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越异世之秦皓的生活日常(穿越重生)——南山老莲花

时间:2021-04-17 16:41:08  作者:南山老莲花
  “叔,我先去还马车,你在这边等我还是和我一起去。”
  “你去吧,我找相熟衙役先叙叙。”
  放下村长,秦皓直奔马行,有凭条为证,马匹和车厢的状态完好,伙计很快就把五十两定金退还给秦皓。
  一看天已大亮,秦皓背着包快步走回县衙,县衙大门大开,门口立了两个衙役。
  村长正和一个穿官服的中年男子聊的正欢,隔老远,秦皓就看到村长向他挥手,他小跑过去。
  “王书记官,这位就是秦皓,前几天救小孩的义士。”
  “就是你呀,真是年少有为,何县令已经交待好了,落户和过户都没有问题,随我来就行,办完之后县令要亲自接见义士以表心意,不好太耽误了。”
  办理的过程非常迅速,秦皓只负责按了三个指印,户籍文书,房屋和土地契书就到手了。
  秦皓取出十八两银子,给村长十七两,另外一两递给了书记官,书记官直接摆手没要手续费。
  “你是我们县的大功臣,怎么可以收手续费,何县令知道要怪罪的。”
  何县令在此地任职三年,无功无过,每年的考核都中规中矩,本以为升迁遥遥无期,毫无希望。
  这次秦皓抓住了偷小孩的犯人,顺着落网犯人的口供,一锅端了一个从事贩卖幼儿到海外的犯罪团伙,解救了一百多个小汉子。
  这么大一件功劳,何县令当然受到朝廷嘉奖,明年升迁已经板上钉钉了,还很有可能会越级提拔。
  何县令自然将秦皓视为福星,职权范围内也愿意给秦皓行点方便。
  因此当秦皓和村长一起去拜见县令的时候,破天荒地,何县令第一次在门口迎接了这两位无功名的平头百姓。
  亲自奉茶之后,何县令赞许地看着秦皓,心想:好一个丰神俊秀的好汉子。
  本以为是一个莽汉,奖励个牌匾,再添些银两就算仁至义尽了。
  现在看秦皓眼神镇定,应酬进退有余,气势比五十多岁的徐家村村长还足些,不由有些招揽之意。
  “秦义士可有想好落户之后作何营生,县衙现有捕头的空缺,如果秦义士有意,可以来县衙做事。”
  村长非常欣喜,村里有人在县衙任职,还是捕头大人,以后村里很多事情会好办很多,只是没想到秦皓竟拒绝了这天大的好事。
  “感谢县令大人抬爱,草民刚到贵宝地,家人都没于海难,心情悲痛欲绝,短时间实在没有精力担当如此重要的职务。”
  既然秦皓不愿意,何县令也不强求,虽有点遗憾,也能体谅秦皓痛失家人的心理,寒暄了几句,奖励了秦皓五十两白银,一块义士牌匾,就打发他们两个人离开了。
  牌匾改日会由县衙派人送去村里,秦皓只是把银两领取了,离开县衙后,秦皓拉着村长去县城最好的酒楼聚东风吃午饭。
  “叔,这几天实在太麻烦您了,为了我的事跑前跑后,啥也不说了,咱爷俩今天好好吃一顿,好好喝点酒,下午我租牛车送咱们回去。”
  “好呀,今天叔也尝尝好酒,在家你叔么不让多喝。”村长笑的皱纹都深了很多。
  进酒楼要了个临湖包间,透过窗户就能看到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村长乐呵呵地坐下来,听着酒楼小二在旁边推荐菜色。
  秦皓要村长点菜点酒,村长知道他得了赏钱,点了四个招牌肉菜,炭烤羊排,红烧排骨,麻辣猪蹄和清蒸鲈鱼。
  秦皓加了两个素菜,再要了两坛上好的女儿红。
