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李斯年带着纪赫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许卿望向无辜的顾殊,“阿姨知道你这么编排她吗?”
顾殊耸耸肩,“没事啦。为了儿子的幸福做出一点小小的牺牲嘛。这种事情,知道的人也不会拿到她面前说,很安全。”
许卿:“……”
算了。
总比李斯年先前脑补出来的剧本靠谱。
他戳了戳顾殊,“我刚刚看到有家店卖雪团吃的猫粮了。买一点明天带给雪团。”
“好~”
顾殊不太理解:“明明雪团小时候我还经常喂她,怎么她和你亲不和我亲?”
许卿许诺:“明天我抱着她让她和你玩拍拍。”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4-0514:07:13~2021-04-0618:24: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雪松5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yangagi5瓶;
第95章 还愿
雪团是京大的一只流浪猫,今年春天才被母猫生下来,小小一只,特别高冷。
即使有好心学生喂她吃饭,也必须是把食物放下,退开点,雪团才会迈着小步伐走过来品尝。
但她格外黏才来京大读书的许卿。
大约是半个多月前,许卿在等顾殊下课,雪团如同小炮仗一样从草丛里冲出来,咬住许卿的裤脚转圈圈。
许卿半蹲下和她对峙片刻,无声无息,气氛凝固。
有准备了食物喂流浪猫的学生看到这一幕,啧啧称奇:这只高冷猫还有黏人的一天?
想归想,这位学生还是走过去,把准备给流浪猫的食物分了一点给许卿:“她应该是饿了,你把食物放下走开点她会自己吃。”
许卿依约把掌心的食物放到地上,准备起身走开,雪团的尾巴勾住他,不让他走,低头嗅嗅,认真的吃。
一旁的好心学生陷入沉默,他看了看许卿,看了看自己:这年头,一只猫也要看颜值了?
等顾殊下课出来,看到的就是树荫下的两只猫。
随着顾殊走近,雪团不安的甩甩尾巴,吃掉最后一点食物,哒哒哒跑走。
“哪来的猫?”
“好像是流浪猫。”
许卿看着雪团的身影瞬间消失,找不着了。
然而接下来每天都能和雪团偶遇。
如此重复两三天,顾殊靠近的时候雪团也不会跑了,顾殊喂的食物她也会吃。
“我问过学长学姐,她没有名字,是今年新生的流浪猫,要不要抱回去养?”
顾殊先提起这件事。
“养哪呢?”
许卿想,宿舍里是不能养猫的,养在小区也不方便,他们只有周末才会过去。
“养我家里。”顾殊说,“正好同妈妈做个伴,给她看过雪团照片了,挺喜欢的。”
“周末我们能去看她,平时不嫌麻烦也能去。”
许卿摸了摸雪团的毛,“我们要给她取个名字。”
流浪猫没有名字很正常,有家的猫就该有名字了。
雪团的毛应该是白色的,但因为流浪的缘故,有一点发灰。
顾殊说:“雪团?”
很贴切。
许卿轻声喊了喊:“雪团。”
雪团好像知道这是自己的新名字,立刻做出了回应,奶声叫唤着。
他们家便添了一位新成员。
顾殊觉得这只猫很心机。
心机猫·雪团:喵喵?
具体表现如下:
书房是一分为二的,顾殊在一边处理课题或者集团事务,许卿在另一边完成小说后续内容的写作或者写作业。
通常都是这样的,两个人在一个空间里各做各的事,发出的细微声音不会打扰到彼此,反而很安定。而当许卿累了,就会跑过来蹭蹭他,或者注视他。
可是!
自从雪团来了以后!
这只猫很心机的占据许卿身边的空间,小小只窝在桌子上,许卿的手边,喵喵叫着求关注。
许卿分给他的关心变少了。
这还不心机吗?
书房里铺了地毯,顾殊索性抱着笔记本电脑盘腿在许卿的书桌边坐下。
许卿的掌心滑过他的脸侧、下颌线,挠了挠:“怎么啦。”
顾殊没说话。
许卿失笑:“你和一只猫争宠吗?”
