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必须要成,”纪寒川说,“要做当然就要做最好,要做就要做成功。”
徐进傻眼:“那你也有点太……太那个理想化了啊……”
纪寒川也不知道是开玩笑还是认真地说:
“做人如果没有理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创业如果不想成功,那跟傻逼有什么区别?”
徐进:“……”说谁呢小子?
李楚是在电话里接到的通知,他那会也睡得迷迷糊糊呢:
“行啊,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别吵我,我昨儿一宿没睡呢,回见……”
团队就这么定下来了,三个大一的愣头青,软工系菜鸟,一手扒着书,一边敲代码。
后生可畏,无知无畏。
“你选的这两个搭档很好,李楚少根筋,徐进很忠厚,俩人杂念都很少,虽然背景和技术比不上你同屋的王子钰和章鸣,但是在你们三个人里,你是主心骨,他们都服你,这就是团队成功一半了。”顾珩北说。
后来这“三剑客”合作了一辈子,创造了无数互联网界的传奇,经历各种浮沉起落始终不离不弃,他们的默契搭档和深厚情谊也是业内少有的美谈。
“那个时候啊,其实老四的技术算是垫底的,真的,你们别看他是特招的,顶着个天才的名头,他那会碰电脑的时间加起来都没一年,论技术还得靠我跟老徐!”每次接受采访时,李楚总是这样洋洋自得。
“那你们为什么都听他的呢?”记者好奇地问。
“因为他脸好啊,把他往外一摆,喜欢他的小姑娘乌泱泱的,那可是活广告啊哈哈哈!”
同一个问题,徐进是这么回答的:
“他年纪小,我年纪最大,能让一点就让一点。”
不怕事的记者当然也会问纪寒川:
“你在三个人的年纪和资历都是最小的,但是徐进和李楚什么都听你的,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纪寒川淡淡地说:“因为听我的有钱赚,有妹子喜欢。”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纪寒川可没有跟媒体说——因为我不跟他们抢妹子。
寥寥几语把三个人的个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只有这样三个人,才能建立颠扑不破的铁三角。
其实关于徐进和李楚为什么那时候放弃了更好更靠谱的团队招揽而跟着纪寒川干的原因,顾珩北也在闲聊的时候问过,毕竟那个时候单论技术,另外两人的基本功是比纪寒川要扎实许多的,更不用说纪寒川又穷又没人脉。
顾珩北记得徐进是这样说的:“我就是觉得跟寒川一起做事,他不会坑我。”
李楚也是这么觉得:“老四那个人吧,其实有点傻的,有事他先背,有亏他先吃,有便宜他最后占,他心眼实,靠谱。”
虽然那个时候大家都没什么社会经验,但也知道组成团队一起共事,总有一天要把技术转换为利益,老师们也指导过学生在创业之初,很多事一开始就要讲清楚,以免以后为了利益出现纠纷闹崩了,这有太多先例可循。
李楚和徐进选择纪寒川,只为了两个字,人品。
是的,那时候他们所有人都对纪寒川的人品深信不疑,纪寒川就像是一块清亮晶莹,纯净透明的玻璃种翡翠,品质致密坚实,即使有些微杂质,那杂质也是鲜亮绚丽,任谁一眼都能看得通透。
那时候他们都理想天真,热血纯粹,跟随在纪寒川身边,只是相信他,相信他不会辜负任何人,不会伤害任何人。
后来的事实证明徐进和李楚,以及他们创业团队的所有人都赌赢了,只有顾珩北赌输了。
……
说回到纪寒川决定组建团队的那一天,当时顾珩北真没想到纪寒川会这么雷厉风行,毕竟前一天晚上顾珩北才毫不留情打击了他关于医疗系统的构想,纪寒川在第二天就确定了新的方向而且甩开膀子说干就干。
顾珩北那会都有点懵:“你这可真是说是风就是雨啊。”
纪寒川对顾珩北说:
“现在对我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全,短博客这块市场大有可为,王子钰给我送来了钱,李楚和徐进现在还没被人抢走,早一些晚一些我都未必再能集齐这么好的一副牌。”
顾珩北发现他还是不够了解纪寒川。
纪寒川很好说话,即便心中不喜,遇事也都先让人三分,每次和顾珩北争执他都率先服软,这让顾珩北觉得纪寒川的性格是偏柔和的。
但原来不是。
纪寒川一旦做下决定,那是当断必断,大刀阔斧。
王子钰拿来的卡里有三十万块钱,是那家游戏公司按照顾进南的吩咐补偿给纪寒川的,纪寒川决心用这笔钱进行创业。
徐进和李楚也愿意各拿出十万——这是顾珩北的建议,很多年轻人初时创业都凭着交情和豪情,股份不明,权责不清,账务潦草,管理含糊,最后团队稀里糊涂分崩离析。
顾珩北帮毫无经验的三个小菜鸟草拟了股东协议,亲兄弟明算账,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白纸黑字,具体问题落实到具体个人,碰到重大分歧由CEO——纪寒川拍板,这就是游戏规则,公司的所有运营都必须围绕规则进行。
“规则在交情之上”,可以说这个原则也是纪寒川团队的生命力得以持久的重要因素之一。
说干就干,一天一小时都不耽搁。
元旦后的第二天开始,顾珩北就陪着纪寒川找房子。
天刚微蒙,纪寒川就起来了。
顾珩北已经很久没跑步,他起不来,纪寒川就自己去跑,跑完后还回到学校把徐进也挖了过来,三个人坐在早餐铺里,点了店里的油条麻团豆腐脑,然后纪寒川跑出去,去别的商铺里再买点其他食物。
顾珩北和徐进坐在店里看他在对面的几间铺子里跑来跑去,就跟一头刚成年的小鹿似的,满满的朝气活力。
徐进简直服了:“这家伙到底是不是人啊?怎么总有这么多精力啊!”
