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城小贩伙计就围了上来,叫卖声此起彼伏,阵仗可谓是惊人,拦的车马都慢了下来。
“客官别走啊,我们客栈专门为商队旅人建造的,价格实惠,大通房打地铺好使。”
郑江停见人一直跟着马车推销,想着反正也是要找住处,便道:“且引我们去看看,合适就住。”
“合适,合适的很,包管您满意!”伙计这边说道完,小跑到车队前头:“各位跟着我走!”
倒是也不算远,转了两条街就到了,沿途上郑江停就没舍得把车帘子放下,一路看着到客栈的。
胡劲鑫一道瞧了客栈,虽然稍稍偏僻了一点,倒是也胜在安静,于是就定在了客栈。
货物整顿好,安排好留守货物的人,郑江停便和胡劲鑫遣了大伙儿去踩点,两人也一道出去闲逛了。
“一寻摸我也有两年没来过永安了,这边的人收到信儿已经安排好了餐饭,咱俩一道去尝尝江南的特色。”
郑江停坐了一路马车,颠簸的屁股发痛,如今在街上闲走几步舒坦多了,对于吃喝有了不小的兴致。
永安的食肆比比皆是,看的人眼花缭乱,因未乘坐轿子不能让轿夫直接送到,只能问着人过去,等到了定下的酒楼时,都快过了吃饭的时辰了,然而令郑江停意外的是过了饭点儿酒楼里的客人依然不少,都快赶上缙城饭点的食肆了。
来时便听胡劲鑫说永安人爱吃爱玩儿,所言是真的不假。
楼上定了个小雅间,等着的是胡劲鑫早年安排在这边的一个建造队的管事,两方见过后也未说多少废话,着实是有些饿了。一桌子常见的菜食,像鸡鸭鱼等一些大菜少不了。
“小郑你可要好好尝尝永安的八宝鸭,这一带的稻田河流多,百姓爱养鸭,做的鸭味道一绝。”
“还有梅菜扣肉,梅菜最是下饭。”
“糯米藕,软糯,甜而不腻。”
“爆炒鳝鱼!”
郑江停动起筷子挨个儿尝试,虽说都是自己吃过的菜,但是在缙城确实是不常吃,今下吃到不光吃着味美,倒是还尝出了久别重逢的味道。
饭后又是点心汤食,一顿饭吃下来几日以来赶路的疲惫一扫而光。
郑江停饱着肚皮和胡劲鑫一齐下楼,胡劲鑫要去自家铺子查账,两人也就没有一起回去。
只剩下郑江停一人索性循着来时的路慢腾腾回去,顺道还消了食,路上瞧着些小摊贩在卖炒栗子,手又痒痒去买了些提着,捏开壳子还是热的,味道又糯又粉,很香。
郑江停心情大好,扭身进了家铺子:“伙计,给我备一套笔墨纸砚,多哪些纸!”
“好咧!”
“记得还有信封!”
一晃出来七八日,路上颠簸劳顿,郑江停一直不得时间给家里写信,如今已平安到达永安,是时候也该给纤哥儿修书两封了。
取了写信物件儿,他带着东西信步往落脚的乾来客栈赶去。
小纤,家中一切可安好,为夫已平安抵达永安,今落脚于乾来客栈,万事顺遂。
永安繁荣,美食众多,今尝八宝鸭,糖炒栗子,桂花糯米芋圆,味甜黏糯,色味俱全,若你在场,定然欢喜。
……
满星之夜,一盏灯火摇曳。
楚纤坐在桌边,展着信纸阅览了一遍,又觉不足,喃喃将信从头读到了尾,似是身临其境,仿佛能见着那身材高大的英俊男子坐在烟花江南的酒楼中,吃着当地的特色美食,品鉴着味道云云。
若是他再坐于身旁,被夸好吃的菜定然不用动筷也会到碗中。
想着想着,楚纤长吐了口气,指腹抚过早已干涸的墨迹,似乎透过纸业上苍劲笔力的墨字便可摸到书信之人的掌心手背一般。
五月了,尚未入夏,躲在院子里的蛐蛐,不知哪里的田鸡已经叫的欢腾了。
他小心收了信纸,细细叠放至信封中,行至窗边支起窗子,今晚月色极好,打开窗月光便洒了进来,晚风习习,吹的人出神。
楚纤看着如钩明月,月亮照见南也照见北,不知有没有照见他想见之人。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4-07 18:51:27~2021-04-08 19:36: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御御、南音雨閣 5瓶;忘言、dcm520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8章
郑江停这边已经正式开始推销调料了。
路上经过几个县城,郑江停都没有亲自上阵贩卖,而是关注货郎的推销情况。有了三个县城的经验,郑江停总结出光靠嘴推销东西还不行,即使卖的出去,效果也并不太好。
到底还是得让人尝试到东西的好来,为此郑江停寻了个地儿,搭建了临时的小摊儿,炉子生火熬了一锅火锅底料,又买了些小菜肉类焯水,泼上自制的辣椒,其中的口味有油辣子的,干剁辣椒的,还有豆瓣酱的。
火锅里不煮别的,把带壳儿的蛋煮熟后剥去壳儿放进火锅里腌泡着,做成麻辣蛋。
胡劲鑫同郑江停一道守在摊子口,忍不住笑道:“原是来推销调料的,眼小倒是卖起街边小吃了。”
“要想别人买料,当然得让人先尝到做出来的东西味道怎么样,味道好了自然有人要买了。”
郑江停朗声对货郎道:“大伙儿记住了,卖小吃食只是次要表面的,最重要的还是卖调料。调料当如何卖?”
