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墓地安排,让慈郎对伊集院祖父的我行我素有了更深的认知。
他有些遗憾没能和伊集院祖父见上一面。
慈郎画给伊集院看过,他脑海中,那位异国夫人是猎豹,伊集院祖父则是豹猫,伊集院祖母是温柔的樱花。
距离伊集院曾祖母墓碑不远,就是伊集院祖父与祖母的合葬之墓。
奇怪的是,慈郎注意到,伊集院祖母的墓碑边,比去年来时,多出了两块普通大小的无字墓碑。
难道伊集院祖母养了什么长寿的宠物,最近才去世吗?
因为严肃的气氛和祭拜流程的进行,慈郎只是在脑内疑惑着,没有提问。
他与风早婆婆一人一边搀扶着绫小路先生,帮助他完成祭拜。
直到祭拜结束,离开祖屋,把绫小路先生和风早婆婆送回绫小路医院后,慈郎才问伊集院:“祖母墓边,怎么多了两块墓碑?”
伊集院看着他,没有说话。
“为什么不……”慈郎话没说完,望着伊集院鸦羽般的墨色眼眸,瞬间哽住。
那是为风早婆婆和绫小路先生准备的墓碑。
绫小路先生今天这么精神,并不是病情好转,而是回光返照。
他早该想到,或许是不愿意接受,所以蒙骗自己。
究竟是多么深刻的感情,让他们二位,竟愿意葬在伊集院祖母身边?
伊集院将慈郎揽入怀中,安慰道:“不要难过。”
慈郎沉默地靠在伊集院的肩膀。
生离死别,都太过沉重。
飞蛾扑火般的爱,更甚。
他紧握着伊集院的小臂,仿佛一松手人就会不见了似的。
车子向伊集院大宅驶去,弓弦要趁大宅没人,(伊集院真一郎的现任妻子在伊集院医院待产,其他人还在祖屋),收拾一些之前没带走的行礼。
她似乎打定主意再也不回大宅了。
慈郎和伊集院都没下车,只是坐在车上等待,伊集院低头亲了亲慈郎,慈郎不愿意大猫担心,勉强自己打起一些精神。
他看向车窗外,注意到隐藏在草木间的那些射灯,虽然现在是白天,它们没有亮起,慈郎回想曾经夜宿大宅的经历,还是觉得很奇怪,问:“住宅又不是体育馆,为什么外墙有那么多装饰灯,还有射灯?”
明明是家,却弄得像是昂贵的展示模型。
难道是豪门与众不同的喜好?
“这样不是很像玩具屋吗?”伊集院懒洋洋地说。
“就是因为像所以奇怪啊。”慈郎想到大宅中过于塑料的亲情关系,觉得和臣用玩具屋来比喻是贴切得不得了。
伊集院还是懒洋洋地接口:“让玩具屋有玩具屋的样子,不是正好吗?”
?这是什么说法?
等等,慈郎诧异道:“这么说,这些灯其实是你装的?”
伊集院没有否认。
慈郎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联想到伊集院祖父的任性行为,伊集院装灯和伊集院祖父推平祖屋建墓地比起来,根本是不值一提。但是就这么放着不管,好像也不太对。
慈郎想来想去,最后说:“这样的话,夜晚被强光照射着,住里面的人,如果不喜欢拉窗帘,会感到困扰的吧?”
伊集院无所谓地说:“那他们可以拆掉。”
如果困扰,就拆掉。
乍一听是再正常不过的思路,这也不算什么大事,但慈郎把伊集院父母与大哥的性格想了想,总觉得,这些人很可能会因为想太多,气得不行,却不拆灯。
慈郎发觉自己无法对这些人产生同情情绪,因为这些人欺负幼年和臣,对和臣很不好,所以即使他心底还是为这样幸灾乐祸的念头而心生惭愧,却不后悔。
他抬头去亲蔫儿坏的大猫。
弓弦回到车上时捂着眼睛:“我什么都没有看到。”
伊集院:“那你该一直闭着眼。”
弓弦闭上眼。
慈郎感觉自己逐渐被大猫锻炼出了厚脸皮,此时竟然想笑。
把弓弦送回她的公寓,弓弦下车后,慈郎问:“回家吗?”
他有些累了。
伊集院将慈郎的手握在手中,举到唇边,落下轻吻:“再陪我去个地方吧。”
去哪?
