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见风雪(玄幻灵异)——月色白如墨

时间:2021-05-22 08:48:52  作者:月色白如墨
  下人们行来走去,都忙忙碌碌,急着挂上彩灯,摆置佳肴。
  这场接风宴,李府备的恐怕比林桓自己府上都要丰盛。
  “李大人客气了。”
  林桓依然是谦逊的,微微俯身行礼,说道:“别离数月,许久未见到枕风。桓心中甚是想念,故以从惊华宫出来后,立刻打马过来了。”
  林昆被父亲牢牢牵在手中,林氏家主慈爱地看着他,问道:
  “这几月来可有好好读书?”
  “兵书六册已经读完了,还剩半卷《寒民赋》。”
  林昆答。
  林氏家主注视林昆的那种眼神,以及回京后立即赶回来看望的举动,都无疑昭示着,这个名盛星野之都的林家幼子,或许是真的极具林桓宠爱。
  哪怕是在林府,恐怕也是最得偏心的孩子。说是珍视甚佳、掌上明珠也不为过。
  李长尧在心中做出判断,默默祈念着:
  可盼斯茂那小子和这位小贵人结下善缘才好。
  “林公子在府中这半年,一直勤勉苦读,甚是用功。”
  转而,李氏家主换上分一幅面孔,笑道:“可给我府中的几个孩子做足了典范。”
  “是。”
  林桓垂首摸了摸林昆的发顶,微微含笑:“从前他也很是犯懒,极不爱习武的。今日见面,他竟主动提起,想学些刀法。想来也是因为看李兄家中的小公子们练刀,颇受打动。”
  “噢?是吗。”
  李长尧顿感受宠若惊,甚是喜悦道:“恰巧我膝下那名小儿斯茂,在薄刃刀法上就极有造诣,不如——”
  “我想要斯年哥哥教我。”
  然而,林昆瞬时打断话头,抢白说道。
  “……”
  李氏家主脸上不可掩饰地现出一抹诧然之色,林昆父亲不明就里,仍是微笑着,问道:
  “噢?斯年?不知这又是李兄家中的哪一位小公子呢?”
  “是……是在下家中的长子。”
  李氏家主显得有几分难堪,声音也低:“但性情顽劣,甚不成气候,刀法也比不上次子斯茂……”
  亲耳听到自己的父亲说出这样的话,这样同外人提起自己,不能说不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李斯年默然站在檐下,看着这些人好似自己不存在一般说着话,有一种远离人群的孤独。
  “斯年哥哥很好。”
  然而,就在李长尧还欲说些什么贬低李斯年的话的时候,林昆开口道:“我很喜欢他。不好的只有觉得嫡庶之分的那些人,做了不公之事,却心中没有半分愧歉。”
  “……”
  李长尧讶然地看着这年纪尚小的小童。林桓极轻呵斥了一声:“枕风。”
  “父亲,怎么,我说的不对么?”
  林昆接着道:“您从小教导枕风不可以家世嫡庶取人——才能之士,不拘出身。枕风听在心里,今日所言,也皆是出自肺腑。”
  林桓蹙眉看着这自幼比旁人更成熟的爱子,林昆仍是镇定自若的,说道:“斯年哥哥是习武的良才,更是李氏薄刃刀用得最好的后辈——这一点,校场上的所有士兵都可以作证。”
  “枕风愿请斯年哥哥去府上小住,作枕风的武学老师;更为雏鹰提栖木,成就一位来日鲲鹏。”
  “……”
  两名大人都愣在原地,虽然贵为家主,但想必从来未遇到如林昆这般坦诚、单刀直入的情况。
  半晌,林桓先笑了起来,他像是拿自己这个鬼点子甚多的儿子没有办法一样,笑叹了口气,同李长尧歉然道:
  “那么,我也没有办法了……只能问一声,长尧兄,是否愿意割爱呢?”
  李长尧先是怔愣,但随即又慢慢反应过来——
  斯茂没有入得林昆的青眼自是遗憾得无以复加,但李斯年同样是李府的人,倘若他误打误撞,能够与林昆交好,怎么样也是有利无害。
  “这……”
  狡黠圆滑的男人只停顿了一秒,然后立刻笑了起来,说道:“当然是万分愿意!斯年——”
  他此时的语气又亲热起来,恍若任何一个慈爱的父亲唤爱子的名字时一样:
  “父亲与林伯父亦是童年好友,你此去林府,要处处照顾好枕风小公子,如待亲弟弟一般关怀照料,切不可疏忽大意!”
