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公子?您二位怎么也在这里……”秦冲走过来,身后跟着一个年青挑着担子,想必是买的东西。
看到两人很惊讶,不过在看到杜明时,春冲脸上的惊讶也就收起来了,他的老师可是杜明呢,此时正吃得香,没空搭他的话。
“秦先生……来拜会的长辈便是杜先生?”魏若瑾的眼神从秦冲身上转到蔺衡身上,秦冲是王府的人,连他的身份都不清楚吗?
“是,怪在下没有告诉王爷,本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秦冲笑道,“王爷和公子是来请老师出山的吗?”
杜明一抹嘴,说道:“老夫哪儿都不去,就呆在这里。”秦冲刚想说话,杜明继续道:“什么都别说,你是我学生也不行,不用劝,老夫说不去就不去。”
秦冲咳嗽了一声,“我也没有要劝老师去啊,这不是来客人了嘛,还是学生的主子,您怎么还不拿些东西招待。”说完,便指着挑着担子的青年把东西放下,一样样拿出点心放到桌上。
“正好也到了晚膳的时候,公子和王爷也留下来一起用吧,待用过晚膳,下臣再送两位回城里。”秦冲笑眯眯地说。
“吃里爬外的小子!”杜明低声嘀咕了一声,又不满的撇了两眼蔺衡和魏若瑾,这两小子更不老实,到现在为止,一句话也没有说,全让他学生说了,搞得他想拒绝也拒绝不了。
用过晚膳,魏若瑾和蔺衡也就提出告辞,两人一点也不急,有秦冲这层关系在,他们请到杜老先生是迟早的事情。倒是没想到老先生竟然还喜欢重口味的东西,有一只烤鸡被他撒了辣椒粉,不是很辣,老先生倒是吃了有一半。
第二天,魏若瑾买了一些东西,再次和蔺衡一起踏进了杜明老先的屋子;两人一来,杜明就进了屋里,昨天没有见到老仆人跟着秦冲一起行礼,两人侧了侧身子,没受全。
“昨天有些晚了,来不也不凑巧,今天早些也让杜老先生尝尝鲜。”魏若瑾拿出他买的菜。
“下臣给您打下手。”秦冲连忙接过魏若瑾手里的菜,拿到了厨房。蔺衡进了屋,魏若瑾一笑,跟着进了厨房。
第80章 你办了灯
等魏若瑾做好饭的时候, 蔺衡和杜明两人已经坐在桌子前慢慢喝着茶,他扫了一眼,两人之间很平静, 也不知道谈了什么。
“吃饭了,这里很多东西没有,大多都是我从西北带来的,也算是特产吧。”魏若瑾笑着对杜明解释。
杜明瞧了一眼, 除了江南常见的几种,确实有好些他没有见过。“好不好得尝过了才知道。”
蔺衡见秦冲要离开,继续说道:“这不是在西北,就不必多礼,一起来坐吧。”
秦冲看了一眼自己老师,见他微微点头, 才坐下。这顿饭吃得还算愉快, 最多的就是杜明问, 秦冲回答, 有些回答不上来的,魏若瑾才开口。
“这么说,西北现在倒是比江南都要富饶了?”杜明的话像是随口一问。
“去年, 西北不是给京都送了那么多种子吗?还没有传到江南来?”魏若瑾其实有些在意的,去年尹太守送了那么多玉米的红薯, 按理说, 只要种植得当,现在江南也更应该种上了才是。
但是他托人问了一下,江南好像到现在也没有红薯和玉米,那之前送到京都的东西难道根本没有往下种吗?
“似乎有所耳闻,也仅仅只是有所耳闻罢了。”
魏若瑾有点难受, 也不知道是心疼什么,蔺衡拍了拍他的手,看着杜明说道:“杜先生,本王知道这次来得唐突,也是真心实意想请您前去西北,我们夫夫二人也不能离开西北太久。”
“老夫再考虑考虑。”
魏若瑾接着说:“杜老先生一生为大昌鞠躬尽瘁,却碰不到可以让先生尽忠的人,老先生真的愿意这样了此残生吗?”
杜明垂着眼,什么都没再说,人生在世,总有在意的东西,可他却偏偏不得志;可他又怎么确定这两个人不会和在那个位子上的人一样呢,更何况,他还能活几年,这样千里迢迢跑到西北吗?
