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被我渣了的前任是皇帝(穿越重生)——凔溟

时间:2021-06-28 11:19:13  作者:凔溟
  沈嘉朝他拱拱手,笑着说:“王兄莫怪,沈家小门小户,也买不起太贵重的贺礼,确实只是一点小东西,王兄看不上也正常,放着就是了。”人家不爱收,他还不爱送了呢,送给路边的乞丐还能得到一声谢呢。
  王郎中直接甩手离开,让在场所有人的脸面都挂不住。
  冯丘贵是老好人,出来和稀泥说:“大家别在意,王郎中一直是这么直率的人,以前咱们出去办差回来也都给同僚带土仪了,至于东西好不好那都是心意,王郎中眼高,看不上也正常,别跟他一般计较。”
  沈嘉挑了挑眉,他发现冯丘贵和那王鹤也隐隐不对付,可明明他离开前这两人关系还挺和睦的,或者说冯丘贵一直都挺恭维王鹤的,发生了什么事?
  沈嘉回到自己的位置,桌上堆满了公文和各种账本,他随意翻了一本,然后挽起袖子将自己的位置整理一下。
  “对了,沈郎中来户部也有半年了,可以给自己配几个助手,像这些小事交给助手做就好了。”冯丘贵提醒他。
  “多谢冯兄提醒,我明日就找蒋侍郎说说。”这并不是什么大事,蒋侍郎允许他在七品以下的小吏中挑人,也可以从其他官衙挑,只要对方官衙肯放人。
  沈嘉很快就选了两名不入流的小吏到身边帮忙,顺便还把何彦带进了户部,虽然只是作为他的随从,但能接触的人和事就更广了。
  被选中的两人一个精通账房算数,能帮着处理些数据,一个心细如发,沈嘉让他管着自己的资料,至于何彦,目标还只是在端茶送水跑跑腿的阶段。
  佐姜毅看着眼热,跑去找沈嘉说:“沈大人,您看我如何?我愿意给您打下手。”
  沈嘉当他开玩笑,户部主事已经是不小的官了,因为要与各地方对接,逢年过节收礼也能收到手软,比在他身边当助理强多了。
  “佐大人前途无量,找你打下手太屈才了,不过确实有件事需要你帮忙。”
  “您尽管吩咐。”佐姜毅还记得上回帮沈嘉做事的感觉,太爽了,他这几个月做事一点干劲都没有,总觉得少了点刺激,如果能跟着沈嘉做事,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沈嘉如果知道他这么想,肯定会给他贴个“劳模”标签,没见过喜欢高强度工作的,尤其在政府部门,许多人都是得过且过,把分给自己的任务完成就行,而且必须拖到最后期限才完成,他刚参加工作时也有干劲,但久了也就成老油条了。
  “周尚书交代,前几日送呈给皇上的报表不合格,你跟着我学过制表,这次也帮着一起做吧。”
  佐姜毅自然同意,他其实也还有许多地方没弄明白,沈嘉教过的几张表他都熟悉了,但让他自己制新表总觉得不够完美。
  沈嘉当天把积压的事情做了,其实真正重要的工作都分派给别人做了,能留到他回来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有两个助手帮忙,工作效率提高了许多,很快就完成了。