  李斯年迟疑了一瞬,未想到今天林昆叫他过来竟是这样的一番发展。
  但他还没有来得及反应,林昆就已经牵住了他的手,仰首看着这个比自己略高的少年,微微笑道:
  “好,从今日起,斯年哥哥就与我的亲生兄长一样,无论是府中用度,还是在外受礼——”
  “若有人苛待斯年哥哥,就如苛待我林昆;有人欺辱斯年哥哥,就等着被我一起找上门算账!”
  “……”
  李氏家主和林氏家主四目相对,片刻过后,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在这笑声中,李斯年注视着这玲珑心窍,聪慧得恍若瓷娃娃一般的小童:
  人生第一次,心里涌上股奇特的感受。好像一定想要守护住什么,一定……要报偿什么。
  在所有人都忽略他、踩踏他的黑夜,突然有一个人向他伸出了手。
  他以为他不会感到委屈,早已习惯了遭遇欺辱,对任何事都认命了。不会感到不高兴,也不会想和别人争。
  但突然有这么一个人为低微卑下的自己付出时间和精力,给他出气,他……
  李斯年看着林昆,在心中无声想。
  我一定会永远守护你。就像最虔诚的神徒守护着明月。
    明月心 04
  御史台外竹林青葱,郁郁的花中君子随着风而微微晃动,发出“沙沙”的婆娑声。
  炎热的夏日已经被完全隔绝在了竹林外,在这幽寂的林子深处,只有朗朗的读书声和激烈的辩驳声。
  士子们笔直的脊梁,共同撑起这盛泱的未来。
  距林昆和李斯年成为青梅竹马、李斯年搬进林府,已是十年后。
  “林师兄,早呀。”
  一路上,从进君子林到书院门口,不少士子都同林昆打着招呼。
  林昆的唇角微微翘着,虽然不善言辞,但也淡笑着点首示意。
  琳琅书院——与御史台毗邻而居的著名书院,恐怕整个星野之都都无人不晓。
  因为它是所有文人士子最可望不可即的地方,更是历代御史进入御史台之前的历练摇篮。
  可以说,当你进入了琳琅书院,就已经半只脚跨进了盛泱的御史台。
  这一点,尤可以从御史台大夫同时兼任着书院院长看出。
  “你这废物东西,若再有下次,将你的腿也打折!!”
  然而,渐渐靠近御史台的时候,林昆却从书房的窗户内听到阵阵叱骂的声音。
  那是一个略显沧桑的老者声音,夹杂其中的,还有“叮咚”的拐棍杵地声响——
  “倘若你有一分良心,就不会做出这等丢人现眼之事!”
  走入了书房内院,林昆步伐微微顿了一顿。
  里头老者的斥责还在继续着,拐棍急促地杵地之后,又传来了木棍打在躯体上的那种闷响。
  但奇异的,在书房内受责罚的那一方却没有发出一丝一毫的声音,只是无声地犟着,好似绝不认错,又好似恃宠而骄冷然漠视。
  这情形林昆很熟悉,是他的老师御使大夫,与老师的幺子。
  老御史大夫过完年,已经年逾七十。
  但因御史台近年来一直后继无人,只靠老御史一人在苦苦支撑着,才至今没有告老。
  忠正清廉的一颗心,守在浑浊摇摇欲坠的朝堂上,才护得最后一方净土。
  可是,十分令人遗憾是,老御史的独子却十分不成器。
  因为老年得子,御史夫人对儿子极其溺爱,养得无法无天,成天做出些混账至极的事。
  令老御史每每提起这个儿子,都备敢颜面扫地,俯仰存愧。
  林昆自拜入院长门下,遇到这种事没有七次也有五回。
  他如往常一般,默默在门外,只静静等待。
  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老御史严词厉斥、棍棒齐上,这才终究因为体力难撑,停歇下来。
  “滚出去!”
  林昆微微侧身,接着,便是一个凌乱穿着青衣,满头大汗的青年低头匆匆走出来。
  林昆看着他的背影,分明方才不过二十的年纪,却好像已经年过三十。
  有一种长久纵欲的臃肿。
  “枕风。”
  老御史看到门外的林昆,低低地叹了口气,仍有些喘息地说道:“进来吧。”
  林昆慢慢走入,行了一礼:
  “老师。”
  “家门不幸。”
  老御史苦笑:“让你笑话了。”
  林昆抿着唇,微微摇头:
  “没有。”
  “哎,老夫磊落一生,没想到生出这么个东西。”
  老御史失落喟叹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我虽从未想过要一个如何荣耀门楣的争气儿子,却也不想为盛泱弄出这么个有害无益的杂碎。愧对列祖列宗啊。”
  林昆对师长的家事从不置喙,而今也只是默然听着,不插嘴一句。
  “早知是这样一个孽子……不生也罢!”