作者有话要说:*伊集院猫猫家族演化史:豹子[曾祖母]→豹猫[祖父]→长残的玳瑁猫[父亲]→黑猫[和臣]→有点“返祖”的狞猫[弓弦]
第73章 没救的快乐
车子向偏僻的远郊开去,
中途伊集院让司机停下,慈郎跟着下车,发现是花店。
或许是因为偏僻,与都内那些时尚的ins风花店不同,这间花店,更像是慈郎小时候放学路上会经过的那种,以现在眼光稍显过时了的老花店。
店内播放着歌曲,歌也很老,是中岛美雪的《世情》。
“人世本就在不断变迁/只有固步自封的顽固者,才会为此悲伤/若要说世上真有什么从不曾改变/那就是每当败象显露,
便将错误都推给他人……”
伊集院买了一束花。
是洁白的百合。
慈郎推测:“是要吊唁谁吗?”
伊集院伸出右手食指,指侧碰了碰唇,说待会儿再告诉你。
车子在公墓的停车场停下。
这处公墓相当偏僻,明明是秋分日,却看不到多少前来吊唁的人。从山野吹来的风带了些秋凉,虽然阳光照着,还是让人忽然感受到秋日的萧瑟。
幸好他们穿的是全套的纹付羽织袴,之前在祖屋还有些热出汗了,现在倒是正好。只是以这样的正式打扮出现在此,大概有些突兀,
一个路人匆匆经过,忍不住对他们侧目而视。
慈郎跟随伊集院,踏上顺山腰铺设的石阶。
伊集院说,葬在这里的,是大河内教授的兄长。
知名教授的兄长竟然葬在这样的荒凉公墓,让慈郎有些惊讶。
大河内教授是伊集院的授业恩师,伊集院在东大医学院上学时,大河内教授对他寄予厚望,没想到毕业后,伊集院先是考入霞关、后来又继承家业,让大河内教授很是失望,不愿再见伊集院,后来虽有缓和,依然是不复如初。
尽管慈郎劝说过,伊集院答应尽力与教授重修旧好,年节也有致电问候,但由于财团事务太忙等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见面的行动。
怎么今日来见?
而且还是在公墓?
一般来说,数年不见面,一见面就是打扰他人扫墓,说不合礼数,都是轻的,根本是乱来。
但伊集院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看出慈郎的疑惑,伊集院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平静道:“教授是老来子,他的兄长比他年长许多,当年也在东大就读,却在[安保斗争]中不幸去世了。”
安保斗争是战后,民众对新《日美安保条约》不满,不愿被卷入美苏战争,由学生和工人率先展开的反战斗争,也是这个国家左派运动最后的巅峰。
此次斗争中,由东大医学部占领安田讲堂开始的[东大纷争]事件,是学生运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笔,事件造成375名学生被捕。
然而,不是真正反思战争的反战思潮,不是真正深入民众的左派运动,终究是跛脚臆想,孕育出的不是果实,而是怪物。在美日政府的联合绞杀下,斗争最终走上了不可饶恕的极端道路,以[浅间山庄事件]这样的惨案宣告彻底的失败,被民众视为恐怖组织,左派从此一蹶不振。
投身此次运动的人,即使没有参与后来的极端事件,此后也普遍在生活中饱受冷眼,终生郁郁。
慈郎对这段历史不算多了解,因此只是安静听着。
“大河内教授与兄长一样优秀,却险些因兄长这段过往无法入学东大,所以在这方面异常小心谨慎,为避免牵累妻子儿女,每年都是独自前来拜祭。”伊集院这样解释。
慈郎以前听伊集院描述,知道大河内教授当年待大猫很好,却也没想到曾经亲厚到了这等地步,诧异道:“教授能将这样的亲人往事告诉你,真是非同一般的信任。”
伊集院点头。
“如此境况,教授每年都来拜祭,”慈郎感叹,“他对兄长的感情一定很深。”
伊集院的语气依然平静:“就我所听闻的来说,算是爱恨交织吧。教授非常珍爱生命,正是因为过于敬爱兄长,他无法原谅兄长竟冒险加入那种危险运动,对兄长的早亡始终无法释怀。连带着,对他眼中导致兄长死亡的左派,也是深恶痛绝,但每当遇到因那次事件而潦倒一生的病人,又总是会暗中给予帮助。”
这么听来,大河内教授确实如伊集院以前评价的那样,是个正直的好人,慈郎想。
因为是偏僻的公墓,整体规模还是蛮大的,他们沿着山腰石阶上去,到了山的另一面,这边一直到山脚都是一排排的墓碑,香火寥落,慈郎不清楚具体方位,只是跟随伊集院开始往下走。
“说起来,那个运动,”慈郎轻声问,“你是怎么看呢?”
