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皇帝都追求个身后名,李世民亦不能免俗,甚至因为他上位的特殊性,他更追求自己的文治。
“不止,你的谥号是‘文’。”
“文啊……”慈惠爱民曰文,经纬天地曰文,若说“文贞”是文官追求了一生的美谥,“文”就是对皇帝最高的赞誉。
李世民唏嘘着,顿时觉得自己也算是不枉这一生了。
林稚水加大力度:“后来,你儿子给你加谥了,文武圣皇帝,你孙子也把你加谥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谥号这东西,还真的是越长越有面子。
然而,太宗皇帝对此兴致缺缺。
林稚水:“你不高兴吗?你的谥号挺长的。”
李世民轻描淡写:“还好吧,我登基之前的前缀也挺长的。”
毕竟,最激动的“文皇帝”谥号已经面对过了,再往后加,也是换汤不换药。
林稚水:“……”
是挺长的。
文字世界里,阮小七疑惑:“有多长?”
林稚水“呃”了一声,深呼吸,一口气念了出来:“天策上将太尉领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秦王世民。”
吴用:“总之,除了太子,什么头衔都有了。”
白玉堂:“后来人家也当上太子了。”
“何止,还当上了皇帝。”一道陌生的声音插|进了这场对话,吴用和白玉堂看过去,就见到太宗皇帝和善的笑。
他还挺会与民同乐的。
李世民又望向林稚水:“好了,你给我戴那么多层高帽,也该说一说你的谋算了。”
被看透就看透吧,林稚水已经无所畏惧了,“倒也不能说是谋算,我只是有些问题想要问你。”
李世民一边脱战甲,换上文士的衣袍,一边问:“嗯?什么问题?”
林稚水瞅着他湿漉漉滴汗的发尾,随手递上一个和衣服同色的发冠,“你能听到买书回去的人的声音吗?”
“能。”
李世民已经好久没有自己给自己系头发了,动作笨拙得不像战场上声名赫赫的天策上将,好半天才给自己随便扎了个最简单的发型。
林稚水点点头,问:“我发书之前,截了一段桃木下来,请雕塑大家为你塑像,你是从书稿里诞生的,可能进入桃木像中?”
“能。”
“是不是看书的人越多,你对外界的联系就越清晰。”
这个问题让李世民停顿了两息,“是。”
“啊,果然。”
林稚水开始自言自语的碎碎念:“我之前就在想,名著的标准是什么。文笔当然是很大一部分,可是,不论我再怎么喜欢郭大侠,也不可能厚着脸皮说《射雕英雄传》能和《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放在同一层次上。”
郭靖听了,并没有为此生气,反而赞同地点了点头。
阮小七问:“那你想到了吗?”
同一时刻,吴用震惊地揪断了自己的胡子。
林稚水笑道:“看来加亮先生已经猜到了。”
收到众人的视线,吴用:“对,我猜到了,还要多亏了林兄弟方才问太宗皇帝的几个问题。”他用赞叹的目光看着林稚水,“你的脑子究竟是用什么做的,这也能让你找到原因。”
阮小七催他:“哎呀,你就别说这些老生常谈的话了,林兄弟脑子好不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事实了吗,你快说说,名著的标准是什么!”
吴用笑了笑,也不卖关子了,“是‘名’。”
阮小七:“啊?”
吴用:“知名的名。”
林稚水:“不错,就是知名度。”
在古代这种信息传播并不发达的社会,一本书能做到让三十万人争先观看,那就是名著了。
这种判断标准本来是没有问题的,可谁叫出了个穿越过来的林稚水呢。
要知道,《射雕英雄传》在他原来的世界,可以说是武侠小说的无冕之王。他当年没特意去查过金书的大销量,只知道在一八年,这个离《射雕英雄传》连载期距离了六十一年的时间,香港的公共图书馆里,它的借阅量也能达到一万零五百九十,见微知著,可以推算出《射雕》的知名度,绝对不止三十万。
总之,以他穿越后的这个世界的标准,《射雕英雄传》就是当之无愧的名著。
阮小七:“所以,只要推广得好……”
林稚水打破了他的想法:“还得文笔过硬,毕竟我们上头有天道勘察,究竟是冲着名声去,买回来后压着不喜欢硬看,还是真心喜欢的翻阅,还是有差别的。”
阮小七:“那这有什么用啊。”
林稚水觉得挺有用的,至少这样,他能把握住写哪一本书的同人,能够让里面的人物出现。“而且,如果是这样——七哥,你可别忘了,我们还有一个英灵殿的计划。”
在四书五经,史实文化浸淫多年的古代,还能有比历史人物更大的知名度吗?