顾珩北托着腮看纪寒川站在一个煎饼果子摊前,少年高高瘦瘦清清爽爽地立在那儿,说话的声音不是很大,在尘嚣四起的周遭里却有种格外穿透人心的清亮:
“老板,这个煎饼果子不要果子,不要葱不要芫荽不要青椒土豆丝——”
老板哈哈乐了起来:“煎饼果子不要果子,那还能叫煎饼果子啊!”
旁边排队的几个年轻女孩也都看着他笑。
纪寒川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耳朵,然后回头往对面店里看,正好跟顾珩北的目光碰个正着,他微微眦了龇牙,对着顾珩北做了个口型,都是你,挑食!
顾珩北无声大笑,也回了一个口型:就挑,怎样!
当然不能怎样,纪寒川只能继续去买。
房子是在学校附近找的,这样也方便纪寒川他们随时回学校,和顾珩北居住的太湖华府只隔了一条长巷。
纪寒川和徐进在屋里转了一圈,两人对望了一眼,都觉得合适。
两百平的大平层商住两用,前面的公司只租过一年,刚搬走不久,里面的装修都是现成的,雪白的墙壁和瓷砖,电路铺设得也正合适,原先的公司甚至留了几排文件柜和一组沙发没有带走,里面有两间休息室和一厨一卫,其他空间全部打通成办公区用玻璃隔开。
房租交三押一,纪寒川租了服务器,注册了公司,因他当时还未年满十八周岁,公司的法人由徐进担任。
这就是后来市值百亿蜚声科技界的北岭科技Nor·Mou最初成立的根据地——春江小区9栋1622室,三位创始人纪寒川徐进李楚后来也因此被人称为“春江三杰”。
关于公司的名字李楚和徐进没提出一点异议,因为纪寒川是这样解释的——
Northern Moutain,四方以北为上,岭为山峰之巅,发音朗朗上口,内涵意义丰富,“攀山之人,一路向北”也能算是他们的企业文化,中文英文都无可挑剔,李楚和徐进都觉得他们工科生能取出这么华丽丽的名字已经很牛逼了。
只有顾珩北听说这个名字时心头一跳。
北在他的名字里,岭也可为川。
当然顾珩北只是把这种猜测自己在心里嚼了又嚼,暗地里美了又美,他那时候不可能自我多情到认为纪寒川取这个名字能和自己有关。
那一年,华夏互联网刚经过一轮最激烈的角逐,几大寡头初定江山,小公司只能凭借开发创意抢攻一席之地,当时最热门的网络应用都集中在娱乐,信息获取和交流沟通三大领域,此类产品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选择具有颠覆性和直击市场痛点的产品,是创业的首要素。
纪寒川选择的产品MiniWeb在当时也有几个实力强劲的对手,短博客始创于A国,用户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发布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自己的朋友进行分享和交流。
纪寒川和许多模仿这款产品的人一样都属于复制者,但是后来这无数个吃二手螃蟹的人里纪寒川第一个杀出重围,那是纪寒川第一次进入华夏VC投资人的眼中,一出手艳惊四座,直冲九天。
有什么样的老大,就有什么样的团队。
纪寒川做主程搭建框架,徐进负责前端代码,李楚负责后端代码。
那段时间大家真的是肝疯了,没什么挑灯夜战,公司里的灯日日夜夜都亮着,电脑24小时不关闭,遇到难题几个人凑在一起都解决不了,半夜三更打电话给师兄和老师请教,被人骂得狗血淋头,得到答案之后欣喜若狂手舞足蹈,都跟疯了一样。
人不疯魔枉少年。
期末考试的时候除了纪寒川,徐进和李楚都当了好几门课,成绩单出来后两人把纪寒川按在沙发上狂揍。
当时顾珩北正好进他们的门,一看那战况大惊失色:“这是怎么了?好好说话别动手啊!”
