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种子商在古代(穿越重生)——岛里天下

时间:2021-05-26 17:52:54  作者:岛里天下
  “还早着,没想过要雇人。”
  “你要是雇人啊就来找我,咱家有个远房表亲,长得高高大大可能干了,人又老实……”
  邹筠扯着笑容,堪堪答复了两句,两人又聊了好一会儿,她借着还有事儿忙,这才离开了王家。
  出了王家的门,她忍不住叹了口气,王刘氏心里只想着往后开了饭馆儿能给他们家实惠云云,却是半点不提铺子租赁的事情,也不知道王行回来她会不会好好同他说道,恐怕让他们家牵线有些悬,可白费了十几个鸡蛋。
  她心不在焉的往巷子里头走去,身后有人喊自己都没听见,直到后头的人几大步走到了她的跟前,她才后知后觉。
  “江停!你回来了?如何这般早,怎么样,可寻着合适的铺子?”
  郑江停笑了笑:“娘,瞧你急的,不是说了在家等我消息嘛。我已经找好铺子了,各方面都挺合适的,差不多也谈妥了,明儿就去领钥匙,您同我一道过去也可以看看铺子。”
  邹筠闻言大喜:“真的?”
  “可不是,我连定金都交了。”
 
 
第19章 
  母子俩前脚才走不久,王行后脚便回来了。
  人刚进屋,王刘氏迫不及待的上前将邹筠过来的事儿说了一通,生怕晚了话被人说去了一般。
  王行乍然得知这一消息确实有些惊讶,几月前还因为付不起米粮钱想同他赊账,这才过去多久,竟然就盘算着租个小铺儿做生意了。
  惊讶归惊讶,回过神来他又嗤笑了一声,对王刘氏道:“当这生意那么好做,去大酒楼当几天厨子就能开饭馆了,也不细细算着开间铺子要花多少钱。我可先把话说在前头,到时候要是郑家过来借钱,你可别没轻没重的上赶着把钱借出去。”
  “这还要你说,银子的事儿我能没个数儿嘛。可你真不想法子帮帮,瞧瞧有没有要出租铺子的掌柜给介绍介绍,到时候少点租金,咱也卖了郑家一个人情,万一郑家的小饭馆儿开好了,咱们也能沾点光不是。”
  王行冷哼,未给王刘氏一个好眼色:“妇人之见,咱卖人情出去,不是用别的人情换的?你就瞧着吧,郑家的生意起不来,咱家祖上就是做生意的,摸爬打滚了几代人了,到我手里才有个像样的铺子,不用再外花银子出去租用铺面儿。这郑家往前有人是做生意的嘛,就郑江停那闷头汉能做起来,我这些年生意都是白干。”
  王刘氏被说的一愣一愣的:“这么一说,那郑家岂不是干亏本买卖。”
  “要开铺子,自然是不会把亏本的事情放在前头想,都是冲着能赚银子去的,这想赚钱的心是好的,只是哪有那么容易。”
  ……
  郑江停虽不知王行在背后是如何看待他开饭馆儿的,但是他所说的一些问题,时下也确实面临着。
  回去后,他同邹筠谈了谈铺子的租金,虽然一个月只要六钱银子,但是对郑家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年前家里好的时候,两人都有差事儿,一个月的收入加起来才一两一钱银子,然而这样的日子还并没有持续多久,所以攒下来的钱也并不多。
  年关一通花销,郑江停只攒下了三两银子,邹筠掏干家底儿有一两银子,铺子那头的租金押一付三,后头就是每月交一次,这也就意味着开头先得花二两四钱银子出去,手头上能支配的就只有一两六钱了。
  这些钱还得重整铺子,购置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粮食香料,算起来这点钱肯定不够开销。
  郑江停也愁,他考虑是卖空间里的粮食来周转一下,还是上钱庄里借钱好,拿空间的粮食卖容易惹怀疑,上钱庄借钱又得还利息,若是不能准时还上钱,上门追账可厉害着。
  母子俩说着琐碎事儿把午饭给做好了,邹筠从烦心中抽出身来:“今儿怎么都没瞧着纤哥儿。”
  郑江停丢了一把柴火进灶里,往常人会过来帮着做饭,今儿都饭点了居然还没来,瞧着邹筠忙着给饭菜起锅,他站起身:“我出去喊他一声。”
  方才走到门口,他听见几声咳嗽,瞧见纤哥儿正好过来了,他正要问人去哪儿了,偏头见人两颊有些异样的红色,咳嗽也比往时频繁了不少。
  “怎的了?”