说归说。
雪团茫然的被主人抱到了书房外,面对合上的房门喵喵,但是房门没开。
高冷的雪团酱坐着寻思了会,决定惩罚主人。
她跑到厨房,把小黄鱼通通偷吃干净了。
许卿的小说在寒假来临前写完了第一部 ,总计二十万字。顾殊帮忙走程序,加快了出版速度,他想赶在新年前把卿卿的这本小说出版。
新年,就该告别过去。
过去的时光,应该要随着小说的出版随风消逝,至少、至少不该再是许卿心里的沉疴。
出版了一些时日,许卿没敢看评论。
顾殊抱着他,他坐在顾殊怀里。
顾殊面前是电脑屏幕。
许卿背对着屏幕,和顾殊相拥,下巴抵着顾殊的肩窝。
“我念你听?”
顾殊说。
许卿无声默许。
“作者的笔锋太…沉默了。我从第一章 开始,就觉得我在看一个真实的压抑的废土世界。原来永昼与永夜固定以后的生活是这样的吗?里面的人性描写也很真实,我时常看着看着有一种自己在和书中人对话的错觉。”
“主角,姑且说是主角吧,毕竟这一本的故事是以他的视角阐述的。他为什么会喜欢百合花?按照作者构思的世界观,这个世界已经不存在这样类型的绿色植物了,而主角出生于实验室里,不应当接触到吧。这是什么意象呢?求解释!我的读后感卡在这里卡了一万年了救救孩子叭!”
“我很喜欢里面的‘明天见’这句话。对永昼区与永夜区的人来说,一年中只有昼夜变换的那十分钟能够提前说一句‘明天见’。那才是真正的明天,可也是虚假的,这个世界追逐的明天还没有到来。”
“……想看第二部 ,想知道他们的命运何去何从。”
“冷漠又温柔的感觉,好看!我已经给身边的同好安利了!好绝!快出第二部 吧!”
“作者你能看到吗?我熬夜看完了!第二天就是期末考试!我还熬夜看完了!你不出第二部 心里过得去吗?快出!”
许卿听到这里,笑了一声:“太胡闹了。”
顾殊没再往下念,“他们都很喜欢。”
“我说的吧,卿卿写得很好。”
许卿沉默半晌,“我们提前回明城吧。”
“嗯?”
许卿抬眸,和他对上视线,没有移开:“我们说好了,要去琴江还愿的。”
琴江。
琴江的月夜。
如此静谧,如此喧嚣。
一旁还有慕名前来的游客,即使没能预约到乘船,也要来琴江水前虔诚许愿。
有机智的本地人,已经开了个小摊,在贩卖御守,并为御守们编了一个心想事成的故事。价格不贵,游客们很乐意买个心安。
许卿站在边上听了一会,摊主讲故事的口才不错,活灵活现的。
于是他也没能免俗,掏钱买了两个。
一个是“心想事成”,一个是“事事如意”。
昔日石阶缝隙里丛生的幽苔、灌木里横出的斜枝,因为游客纷涌,已消失无踪。
唯有。
唯有头顶的夜空、隐没的繁星、阴晴圆缺变换不息的月亮、和脚下这一条奔流的琴江,恒古长存。
许卿坐在小舟上,把月亮握在手里,闭眼还愿。
顾殊学着他的动作,一道还愿。
睁眼时,波光粼粼。
他和顾殊还在舟上,宛若当年夜游。
即使漫步石阶时,无需再注意会打滑的青苔,无需再拨开横斜的树枝,但总有一些心情是不变的。
借着夜色。
许卿和顾殊交换了一个吻。
正文完
第96章 番外一·如果九岁那年能认识(1)
今年明城的雪很大,电视台用“百年难得一遇的冰灾”来形容。坐火车赶春运的人依旧很多,高速封了好几个晚上的路,终于在过年前夕的白天允许通行了。
一片雪花飘到阳台,许卿伸手,用食指摸了摸雪花的冰晶绒毛,然后凝视着它化为雪水。树枝上压着好重好重的白雪,斑驳错落的阴影间,雪停了,是个晴天。
也许,树枝上的雪花很快就要化掉了。
许卿想。
厨房里,外婆刘爱芬应该是在剁鸡,刀锋砍碎骨头与砧板相触的声音砰砰作响,与外边白绿色的寂静相比较,有一些吵闹,但还是比许嘉宝的声音好听。
今年过年看不到许嘉宝,不用陪父母他们去乡下老家,不用待在小房子里过年。还看到了四五年没见过的冬雪。
是个晴天。
阳台下的白茫茫路上,有一大一小两个人在雪面留下脚印。许卿认得出其中一个是谢老师——谢老师秋天落叶时答应给他讲的故事还没讲完。
谢老师手上牵着一个小人,黑色的头发应该长到了肩膀,也许没到,隔得太远,许卿看不分明。对比小人到谢老师腰间的高度,许卿发现他和自己一样高。
是谢老师家的小孩吗?
