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在年代文里养反派(穿越重生)——萝卜精

时间:2021-06-30 11:15:16  作者:萝卜精
  知识给是火种,孩子们就是未来。
  他这么说话,老师也不好说什么,只好再三让他考虑清楚。
  一看柳成他们是铁了心,也只好随着他们去了。
  柳成回到宿舍,另外两个兄弟就围上来了,道:“老班又是留你的?”
  “嗯。不过我坚持住了。”
  其中一个带眼镜的瘦子道:“我已经迫不及待到灵水县了。”
  三人中只有柳成是陵水县本地人。他总能接到家里的来信,家里知道他喜欢读书看报,特意收集了美食杂联这个报纸给他寄过去。半个月给他汇一次、
  柳成一看就喜欢,其他的人也蹭报纸看。谁知道越看越感兴趣。对这个从没去过的小城市起了特殊的情愫,也被报纸里悠然的生活给向往。
  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正是充满理想和情怀的人。他们这一代被国家和老百姓养育的人,要把一身所学回馈给百姓,满腹报国的理想,要去就去最需要他们的地方,陵水县又一次纳入了他们的考虑之中。
  现在他们都做好了决定,要把火种撒向这个小县城。共同建设像报纸上描绘的那样美好的世外桃源。
  “咱们什么时候出发,我都把行李打包好了。到那之后我要去田瑞家吃烤肉。”他还没去就记住好几样县里的美食了。
  “在等那边的接收文件。”他们直接给当地的县里写了信。然后就陷入了漫长的等待。
  像他们这种省大学的重点学生,毕业生都不够分,各个单位都需要,但现在不知道县里是啥意思,怎么一直没动静呢。
  很快听到外头舍管大爷道:“403有信。”
  他们赶紧开了门,拿到厚厚一沓的信。打开一看居然是刘书记亲自回复欢迎他们去灵水县,后面还有校长带公章的入职信函。
  三个兄弟互相对视了一眼,不枉这么长时间的等待,终于可以去了。想知道那里是不是真的像报纸写的那么好。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奉上,感谢辛苦等待的读者宝宝们,么么哒!
 
 
第75章 归乡
  柳成上大学这几年一直没回来过,  虽然家人在信里说:县里发生了变化。但作为大学四年都在省城里的人并没有当回事儿。
  可一直到下了火车,看见周围的景色才深深震撼,灵水县就是一个县城。但火车停在这里的时候,  几个车厢的人几乎都下光了。
  出了火车站就能感觉到这边的热闹,有不少三轮车排着队等客人,  也有各种南腔北调的声音,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食物的香味。
  车站被扩建过,  不像以前那么破败,  看起来已经几分现代化城市的样子。
  他们有些惊讶,柳成他们雇了两个三轮车,  柳成一个人跟行李在一个车。另外两个人在一个车。
  三轮车没有车棚,坐在上面兜风还挺舒服的。
  三轮车夫是一个健谈的人,  笑道:“小兄弟,  你也是从外地回来的?”
  柳成嗯了一声,随后他有些好奇:“现在回这边的人很多么?”
  三轮车夫道:“在外头的人回来的可多了。”作为奔向本地人,  他说起这个来还有几分自豪。他们县里发展好,这些走出去的人也愿意回来。
  柳成他们直接去县里办公厅去办理报到,然后再去学校报到。
  下了三轮车,他们三人去县里得到了一把手刘书记的接待,道:“你们能回来建设家乡,  我代表家乡人民感谢你们。”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  尤其是还是省师范的。他们县里调档案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学校那边的恋恋不舍。
  这可都是他们学校的高材生,怕在小县里蹉跎了他们的才华。
  刘书记道:“基层教育缺好老师,  你们能回来我太高兴了。”高材生能回来,是他们县城的一大幸事。
  他们小县里建设的不错,也有一些年轻人回来。县里多了这么多年轻人整个县城办公的面貌都变了模样。
  县里的教育赶不上大城市,一方面是因为生源不如他们。另外一方面就是没有好老师。一个好老师等带出来成百上千的学生,  太重要了。
  这么受到县里领导的重视,柳成他们一个个也很激动,出来的时候校长也亲自在外头迎接他们。道:“我们学校急缺老师,你们各自带个班,当班主任,要是能把县里的成绩带上来,我亲自来县里给你们申请奖金。”
  随后把他们安排到学校的宿舍里,这边都是小单间。住的不比他们在大学差。
  校长给他们介绍道:“我们这原本有食堂,但是老师们普遍都反映说食堂的东西不好吃,他们愿意在外头吃,所以学校就把食堂给取消了,折成了餐补给大家发下去。咱们学校订的餐补还是挺高的。”
