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进男频搞基建(穿越重生)——封玖

时间:2021-06-19 09:54:32  作者:封玖
  他猛地抬起身,看一眼霍延,又不管不顾地看向楼喻。
  楼喻却噙着笑欣赏霍延发怒的俊脸,根本没在意他。
  霍延沉声道:“你以为你为何能活到现在?就凭你为虎作伥的行径,你早该死上千百次了。之所以还能开口,不过是陛下顾怜你父亲忠义罢了。”
  罗逸瞪大眼睛,傻傻望着楼喻。
  楼喻却不看他,只对霍延道:“我只是觉得他的经历与你有几分相似,不忍他死而已。”
  霍延心中泛起甜意,面色倏然变得柔和。
  罗逸再傻都能看出不对劲了,更何况他并不傻。
  他之所以苟活至今,是因为还抱着一线希望。
  他能从楼喻各种惠民政策中看出,这位盛国的新皇会是一位胸怀广阔、爱民如子的仁君。
  如果能求得新皇为罗家翻案,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可他没有办法见到楼喻,只能试图通过周满的关系实现愿望。
  他来到勤政殿,本以为是周满在他昏迷后帮了他,现在想想,这应该都是昭庆帝的安排。
  而昭庆帝和定国公的关系,或许并非自己所想的那样。
  罗逸这才明白,为什么霍延会说自己“太自以为是”了。
  他的确是错估了。
  他不由苦笑一声,真心实意地再次俯趴于地,高声道:“罪民罗逸,恳请陛下为罗氏沉冤昭雪!”
  楼喻这才转过脸看他:“朕为何要帮你?”
  罗逸眼中燃着两团幽火:“罪民只是想求得陛下的恩典,罪民知道陛下厌恶于我,若陛下愿为罗家翻案,罪民定不再苟活于世,除此之外,罪民还有一物要献于陛下。”
  “你是说西北军的细作名单?”
  罗逸:“……”
  他确实掌握了细作名单,可是听皇帝调侃的语气,名单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
  他面色诚恳:“陛下英明神武,是罪民班门弄斧了。罪民的确做了不少错事,但先考和罗家其余人都是无辜的,罪民恳请陛下为罗家平反!”
  楼喻却问:“当初汤诚明显失势,你为何还要跟随他?”
  罗逸不假思索道:“罪民曾答应过他要一直助他,不能违背诺言。”
  他何尝看不出汤诚的颓败之相?
  可他发过誓,他必须要跟随到底。
  楼喻颔首:“如果朕替你洗刷罗家的冤屈,但要杀了你呢?”
  “罪民不过一条贱命,死不足惜。只要陛下还我罗家忠义之名,罪民定以死谢罪!”
  只要罗家平反,他心甘情愿去死。
  “好。”楼喻淡淡道,“朕可以为罗家翻案,但朕需要你去办一件事,办完再死不迟。”
  “罪民愿意效劳!”
  过了两日,杨继安等将领向楼喻辞行,率一众西北军前往云州。
  罗逸留了下来。
  在楼喻的命令下,翻案的效率极高。
  最后证据一汇总,真相大白。
  众人无不惋惜。
  罗侍郎明明是忠君之人,却被自己效忠的君主给冤杀了。
  真惨。
  罗家名誉恢复,罗家曾经被发配、被充作官妓的男丁女眷当然也可以回归正常生活。
  但遗憾的是,罗家除了罗逸,已无一人在世。
  因为接受不了欺辱,罗家的女眷们竟都已经含恨自杀了。
  罗逸哭得不能自已。
  暗部搜查罗家血脉时,了解过罗家女眷们的遭遇,那些遭遇简直让人触目惊心。
  楼喻看罢,更加坚定废除官妓这一制度的计划。
  官妓,说白了,就是为了取悦官员而存在。
  官员们觉得自己身份高贵,寻常娼妓会玷污自己,遂想出这样一个法子。
  官妓有的是从小培养的,有的是官宦获罪,由家中女眷被充入进去的。
  从身份上来说,那些罪臣家的女眷更能“配得上”狎妓的官员。
  然这个制度的存在,对女子何其残忍?
  不管罪官是否无辜,这些罪官家中的女眷基本都是无辜的。
  因为她们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仅仅因为她们的父亲、丈夫或儿子犯了错,她们就要受到这般不人道的惩罚,何其不公?