“小卿,来喝姜汤了。”外公端了一碗刚熬煮好的姜汤水过来,辛辣的气味直窜鼻腔。上午他和外公出去广场□□联了,回来得喝姜汤驱寒。
许卿捧着碗,把还有点烫手的姜汤一口喝掉,忍住想要吸气的冲动。外公顺着他方才的目光看向窗外,“是老谢家的外孙啊。”
谢老师的外孙?
许卿听谢老师提起过,也听外公魏峥则提起过。“他的病好了吗?”
外公摇摇头,“这我哪晓得?想知道啊,自己去问老谢。”
许卿抿唇,决定算了。听谢老师以前的语气,他外孙的病应该很严重吧,万一自己去问了,却并没有好,岂不是徒惹谢老师伤心。
谢老师牵着外孙,在洁净的路面上留下一串凹陷下去的脚印,看着像是白雪里的泥点。许卿想到自己曾经触碰过谢老师的手,有很重的茧子,是常年累月教书留下来的。
他们在往单元门走。
是要回家。
一定是我看错了吧,有谢老师的关怀与父母的呵护,谢老师的外孙怎么会孤寂?怎么会和自己一样,看起来是一位过客。
许卿准备和过去好多次一样,看着楼外想要回家的人的背影消失在一扇扇单元门里,然后继续自己的故事,而他继续和溜过的风儿说话,陪着负担很重的大树等待它身上的雪融化,化为滋润根系的水。
却与莫名其妙扭头抬望过来的小人对上视线。
顾殊早就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了,耳边是外公说惯了的唠叨话,他已决心等会就把自己的考试成绩拿给外公看,让他少说一点。
先前出去的人没关单元门,不远处幽深的楼道就像一个怪兽,对小孩子张开血口。顾殊看一眼,再看一眼,又看了一眼,莫名的觉得有一些惶恐。
这很奇怪。
紧接着,他又在心里突如其来的声音指引下,抬起头,侧望过去。
蔚蓝和枯冷的硬树枝构成了冬日的天空,对面那一栋的窗户大多紧闭着,屋主人开着空调,不希望阳台上晾晒的衣服潮湿,没有开窗。
但有一扇窗户开着。
上面趴着……一个小人?
顾殊只能看到他放在阳台窗框上的手臂,被软乎乎的蓝色羽绒服裹着,目测不出有多少分量。还有一顶蓬松柔软的小蘑菇…不,是小水母,水母须须(头发丝)在风里飘飘四扬。
明明隔得好远了,顾殊却觉得那个小人是在惊诧,惊诧他会看过去,讶异两个人猝不及防对上的视线。
顾殊突然短促的笑了一声,好轻好轻。被外公谢淮津捕捉到,低头看了眼自己素来冷清的外孙,“有什么好笑的事?”
心里的声音消失了。
好像就是为了指引他看那一眼。
还有什么不一样……
我好像见过他。
顾殊点点头,问外公:“对面那栋楼五楼有一位小孩?”
外公谢淮津爱下棋,爱和院子里的老伙计们逗鸟钓鱼健身,交际范围很广。刚刚那个小孩应该是那一户的小辈,这里住的多半是中老年人,即使外公不认得,也应该有所耳闻。
谢淮津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你说小卿啊?哎,可能又在观察自然吧,不过大冷天的,怎么能让孩子单独待在阳台上。”他琢磨片刻,“你先上楼吧,外婆在家会给你开门。我去他们家一趟。”
顾殊没动,“我也去。”
“你也去?也好,小卿就比你小一岁,你们两个要是玩得来也不错。”
过去对面楼的短短几分钟,顾殊知道了不少“小卿”的消息:他姓许,比自己小一岁。那一户的屋主是他的外公外婆。自己的外公很喜欢他。
谢淮津敲了敲门,刘爱芬炖上鸡,匆匆过来开门,“谁呀?——老谢,你来找老魏?他在阳台上待着呢。”
谢淮津顺着她的动作看过去,魏峥则躺在摇椅上晒太阳,许卿趴在窗户边,窗户开着,这里背风,窜进来的冷风少。
他笑了笑,“我来拜年。”
这话实在突兀,大家虽然几十年邻里,却也并非多么亲密的关系,早就不兴这一套了,通常路上碰见问个过年好,没碰见就作罢,哪里会专门登门拜年?
71/76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