  他们仨安顿好了之后,校长特意拿出了一张平常舍不得用的免排免单的火锅劵。他攒了好久就两张。这次拿出一张,真的是非常有诚意,带着他们去了新开的店。就在理他们学校不远的地方。
  新开的店铺的主厨是黑脸大厨的师兄弟,他们虽然是一个师傅教的,但都出来单干这么多年了,每个人炒料的味道都不一样,都很好吃。
  新店这边有特色冰粉,夏天吃一碗凉凉的在很舒服。
  柳成在省城里都没吃过火锅,校长点的是微辣的,涮起来味道很香。而且他们这的特色是虾滑和手切鲜牛肉。
  手切的鲜牛肉切的非常薄,放在滚开的火锅里烫上几秒立刻捞出来就能吃了。肉吸足了锅底的香辣,再过裹上精心调配的蘸料,吃起来嫩极了。
  虾滑模样像是一块凉糕似得,用勺子舀成一个个丸子的形状,放在锅里一滚就变成粉嫩的颜色了,里面的虾肉粒很大块,吃起来是脆爽鲜美。
  这虾滑都是手工打的,鲜虾仁都是现剥的。大店就没有这个菜。现在火锅有了跑腿送餐的业务,但是没有现切牛肉和虾滑,想吃就只能来店里。
  “好吃。”
  “哇……”
  柳成跟他同学也不想当着领导面前展现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可是这东西实在是太好吃了。美食杂联写过火锅,现在真正吃到嘴才发现美食杂联写的太保守了,吃到嘴里,比文章写的诱人百倍。
  县里的火锅现在名声大到周末外地人专门过来吃,菜品很齐全。像什么鸭肠,黄喉,鸭血,都有,而且调料区的小料就有二十多样子。糖蒜免费,这里的糖蒜一点都不咸不辣是酸甜口的。
  柳成光糖蒜装了一盘子快吃光了,火锅汤底香辣香辣的。就连普通的面条放在汤里滚两圈都好吃。他们本来就饿,四个人吃了二十多盘肉。
  头一次来的,几乎都这样。
  校长最后吃了一碗冰粉,笑道:“还是年轻小伙子好啊。我年轻的时候也能吃,现在条件好了,吃点东西还不消化,所以你们能吃尽量吃。”
  几个人谢过了校长。吃完饭起身的时候,陌生的饱腹感袭来,才知道吃了多少。
  校长也知道他们刚来肯定对县里好奇,特意给放了两天的假期,让他们出去转转。
  他们回到宿舍道:“这次来对了!”
  “火锅都这么好吃,那烤肉呢?”话音一落,其他两个人眼睛都亮了。美食杂联期期出,上面可有不少好吃的。一样一样吃过去也得一个月。
  当天晚上他们去夜市的时候,眼睛都不够看了,有卖吃的,有卖手工制品的,就连啤酒厂都在路边摆摊,酒瓶里多了一根吸管,打开就能喝。
  他们三人一人买一瓶冰啤酒,喝一口沁凉清爽。继续往前走:“哎,那是不是辣炒田螺。”美食杂联上有写。
  不过,在排长队。
  他们想来想去,为一个小零嘴排那么久有点不值得。道:“哎,我想去田瑞家。”他们虽然没来过,但是美食杂联报纸的粉丝,对“大名鼎鼎”的田瑞家美食神往已久。
  他话音一落,前面一个清秀的男的看了他们一眼。
  他们也没当回事儿,很久之后才知道,他们第一天来夜市看见的那个清秀的男人就是田瑞。后悔不迭,他们对田瑞有种粉丝的心态,早知道上去说说话好了,多难得的机会,居然错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更,十二点之前更。
 
 
第76章 铁板鱿鱼
  田瑞家的美食侦探从外地回来带了灌汤包,  铁板鱿鱼等技术,其中最让田瑞震惊的就是铁板鱿鱼。
  差点以为对方也是穿越而来的。
  田瑞还过去看了看,这个做铁板鱿鱼的小哥今年才二十岁,  他跟人学的手艺。才出摊几天就被胖子发掘,承诺个月五十块钱给他收编了。
  田瑞让他做了几个尝了尝,  他做的铁板鱿鱼味道还行,  大部分仰仗的是鱿鱼本身的鲜甜味,  他的海鲜酱般。
  田瑞去厨房里研究了段时间,  终于把酱料给琢磨出来了,鲜辣中带着点点的甜味。
  在原有的基础上升级了下海鲜酱,  让他再练习几天再摆摊。
  灵水县是个内陆的县城,海鲜只能靠进货,  而且大部分都是冻货。
  冻货海鲜只能全程冷链运输,  运输成本贵出倍。
  不过好在运输上何宇可以帮忙。
  田瑞先让省里的采购员运些大鱿鱼。然后让他留意看看能不能包几条渔船,让他们去打捞,  货物他都包了,这样整船的价格更便宜。
  进货员表示知道了。
  田瑞家的东西卖的比较快,所像这种全部依赖进货的必须准备充足。好在库房里还有两个全新的大冰柜,可以用起来,储存冻货大鱿鱼。
  田瑞正在忙的时候就被叫走了。
  叫他的是胡编辑。
  他们的报纸办的特别好,  每次都要加印,  现在新版起印就是十五万张,算是民办报纸的个巅峰之作。
  他们的报纸影响力日益增长,  也有人注意到这里。
  报纸的发行量大,有忠实的粉丝,只要在报纸上推过的东西都很火。
  就像做辣炒田螺的小伙子,现在他们兄弟二人都已经在何宇开发的地方买房了,  而且付的是全款。
  叫其他人见了怎么能不眼热呢?