  一顿饭下来,村长喝得醉意绵绵,走路都不稳,和秦皓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直接从叔辈变成了平辈。
  秦皓扶着摇摇欲坠的村长,心里已经为他默哀了,待会回村可能会被夫郎打吧。
  路过书铺,秦皓把村长放在书铺的长凳上,自己买了几本这个国家地理,历史,常识相关的书籍,打算这几天恶补一下。
  看了眼已经人事不醒的村长,秦皓又在书铺旁边的烧鸡店买了两只烧鸡,待会送一只给村长夫郎,让他消消气,村长也能好过点,更重要的是不要迁怒到自己身上。
  叫了一辆牛车,和车夫一起把村长抬上车,秦皓离他远远地坐在另一边,酒气太重,虽然秦皓爱喝酒,但不喜欢闻别人的酒气。
  一直到村长家门口,村长都没有醒,鼾声震天响,不时还嘀咕再来一碗,再来一碗。
  秦皓完全没有脾气,冲着院内叫村长夫郎和村长儿子徐良,恰好两个人都在家。
  村长夫郎一出来看到这个情况,还是什么不清楚的,自家男人的德行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最清楚的。
  徐良半蹲着,秦皓从后面将村长弄到他背上,村长夫郎一个劲地说:“咋喝这么多,秦皓,没闹你吧。”
  “没有的,叔么。”说完怂怂地塞了一只烧鸡给村长夫郎。
  “这个给大壮的,叔么,村长叔太高兴了,多喝了一点,你不要太担心。”
  本来心里还有几分埋怨,看着手里几斤重的烧鸡,村长夫郎什么怨气都没有了,多贴心的孩子呀,要怪就怪自家男人,肯定缠着喝酒了。
  趁此机会,秦皓支使车夫赶紧把牛车赶走,回到家后结完车钱,拿着烧鸡诱惑家里孩子去了。
  家里几个人逐一观摩了他的文书,一个个大字不认识几个,倒是愿意把几张薄薄的纸看出花来。
  “这下真要在这里住下了。”王叔么感叹。
  接下来几天,两家忙着交租,打包富余的谷子,等着县城粮店收购,秦皓时不时搭把手,空闲时间把书拿出来看一看。
  这个国家叫雁国,和华夏历史完全没有关系,前几年新帝登基,宰了一串旧朝遗老之后,开始大力发展农业和经济,另一方面坚持强兵路线,打的邻国没有一个国家敢再犯天颜。
  在百姓的眼里,这是一个好皇帝。
  堪堪弱冠,但手段非凡,对平民减免税赋,出台政令整治贪官,大力发展商贸,国内国泰民安,隐隐有太平盛世之势。
  府城的港口就是两年前在新的政令支持下兴盛起来的,朝廷划了专门的部门负责海外贸易业务,看来新皇帝也指着这只金母鸡多下金鸡蛋。
  如此,倒可以在这两个月的农闲时期去府城看看。
  现在没有正当营生,怎么好向徐宜表明心迹,本来年纪就大了一截,又顶着一个无业游民的帽子,怎么想求爱成功的可能性都为零。
  化悲愤为力量,抗着一把锄头,秦皓将院子里废弃的菜地全部翻整了一遍,整整齐齐地划分成十陇。
  又细细地把地里的杂草,小石子挑出来丢弃,菜地里的土被翻得松软细致,没有一个土坷垃。
  每一陇菜地撒了不同的菜种,青椒,黄瓜,苦瓜,韭菜,小白菜,甘蓝,丝瓜,南瓜,大蒜,小葱种了个遍,每天早上,晚上雷打不动地定时浇水。
  连续干了几天,徐宜望了望头上烈日,实在想不通秦皓为什么要这么急切地种菜,他们家和王叔么家蔬菜很多,多的都要收了晒成干菜。
  又很担心他的伤口,虽然从药堂回来之后完全没有看出秦皓有任何异样,上山下河骑马样样都行,但大夫说过还需要换药。
