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诏狱看大门(穿越重生)——雁过寒潭

时间:2021-05-19 14:17:52  作者:雁过寒潭
  “你,不要脸!”
  春兰闻言,一下从万达的身后跳了出来,“一个丫头,大言不惭!”
  “大雁不馋?我本来就不吃大雁的!你馋,你才馋!”
  虽然汉语水平还不能达到理解成语的水平,不过多多本能地知道这春兰丫头是在骂自己。
  “你不要脸。”
  “你家小姐才不要脸!”
  “丑八怪。”
  “你家小姐才丑八怪!”
  两人插着腰开始进行低端的人身攻击,万达这下总算听明白了——杨休羡的魅力太大了,这才来到浔州府几天啊,就有女人为了争夺他而打起来了。
  “啧……快把她们弄出去,这样还怎么做生意。”
  万达心里觉得有些酸酸的,又沮丧又自觉可笑,没精打采地让高会出面,把这两个丫头摆平。
  高会可不是什么怜香惜玉的男人,一手扯着一个丫头的后领子,就将她们都扔出了门外。
  他还特别注意扔得远一些,免得打扰到了门口正在排队等吃饭的客人。
  等到饭店打烊的时候,杨休羡这才姗姗来迟,拎着一个空荡荡的食盒进了酒店。
  刚一进门,就看到所有人都用揶揄的眼光盯着自己,梅千张的眼神格外露骨,带着浓浓的看好戏的意味。
  而万大人,则有些恹不拉几的,看到他进门后,居然眼睛朝旁边一躲,竟是不想和他眼神交汇似得。
  “杨管事,王家的饭可香啊?”
  第一个忍不住的果然还是梅千张。
  这家伙今天端了一天的盘子,累的手都抬不起来了。看到杨休羡轻轻松松,好整以暇走进来的模样,着实有些不爽。
  “不香怎么会连吃两顿呢。”
  邱子晋今天也是数钱算账弄到眼花,他不知道是不是跟梅千张混的时间有些久了。感没感化梅千张还不谈,他自己身上居然开始带上了几分江湖习气,连胆子都大了许多,居然敢对北镇抚司的千户冷嘲热讽了。
  高会虽然不做声,但是眼睛里分明写着三个字:看好戏。
  “我……在王家打听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消息。”
  杨休羡感觉有些大事不好,虽然不知道在他不在店里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大事,不过决定还是先说正事,好让这尴尬的气氛快点破解过去。
  他转身,将酒店的大门关上,众人见他确实有正事要说,也纷纷跟着上楼。
  梅千张知道这时候自己该消失了,摸摸鼻子拿起扫把开始扫地。不过出乎他的意料,杨休羡叫他也上来一起旁听,说是有话问他。
  “今天见的这个王老爷,也是做生意的。和汪正常年合作,关系紧密。”
  众人心想虽然如此,但是他们两家的丫头可不像是关系很好的样子。
  “这个王员外,就是专门课盐的。他在浔州城外,有上万亩良田。”
  杨休羡略微有些兴奋。
  之前他就想到了,汪正毕竟是瑶人,不管在广西势力如何之大,在朝内没有势力,必然做不了正规的盐商,只能贩卖私盐。
  明代承袭宋代的盐铁专卖制度,商人们想要贩卖食盐,就必须取得合法的“盐引”。盐商们凭借盐引到盐场支取食盐,然后在指定可以贩卖的地区进行食盐买卖。
  “盐引”这个东西,就是发家致富的宝藏。衣冠南渡之后,整个扬州地区,乃至江南地区能有如今的千载繁华,除了当地本身就是鱼米之乡,和当地盐业的发达,两淮盐商遍布全国也不无关系。
  明代除了实施盐铁专卖,还实施“开中法”。
  所谓“开中法”,就是因为边境苦寒缺少粮食和各种生活物品,官府鼓励各地商人前往边关开拓市场。
  官府就以盐引为吸引,在商人们将粮食运输到边境的屯军之处后,从当地守军那里换取盐引,进行合法的食盐买卖。
  “盐引”一物,将皇城,商人和驻地军地联系到了一起。
  从开国至今,这个打开财富宝藏的钥匙,就被牢牢地掌握在各个皇亲国戚,位高权重的宦官和地方的封疆大吏的手中。
  没有一点路子,根本接触不到这个生意。
  之前那个春兰丫头不小心泄露了,王老爷朝中有人,就说明了一切。
  现在杨休羡则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消息。
  王老爷不但朝中有人,军中有人,就连瑶民中也有人。
  “这话怎么说?”
  万达感觉好像隐隐约约地抓住了一些要点。
  “你说的是说商屯吧。”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熟悉当地民情的梅千张。
  “应该是有瑶人给那个王老爷种地。”
  “哎?不是说商人负责把粮食运到边疆么?怎么是种地呢?王员外不是商人?是地主?”