  胡编辑现在压力也很大,自从美食杂志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之后,不断的增加印刷量,就背负了更多的运营成本。
  所有的钱都是田瑞个人掏的。
  每个月在这上面投的钱就有好几千块钱,什么概念,基本上个月就要付掉个房子钱。
  他也想改变现在的局面。至少维持收支平衡,自负盈亏。
  胡编辑知道,报纸主要就是靠口碑,旦口碑出现问题,他们的保持形象就会受损,所以在选择广告商方面他非常慎重,直都有想跟他们合作的人,这次叫田瑞过来,主要是因为有了个非常好的合作人。
  田瑞道:“是谁?”
  胡编辑道:“小烧白酒!”这个白酒虽然没有牌子,但是在当地卖的特别好,是纯粮食酿造的。
  这个白酒田瑞都知道,他也喝过这个酒,的确是属于物美价廉。而且喝完第二天起来头不疼。
  酒厂的老板愿意花5000块钱做期广告。
  胡编辑疯狂的心动,但没有立刻答应。
  他想要找田瑞请教下,这个事情到底怎么做?毕竟他是做报纸的,商业上的事儿还是田瑞更专业。
  除了小烧白酒之外还有个面包厂,面包厂是做老式矿山面包的,这种面包在过去是工人下矿的时候带的,特别抗饿,面包里面还有夹心,以前面包根本不对外出售,等现在对外出售的时候没有人认可了,卖的非常差。
  大家宁可去卖高价的奶油蛋糕,也不买他们厂里出的点心。
  矿山面包之前尝试过在广播上进行些广告的投放,效果很般。
  但美食杂联的的报纸不样,每次要出报纸的时候,都会有人在编辑室门口等着。报纸给宣传过后的效果显而易见,矿山大面包愿意拿出3000块钱进行广告投放。
  这两个产品的质量和口碑都是有的。
  至于想拿出三五百块钱投放广告,或者是些不靠谱想要占便宜的,胡编辑都没有谁选。
  田瑞听了之后道:“可以,但是要跟他们签个合同,如果他们质量偷工减料了,要追责赔偿损失,而且登报道歉!”
  胡编辑听田瑞这边松口了,心里踏实点,笑道:“知道了。”
  田瑞道:“你现在怎么样?”
  编辑部这边田瑞直就属于放手的状态。现在报纸这么红火,其中有大部分是胡编辑的功劳。
  他真是把这个事当成事业在干。
  胡编辑道:“挺好的!”他在这边生活很舒服,前段时间他也去何宇那里认购了个房子,这个事情他没有跟田瑞说。
  现在每次出的报纸,以前的同事领导朋友们都在关注。胡编辑偶尔会给大家写些书信,那些人听到县城里的生活都羡慕的嗷嗷叫,恨不得立刻过来。
  田瑞道:“那就行,招商的事定要好好的审查各种资质,不能偷懒。”随后又说了些细节,这些都是胡编辑没有注意到的,胡编辑越发佩服田瑞了。
  谈完话,田瑞就离开了。
  胡编辑自打决定上稿,就请些作家来撰写软广,既要起到宣传效果,又要让大家看出来这是个广告,尺度很微妙,全靠胡编辑个人掌握其中分寸。
  很快作家把两篇文章写出来了,特意给两个厂的老板看看,对方都非常满意,敲定了这次合作的方式,都是签合同的。有了这次的顺利经验,胡编辑也整理出来了个报价表发给以前想合作的人。这算是他们第次回应报纸招商的事情。
  他们报的价格很高,最小的个豆腐块都要千块,整个的文章差不多都得在五千左右。
  虽然开厂子的人般都很有钱,可是听到这个报价,不少人倒吸了口凉气,这个报价比跟广播宣传差不多了。
  这么多钱他们也不敢贸然尝试,听说白酒和矿山大面包已经开始进行宣传了,都在等着效果。
  白酒和矿山面包的运气不错,赶在这期上报纸,胡编辑撤下了两个文章,快速把两个广告安排了,很快发出去报纸就要开始印刷了。他们是半月刊,错过了这次,还要等待很久。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