见杜明不说话,魏若瑾和蔺衡也只能提出告辞,今天不行,明天再来,但连续七天都无法说动杜明的话,他们也只能遗憾地回到西北了。
“老师,您和我一起去西北吧。”秦冲和老仆一起收拾好厨房,重新泡了一壶茶才坐到他身边。
“看得出来王爷和王妃的感情很好。”杜明也只说了一句,随即叹了口气。
“感情好还不好吗?”秦冲不是很明白杜明的话,而且,老师去西北和王爷公子的感情好不好有什么关系。
“先不说这个,我这一把老骨头,可受不住千里迢迢到西北。”杜明摇了摇头。
秦冲瞬间安心了,笑道:“去西北简单,咱们就是慢慢走也行。哪怕在路上耽搁个一年半载也没有问题,我带来的,再加上公子搬来的纸,应该足够您用的了,说到这个,我倒是忘了告诉您了,西北有活字印刷,公子让工匠做出来的,也省了抄书,但速度快了了不止一星半点。”
“尽出些馊主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杜明喝了一口茶,咂了咂嘴,“问问你家主子什么时候西北。”
秦冲笑着应了一声,立刻去追蔺衡他们了,也幸好他知道两个还住在驿站里,直接去了。
魏若瑾也没想到居然会这么顺利,心情还很不错,“也多亏了秦冲愿意帮着说话,他原来是什么情况你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吗?”
“知道,只是没想到他还是杜先生的学生。”蔺衡笑道,“要是知道秦先生和杜老生先有这样一层关系,我早就来请了。”
“明明就是你忘了。”魏若瑾不满道,不过,事情已经办完了,想到日后的事情会轻松一些,就忍不住高兴。
“江南好是好,就是感觉比西北还要冷,想着杜老答应得比较痛快,就在这里多玩两天的。”魏若瑾坐在窗口,看着楼下的人来去匆匆,别的还好,就是乞丐要比西北多。
毕竟在西北,但凡能动两下的,都能找到活干,还真不至于沦落到成为乞丐。
“那过两天咱们就回西北,这两天我陪你到城里逛逛,别的不说,至少江南的布匹要精美许多。”
“西北也有,只不过,我们西北纺织作坊里的只是卖给普通平民用的棉布,花样和颜色也不再多,实用就行,其他的该贵的还是一样贵。”西北和江南不一样人,魏若瑾还是跟着蔺衡一块出去了。
约好启程回西北的那天,杜明身后却跟着十几个人,大多都是一身短褐,两三个身上穿着锦衣,都背着包袱。
“杜老先生。”魏若瑾行揖礼。
“公子,这些都是老夫的学生,听闻我要去往别处,也想跟着一起,不知道公子收不收。”杜明脸上带着骄傲,想必这些都是他喜欢的学生。
“荣幸之至,请!”蔺衡侧身,让他们先上船;跟着杜明的学生,都清楚知道他们的身份,因此,每个人上船时,都对他们弯腰行礼。
回去的路感觉要比来时更快,连带着蔺衡都没有那么难受了,一到地方,尚管家就已经安排好了屋子休息。
还真是像蔺衡说的那样,这王府都住上别人了,搬进刺史府的事情真的是一拖再拖,只是现在还真的不好再搬,免得让人误以为他们是被杜老先生赶出来的。
第二天尚管家本来是准备了席面的,但他们一大早就出去了,想了想,还是等公子的吩咐吧。
“这里果然和江南不一样,虽然从秦冲嘴里听说了不少,但是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让人感觉到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杜明说。
一直到晚上大家才聚集在一起,也才吃上了尚管家安排的宴席;每个人桌前的份量都不算多,但菜品丰富,边吃边上,菜上完,也吃饱了。
“我没想到,这里的妇人还能当家,我在闲逛的时候,听到城南居然有一家全靠媳妇养活,在江南,除了浆洗衣物,哪还有女子能干的活。”这是跟着杜老生先一起来的人说的。
“这大冷天的,城里城里竟然也没闲汉,听说是都上工去了。”
秦明哈哈一笑,这些变化都是公子和王爷带来的,可现在从别人嘴里听到这些话,莫名的也与荣有焉,“公子和王爷为了西北可是操了不少心了,来这里一定没有错。”
杜明看向魏若瑾,说道:“我还听到有呀呀学语的小儿念童谣,什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类的话,很有意思,这是西北的特有的吗?”