  看见林昆手上抱着的案卷,老御史长吸一口气,重新收拾好心情,说道:“算了,不说这些。来,你今天找我,是所为何事?”
  “是因神女河上游修堤坝一事。”
  林昆答。
  盛泱常闹水患,尤其是因为星野之都西侧地势较低,每到夏季,常常涨潮。
  郊外的神女河两岸居民,几乎是求佛拜神地请求当年不要闹洪灾才好。
  经反复争取,朝廷终于答应在神女河上游建下一个堤坝。
  可是不知何缘故,已经三年过去了,堤坝建的毫无进展不说,银子还似水一样往外花。眼看朝廷拨下来的款项,很快就要用得见底儿。
  “负责堤坝修建的督员中,有十三人是赵尚书的宗亲,七人是秦大人的外戚,二十九人是三位王爷的党羽,而他们的合作商贾……是晋商朱世丰。”
  林昆在老御史观阅案卷的时候,简扼地将案卷内容复述了一遍。
  但是直到亲口说出来,才觉察出有多荒谬——拢共六十名的修坝督员中,竟就有四十九人来自各个朝廷官员的势力……!
  仅有区区十一人是无依无靠,自己聘上的。
  且还不论这十一人有无品行败坏,亦存私心者。
  这堤坝,真是能修好才怪。
  “天降灾异,民不聊生,回回朝廷拨钱,却偏偏富了这些蠹虫的腰包!”
  老御史看得直叹气,愤怒之色溢于言表:“好啊……真是好啊!这些人是很久没等到这样容易捞油水的机会了罢?恐怕,他们每年烧香拜佛之时,都是能多出一些洪荒旱情!”
  “……”
  老御史将桌案拍得震震作响,又因气血陡起,头晕得直撑着椅背喘息。
  林昆默然看着这些案卷——早在呈送上来之前,他就已经看过了。
  当时有多么不可置信难以接受,现在也逐渐变得风轻云淡。
  “今年汛期将至,星野之都外其余多地已经发生涝灾。”
  林昆说道:“堤坝一事,再刻不容缓。不知道老师对此,可有什么看法。”
  “这蛇鼠一窝之人,总是结党行事。”
  老御史说道:“秦语卿并不要紧,此事的症结,在于礼部尚书和王爷的残党。”
  “——在礼部,姓赵的周遭虎狼环伺,等着取而代之的不知道有多少……他通常不敢擅自行事。可此人却是个墙头草,一会儿抱着这尊大佛,一会儿傍上那个罗汉。在堤坝中揩油水,恐怕也是跟着几位王爷一起干,才给他壮了胆。”
  “可是,仅是这几位王爷,就已经十分棘手。”
  林昆缓缓说:“陛下很宠爱的几位嫔妃,多是他们所赠。连当今圣上的枕侧贵妃,都是安王爷的亲生女儿。”
  “……”
  老御史沉默,似是想了很多个念头,但又终究觉得不可行。口几番微启,又再次合上。
  许久过后,千言万语,唯独只汇成一句:“……陛下,糊涂啊!!”
  可是,再多说也无济于事。
  此时庙堂之上,是如何的局面,林昆与御使大夫心中都再清楚不过。
  “陛下平常不问政事,但是对身后青史的褒骂之名看得甚重。”
  半晌,老御史缓缓开口:“若堤坝修建出事,则殃及万千百姓生计。定然是受千载遗骂之事。来日倘若面圣,我会同陛下再提及此事。”
  “我也会多找一些同门,再次进谏。”
  林昆点点头,说:“还有我父亲……实在不行,也请他在太子殿下面前略提一二。”
  “枕风,你确是做御史的良才。”
  御史大夫注视着面前的少年才俊,首肯道:“真的不想现在就进到御史台来么?”
  “枕风愚笨,还想在书院中再读几年书。”
  林昆微微笑道:“等来年春闱,若能中榜次第,便投来老师门下尽力。”
  御使大夫点点头:“你们林家,确实是只做学问,不问庙堂的。”
  “可如今,连你……林家嫡子,都不得不搅进这趟浑水里了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