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觉得基本不可能,除非当地的学子都不思进取,否则报纸上随便拿一篇作品都能让他们趋之若鹜,他们有什么理由不买报纸呢?而且,当报纸成为人们讨论的中心时,没有买报纸的人连参与话题讨论都不能,他们哪会舍不得两文钱?就算自己抄一份,也不止两文钱的成本啊。”魏舒觉得,这报纸实在是便宜的过头的,原本买不起笔墨纸砚,买不起书籍的百姓也能买得起报纸,又能学识字,稍有有点远见的人家都不会吝啬这两文钱的。
“那魏老爷想得到什么?”
“在下自然是希望长安城以外的地方,只有四海书铺里能买到报纸,为此在下可以给朝廷付一笔不菲的钱财,当做是在下独家销售的付费。”
沈嘉基本已经同意了魏舒的要求,他本来就想找个商人来做这件事,靠官府太慢了,四海书铺既然能把店开到全国,实力肯定是有的。
“本官可以替魏老爷与朝廷牵线,双方签订契约,给四海书铺独家的代售权,但为期一年,一年后这个代售权给谁还不好说,而且这一年中,魏老爷要保证每家书铺每期能销售报纸一千份以上,低于这个数,魏老爷就自己买了送人吧,反正也不贵不是吗?”
魏舒嘴角抽了抽,原本见沈嘉如此年轻,他还以为对方会是个大方的人,没想到居然还挺斤斤计较的,“沈大人看着比我更像个商人。”
沈嘉撇撇嘴,不介意地说:“你直说我是个奸商得了。”
“草民不敢。”
“除此之外,四海书铺可有自己的印刷厂?”
“有的,在下在杭州、蜀州、江西都有印刷厂。”
“那不如这样,我们每期的报纸内容选定后,将底稿给魏老板,你自己去印刷,除了内容不能改动,定价不能变外,其他的你可以自行安排,而这一份底稿,我们只卖五十两,说实话,如果是名家着作,一篇稿子也未必会低于这个数,这可比名家着作销量高多了。”
魏舒才不上当,“可这利润也太薄了,五十两都能买多少份报纸了?我还要自己出成本出人工去印刷,沈大人这笔账算的不好。”
“可你应该知道,朝廷发行报纸是亏损的,这五十两对魏老爷来说并不多。”
魏舒摇头,“在商言商,商人自然是不做亏本买卖的,五十两太高了,顶多二十两。”
沈嘉见他不上钩,换个方式问:“魏老爷卖报纸也许不赚钱,但报纸本身也不是替您赚钱的买卖,重要的难道不是带来的名誉声望以及客流量吗?那些难道就不要算本钱?”
魏舒嘴角抽了抽,更加确定沈嘉是个商人,连这个都知道,可这你不像个文官。
“不如这样,咱们也不谈每张底稿的价钱了,就谈一年的独家代理费,一口价,五百两,很实惠了。”
魏舒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这五百两确实不贵,他原先预计要走关系的钱也至少要曾数,但他一点没有高兴的感觉,仿佛遇见了商场上的对手,一直被这个年轻的户部郎中牵着鼻子走。
“好,沈郎中能做主吗?”
“可以,这报纸就是本官提出来的,吴大人只负责报纸的内容,发行上的事情我还是能做主的。”
“那好,什么时候签订契约?”
“我回去就让人拟合约,然后交给上头的人审阅,没问题的话明日就可以了。”
“这么快?”魏舒实在诧异,朝廷的办事效率他是知道的,一件事拖一两个月都是常态,他本以为两个月内能把这件事谈妥就不错了。
“时间就是金钱啊,咱们耽搁不起,魏老爷回去等消息吧。”
“那就有劳沈大人了。”魏舒起身朝他做了个揖,临走前又留下了一个礼盒,然后才带着人走了。
沈嘉让小二又上了几道菜,让何彦他们坐下一起吃,费了半天口舌,总算谈妥了一桩生意,也不知道算不算吃亏。
吴家小公子从头到尾都没吭声,一开始无聊地当听众,越听越心惊,越听越佩服沈嘉,难怪父亲让他来当学徒,这个师父果然不一般!
第九十六章 追啊
走出天香楼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吴家小公子挤上沈嘉的马车,坐在他对面崇拜地看着他。
“沈大人,您将这一年的什么代理权卖出去,朝廷真的能答应吗?若是有其他权贵家也想要怎么办?”