  楚纤轻轻摇了摇头,昨儿贪玩儿硬要去村里,结果夜里回去身子就有些不对劲,今儿起来便发热了。
  他也不好意思同郑江停说,只道:“没事儿,天气凉,有些不太爽利。”
  郑江停听着有气无力的声音,一眼看出了小哥儿的心思:“是不是发热了?”
  见人没答话,他气归气,到底没在这时候责怪,耐着性子问道:“可去看了大夫了?”
  楚纤点点头,今儿他起床很是乏力,原是想着同郑江停一道去看铺子的,可瞧自身的状况去了怕只会拖后腿,干脆多休息了一会儿,起床后拾整好后就去了医馆:“我方才从药堂回来,已经拿了药了。”
  “看了大夫就好,快进屋去,化雪的天儿比平日冷。”郑江停领着人进屋,倒了杯滚烫的热水给楚纤,既可以暖暖手,又能喝。
  三人吃了午饭后,郑江停原本要直接出门去,但饭间纤哥儿说家里的门闩坏了,问他能不能帮着修整一下,他只好先去一趟纤哥儿家。
  坏的是卧房的门闩,房屋年久失修,又是木制建筑,时间长了难免会有破损。
  卧房的门坏了晚上关不紧漏风屋里可冷的不行,不过纤哥儿的房间倒是挺暖和的,屋里的炉子有火,上头正煨着药,温暖中充斥着一股浓厚的草药味儿,可比他第一次踏进纤哥儿的屋要浓的多。
  他瞧只是门闩松动了,订上两颗钉子就能解决,对于一个大男人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让病弱中的小哥儿做就有些困难了,拿着纤哥儿准备好的工具,几榔头就把事情搞定了。
  纤哥儿上手摇了摇门闩,原本松垮的门闩老老实实的贴在门框上,已经十分紧实了:“谢谢郑大哥。”
  “客气什么。”
  趁着郑江停收拾工具的功夫,楚纤给他倒了杯热茶,而摆在热茶旁边的是一碗热汤药,一人端着茶杯,一人端着药碗,一同喝了两口。
  郑江停握着茶杯偷瞧了一眼喝药的小哥儿,秀长的眉毛促成一团,唇紧紧抿下才把药给咽了进去,看的人怪心疼的。
  这汤药偶尔喝上一次姑且让人想起来就倒胃,若是一日三餐都离不得,那是何等滋味。
  郑江停暗中琢磨着,等饭馆儿生意起来以后,就给纤哥儿找个最好的大夫,若是把身子调理好,既不用喝药受苦,身子也不会那么容易感染上风寒。
  纤哥儿放下碗时,药已经见底了,郑江停赶忙收回了视线,念及是在小哥儿的闺房之中,他也老实的没有到处乱看,但是床前放着的花盆还是吸引了他的注意。
  年前送给纤哥儿的草莓已经长出叶子了,三四片叶子舒展在土壤上,老叶子已经是深绿色,显然是长出来有一段时间了。
  “天气这么冷,我还以为会长不出来,没想到被你养的这么好。”
  纤哥儿望着床前的花盆,笑的很是温和:“屋里日日烧着炭,比外头暖和,它也就没有被冻死。”
  话虽说的简单,实际上他可宝贝这株草莓了,隔三差五的松土浇水,就是自己冻着也不让它给冻着了,如此娇养着倒是没有辜负他,总算是破土发芽逐渐长大。
  说着,楚纤也不忘正事儿,他知道郑江停还有事情要忙,不敢多耽搁,趁着人看草莓的功夫,他掀开床榻前的帘子,将一早准备好的钱袋拿了出来。
  “郑大哥,这个给你。”
  郑江停眼有疑惑,他瞧着鼓鼓的梅花小袋子,这小玩意儿邹筠也有一个,他知道是干嘛用的,只是不解纤哥儿为何要给他钱,不明不白,他自然是不会随便接。