慈郎对政治历史并不怎么感兴趣,但他已经养成了习惯,在他俩私下聊天时,提到的一些事物,他会单独拎出来问问伊集院的想法。
慈郎是觉得,无论伊集院给出的答案,是伊集院认为应该这么对慈郎说、多少带有安慰慈郎意味的答案(这大部分是与慈郎人生低谷相关的问题),还是伊集院真正的想法,都没关系,他只是想更了解伊集院。
伊集院无所谓地说:“这个国家的秉性就是反复的,今日那里强大了,就跟着学那里的主义;明日这里强大了,就立马调转一百八十度,去学这里的思想。不论表面如何改变,都不是真正的改变,改变的只是手段而已,始终不变的只有骨子里的偏激和自哀自怜。所以集体一致在这里才会如此重要。”
四面环海的岛国,无法抹消灵魂深处的不安感,所以必须团结一致,对那些不能快速跟上集体风向的人,报以排挤和敌意,这样才能确保危机来临时,每个人都会狂热地付出,不计代价地生存下去。
肤浅而又极端,狂热而又脆弱。
恰如樱花。
“你不喜欢这里吗?”就算慈郎习惯了伊集院的冷眼旁观,听到这样对国家毫不留情的批判,还是有些吓到。虽然慈郎从本身经历出发,对这段话并非没有共鸣。
慈郎看着伊集院,他知道自己从少年时期开始,在社会看来大概是过于感性,即使身为校园偶像般的存在,被大家偏爱着,却总会因为感知到集体潜藏的冷漠和恶意而悲伤。而伊集院在社会看来又过于冷漠,即使伊集院伪装得很好,从未被外人发觉。
奇异的是,从少年相处时一直到现在,对社会人心的想法,他们总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共鸣。
这是因为爱,还是因为别的什么,慈郎并不清楚,却不可自抑地为此欢喜着。
“怎么会,”伊集院勾起唇角,“世界那么大,我可是幸运出生在了最适合我的地方。”
慈郎觉得,这样都觉得大猫非常可爱的自己,大概是病入膏肓,彻底没救了吧。
慈郎忽然想到一点,不无担忧地问:“……你没有把这些话跟教授说吧?”
那时候大猫才是大学生,或许伪装得没有那么好?
伊集院摇摇头:“当然不会。”
“就是说,只对我说过?”话一问出口,慈郎就难为情地红了耳朵。
明明是在说这样庄重的话题,自己竟然只在意伊集院是不是只告诉了自己。
伊集院低笑了一声,肯定道:“啊。”
好开心。
真是不能好了。
慈郎欲盖弥彰地清清嗓子,想了想,才问:“你特意选这种状况来,是知道今天教授不太会生你气吗?”
被慈郎猜中心思,伊集院满意地微微眯起眼睛,口中却狡猾道:“大概吧。”
慈郎无奈地看着男人英俊的侧脸,虽然是他一直鼓励大猫与教授重修旧好,事到临头,却还是为大猫忧虑起来:“可是,如果教授是因为你没有从医所以生你的气,那现在……”
“其实,这个原因并不准确。教授应该多少察觉了一点,”伊集院平静地揭露,“毕业前,他告诉我,他无法从我的眼神中看到对生命的敬畏,所以,即使他将我视为半子,却犹豫是否应该让我毕业,他怀疑我无法成为合格的医者。然而我作为本届最优秀的学生,而且是伊集院家的次子,即使以教授的地位,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也无法强行勾销我的毕业证。”
竟是这样。
慈郎并非业内人士,无法对教授的看法做出评价,联系到伊集院对教授颇为褒奖的描述,还有主动示好的行为,也就是说,伊集院并没有记恨教授的这番评价。
“因为这样,所以你更加认为教授是个正直的人,对吗?”慈郎猜测道。
伊集院微微颔首。
大猫果然是非常可爱。
沉浸在这样的想法中,慈郎跟着伊集院转进横排小路,不远处,有个身穿旧式西装、花白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老先生,他单膝点地,蹲在墓碑前,正在用手帕擦拭眼镜。
伊集院示意慈郎停步,自己走了过去。
伊集院行礼招呼道:“大河内教授。”
“是你啊。”
戴上眼镜的大河内教授有些许惊讶。
伊集院尊敬地应道:“是我。”
大河内教授:“穿成这样,是祭祖后直接过来的吗?”
伊集院:“是的。”
大河内教授重新看向墓碑:“有,好几年没见了吧?”
伊集院:“是的。”
大河内教授:“也难为你还记得。”
闻言,伊集院只是点了头,上前轻轻放下那束百合花。
片刻沉默。
大河内教授叹了口气,看着墓碑问:“还是睡不着吗?”
伊集院:“好很多了。”
大河内教授:“哦,这是好事。”
58/60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