货郎很上道:“客人来买小吃时,夸赞味道好时就上前推荐调料,并且教授制作食物的方法。”
“对了!开始忙吧!”
郑江停准备亲自前去招揽客人,瞥见胡劲鑫竟还在摊子前吃麻辣蛋,几步上前:“我说胡老爷,您再吃下去自个儿先把东西吃完了。”
胡劲鑫嘿嘿笑道:“见笑,见笑。回去再酒楼也把这麻辣蛋安排上。”
郑江停摇了摇头,提着铜锣敲打:“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缙城的特色古董煮,香软可口的麻辣蛋,下酒好味儿的麻辣串儿!”
永安城卖吃食的小摊儿遍地开花,像郑江停这般阵仗的条条街巷可见,凭借着敲锣打鼓还真不一定能吸引客人,一早晓得竞争大,郑江停特地烧了一锅底料汤,安排了个货郎在一旁扇风,锅里沸腾翻滚,香飘十里,轮谁也按捺不住咽下口唾沫,火锅的味道又霸道,一般的香味儿全然压不住,最直接吸引客人的还是香味。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看热闹的,被香味儿吸引的,受到货郎好说歹说邀请的围了一片儿。
“闻着还真香,这麻辣蛋多少钱一个?”
“五文一个。”
“麻辣串儿荤的五文一串,素的三文一串。”
“给我来点儿!”
郑江停见客人吵嚷着购买,一直观察着情况,一开始货郎觉得定的价格太高了,只怕没有人买,这个价格对于缙城来说确实有些高了,不过郑江停提前考察了永安的消费水平,完全是缙城不能比拟的,这个价格已经算是实惠了。
“这味道当真不错,好吃!”
“我还要,给我来三十根麻辣串儿,荤素各一半!”
郑江停见东西已经卖开了,端了个凳子站上去,手执托盘,身旁的胡劲鑫配合敲锣:“各位食客这里看,麻辣蛋是用盘子里的底料做成,只用买上一块儿底料,回家掺水或者有条件的掺大骨高汤烧开,即可以做麻辣蛋,还可以煮菜煮鱼煮面,还能做古董煮,一举多得,价格实惠,现下只要五十八文一斤。”
“买了不吃亏,买了不上当!这里是麻辣串儿的调料,秘制豆瓣酱六十文两斤!”
“给我来两斤底料!”
“我要豆瓣酱。”
尝试了味道的一窝蜂涌向郑江停,货郎连忙安排收钱给货。
忙碌到中午准备的小吃就全部售罄了,连忙又重新备货上货,为了广泛推销,这边也不能使用饥饿营销,一行人硬生生撑到了晚上才收摊儿。
回去以后也没休息上,郑江停立马安排了人继续制作小吃,明日胡劲鑫和郑江停分开贩卖。
“经过今日一天的忙碌,想必已经在城里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吹起了小风,但是永安城大,风还不够大,一日的辛劳并不足以让大多数人知道我们的货品。明日只留五个人在小摊儿卖东西,其余人负责去走货宣传,每个人带上一些小吃供客人试吃,不收钱,以此增大宣传的效果。”
“是!”
郑江停安排完任务又讲了些注意事项后,已经巳时了。
永安没有宵禁,推开客栈的窗子,还能瞧见外头灯火阑珊,好一派热闹,小二说夜市能闹腾到早上。
“客官,可是郑江停?”
正在窗口出神的郑江停听着声音回头,是个小二哥:“正是,可有什么事?”
“这里有一封您的信。”
郑江停闻言信步过去,接过信一瞧,光是信封上的娟秀笔迹就让他心下一喜。
“辛苦小二哥了。”郑江停掏了赏钱递给小二。
小二一颠还不少,乐呵道:“客官歇着,我给您端点茶水去。”
郑江停应了一声,徐步回到桌边,迫不及待的拆开了信封。
一共两张信纸,郑江停挨着读了下去。
夫君,一切可曾安好?