阮小七眼睛一亮:“你是想钻……”天道的空子?
“嘘!”林稚水冲他眨了眨眼睛。
阮小七笑着舞了舞拳头,“棒极了!”
智多星亦是对此表达了赞许:“只不过,在天道察觉之后,这个空子估摸着也要被补上了。”
林稚水笑了笑,“我听说过一句话,任何事情,不谈剂量都是耍流氓。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做,而且控制着书籍数量,这不叫钻空子,这叫——”
一线生机。
属于人族的一线生机。
林稚水:“正好,我的队伍还差一个人,让我想想,要写哪一位先贤会比较好。”
阮小七:“孔子?”
林稚水:“……”
阮小七:“这个名声绝对够了!”
少年翻了个白眼,“是啊,写完我就要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孔圣人是什么层次,我又是什么层次,居然还敢戏说孔子?”
阮小七:“那要写谁,再来一个皇帝?”
林稚水:“再来一个皇帝,能有二凤有用?”
李世民:“这话我爱听。”
林稚水:“不过……好像还真有一个皇帝挺适合的……”
李世民:“……”
阮小七:“谁啊。”
林稚水:“天命之子。”
李世民不服气:“哪个皇帝不是天子?还有谁能比我厉害?”
林稚水:“这一位皇帝吧,他不是厉不厉害的问题,他是很特殊的那种……哪怕是您亲自上阵,还真说不准输赢。”
李世民燃起了好奇心:“哦?那你快把他写出来,朕和他比一比!”
林稚水点头,“好。”
他铺开一张纸,“刘秀……”
李世民:“……”
李世民:“等等!”
林稚水茫然抬头。
李世民抽了抽唇角,“你说的天命之子,是这一位?”
“对啊!”少年欢快地说,“能文能武的皇帝的确不多见,太宗您还是这一类的翘楚,若是再找一些相似的,岂不是浪费位置吗?但是,光武帝这一种大魔导师,可是独一份!”
二凤捂了捂脸,“你说的不错,我承认,他是当之无愧的天命之子,不用比了,我还真不一定能赢过他。”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始皇帝嬴政开口了:“是何等人物,能让尔们如此夸赞?大魔导师又是何物?”
能让他这个学生在他面前都敢说出是独一份的皇帝,着实令嬴政好奇。
作者有话要说:妖皇:……艹!人族作弊!
*
其实大魔导师是调侃啦,刘秀的“天降流星”其实不是我们想的陨石,具体的,下一章会解释。
但是,反正,就算没有,也可以通过同人变成被动技能,就像包公的阴阳眼√
*
您:其实唐朝,包括唐朝以前都没有“您”这个字,但是为了方便敬称——以及前面林稚水应该对秦始皇用过“您”了,这里就暂时忽略掉这个问题。
*
朕:其实,古代皇帝私底下一般都不怎么自称“朕”,都是“我我我”的说,“朕”基本上是用于书面语还有重大场合,比如祭天的时候。
第113章 天命之子
林稚水:“在解释这个之前, 我想问陛下您一件事。”
嬴政:“允。”
林稚水:“倘若,敌人有四十二万披甲将士,其中还有一个驱使猛兽的军团, 虎豹犀象皆具。更配置了百余人充当智囊团, 他们精通六十三家兵法。在队伍最前方的,是一丈高的巨人,腰宽十围, 而陛下您这边仅有一座城池,不过九千人, 外加正在赶到的一万援军, 陛下您有信心解围,并且反杀敌军吗?”
“一万九千人, 对阵四十二万大军?”始皇帝陷入沉思之中。
某二凤翘起了漂亮的尾羽, 矜持道:“我也只是用过三千骑兵打败十万大军而已,两万人打四十二万, 放我在场, 我也不确定能不能打赢。”
始皇帝:“……”
林稚水:“……”
呸, 这哪里矜持了!