  徐宜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每顿不忘给秦皓补一个鸡蛋,下午还会格外煮一锅绿豆汤,酸梅汤之类的给全家人清火。
  徐杉悄悄地向徐宜抱怨,说哥哥偏心,只有皓哥每顿都有鸡蛋,其他人都没有,还说哥哥是不是更喜欢皓哥了。
  虽然知道徐杉人小,什么都不懂,徐宜还是觉得很羞,装作要打徐杉的屁屁,吓的徐杉之后不敢再说。
  等到七天一到,徐宜还是忍不住问了秦皓。
  “皓哥,大夫之前说你的伤还要换药,是不是和徐迩一起去一趟县城,再找老大夫看看。”
  “是呀,皓哥,你还翻土,种菜了好几天,我都忘记你受伤了。”徐迩也惊呼起来,如果不是他哥哥提起,他已经完全想不起这个事了,突然自责了起来,皓哥对他这么好,他却连皓哥受伤也没有关心,更没有帮皓哥种菜。
  “没事,我洗澡的时候看了,伤口都愈合了,不用去了。”
  只能说空间的消炎药效果好得逆天,虽然救人的时候又撕裂一次,但除了第一天感受到一丝不便外,后来就正常了。
 
 
第12章 宴客
  再过几天,木匠叔就来家里通知说家具做好了,让秦皓有空过去验货,有什么不满意的还可以修改。
  秦皓取了银两,当场就随木匠叔回去看货,徐迩,徐杉农闲在家,也跟着去凑热闹。
  家具做的比想象中还要好太多。
  样式古朴的木床两张,长宽足有两米,床柱和床头雕了吉祥的花鸟图样,美观大方。
  衣柜也按照秦皓描述的现代模式,做成四开的推拉门,分区合理,有挂衣的木钩,也有一格格装小衣物的抽屉。
  柜门上没有俗气的大字,只是凿出一条条简单的线条。
  桌子要了两张,一张用作书桌,木匠叔之前给秀才做过书桌,因此做出来的书桌很雅气,配了小软凳。
  还做了一张餐桌,大圆桌加一套靠椅。
  秦皓最满意的是一张软塌,既可以用来小憩,往后仰还可以变成摇摇椅。
  古人智慧真的超群,放在现代,秦皓也没有看过这样的设计。
  还有橱柜,书架等其他各种架子做的也比当时定的要多,木匠叔考虑的很周到,秦皓没想到的也帮他做了出来。
  爽快地付钱,一件一件的家具被牛车拉回了秦皓的家,等到家具全部入屋,秦皓将之前买的东西也从徐宜家搬过来,这才有点家的雏形。
  秦皓和王叔么商量,想办几桌酒席宴请村里人,一方面因为他买房了,喊大伙聚聚。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要告知徐家村的村民他要在这里安家了。
  王叔么给他定了饭菜标准,不能像这几天自己家里吃的一样,顿顿精米白面,大鱼大肉。
  村里摆宴席,就算是地主家也最多是糙米饭,两三盆肉菜,两三个素菜。
  秦皓想着自己也不必刻意突出,入乡随俗,就同意王叔么定的五个菜,两荤两素加一汤,主食有糙米饭和蒸玉米。
  秦皓会打猎,两荤定成土豆烧鸡,爆炒兔肉,一汤就定为酸菜鱼汤。
  王叔么主动要做宴席主厨,徐宜负责给他打下手,徐华,徐迩负责招待客人和端菜,洗碗。
  倒是秦皓没有被安排任何事,到时候负责应酬村里威望高的长辈喝酒就行。
  宴请的清单秦皓请村长过目敲定,同时麻烦村长邀请客人。
  和村长详聊之后,预计要准备十六桌,保险起见,秦皓预留了两桌富余席面,不怕人多,只怕席面不够。
  宴席定在四天后的初七中午,还有四天留给秦皓准备食材。
  四天内要抓二十只野鸡,二十只兔子,二十条草鱼。
  王叔么找么家村子相熟的猎户借了张大弓,秦皓上手一拉,感觉山上兔子要灭绝了。
