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那么可爱……”
“对了,你之前说要带他们考察丝绸之路——”韩信继续往下翻,“那位小赵将军问你什么时候出发,他随时待命。”
他想了想:“才出了一趟远门,好累。等年后吧。”
诸葛亮又翻个身,静静平躺着,叹气:“都过年了,怎么还这么多事。”
“是你答应刘备要替他卖命的。”韩信把文件往旁边桌子上一放,“你又喜欢事无巨细,都要自己过手,可不忙么?”
诸葛亮舒了口气,觉得他说得对,这习惯确实不好,得改一改。
“不要紧,我已经找到接班人了,等教会他上手后就能分担许多……”他突然从被子下面掀开一角,松散的长发向外倾泻,“这不算压榨童工吧?”
韩信盯着他那袖子下露出的一截手腕看了会儿,才说:“你是说,外面那只小灰?”
诸葛亮顿时精神起来:“小姜他已经来了?”
不愧是专业的追踪型雇佣兵,比他想象中还要快许多。
“院子里太吵,他没进来,在桃树下等你。”
“怎么不早说。”他赶紧坐起身,找外衣披上。
韩信伸手捋起他鬓边的一绺发丝,突然问:“我送你的发簪呢?”
诸葛亮哦了一声,朝他挑眉笑:“我有了更好的,更新换代了。”
他还想说什么,诸葛亮已经飞快地晃出了门外,小跑下楼,那一绺头发也像一股风从他手指间溜了出去。
韩信悻悻地收回手,心说我还不知道吗,不就是嬴政给你送了一堆出土文物。
皇帝还真是了不起……唉,他也想当。
……
院子里确实闹腾得厉害。
长安带回来的狐狸精和鸡窝里的雉鸡精十分投缘,很快打成一片,叽叽喳喳地叫着。
而那群大白鹅则围成一圈,谨慎地打量着桃树下那灰黑色的大狼狗,兴许是感觉到他身上隐隐的血腥味,都不敢靠得太近。
诸葛亮却浑然无觉走上前去,刚张开手臂,就被他扑了个满面,环住他后爪抱了起来,那条大尾巴便蹭着他的手腕精神抖擞地摇晃起来。
他环视一圈,没看到李白的踪影,想到刚才他和项羽商量着什么,该不会真的给他请神医去了吧?
他迟疑着转回来,院子另一头,项羽正敲着蜂箱,有模有样地给吕布传授采蜜的五种小技巧。
头顶传来一声口哨。
诸葛亮抱着小姜仰头望去,韩信撑在二楼的栏杆上,朝他挑眉。
“如今可还满意?”
他眨了眨眼睛,问:“你是指哪方面?”
“八方诸侯英雄,有一半都在你这里了。”韩信托着下巴慢条斯理地,看他没什么反应,不禁问,“你就没有对一统中原什么的有点想法么?”
诸葛亮放下大狼狗,拍了拍他脑袋轻声说:“等我一会儿。”
韩信看他拿着地图走进屋里,一扬手,铺在了书桌上。
“这是全国商道和经济中心划分区域。”诸葛亮在他对面坐下,羽扇拂过地图一角,抬眸时微微含笑,“没有什么错漏吧?”
韩信低头仔细看了一遍,唔了声:“你把北边胡地也算进来了?”
“分久必合,这是大趋势,当然要算。”
“哦,这么说,你早有打算?准备建议刘老板参加下一届公会战么?”
诸葛亮却摇了摇头。
“今三分天下,”他在上方与左右两侧各点了一下,“最为稳定,一旦打破这个局势,反而会带来无穷麻烦。”
“有变数,才有挑战性。”韩信不以为然。
“你只是想打架而已吧。”诸葛亮放下扇子,瞥了他一眼。
他不置可否:“难道就安于一隅?”
“北方城池众多,江东是新起之秀,海运发达。”韩信说,“之前你就和我说过这些,你要想帮刘备稳固势力,蜀地虽是天府之土,浑然天成,却到底悠闲,要想扩大势力,那势必要侵吞他人的底盘。商场也如战场,总要分个你死我活的。难道你就只想要稳定吗?”