  “铺子开业这当头肯定是要花不少银子的,这是我的一份心意,虽然不多点,但也能解些燃眉之急。”纤哥儿猜到郑江停不会接,索性主动把钱袋子塞到了他怀里:“就五两银子,你别嫌少。”
  这些年他靠着卖艺,凭借着自身的一些优势,赚取的银钱确实比普通人多不少,但是他身子不好,看病花销也大,再者自己花钱总是大手大脚的,根本攒不下来多少钱,自打没有再去富月斋以后,他已经尽量的缩减自己的开支,但进账还是比出账少,这些已经是他所能周转的最大额度了。
  郑江停哪里敢嫌弃少,受宠若惊还差不多,自家里的银钱加起来还没有这多,纤哥儿却一下子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已经出乎他的意外了,但不管钱多钱少,他深知纤哥儿的不易,大老爷们儿如何能收他的钱。
  “我没有嫌少的意思,但确实不能要你的银子,你日里不易,更需要银子傍身。”
  郑江停义正言辞,楚纤意料之中,他假装伤怀:“我还当相处了这么些时日,郑大哥已经把我当一家人了,说到底还是把我当外人看。”
  这弯酸委屈的语气果然让郑江停的态度软和了不少,他知道纤哥儿是出于好意,可这拿人家的钱财又实在是难接受,殊不知他从来没有同朋友借过钱,突然面临着这种送关怀的事情,他一时间觉得温暖,又忍不住感慨自己的落魄。
  几番斟酌后,他叹了口气,妥协道:“我把钱先收下了,等饭馆儿的生意起来以后,我就把银子还给你。”
  他本想说可以写个字据来证明,但想着话说出来又得伤小哥儿的心了,既然话他说了,保管着会把钱还上,倒是也不必搞那些虚的。
  楚纤却是不管他说什么,又或者脑子又梗着在想些什么,反正眼下把钱收下就对了,郑家开铺子他出了把力,以后也能更安心的在饭馆儿当个打算盘的。
  他和郑家啊,反正已经是理不清楚谁照拂谁了,总之是牵扯的拆不开,如此想来,他心中反而小有些雀跃,
 
 
第20章 
  有了纤哥儿的资助,郑江停手头突然就阔绰了起来,倒也不用愁开铺子的钱周转不开了。
  从纤哥儿家里出来,他心下干劲儿足,打算今天就先去把木匠联系上,明儿拿了钥匙直接开工。
  邹筠说青梧巷里就有木匠师傅,按照她说的地儿,倒是还真找着了个老木匠师傅。年节里没有什么活计,老师傅也挺清闲,听说郑江停要开饭馆儿,人还挺高兴,十分热情的领着他进屋。
  木匠活计老师傅都会,像铺子的招牌呀,桌椅板凳啊,家用的床铺柜子啊,什么都有做过。最近的活儿少,零零散散接了几个小柜子做,老师傅手都闲松散了,这忽然来个新铺生意,那可是大活计,一块招牌是少不了的,若是谈的好,还能接下铺子的桌椅板凳。
  郑江停确实也有这个意思,能在一家做下也省的四处跑,荒废时间不说,还得费功夫谈价钱。
  两人一通商谈,最后郑江停定下三套桌凳,十五个凳子,另外还得去铺子装修,算是全套都安排在这儿了。两家住处虽然隔得远,但都是青梧巷的街坊,价钱也谈得愉快,郑江停交了一两定金,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第二日,郑江停和邹筠如约去旺民街交钱领了铺子。