  带着徐迩,跑进深山才抓到足量的野鸡和兔子,又去了更远的河流,扫荡了一条河的鱼。
  抓捕过程不难,难的是抓回来后的宰杀收拾。
  三家人齐动手,烧水,剃毛,收拾内脏,切块,整整一天,才清理完,手上的腥味迟迟不散。
  连夜采摘蔬菜,清洗,放在篮子里备用。
  秦皓抽空去县城买了花生瓜子,若干种干果,还打了十几斤米酒酿,到时候热水一冲,想喝多少有多少。
  等到宴客的早晨,王叔么早早就来到秦皓家,煮了一大锅肉丝面,几个人一起吃了个饱饱的早饭。
  之后指挥着徐华,徐迩去村里借桌椅,碗筷。徐宜留在秦皓家里帮王叔么切菜腌菜,调酱料。
  进厨房的时候发现柴已经劈好堆满了一墙,徐宜嘴角忍不住向上弯了弯,应该是秦皓提前帮他劈好的。
  上午十点的时候,村长带着族老,率先到了,秦皓赶紧将人领到主桌,桌子上徐迩已经放了一盘花生瓜子,一盘干果,见村长一行人来了,又去泡茶。
  “秦皓,待会其他村的村长和被救小孩的家长也会过来,大概十几个人。”村长提醒秦皓。
  “没事,多准备了两桌,十几个人没问题。”
  刚和主桌的族老互相认识,又有人陆续进门,除非长辈,秦皓没有亲自去迎,由徐华出面招待。
  村民没有空手来,一般会带十个鸡蛋,或者几把干菜,徐华还会做个简单的记录,画圈表示鸡蛋,一竖表示干菜。
  快十二点的时候,几个被救孩子的家长,拎了肉和母鸡,带着自家孩子过来和秦皓打招呼。
  小孩们被家长压着磕头,惊得秦皓连忙起身制止,一直说人没事就好,举手之劳,无须挂齿。
  正要开席的时候,快马送来了县衙颁奖的义士牌匾,上书见义勇为四个鎏金大字,下方有县衙印章。
  衙役大声询问:“秦皓何在?”
  秦皓走过去拱拱手:“正是在下!”
  双手接过牌匾,放置在大堂最显眼的地方,又取了一两碎银子,用红布包好递给报送喜信的衙役。
  衙役接过红包,居然是碎银,态度立马殷勤了很多,恭维话说了一段又一段,说得参加宴席的村民脸上有光,与有荣焉。
  衙役身负公务,很快就回县城了,衙役走后,正式开席。
  两荤两素一汤装的满满的被端了出来,糙米饭和米酒一桌一桶,玉米一桌一盆。
  开席之前,秦皓站起来,对着所有客人,朗声道。
  “各位叔叔,叔么,大哥,哥么,还有各位弟弟,弟郎,感谢大伙今天莅临寒舍,粗茶淡饭,薄酒一碗,大家吃好喝好。”
  “承蒙各位关照,秦皓才能在徐家村立足,成了有根之人,感谢村长叔,为秦皓的事到处奔走,四处打点,待我如亲子,皓感激不尽。”
  感谢王叔么,徐宜,徐华,徐迩和徐杉,这些天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能吃饱穿暖,很快适应了徐家村的生活,”
  “最要感谢的是村里每一位村民,愿意接受秦皓成为徐家村一员。”
  “从今往后,我作为一名徐家村的村民,一定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尊重并跟随徐家村的习俗,成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顶天立地的汉子。我先喝三碗,各位自便。”
  端起眼前的米酒,连喝三碗,喝完将空碗朝下,随后向着村民深深鞠了一躬。
  所有人都被感动了,哥儿们大都红了眼睛,有几个还抹了抹眼角的泪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