“当然不是。”诸葛亮说,“但商场又与战场不同,若只有一家独大,上下垄断,对谁都不是好事。要良性、长久发展,就要有竞争对手,相互抗衡、牵制。”
韩信看了他一眼:“你还提前为老板考虑这么多?是不是想得太远了,他都未必在意这些。”
“不……只是习惯使然。”诸葛亮慢慢道。
他觉得韩信脑子够聪明,总会想明白的,便不再和他争执这件事,转而指向另一边:“你方才说扩大门路,我觉得,必须得从曹魏手中将这条商道抢下来。”
韩信仍在想他的话,此时抬眼顺着他指的地图角落看去,正是他说要带人去考察的丝绸之路。
“什么时候想的?”他挑眉,“和你姘头去看月牙泉的时候?”
诸葛亮莞尔不语,说了这么多有些口渴,便搁下地图起身走出去,正看到李白扯着一人的手冲进院子里。
那医师背着行囊,走得踉踉跄跄,等李白停下,又哎哟了一声,差点跌倒。
他抬起头,诸葛亮觉得他有几分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
“华神医。”只见李白握住他的双手,声情并茂道:“我老婆肚子里的孩子就交给你了。”
华佗一头雾水地扶正了自己的帽子,转头看见诸葛亮倚在门边,似笑非笑地看过来,眼睛一亮。
“诶,那日在南中一别,许久不见。想不到你们已经……”他顿了顿,“都有孩子了啊?”
诸葛亮没回答,瞪了李白一眼。他完全没看见,亮晶晶地眼睛盯着华佗,紧张问:“如何?”
华佗搭着诸葛亮的手腕,沉思片刻,抬头道:“唉,大过年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说……”
李白:“不要紧,我受得住。”
华佗点了点头:“我起先看这脉象,确实是有孕之兆,随后仔细分辨,又发觉有一股奇异之气游走全身穴位关节,冲破堵塞,才明白过来,此乃血脉觉醒的前兆。”
诸葛亮给李白递了个眼神:我就说吧。
“不过你也不用太灰心,事在人为,只要好好调理身体,日后结晶也不是难事。”医师继续道,“当然,以凡人之身化龙,会耗费太多精血,容易早衰,我建议是在家里好好休养,食药方面多补点……应该还是有救的。”
李白不禁呆了呆,后半部分根本没听进去:“你的意思是,男人还真有可能怀孕?”
华佗咳了一声:“我翻阅古籍考据过,传闻龙生九子,可物种之间都有生殖隔离,如何能生?除非,他运神力,将子嗣在自己体内孕育,成形后再取出……如此,便同人间妇人分娩一般。”
“……”
草,听起来好像还挺学术的,真的不是瞎编的么!
诸葛亮看着华佗写药方,双手环于胸前,微微眯起眼睛。
他实在不理解男人为什么对子嗣怀有如此大的兴致,就算他自诩聪慧,也弄不明白李白此时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韩信侧目:“……说得你好像不是男人一样。”
诸葛亮不为所动:“我性冷淡。”
“……”
韩信捶了下手心:“都说龙性本淫,可我怎么看,都和你没什么相似之处。你说,到底是青龙血脉在你体内觉醒?还是那青龙借你的躯体死而复生?”
作者有话要说:过年以后就打大秦副本,终于看到了完结的曙光!_(:з」∠)_
第123章
李白刚提着药方站起,抬头就看到一个影子从头顶飞了出去。
他顺着那道抛物线看过去,又回头,看到诸葛亮若无其事地抱着自己的尾巴拍拍鳞片,假装不受控制的样子。
“他又对你的尾巴做了什么?”
诸葛亮云淡风轻地解释:“哦,他惹怒了一条龙。”
“……”
李白又看了看院墙,不知道淮阴侯现在掉到哪块玉米地里去了,一点动静也没有。他象征性地表示了一下人文关怀:“但愿人没事。”
当然私心来说,他更希望诸葛亮把院子里其他男人也一并丢出去。
不过那样未免显得太小肚鸡肠,少了点名流雅士的风范。表面功夫还是要装一装的。
“我看看。”诸葛亮从他手里接过药方,只粗略扫了一眼,便忍不住皱眉。
他认得不少中药名,结合这潦草的字迹,稍微想想,就已经觉得嘴里泛苦,打了个寒噤。
一定要这样吗?他质问李白,你不觉得我们这样想多年求子未成、急病乱投医的中年夫妇?