说到这个,魏若瑾就真的不太好意思了,这叫他怎么说了,根本就不是他想的啊,他只是个文化的搬运工。
“公子说,这是他曾经被一个老者启蒙的书,觉得容易上口,便着人印了这些书,还建了学堂,交了学费就能学。”秦冲有些得意,活字印刷他可是出了力的,更是从一开始到至于完工。
“哦?”这确实出乎杜明的意料之外。
“主要还是因为西北能用的人太少了,总不能让以后的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吧,这《三字经》和《千字文》全认下来,也能识得大部份的文字了。”魏若瑾不想让追根究底。
“公子果然一般。”杜明举杯敬了魏若瑾一杯。
魏若瑾心里很慌,害怕他们继续问下去人,幸好杜明只说了这么一句就转了话题,他才松了一口气。
有了现在这群人,蔺衡很快就把人安排了,他们也轻松了许多。没两天杜明来了,说:“重制税务的话,下臣须做实际了解才行,所以下臣想带着几个学生去看看。”
蔺衡很痛快地点头了,“没多久就要过年了,先生就在附近瞧瞧吧,兴临城是种得最多的,年后,您想去哪里,本王会安排人跟着您的。”
“多谢王爷。”
魏若瑾刚觉得自己闲下来了,蔺衡又进来了,手里拿着文公,直冲魏若瑾笑。“看来是闲不下来了,这是秦冲提出来的,你看看。”
魏若或不解地拿过文公,看了一眼,笑了,“我之前一直让秦冲看着工匠那边是不是太委屈他了,这个想法好是好,地方也好找,可是人就难找了。普通人家的孩子,估计都得帮家里人干活,真能学的,怕是没有那么多。”
“我觉得,与其考虑让幼童跟着学,不如打造一个读书人的氛围,就和江南一样,大家都知道读书有好处,自然就会心甘情愿地送人来读书了。”魏若瑾放下公文,拿出册子,将刚冒出来的想法写下来。
写完递给蔺衡看,又继续说道:“不过,得先看看杜明先生怎么想,这个法子,没有杜老先生办起来的效果可能会不太好。”
“你倒是挺会用人的。”蔺衡看了,怎么也想不到,魏若瑾脑子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行,我就找杜老先生商量一下,等确定后再把消息散出去,等慕名而来的人也差不多要到上元节才能齐了。”
“雅集?请大昌所有的读书人相聚于此,倒是有趣,只是,这个地方,怕是得劳民伤财吧。”杜明听了蔺衡的话,很是意动,只是,若是要建造场地的话,只怕要花费不少银子。
“这点钱,西北还是拿得出来的,到时候选出认可度最高的十篇,由印刷作坊印各免费印出十册收进书馆内以作留念,往后每三年一次在西北举行。”蔺衡笑了笑,“其实花费这的这些,一但到雅集那段时间,基本都能赚回来,您放心吧。”
“既然公子和王爷都说好,下臣自当愿意,那王爷准备把这件事情交给谁来办?”杜明说。
“雅集的事情当然还是先生来办,至于场地嘛,就由阿瑾那边吧,先做个大概,时间比较紧。”
正因为时间比较紧,魏若瑾又急急忙忙把相伊找过来了,相伊听完后,冷着一张脸,看向他的眼神带着显而易见的暴躁。
魏若瑾也有些心虚,偏向一边,要实在不行,他就只能把刺史府的牌子摘了,里面重新收拾一下,拿来做场地了。
“就干活方面来说,公子比我前主子还要更加让人讨厌。”相伊弯腰行礼,退后三步转身离开。
魏若瑾看着相伊离开,想着下回不能再这么干了,第一次还好说,这次要的场地可就比较大了。
相伊这边正头痛,最后还是魏若瑾按照现在阶梯教室的样子画给了他,唯一有所欠缺的是,怎么把声音扩大。要知道这么大的场地,就算是扯着嗓子喊,只怕后排的也难以听清。
扩音筒,魏若或又吩咐人去铸造坊打了两个扩音筒,按照他的要求,工匠试了又试挑了两个效果最好的送了过来。
蔺衡拿着倒是觉得还挺不错的,玩了好一会才拿回来,“有了这个说话都省力许多了。”
“将就着用吧,目前也没有别的办法。”魏若瑾实在难以想像,一群身穿广袖长袍,头带玉冠人,手里拿着这么简陋的扩音器,站在台上激昂念诗读文的样子。
但是像古罗马那样能容纳上万人,站在中心说话也能极其清楚的建筑,他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建,如果他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建筑的话,说不定就明白。
为了办这次雅集,相伊只做了简单的改动,就开始动工了,需要的人手很多,这次招工干脆连女人也一起招了,重的活干不了,可以干轻的。
王、谢、李几家看着好笑,觉得蔺衡是有钱没地方花,这两年挣了点钱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可没有多久,他们都知道,这次做的是用来办雅集的场地,而且由杜明杜老先生做东,已经向不少人家下了贴子。这三家私下有过联系,想着他们本是西北的人,在这里没有哪家还比得上他们,这贴子,他们应该早就收到才是。
可是一等两等三等都不见有杜老先生送来的贴子,这几家心里自然不好受,他们几家的孩子哪个差了,竟然得不到一张杜明的贴子,实在是……太瞧不起人了。
可即使这样,他们也不敢找上门要,他们田地里种的红薯玉米,做小吏的家族人从中扣出来的,他们甚至都不敢声张,陈氏的前车之鉴太深刻了。
这下西北连懒汉都没有了,连女人都上工,谁要是还懒在家,不知道得被骂成什么样。一直忙到大年三十,工地做完才收工,初一休息一天,第二继续。忙了点累了点,但这个年也让不少人过了个肥年。
53/58 首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