  罗逸作为男丁,尚且能发配到西北寻求一线生机,他还可以立功,他还可以受人赏识改头换面,可那些女眷呢?
  打定主意后,楼喻便在朝会上宣布废除官妓制度一事。
  意料之中,遭到了反对。
  好像这群人就跟女人过不去了。
  好像他们不反对一下皇帝的政令,就显得无能了一样。
  这次薛齐没出列。
  他有女儿,可不想做这些造孽之事。
  “陛下,那些本就是犯官女眷,这是她们的命。”
  “陛下,这个制度由来已久,不能说废就废啊!”
  “陛下……”
  不少大臣七嘴八舌,列出官妓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楼喻就好整以暇地看着他们慷慨陈词。
  直到有人发现不对劲,渐渐弱下声音。
  殿内针落可闻。
  楼喻笑着问:“都说完了?”
  群臣低首不敢言。
  楼喻击掌道:“朕仔细听了诸位的发言,觉得很有道理,诸位的想法的确值得借鉴。”
  众人:啥意思?陛下改性了?
  “朕突然觉得这个官妓制度很有意思,但是吧,”楼喻忽然点名几个大臣,“如果朕没记错,你们似乎经常出入南风馆,可见你们应该更喜欢美少年。”
  那几个大臣额上陡然冒出冷汗。
  “那这个官妓制度,对你们来说多么不公平啊?”楼喻正色道,“不如这样,朕替你们做主,增设一条制度,日后犯官家眷,不论男女,皆可充作官妓。”
  众人:“……”
  有人出列:“陛下,男子怎能为妓?”
  楼喻反问:“你是在看不起这几位爱卿的喜好吗?合着你可以享乐,却不允许别人享乐?”
  “……”
  大盛有南风馆,有娈童,但官妓毕竟是官方的,小众喜好不考虑在内。
  薛齐忽然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废除官妓制度乃利国利民之善举!”
  “薛爱卿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薛齐义正辞严道:“臣一直以为,身为朝廷官员,就应该兢兢业业、枵腹从公,而非成日耽于享乐、沉迷酒色!废除此制,于社稷百利而无一害!”
  这话一出,一下子得罪了不少人。
  有人反驳:“难道薛尚书从不消遣?”
  薛齐骄傲回道:“从不。”
  那人:“……”
  薛齐忽又变了面色,沉叹一声:“诸位,你们家中也皆有亲眷啊!”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没人能保证自己可以顺遂一生。
  或许哪一天,自己的妻女也会受到非人的折磨。
  原本跳脚的官员都不吭声了。
  他们也不是真的要反对,反正官妓没了,还有其它寻欢作乐的场所嘛。
  楼喻开口道:“既然诸位大多不同意,那朕为了你们着想,便增设一条,日后若有官员获罪,犯官及其所有亲眷,依罪刑轻重,皆可入教坊司供人玩乐,如何?”
  众臣忍不住偷觑身旁的同僚,差点吐出来。
  谁他娘的想要老头子啊!
  杨广怀和范玉笙同时出列,表示同意废除官妓制度。
  其余官员便也跟着附和。
  说到底,废除官妓制度,并没有真正波及他们的利益。
  他们没必要跟皇帝死磕到底。
  废除官妓制度一事,经御笔诏书,迅速由中央传至地方。
  《京城旬报》也刊载了此事。
  其余州府尚未察觉到什么,庆州官员和百姓倒是猜出几分皇帝的意图。
  邵秋兰捧着报纸笑道:“这大盛国的女子,将来都会感谢圣上的。”
  想要真正全面提高女子地位,实在太难太难了。
  但,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陛下从这些细枝末节,一点一点为女子争取选择命运的机会,就是为了潜移默化地影响老百姓的思想。
  从男女同考,到废除官妓,都是在为女子争取权益。
  邵秋兰由衷感激和叹服。
  “虽为善举,”范文载摇首道,“可结果不一定是好事。”
  邵秋兰问:“怎么说?”