林城章县和平县的老板来铺子拿了货,已经在黄京意手上签订了加盟的一些契约,拙夫已亲自查览,无碍。家中几个铺子生意一切如旧,夫君不必忧虑。
此间喜事两件。
月底拙夫和母亲携礼于阳亩村,蔡家添丁,幼子怜人,母亲甚喜,亲送银锁一枚。
次月初,邓明归,喜中秀才,携礼登门致谢,已礼数相待。
家中万事顺遂,只待君归。
郑江停轻笑了一声,当真是好事连连,蔡凛都当爹了,他回去可得给他送上一份大礼,果然没有看错邓明那小子,竟然一举拿下了秀才的头衔。
他乐了一会儿,又仔细看了一遍信纸,什么情况,这么快就放上结束语了,怎么半句想他念他的话都没有?郑江停恼着拿出另一张信纸,然上头竟然是空的,只字未写。
“空纸?什么意思?”
郑江停不明所以,左右看了信纸,又翻转到了另一面,这才发现了旋机。
信纸的另一面上有一轮月,墨色勾勒,圆圆满月,低下是自家的院墙。
郑江停敛眉,昔时在家中推开窗便可见此场景,他可再熟悉不过了,只不过那时是两人坐在软塌间共阅一本奇闻杂谈的时候。
吐了口气,他把信纸收好,瞧着眼下的局势,想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回去了。
次日一早,全体人员出动,郑江停留下和记账先生一起清点了货物和账本。
“路上三个县城总共卖出去了两百斤货。”
“来永安目前用和卖出了三百斤货,今早总共拿出了一百斤货物。”
郑江停点点头,如果早上拿出去的货都能卖完的话,那目前就只剩下六百斤货物。
“先生,我要再拿三十斤货。”
两人正在交谈算过来的花销时,货郎擦着汗跑了回来。
“这么快,出去还不到一个时辰呢。”
“遇到大买主了,早上拿出去的货物一并拿走了,让我回来再取十斤拿过去呢。”
账簿先生瞧了郑江停一眼:“去拿吧。”
这边人才走,不一会儿又有货郎跑了回来,情况都差不多,后头还有直接把买主带了回来的。
“听说你们是缙城来的商队了,我想问问你们还有多少货物,我们老爷想一并拿下来。”
郑江停还没遇见这么大手笔的客人,道:“大抵还有几百斤,您确定要拿下?”
“可以,我们老爷尝了你们的小吃,觉得味道很新奇,也很好吃,十分适合在夜市当小吃食。”
郑江停听这话大概便猜到这背后的老板应当是夜市的掌舵人物了,否则哪能一次性拿下几百斤调料还眼睛都不眨一下。
能把货物一次性脱手固然是件好事,但是郑江停却并不打算答应。
一次性脱手的前提是什么,是东西不好卖才希望一次就能卖出去,就眼下的局势来看,他们的货卖的很好,根本不愁卖不完,若贪图一时的便捷把货都卖了,那就达不到宣传的效果了。
“这位老爷是爽快人,我也愿意交您这个朋友,可以卖一百斤货给您,但是多的不行。”
“作为?”买主似乎对郑江停的行为有些不解,永安每日前来的商队如过江之鲫,哪个商队不想迅速把货物卖完。
“实不相瞒,我们的货物并不差,而我们商队此行并不全然是为了把这批货卖出去,而是想把好的东西带到永安城,他日能继续做生意。”
买主默了片刻:“老爷深谋远虑。我们可以长期同您订货。”
郑江停眉心一动,和聪明人谈生意就是好,他等的就是这句话了。
买主有兴趣,郑江停照例抛出橄榄枝,提出加盟。
但是听了他的提议买主却笑了一声:“我们徐百记做食肆生意达百年,铺子遍布永安,倒不必用千里之外缙城店铺的招牌。”
郑江停敛眉,这是瞧不起他们名不见经传的小店铺了,着实,百年商行自有对生意的考量,他再说什么倒是有上赶着讨好别人的意思了。
“既然贵商行无意,在下也不多加勉强,就依您的意思办便是。”
两方商议签订了拿货价格后,郑江停送人出了客栈。
接着郑江停也没闲下,不断有人来询问货物的消息,有的是掌柜亲自上门,有的是大商行派管事来,总之来来往往,几乎是把客栈的门槛踏烂。
小二欢欢喜喜的接了一个又一个的客人,结果却没有两个是来住店的。
“瞧瞧,同样是商队,别人的生意如日中天,客人都是自己找上门。”
“咱不如去蹭蹭别人的客人,恐怕还比去街上吆喝好卖些。”
56/67 首页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