  邱子晋有些想不通。
  “从内陆运粮到边境,一路上有多少消耗?还不如就地开垦田地,雇佣当地土人种田。这样一来,还能省去在沿路的奔波损耗。”
  梅千张摇了摇脑袋,“我在广西多地都看到过。很多僚人,都为汉人的富商种地为生。”
  那么最重要的问题又来了——这些从京城,或是从两淮地区远道而来的商人,本不应该在本地拥有田地的。
  他们现如今在当地拥有的土地,被称为“商屯”,又叫做“盐屯”。是专门供给当地驻军粮草的明代特色产物。
  于是不可避免地,由涉及到了另外一个明代特色产物……
  “啊!又是流民!又是流民!又是侵占田地。”
  万达听到这里立即就明白了,从京师到广西,绕了一圈,又面对上了老问题。
  商屯设立的初衷肯定是好的,正所谓“召商输粮而与盐”,在当地屯田不但可以直接军队供应粮草,还能开垦边疆土地,减少荒地,一举两得。
  但是开垦土地是需要人的,商人都是逐利的,雇佣没有身份的流民和人工价格低廉的僚人就成为了不二之选。
  利用各种手段,兼并当地土人本身的土地,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佃农,简直就是快速发展屯田的不二之选。
  如此一来,必然有大部分的僚人失去了原有的土地,要么留下成为流民,给盐商们种地,成为黑户佃农。要么就干脆铤而走险上山,成为流寇。
  不但如此,官盐的利润再高,也高不过私盐……
  这位王老爷除了屯田和盐引的买卖,很有可能也和汪正一起,用自己的合法盐引为暗地里的私盐买卖开路。
  甚至不排除,就连当地的守军,也参与到了这个拥有庞大利润的“买卖”中间去。
  广西越是混乱,他们这些人才能够浑水摸鱼,利用当地官员走马灯一样来来去去,不能长久驻扎办案的间隙,为自己谋取利益。
  如果是这样的话,之前府衙和府库被烧,被夺去了县印的浔州府桂平知县和藤县的知县们……他们死的,就有一些不明不白了。
 
 
第45章 哥哥弟弟
  杨休羡的魅力无远弗届,不过才次日而已,王信王老员外居然亲自登门了。
  趁着酒楼还在筹备午市的空隙,王老爷亲亲热热地拉着万达好一顿拉扯。
  虽然是打着为春兰丫头昨日的无理行为道歉的名义,但是傻子都看得出来,这老头儿明显是看上了杨休羡这个金光闪闪的“未来女婿”。
  这是亲自上门来探底了。
  王老爷先是拉着万达好一阵问候他的义兄汪正,接着就开始打听杨休羡是否良籍,京中亲人家属的状况。
  知道他乃是土生土长北直隶人,家世清白,只因为是庶出得不到重视,所以跟着来此地继承叔父家业的万掌柜闯天下。
  相貌一流,人品过硬,也念过书,除了是庶出的身份不能改变,简直完美的一塌糊涂。
  王老爷当即表示庶出好啊,我们就要庶出的。嫡出的儿子谁家舍得给人当上门女婿呢。
  并且王老爷表示,其实他家中还有一个远房表亲王二姑娘在此借住。
  说是表亲,其实早就出了“五服”。不过原是同一个村子里的罢了,原来也挺穷的,所以没什么联系。
  因为她父亲做生意是一把能手,这些年来累积的家业渐渐起来了,特意来找王员外攀亲,想要拉近点关系。王员外这个人,忒是势利眼,见他在湖南江西那边生意做得确实有声有色,就恬不知耻地认下了这门亲戚。
  王二姑娘小时娘死的早,他爹一直奔波在外无法顾家。刚好王大小姐也是独生女,干脆就把这八竿子打不着边的“表妹”接过来同住,两个女孩子也好有个伴儿。
  这个小姑娘也是适婚的年纪了,今年十六岁,与万掌柜也算是才貌相当。她的婚姻大事,老头子也做得了主。
  如果不嫌弃的话,不妨找个机会,大家双方都见上一面。
  这里不比中原腹地,没有那么严重的男女大防。
  虽然男女婚配也需要父母之言和三媒六聘,但是在婚前见上一面,互相确认一下相貌人品,还是完全可以的。
  万达本来听到王老爷真的想要把杨休羡招为上门女婿,心里还有点不是滋味。
  没想到这王老爷很是“野心勃勃”,居然想要“一举两得”、“一箭双雕”,将他们这对“主仆”全部收入王家做赘婿,一时之间,都忘记了要怎么回答。
  梅千张端着茶壶在他们身后憋笑憋的全身发抖,不料王老爷人老眼不花,将梅千张上下打量了一通后,居然指着他问万达:这个小伙子今年多大了,可曾有过婚配?我看我家春兰丫头和他年纪相当,说不定也能凑成一对呢!