  “说是男女同考,然真正愿意去参加考试的女子又能有几人?真正支持女眷去报考的家庭又有几户?到时候,结果恐怕并不如意。”
  邵秋兰却道:“可以按照录取比例进行比较,人多人少倒是在其次。”
  “可女子居于内宅,眼界见识大多都不及男子。”
  邵秋兰温婉笑道:“什么事都不能一蹴而就,陛下难道就没有想过这些?他肯定想过。他替咱们女子开了个头,剩下的路应该由咱们自己走。”
  “还有,取消官妓制度后,那些非犯官女眷又该如何安置?她们此前从业特殊,没有营生,除了再入风月之所,还能如何?”范文载叹息道。
  邵秋兰放下报纸:“你就别泼凉水了,陛下肯定能想得周到。说说学院的事儿吧。咱们有不少女夫子都打算去报考衙门,该招一些新的女教习了。”
  “这倒是。”
  庆州的风气远比其他州府开放,所以报考衙门的女子尤其多。
  且近些年学院招生率越来越高,他们的夫子队伍亟待扩增。
  夫妻二人事情多着呢。
  如邵秋兰所想,楼喻当然不是一拍脑袋抛出的政策。
  废除官妓制度后,朝廷紧跟着出台了《关于处置被遣散教坊司从业人员的相关办法》这一条例。
  教坊司中的从业人员分为两种。
  一种是从小培养的,与犯官无关。这些女子被遣散后,官府会予其适当的遣散费,不管是继续从业还是寻其它营生,官府都予其自由。
  另一种是中途充作官妓的犯官女眷。她们本身是被连坐获罪的,那就按照罪名重新量刑。
  坐牢或服劳役都可以。
  或许连坐对她们来说依旧不公平,但想要做到真正的公平,是不可能的。
  七月初八,烈士公墓和纪念碑竣工。
  楼喻将祭奠英灵的仪式定在七月十五。
  建公墓和纪念碑的事,京城老百姓基本都听说了。
  有的人还偷偷跑去附近看过。
  他们犹记得,汤贼作乱时,烈士们的鲜血染上了宫墙,比天边的残阳还要赤红。
  七月十五,帝驾出行,禁卫军开道并护驾,旌旗招展,华盖翩翩。
  其后三品及以上文武百官,呈纵列分布左右,随驾而行。
  再往后是一群身着素衣的庶民,其中竟有七八成是女子。
  等帝驾行过,百姓聚拢在一起。
  “好可惜,圣上坐在御车里,没能看到圣颜。”
  “听说陛下生得可好看了!”
  “御驾旁骑马的那人是谁啊?生得也好!”
  “这你都不认识?定国公啊!”
  “真年轻!不知有没有婚配。”
  “没有,不仅没有妻室,据说连妾室都没有呢!”
  “嘶,这么好的条件,怎么还没成亲?”
  “谁知道呢。”
  “队伍后头那些人是干什么的?”
  “我知道!他们是牺牲战士的亲眷!要和圣上一同去公墓参加祭奠。”
  “听说朝廷还请了紫云观的道士超度英灵,陛下真的是仁德厚世。”
  不多时,帝驾至京郊公墓。
  紫云观的道士们皆已恭候多时。
  令人震惊的是,青鹤观主竟也来参加仪式!
  这位观主上次出山还是因为嘉熙帝被先帝托梦一事。
  未料此次居然亲自前来超度英灵。
  京城的老百姓大多信奉紫云观,烈属们见状,纷纷激动得落泪。
  楼喻踏出御驾,正巧与青鹤目光对上。
  青鹤目中闪过惊异之色,遂又恢复平静,执方士之礼。
  “贫道拜见陛下。”
  楼喻神色郑重道:“劳烦观主了。”
  “陛下言重了。”
  祭奠仪式开始。
  纪念碑前特设了一座祭台,专门供人拜祭所用。
  礼部尚书郎平出列,朗声诵读祭文。
  祭文言辞朴素,情真意切,听得众人心尖发酸,眼眶渐红。
  烈属们更是泣不成声。
  祭文诵读完毕,冯二笔手捧托盘,盘上三碗酒。
  楼喻端起第一碗,挥洒入土。
  郎平立刻高声道:
  “敬英灵——”
  第二碗紧随其后。
  “敬山河——”
  第三碗。
  “敬万民——”
  楼喻洒完三碗酒,道:“愿英灵安息,愿山河无恙,愿万民无忧!”
  群臣齐声复述他的话。
  所有人心里都沉甸甸的,却又有种难以言喻的感动。
  楼喻沉声下令:“宣诏。”
  郎平立刻展开诏书,大声宣读。
  诏书大致说了两点:
  即日起,此地命名为皇家烈士陵园,烈属可凭身份证明自由出入陵园祭拜,寻常百姓可于每年清明与冬至前来祭拜。
  即日起,全国各地军属待遇政策,皆遵循庆州例,不再沿用朝廷旧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