沈嘉斜靠在靠枕上,笑眯眯地看着他,“这件事你父亲让我全权做主,我为何不能答应?哪家权贵想要?他们有什么资格要?在商言商,他们若是能提出比四海书铺更好的条件,我到是可以考虑考虑。”
吴璟从小被父亲逼着读书,可他真不喜欢看书,也不喜欢习武,在大户人家家里就是个没用的子孙,本以为以后分得了家产,得领着妻儿过苦日子,但在沈嘉身边待了一天,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他其实可以经商啊。
虽然商人地位低,可至少能保证衣食无忧,若是能像魏舒那样做个大商贾,那就是与朝廷官员坐在一起也不怂的。
他挪到沈嘉面前,小声问:“沈大人,您能教我经商吗?”
沈嘉意外地看着他,“你想经商?”
“对,我想赚很多很多的钱,想富可敌国,想走遍天下。”吴小公子豪气万千地说。
沈嘉一言难尽,果然是小孩子,理想都能定的这么远大,只要他出过门学过地理,就应该知道,以目前大晋的交通速度,他毕生想走遍天下又想做首富根本不可能。
他呵呵一笑,“那个……有理想是好事,不过咱们可以一步一步来,先定个小目标,比如说,你可以先说服吴大人给你一间铺子让你经营。”
吴璟高兴地点头,“沈大人说的对,我这就回去与家父说,大不了以后分给我的家产少要一点就是了。”
沈嘉的笑容越来越勉强,难怪吴海清要把这孩子丢给他带,这也太天真无邪了吧?也还好是小儿子,否则吴家估计富不过三代。
当天晚上,沈嘉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赵璋,后者惊讶地问:“居然能卖到五百两?且还不需要印刷与销售?这……对方该不会是被你恐吓才答应下来的吧?”
沈嘉送给他一枚白眼,“你开什么玩笑,那人可是魏舒,全长安城最聪明的富商,据说他曾经中过进士,被认命为一地父母官,可没满两年就自动辞职,下海经商去了,做的还是书铺这样高雅的生意,多少读书人都想结交他,他会傻到被我骗吗?”
沈嘉怕他不明白,给他解释代售报纸能得到多少好处,这也就是头一年,等明年,再卖独家代理权的时候沈嘉准备搞个招标,价高者得,到时候五百两不过是起拍价而已。
赵璋听完他的分析果然明白了,他还能见到民众抢报纸的盛况,自然也不知道报纸能带来多少好处,得知光长安城就卖出了上万份,他的心情有些复杂。
“这事情你拿主意就好,得来的钱财找个人替吴大人管着,作为日常用度,不够的让他找户部申领。”
沈嘉把吴璟的存在告诉他,“吴大人想让小儿子出来历练一番,不过我瞧着还稚嫩的很,没吃过生活的苦,目前不堪大用,到时候让他再找个精明的管事管着好了。”
赵璋一听对方是个年轻的小公子,冷哼一声:“这吴海清自己教养不当就把麻烦甩给你,想的可真美,如果带不起来就赶回家去,没得替别人家教育孩子。”
“这是自然,我也是看在他还算乖巧善良的份上带一带他,何况他决定要经商,我可没什么能教他的。”
赵璋可不这样觉得,沈嘉如果是商人,假以时日肯定是个成功的大富商,想起他们一起组建的商队,他拿出一份书信递给他,“这是杜鑫传回来的书信,他已经抵达杭州,朕从船舶司批了两艘船给他,估计年底就会出海了,也不知这一去是否有归期。”
沈嘉不知道大晋与历史上的国家是否相同,如果是,起码他还知道一些外国的情况,比如隔了一条海湾的香蕉岛,比如与东北高丽相邻的倭寇大本营,还有沿着大海南下的各个国家,现如今必然都是比大晋更落后的地方,但物产丰富,如果航行顺利,确实能用一船丝绸瓷器换来一船真金白银,但海上风险太大,多少船都沉没在了大海上,有去无回。
这可真是用生命在赚钱,但沈嘉不会阻止,能有个拼搏的方向总比守着几亩地吃不饱穿不暖好。
“对了,军事学堂是否快要毕业了,到时候能留下多少百夫长?”
“十中取一吧,虽然只是小小的百夫长,但也不是随便谁都能拿到的,而且一旦通过考核,会选一部分充入西北等边防中,也算给他们立功的机会。”
赵璋知道他关心自己的三姐夫,“你那三姐夫才能平庸,性情冲动,不适合领兵作战,就算通过了朕也不会让他去边境的。”
沈嘉说不上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从他姐姐的关系想,他自然是不希望三姐夫去边关打战的,但大丈夫,参军入伍,保家卫国,也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如果人人都如他这么想,那还有谁愿意送亲人上战场呢?
“算了,看他自己的本事和意愿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也无法干涉太多。”
同一时间,军事学堂里也正在讨论这一批学员的去留。
钱老将军拿着最终的成绩单一脸沉思,他儿子走进来问:“父亲在为难什么?可是学员的成绩不理想?”