李白:“你又在瞎说什么呢,别胡思乱想,这是为你身体好。你没看到小说里那些修士破境时也需要一大堆灵丹妙药护着么。”
诸葛亮:“……你少看些修仙小说。自己不务正业异想天开就算了,别带坏小杜。”
这么一说,他想起,自己起床以后还没看到杜甫的身影,心里不由一咯噔。
可别是小青龙飞得太嗨了,把人家直接从天上扔了下去……
诸葛亮小跑出院子,一时情急不知道从何处开始找,突然被小灰扯住裤腿,往一个方向扭头。
他看过去,只见陶渊明的院子里伸出一根细竹,挂在墙头晃悠悠的。
他敲开邻居家的门进去,不由松了口气,熊猫团子正抱在竹枝头上啃着叶子,安然自得。
“没事,他昨晚就在我这里睡的呢。”陶渊明大方地摆摆手表示不要紧,“我们还讨论了最新流行的散文诗歌,十分投缘……不愧是跟着李太白混的,小小年纪已经如此了得!”
“是吗?”诸葛亮微微一笑,见他眉飞色舞,很有一番倾诉欲的样子,便顺势问,“你们聊什么了?”
陶渊明说起这个就更精神了,绘声绘色道来:“我前几日去山间与友人乘舟赏雪,午睡片刻,突然做了一个奇梦……”
夹岸落英缤纷,恍若隔世。
他说完,见诸葛亮瞧着自己新种下的小竹林,似乎有些走神:“孔明?”
“嗯,我听着,”诸葛亮应道,“你说,是在武陵有这么一处……桃花源?”
陶渊明点点头:“我梦见的画面如此真实,又有诸多细节,若是我潜意识中想象出来的,未免太离奇。是吧,杜二?”
熊猫扭头嗷了声。
诸葛亮沉思许久,终于开口:“你知道吗?这孩子之前被李太白忽悠着一起去深山老林寻仙求道,饿得都瘦了几圈。”
陶渊明坚定:“这个肯定是真的,我还记得那附近的路标呢!”
“嗯……”诸葛亮半信半疑,“那有没有具体坐标呢?”
“等等,我醒来以后都记在本子上了,我去找一下。”
陶渊明进屋里去翻箱倒柜,半天都没出来,诸葛亮走进去一看,书桌上堆满了各种小说画本。
他好奇,随手翻开几页封面,只见上面堂而皇之写着“落魄书生入赘丞相府,一朝翻身把人压”、“霸道诗仙强娶美貌狐狸精”之类的标题,便沉默着合上了。
将小说放回去、又顺手替陶渊明摆整齐之前,诸葛亮又瞥了一眼作者的名字。
小青。
嗯……这是谁呢,怎么怪眼熟的。
诸葛亮托着下巴,表情深沉,突然听到桌子下砰的一声,大约是陶渊明一头撞在了木板上。
“你别急,”他赶紧说,“慢慢来,我不赶时间。”
终于,陶先生拿着地图和笔记本从柜子里钻出来,兴致冲冲:“都在这里了!”
诸葛亮翻了翻他的记录,微微惊讶。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详细一些,地名,人名,连附近村庄的小坐标都清清楚楚,对照着系统地图核实,也没有问题。
“怎么样,我感觉还是靠谱的吧?”陶渊明微微羞涩,“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我们今晚就出发吧?”
诸葛亮:“……明天就是除夕了。”
“哎,武陵离我们这儿又不远,抓紧时间,说不定明天早上就能回程了。”他摩拳擦掌,并不在乎那么多,“太白兄呢?我去叫他。”
小邻居难得行动力惊人,要走出宅居数个月的家园,诸葛亮不好泼他的冷水,点点头说:“也好,我也收拾一下。”
他回到院子里,房客们正撺掇着写春联挂灯笼,李白拿出笔墨,洋洋洒洒写下行云流水的草书,正要拿给诸葛亮过目,却被他拉了过去。
“你原本有什么跨年计划?”诸葛亮表情严肃。
李白愣了愣,想:“一般来说,逢年过节,游戏主城里应该会有一些节日活动……比如打年兽,集红包拼图什么的,图个彩头,刷一刷经验也不错。”
“那好。”诸葛亮就直说了,“既然没什么特别的打算,和我出一趟门吧。”
他顿时为之一振,浅金色的眼眸仿若照进了星辰:“就我们两人,度蜜月?”
“……还有小杜和小陶。”
诗人扬起的呆毛又垂了下去:哦。
来到陶渊明面前时,李白已经整理好了心情,摆出高深莫测的姿态。
这很符合外人眼中榜首第一吟游诗人的气派,陶渊明仰望一番,顿时深受鼓励,觉得这一行更多了几成把握。
109/130 首页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