  沈嘉挑的这两个人都是别人举荐的,官场上的人情往来不可能全部拒绝,一听他要找助手,想走后门的人家可不少,最终他挑了一个精明的账房范千山和一个老实勤奋的书生钟子尤。
  “大人,您家里给您送饭来了。”已经过了饭点,沈嘉听到声音才察觉到肚子饿了。
  户部中午包饭,但晚上这餐得自己解决,当然,加班工作餐是可以报销的,而且怎么奢华都可以,所以沈嘉从没想过要让家里送餐。
  何彦出去提了两个大食盒来,在餐桌上摆了满满一桌,浓郁的鸡汤味把所有人都吸引来了。
  “真香啊,这是哪家酒楼的餐食?”有闻着味赶来的官员问。
  沈嘉回答:“是家里送来的家常便饭,各位若不嫌弃就坐下来一起用些吧。”沈嘉原本只打算叫自己人吃,不过人过来了总不好不邀请。
  大家见桌上饭菜够量也就没客气了,沈嘉如今是户部红人,想和他搭上关系的人很多,平时请他吃饭都没机会,能一起吃个饭说几句话也是好的。
  虽然大家都在同个衙门,但分派的事情不一样,平时也很难搭上话。
  “各位请,沈某是蜀州人,口味偏重,如果不能食辣的最好不要碰那几盆红彤彤的菜。”沈嘉善意提醒道。
  但越是辣的菜香味越浓郁,尤其看别人吃的大汗淋漓,不少没碰过辣的官员也试着尝试了一口,结果一个个泪流满面,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可惜无酒,不然更过瘾。”一名上了年纪的老员外郎嗦着麻辣兔头,老神自在的模样像是在自家用餐。
  “您老别忘了咱们还在衙门里,吃完还得干活的,酒一喝,您就不怕数字看错了。”在户部虽说名利双收,但责任也大,工作繁琐且容易出错,有些错能犯,有些错一犯就是丢脑袋的事情。
  “嘿,老夫本来都要回去了,闻到香味才过来的,吃完就回家睡觉咯。”
  大家笑骂道:“您这鼻子可真长,不怕回家被尊夫人拧耳朵吗?”
  “怕她个屁!母老虎也就年轻时发威,老了也是一只病老虎,我告诉你们年轻人啊,年轻时服服软没什么,反正到头来你都是一家之主。”
  在座的除了沈嘉都是有家室的,三妻四妾的也不少,谁还真能被家里的妻子挟制住,但凡这样的人家,家里的必定是妒妇。
  有人提醒沈嘉说:“沈郎中今年也要完婚了,可千万记得别一开始把家里的女人捧太高,女人啊,你越捧着她她越娇气,越得寸进尺,晾他几天就懂事了,谁家娶进门的媳妇儿不用孝顺父母,相夫教子?没得让她们蹬鼻子上脸!”
  沈嘉眉头一挑,斜了那说话的男人一眼,记得是冯郎中手底下的一名主事,平日没打过交道,没想到还是个大男子主义者。
  在这男尊女卑的社会,有这种想法的男人占大多数,沈嘉不宣扬男女平等,他一个人也改变不了一个社会,但在他的圈子里,他不喜欢这样的人。
  “这话沈某听过不入耳,沈某娶妻既不是为了传宗接代也不是为了孝顺父母,阴阳交合,女子生来与男子也没什么区别,在娘家时也是被娇宠着长大的,为何嫁入夫家就该事事顺从?上有婆母,下有小姑,对丈夫言听计从,从一而终,大家都知道要对母亲孝顺,为何对妻子却要蛮横呢?你的妻子不也是你儿子的母亲,你的女儿将来也要嫁到别人家的,你们难道也希望看到亲生女儿在别人家备受冷落吗?”