“比我想的好多了,虽然大多数都是平民子弟,但一个个都能吃苦耐劳,不过有一个人的去留为父还没做好决定。”
“谁啊?”钱小将军与这批学员也混了个脸熟,这是他父亲特别交代过的,虽然这些人目标还是小人物,但谁知道以后会不会一飞冲天?
“张禄。”
“他?父亲为何要问他,他的成绩只能算一般,不过为人热情仗义,在学堂里结交了不少好友,他的成绩应该是过不了的吧?”
“是差一点,不过你可知道他是沈嘉的姐夫?”
“沈嘉?”钱小将军诧异地问:“是户部那位小郎中?”
“对,他在朝堂上的地位不用为父告诉你吧?他可是皇上的同门,同个师父教出来的徒弟,感情非比寻常,有人预测,不出十年,他就将入阁了,绝对会是大晋史上最年轻的阁老。”
“父亲是想录取张禄,让沈嘉欠我们一个人情?可是您怎么知道这张禄与沈嘉关系如何?万一人家看不上这个人呢?”
“你如果有个姐夫,会不照顾他吗?就算看在亲姐姐的份上,也会对他照顾一二的。”
“可是要录取他,岂不是就得刷掉一个过关的人?”
“这有何难,把成绩改一改就是了,按皇上的意思,这批学员毕业后是要送到边境参军的,从百夫长做起,说不定随时都会战死沙场,所以到底要不要送这个人情,你亲自去问问吧,包括那几家的孩子,也都问一问,免得与人结仇。”
钱小将军应答下来,第二天就在散朝的时候拦住了沈嘉,“沈大人请留步。”
沈嘉看到是他很是意外,他与武将鲜有往来,与钱小将军更是没有交情,“钱小将军安好,可是有事找下官?”
“是有件私事,沈大人借一步说话。”
沈嘉点点头,和他一起出宫后在附近找了一家茶楼坐下说话。
“沈大人喜欢喝什么茶?”钱小将军原本只是想和他说过话就走的,但看到穿着一身青色官服,风神月貌的沈嘉,有些舍不得走了。
他一直知道这位沈郎中是当朝少有的好颜色,但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近他,虽然他没有特殊癖好,但也忍不住留恋这样美好的人。
“我随意就好,下官不擅长品茶。”
“那就来一壶这家茶楼最好的雨前龙井吧。”钱小将军吩咐茶博士上茶,然后关上门对沈嘉说:“今日找沈大人来是谈一谈关于张禄的事情。”
“张禄是在下的姐夫。”沈嘉直言相告,这点关系是瞒不了人的,钱建元来找他肯定也是知道这一点。
“是,说实在的,张禄此人侠骨心肠,仗义直率,本将军很欣赏他,不过他在武艺上略逊一筹,我与父亲都很想让他通过考核,只是你也知道,这批学员是要送上战场的,这对有些人来说是好事,对家里人来说就是噩耗了,所以……”
沈嘉终于明白他的来意了,竟然是要问自己要不要让张禄通过考核的,没想到自己在钱家两位将军心目中还有如此地位,这可真是沾了皇上的光了。
茶水送来,茶博士给二人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汤,沈嘉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抬头问:“难道是说不想他去战场就能阻止他通过考核?”
钱建元怕他误会,忙解释道:“沈大人别误会,我们还是公正的,不过如果前面的人选有人不想去战场,自然是要刷下来的,张禄成绩刚好在临界点,到时候他可以替补上,只是本将军怕好心办了坏事。”
“钱小将军有心了,在下在此多谢您的照拂,不过这件事不是我能决定的,不如钱小将军直接去问问我姐夫,看他的意思吧,我并不二话。”
钱建元很意外,瞪大眼睛问他:“哪怕他要上战场也无所谓?”
沈嘉笑了笑,说:“大丈夫顶天立地,有建功立业的目标是好事啊,而且保家卫国本来就是大丈夫所为。”
钱建元突然怀疑沈嘉和那位三姐夫的关系了,不过他说的也没错,上战场确实也是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本将军明白了。”钱建元说完正事有心和沈嘉再坐会儿,便问他:“沈大人办的报纸本将军也看了,真是精彩,我一介武夫都忍不住从头看到尾了。”
“将军谬赞了,那是吴大学士选的内容,与下官没有干系的。”
钱建元笑着打趣道:“满朝廷谁不知道这报纸是沈大人提出来的,模板都是你提供的,吴大学士不过是依葫芦画瓢而已,沈大人不必自谦,这本就是你该得的赞誉。”
沈嘉不想和他理论,借口衙门里还有要事准备告辞。
钱建元眸色暗了暗,嘴角微微扬起,“那如此,本将军送你出去,沈大人公务繁忙,不知改日能否请沈大人喝酒?”
92/165 首页 上一页 90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