  万达和梅千张闻言脸色大变,万万没想到盐商加地主的王老爷居然是个疯狂的拉皮条爱好者。
  就这么点时间居然看上了他们店里的三个男人,他要是再坐一会儿,怕不是整个“似锦酒楼”上上下下都要被他拉郎配了?
  梅千张吓得放下茶壶就跑。
  走到前头,看到正在柜台上拧着眉头打算盘的邱子晋,拉着他就往门外走,邱子晋一脸茫然。
  开玩笑了,这个王老爷连他这样的都看得上,要是看到了文质彬彬,貌若好女的邱子晋,还不扑上来连皮都吞了。
  刚出门,两人正好看到从市场上刚买菜回来的高会。
  虽然已经跑了两步出去,梅千张还是跺了跺脚,心想大家都是兄弟,虽然你小子长得跟我和邱书生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万一王老爷瞎呢?把他家的厨娘介绍给你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于是他转身回来,左手拉着邱子晋,右手拉着高会,再一次呼啦啦地跑远了。
  手里提溜着两条草鱼的高会:?
  “万掌柜,见笑见笑了。”
  约好了两天之后,由万达带着杨休羡和梅千张登门上王府拜访,趁着春光正好,逛逛王家这个驰名浔州城的园子。
  “老夫也不想把家里的女儿们耽误到这个时候。实在是我家的这几个丫头们,都是过于出色。老夫私心想着此地偏僻,没有优秀的男子配得上小女。实在不行,今年晚些,我就把他们送回老家去,寻找中原的优秀男儿婚配。”
  王员外怕万达怀疑他家姑娘的人品,好一番解释。
  “万掌柜不要看我们住在浔州,就以为学了那些蛮人的粗鄙。我家女儿,那是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女红针织也是浔州城闺阁内数一数二的好。”
  王老爷提起独生女儿来,满脸自豪,“老天开眼,把万掌柜一行人送来了浔州城。又让老夫在义结金兰的宴席上见到了杨管事……哎,可见老天爷还是垂帘我一片爱女之心的。”
  “是,是,是……”
  万达被他说的哑口无言。
  走到酒楼门口,王老爷还是拉着万达的手不肯放,“万掌柜,我也给您透个底。我就只有小女一枝独苗,等杨管事入赘到我家之后,我的万贯家财,还有……还有京里的各种路子……”
  他凑到万达耳边轻声说道,“早晚都是杨管事的。真的,说是入赘,但是杨管事这样的样貌人品,我和夫人喜欢都来不及,我们全家都会好好对待他的。这个你绝对放心。”
  “这个吧……”
  万达听了哭笑不得,“杨管事在京中是有父母的。我只是他的掌柜,不能决定他的婚姻大事啊。”
  “哎,杨管事都愿意跟您从京城来到浔州了,家里还有嫡出的儿子可以继承家业,可见京里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成了婚,到时候跟父母去信,通报一声就行了。等生了孙儿,把他们从京城里接来浔州住也行啊。王家大的很,杨家所有的亲戚住过来,都不算大事。啊哈哈哈。”
  王老爷看来是一门心思要和杨休羡结亲了,连孙子这层都想到了。
  “万掌柜,至于我那个远房侄女。你放心,也是家大业大的。她家虽然在浔州没有产业,但是在她爹在湖广的生意做得极大。配万掌柜,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这王老爷怕万达觉得自己受了委屈,还特意补充说明了一下。
  万达无奈点了点头,一路将王老爷送到了路口,这才折返回了酒店。
  也好,依照他们昨晚的商谈,不管是王员外的“商屯”生意,还是有可能和汪正私下交易的私盐买卖,必然存在账本之类的证物。只要拿到了账本,就能坐实他们的猜测。
  有梅千张在,不怕偷不出来。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账本被放在王家的什么地方,两天后的“相亲会”正好给了他们登堂入室的机会,可以好好地进入王家后宅打探。
  至于汪府那边,有万达这层关系在,以后进进出出的,想要找个东西,还不是手到擒来。
  只是王老爷这边,却是要不得不牺牲杨休羡的“色相”了。
  送走了王员外,万达一进门,就看到杨休羡满脸无奈地站在门口,和他面面相觑。
  “恭喜杨管事了。”
  万达心里酸溜溜的。
  刚才是为了应付王老爷才摆出一副客气的笑脸,如今见到这位王员外未来的“乘龙快婿”,就不想再装模作样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