内知名大导演张树华的作品,传闻也是他最后的封山之作。张老爷子年岁已大,身体已经不如过往,这次的首映典礼他本人也并未出席,加大了这个传闻的可信度。”
“想要了解《峥嵘》,我们首先要了解,张树华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导演。”
视频里的声音渐渐找到感觉,声音也放松了很多,他开始科普张树华的人生经历。张树华出生在电影世家,几岁就开始演电影,成为上个世纪著名的童星,成年以后,他已经是国内排上号的演员,但他并没有继续演戏,而是选择出国深造,回国后转行拍电影。
他二十岁拍的处女作,在豆瓣被列为人生必看电影系列之一,此后他的导演之路顺风顺水。三十岁之前,张树华的作品锐利张扬,充满了时代特有的风采,而在他三十岁到五十岁的作品,他逐渐改变风格,走上了探索历史的道路。
“这也是为什么,业界内把张树华导演称为历史片之父。他拍摄的几部国内战争片,严肃有余,给人以很大的反思,无论是在分镜还是在转场上,都为人津津乐道。这些电影至今还是国内电影学院派教科书指定内容。”
“更有意思的是,天才的导演之路并不是孤寂的。傅庆南同为天才导演,走的路子却和张树华截然不同,二人针锋相对多年,五十岁以后,也许张树华是想压倒傅庆南的优势,专而拍摄傅庆南擅长的文艺片,风格也逐渐变得不伦不类。这也是《峥嵘》最大的诟病。”
张树华在这条路上努力了将近二十年,拍摄出来的几部类似文艺片风格的电影全都损失惨重,但他还是不泄气。
“很多观众估计看到电影宣传时,都和我一样懵圈。什么叫大时代中的个人异化?当我们走进近代历史的时候,扑面而来的全是民族的、时代的痛,那些痛让我们感同身受,虽然许多相关电影也以固定的视角插入,但最后的主题无疑还是凝聚大的时代。”
“说到这里,很多还没看过电影的观众可能会以为,电影内容也和往常那些电影类似。但我想说,张树华并没有挂羊头卖狗肉,电影确实如同他宣传中指出的那样,是一首小人物的悲歌。但,如果让从他的作品中挑一部最喜欢的,以前是《优伶》,现在是《峥嵘》。”
接下来的内容涉及轻微剧透,up主提醒过后,有短暂的计时等待不想被剧透的观众离开。
他前面的科普就用了七分钟,水平很高超,成功的吸引了温晏青的注意力。虽然他已经看过电影,可还是想对照这个up主说的话,是否和自己心中所想的一样。
温晏青暂停视频,随手把链接分享到群里,又迫不及待回来继续观看。
“电影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连城扮演的季明晟,一条是祈越扮演的季明宏,这二人同为兄弟,性格不同,命运也有所不同。”
徐越文简单分析了兄弟二人的命运,在电影的前半段,季明晟做出的一切选择都和他的性格息息相关。
“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季明晟,在还没有收到要求他回国的电报时,为什么会主动从日本回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我们晚些再讲。回国后,镜头几乎都在季明晟这边,他久居日本,没见过国内的惨象,父母身亡,和哥哥不和,以及环境的黑暗,都是推动他吸食鸦片的原因。”
“他确实不是一个坚强的人,甚至可以说很是懦弱。被保护的太好的公子哥,面对这些压力时首先想的是逃避。当时随处可见的鸦片,也成了他堕落的根源。”
慌不择路只想离开哥哥的季明晟错误地前往满洲,自此,暗线变成主线。
“哥哥季明晟的戏份仍然有,他参加革命,身边尽是炮火连天。而弟弟错逃满洲,那里没有轰隆的炮声,只有人们无声的呐喊。”
29/70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