“学长你评评理!”李楚不服气地喊,“大家都逃课,都是考试前一晚临时抱佛脚,凭什么我们都不及格这小子还能拿满分?!”
顾珩北大奇:“你们还能不及格?不就考点马哲高数和英语吗?那玩意看一晚都能及格啊!”
徐进和李楚:“……”
纪寒川从沙发上爬坐起来,他的脸红红的,头发也被李楚和徐进揉得乱七八糟,眼睛里全是笑,像是轻轻荡漾的湖水,细碎晶莹:“学长说得对。”
靠!徐进李楚再度扑上去。
……
功夫不负苦心人,他们的网站建好了。
顾珩北见证了MiniWeb的试测成功。
就在那一天纪寒川说:“记住这个日子,我们的理想,事业,未来,就在今天启航。”
他伸出手背,徐进和李楚随即覆上,“春江三杰”相视而笑,齐声高喊:
“加油,NorMou!”
顾珩北站在一旁含笑看着,纪寒川忽然用空着的那只手握住他的手,也放到了交叠的三只手上。
纪寒川眼眸深深,满是笑意:“这个仪式怎么能少了你呢?我的顾学长。”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给李楚和徐进加鸡腿,这俩孩子真的太不容易了,每天都要面对学神的智商摧残也就算了,还要被狂撒狗粮。
昨晚23:00:00还有一更,大家不要漏掉了。
感谢在2020-11-18 19:14:59~2020-11-19 00:52: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大芳hc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1章
MiniWeb是在那年的大年初一凌晨上线的,上线当天有五百多人注册,这些人一大部分都是京都大学的学生,其他的也都是靠同学朋友们拖家带口拉来的人头。
顾珩北在那个大年夜里发动了他能发动的所有人,在零点时分准时注册进去,登录,然后发了他平生的第一条微博:
【孩儿们,新年快乐!回复评论后找四爷爷领压岁钱!】
唰唰唰唰一连串的新年祝福里,纪寒川排在第一个。
那是MiniWeb上线的第一个月里单日注册量最多的一天。
之后这个新生网站就进入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毕竟只靠熟人捧场的买卖是不能长久的。
彼年彼月网络还是PC端的天下,大家在网上大多还是用即时通讯软件,“叩叩”敲门声响,我就知道谁上线谁呼我那不香吗?短博客?好像跟空间也没什么不一样嘛。
用户用熟不用生,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容易形成垄断的领域,大平台带来大流量,大流量回馈大平台,成熟的网站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一点对于新入局的菜鸟来说当然也成了天然劣势。
一个软件上线后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广告推广,那是个非常烧钱的活儿。
MiniWeb在当时几个小有名气的页游和门户网站上都买了广告位,钱花了不少,但收效甚微,NorMou总投入资金只有五十万,去掉房租和服务器,再截留一部分备用金,几次广告打下去,资金开始捉襟见肘。
此路不通。
顾珩北含蓄地表示如果资金不够他这里有,就当他投资了。
纪寒川却问他:“从来投资人都要看到可能收益回报才会投资呢,我们现在就这么点用户量,你图什么啊顾珩北?”
顾珩北脱口而出:“VC投资投的就是人,我相信你这个人必成大事!”
那确实是顾珩北的肺腑之言。
撇开私人情感的滤镜,纪寒川这个人的智力能力毅力全都无懈可击,这种人不成功天理难容。
纪寒川笑看了顾珩北一会,然后伸手揽过他的肩,把他按坐在电脑前:“学长,你看这个网站。”
顾珩北扫了眼电脑,屏幕上是个跟MiniWeb同类型的网站,叫TechWeb,比MiniWeb早上线一个月,用户注册数已经超过一百万且还在稳定增长。
平心而论,TechWeb无论是用户界面的流畅性还是功能,比MiniWeb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TechWeb背景颇深,总公司资金雄厚。
TechWeb是现今的短博客市场里,最被看好的一款产品。
纪寒川不疾不徐地说:
28/123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