  老大爷清点了银子,见着母子俩乐呵呵的,许多出租铺子的其实都不太乐意把铺子租出去做食铺,汤汤水水弄得怪脏的,不过他瞧着母子俩虽然衣着简朴,倒是拾整的很干净,想来也是讲究人,如此他就放心了。
  “等你们铺子开张了以后啊,我也来尝尝,我住处离铺子不远,过来也方便。”
  还未开业就有客人说要来,郑江停听着自然是高兴,他一路送老大爷出去,一路感激人,两方都很愉快。
  人走后,邹筠在铺子里里外外转悠了好几圈,她眉眼里藏不住喜悦,摸摸门栏又摸摸柜台,心中实在是欢喜,穷苦了大半辈子,一直都是做看人眼色的营生,也曾想过有朝一日能寻个更好的差事儿做,却从未想过自家能开个小铺儿养家糊口。
  虽说铺子是租来的,往后也还的细心照料着客人,可再也不必害怕上头的人心中不快就把你给打发走了。
  郑江停知道邹筠心里高兴,他也高兴,但高兴之余也不忘正事儿:“娘,待会儿木匠师傅要过来,我走不开。时下铺子拿到了,还得添置锅碗瓢盆,这事儿可还得您跑一趟。”
  “行,娘这就去,娘识得有熟人。”妇人家围着土灶转,对于厨具自然添置的不少,昔日在主家做事儿的时候她也有去做过厨房采买的事儿,知道哪些铺子的锅具最好,哪些铺子的锅具便宜。
  邹筠前脚刚走,木匠师傅后脚就来了,同他一道来的还有个十四五的少年郎,是木匠师傅的小儿子,一道过来送桌椅板凳的,顺道还能跟老师傅搭把手。
  昨儿郑江停定下的三套桌凳,是茶馆小馆子里常用的方桌长凳,老师傅那儿有现成的,今儿过来就一并给送过来了。
  铺子不大,但是放四套桌凳还是能行的,但是郑江停觉得放五套桌凳也不多,想着干脆放三个,空出来的地儿挨着墙钉下一块长木,一排溜儿能坐下十几个人,到时候单一的客人来就可以坐在这边,不用独坐一个桌子占去位置。
  他同木匠师傅讲解了自己的想法后,师傅当即动了工,晚些时候,邹筠购置了锅碗瓢盆回来,铺子里的东西越来越完备,郑江停也没闲着,分别去菜市肉市跑了好几趟,香料铺子也没落下,以低价拿了不小一批存货。
  起早贪黑的忙碌了五天,小饭馆儿的事情可算是妥帖了。
  正月初八,时逢年节,闲耍之人是一年之中最为多的时辰。缙城西北方的旺民街好不热闹,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杂耍喷火卖艺的,当街一杯茶水说书的,人流从街头窜到了街尾。
  百姓都说瑞雪兆丰年,年初下了场大雪后,日头一日日的暖和,今年保不准儿是个丰收的好年节,过年出来窜街游览的人也比往年多了许多。
  吵闹的街道上,一串鞭炮声响过,瞧热闹的人探起耳朵听:“哟,街上又有新铺子开业了?”
  “左右无事,去瞧瞧看也不碍事。”
  “鞭炮声这么短,开的小铺子噢,有啥好瞧的。”
  行人话音刚落,街尾巴方向就跑过来个十几岁的少年郎,一边走一边大声吆喝道:“大家快去瞧啊,街尾巴上新开了一家小饭馆儿,新客进去送一串糖葫芦咧!还有干果送!”
  街道上的大老爷们儿听了笑话:“一串糖葫芦有啥稀罕的。”
  有孩子的妇人男子却不这般以为了,白送正好给孩子吃,不如去瞧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