  沈嘉话一出,不少人都沉默了,还有几个诧异地看着他,大概是没想到沈嘉居然会这么想,这与时下男子的三观太不符合了。
  “这话说的好,我家母老虎虽然凶,但我甘之如饴。”
  “我家闺女就是受不了婆家的气才和离的,刚开始觉得丢人,久了也庆幸,如果还留在那户人家家里,怕是连人都要没了。”
  “那也不是咱们造成的啊,女人嘛,除了生儿育女照顾家里还能做什么?沈大人的话也没大错,但就是太抬举她们了。”
  沈嘉也没想改变别人的三观,他不过是有感而发,笑了笑就把这个话题揭过去了,好在饭也吃的差不多了,大家各自散了,至于后来有人私底下说沈嘉如何如何惧内,他也没什么感觉。
  沈嘉花了三天时间将报表改完了,户部的报表内容多且杂,要想列出一张清晰简洁的报表很不容易,尤其现在用的不是阿拉伯数字,报表的美观性也大打折扣。
  某天,他想了个主意,请了一家印刷厂将已经成型的报表印刷出来,表格线又直又细,表头标题用不同的颜色印染,序号项目也加粗显示,每张表差不多是A3纸的大小,只要将数据依次填列即可。
  这时期的文官,几乎都能写一手好看工整的楷书,跟印刷体也没差多少了,沈嘉让人将表发下去试着填了几张,果真美观了许多,而且也容易装订成册,翻阅起来也方便,得到了户部上下一致的好评。
  皇帝得到了满意的答卷,对户部上下也是一通赞誉,还赏赐了沈嘉一块玉佩,虽然大家没瞧见玉佩的模样,但既然只赏赐一样,肯定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沈嘉也终于把家里的那块玉佩过了明路,那玉佩是帝王象征,与之前赵璋送给他的礼物不同,就这样还被内廷质疑过,毕竟太过贵重。
  “你真的就这样给我了?被人知道了不好吧?”沈嘉觉得不妥,“我还是拿回来还给你吧,换一块普通的就行。”
  赵璋头也不抬地说:“不过是个死物,赏给你就收着,谁会多说什么?朕还缺一块玉佩不成?”
  “那块玉真没其他作用?”他深怕自己不小心拿了块兵符之类的,电视剧里总这么演,王侯将相就喜欢拿贴身东西当令牌。
  “有。”赵璋笑眯眯地看着他,勾了勾,等沈嘉靠近,抓着他的衣领贴近自己,凑在他耳边小声说:“那是我们的定情信物,务必要收好!”
  沈嘉:“……”我信了你的邪!
 
 
第六十二章 赵庭
  沈嘉印刷出来的样表惊艳了满朝文武,格式统一,不同项目用不同颜色区分,清一色的印刷体,就与他们平时看书一样方便。
  而且沈嘉在报表的页脚还备注了不少内容,只要识字,看得懂字,基本上就能完成一张表的填制。
  之前朝廷各衙门也掀起了学表格的风潮,可随着沈嘉外出,不少人学着学着都被问题卡住了,又或者是觉得沈嘉的表格并不实用,于是渐渐地又放弃了一批人。
  沈嘉给朝臣展示了自己的成果,他制的样表涵盖了考勤、考核、业绩、薪俸等内容,几十张表,各衙门很快就挑出了自己需要的,拿着样表去印刷厂印刷。
  许多官员好奇地问:“这彩色也是印刷出来的?我还以为是画上去的。”
  这时候的印刷术还达不到彩色印刷,或者说是成本太高不划算,书籍中的彩色图案都是请人画上去的,成本高而且还很难做到统一,书本来就贵,那些买书做教材的学子们也不想浪费纸张看什么彩色图画,恨不得一本书的字数越多越好。
  沈嘉不是搞技术的,对古代彩色印刷术只大致知道“饾版”和“拱花”,原理也知道一些,但这两种技术对印刷表格并没有太大用处,表格彩印很简单,需要的颜色也是成块成块的,所以印刷厂就将不同颜色用不同的印刷模板,受这个启发,印刷厂也开始印刷一些简单的彩色书籍,比如说在名人传的第一页加印一张彩色人物肖像,比如说,在四书五经注解里加几株彩色的梅兰菊竹,这些模板都是能常用到的,成本摊开也就不算什么了,能让书籍看起来都高大上许多。
  因为这大量的订单,印刷厂还私底下给沈嘉送了份大礼,沈嘉收的心安理得,而且他从中看到了商机,只是朝廷限制官员经商,他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经商获利,如此一来,他更加希望大姐夫一家来长安了。
  众人都在等着沈嘉升官,甚至下赌注赌他这次能升到什么位置。
  但从春天等到夏天,沈嘉的调令还是没有下,赏赐是一批一批的有,于是大家也看出来了,沈嘉这次并不会升官。
  “也是,他才多大,已经是户部郎中了,放眼望去,历朝历代这个年纪的五品官也不多。”
  “我猜他是内定了户部侍郎,说不定不用两年蒋侍郎就致仕了,户部最风光的就是他,肯定是他接手侍郎之位。”
  “可冯郎中资历比他老许多,也是颇有成就的,王郎中就更不用说了,那等家世才应该是提拔的那个吧?之前不都说他才是内定的那个吗?”