嬴政摇摇头, “朕承认,朕做不到。”
林稚水:“光武帝就做到了。”
嬴政微微颔首:“这的确是一位优秀的将才。”
林稚水点头, “的确是不世出的将才。”
展昭迟疑:“这个事情我听说过, 因着光武帝本纪中有言: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 当营而陨, 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似乎不少人说,光武帝那时候是凭着天降异象, 打败了敌军。”
嬴政大奇:“还有此事?”
林稚水笑着摇头:“假的,那只是猎奇的说法。真要这么算,应该立刻就胜了王莽,可是,王莽所派大军五月便包围了昆阳,遭遇流星,六月初一才被刘秀打败。”
阮小七:“那,万一前一天晚上是五月底呢?”
林稚水:“这也确实有可能,但是,《后汉书天文志》里有记载,那一晚上的流星,应当是营头之星,所谓夜观天象,只是为了看吉凶,倘若对上了,那就是上天的预兆,而自古以来都有个说法,就是营头星对应的下方,军队会全军覆没,是大凶之兆。如果是你们想象中的流星坠营,记载的应该是:火流坠地为石,而非流星。”
展昭若有所思:“所以,没什么天降流星?”
“对,没有,史官将此事记录在《后汉书》中,只是为了强调光武帝是天命所归——基本操作而已,毕竟是开国帝王,总要强调一下正统和天命。”
林稚水缓了一口气,给自己倒上一杯白水润喉,才继续道:“如果这也算是天降流星砸营,《新唐书·天文志》里也有类似的记载——延和元年六月,幽州都督孙佺讨奚、契丹,出师之夕,有大星陨于营中。”
所以,人家光武帝一直是靠自己的军事能力做到一万九挑四十二万的。
而且,正史记载,其实是百万,只不过其中只有四十二万兵马比较正规,是戴甲的。
嬴政:“那你为何说他是天命之子?”
林稚水:“陛下别急,后面还有,莽军大败时,恰逢暴风雨,河水暴涨,逃兵们争先渡河时,溺死之人以万数,这个,就真的是巧合了。”
嬴政点头,“还不够。”
还不够说服他。
林稚水:“而后,次年正月,敌方发布檄文,许诺捕杀到刘秀的人,封爵,邑十万户,刘秀领手下逃难,至呼沱河,侦察的官吏报告说河水流动着冰块,没有船,无法渡河,刘秀手下听后人心惶惶,刘秀只能再派手下将士前去探查,那将士也过不去,又怕惊吓到自己这方的人,回来后硬着头皮说河面已经结冰了。等刘秀领着人过去,你们猜怎么着,河面的冰,居然真的合拢了。然后,他们渡完河,河水就解冻了,只剩下数辆车骑没能及时过去。”
嬴政脸上露了奇色:“果真奇异。”
李世民惆怅:“是啊,所以我说,我还真不一定能胜他,行军打仗,天时地利极为重要。光武帝的运气,有点……古怪。”
林稚水:“大胆点,不是古怪,是有点玄学!”
六月天有暴雨不奇怪,正月河水结冰也不奇怪,可正正好在需要用到的时候出现,那就很有神奇色彩了。
玄学这方面,是真的不好说,比如说某位去哪开演唱会哪下雨的歌手,一点都不科学,但是是真的很玄学啊!
“更神奇的是,根据确切记载,刘秀所遇上的那次暴雨和结冰,并非是读书人以文章相助,就是巧合。”
嬴政:“若是如此,称他为天命之子,倒也不算错。”
林稚水举手:“还有大魔导师,像这种拥有召唤火流星,呼风唤雨,结水成冰的奇异能力的人,在我看的一本孤本里,就被称作大魔导师。魔导,意为引导魔法者。”
至于魔法,不需要解释了,很多人都以为魔法是西方的称呼,实际上,在宋朝就有魔法一词,意为神秘的法术,妖术,《稽神录》中便出现有这么一句话:后有善魔法者名曰明教,请为持经一宿。
97/133 首页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10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