  “王家是背景深厚,可再深厚能比得过皇上的宠信?你看着吧,沈嘉的升迁肯定是皇上盯着的,吏部根本插不上手,而且凭着他的本事,年年业绩都是上佳,最迟三年也会升官了。”
  如此大好前途的青年自然是受大众追捧的,到沈府走礼的官员富商越来越多,沈父沈母开始了天天应酬的日子,一开始觉得骄傲有面子,时间长了只觉得枯燥无味。
  因为怕给沈嘉得罪人,沈父沈母也不好拒绝上门来的访客,后来还是沈嘉让门房拒绝一切没事先递拜帖的客人,男客来一律以老爷公务繁忙无暇见客为由拒绝了,女客来则说老夫人身体不适,需要静养不宜见客。
  沈母只是小地方的小户出身,见识阅历有限,加上长安这边习俗与保宁府差距甚大,弄了几次笑话后就更不喜欢见客了,恨不得立即把儿媳妇娶进门,将这些琐事交给她。
  “儿啊,你能不能与皇上说说,把婚期改近一些,你们二人年纪都不小了,家里也都准备妥当了,早点娶妻这家里也早点有主母打理,娘可做不来这些。”沈母催促说。
  沈嘉哪敢点头,只说:“也没几个月了,这天气越来越热,大夏天也不适合办喜事,等入秋天气凉爽些更好,您说呢?”
  “哎,那不是娘能力有限,怕拖你后退吗?”
  “娘,您觉得我在官场上的建树是靠这些得来的吗?我凭本事升的官,人情往来有用的我自然会注意,那些上门来走关系的多数都是有求于我,不见也罢。”
  沈母听他这么说也安心了,哪怕接到的帖子越来越多也懒得理会,于是没多久,长安城里传出了沈郎中清廉自律的风评,别人家的家属都是见钱眼开,恨不得趁机捞好处,沈郎中的双亲则淡泊名利,送进去的拜帖与请帖全都石沉大海,礼物也是一律退回,如此一来,反而让人高看一眼。
  入夏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每年盛夏,太后与太皇天后都要去郊外的行宫避暑,今年也不例外,太后因为蒲家的事情与皇上闹的很僵,表面没做出什么不妥的事情,但母子之间的隔阂已经去不掉了。
  而且太后知道赵璋心里有人,连皇后都是障眼法,只是她也懒得去管那个人是谁,她再傻也不会真的干掉自己亲生儿子,孙子还不到十岁,根本撑不起朝政,一旦赵璋不在,她能否扶持幼帝登基还是个问题,为了不让自己做出更过分的事情来,太后最近深居简出,刚入夏就收拾东西去行宫避暑了。
  太后一走,沈嘉偶尔便会在宫里留宿,接触到赵庭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了。
  自从赵璋决定要立赵庭为太子,就有意培养他,还不到十岁的孩子,每天学习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早上学基础知识,下午学君子六艺,晚上旁观皇帝处理朝政。
  赵璋便在批阅奏折时与他说一些国事,引导他去思考,有时候还会布置一两道作业给他,于是连朝臣们都知道,睿亲王每日要忙到三更才能歇息。
  这天夜里,赵庭过来的时候看到沈大人在御书房,神色有些疑惑,他私下问自己的贴身掌事公公:“为何皇叔要经常留沈郎中在宫中过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