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在年代文里暴富(穿越重生)——春山犹枝

时间:2021-07-11 12:42:00  作者:春山犹枝
  那里的工作人员大概也明白他们搞什么名堂,不过见在都这样,大家心里清楚,政策也没有说不许,那就是没问题的。
  唯一比较奇怪的是,沈鱼年纪真小。
  几块钱手续费,是沈鱼出的,一千多的房子都买了,没必要在这点儿小事上计较,换来赵老太一叠声的感谢。
  出门后,沈鱼直接带着老太太去银行,连着之前给的五百一起,一起给她存上了。
  这么多钱,她们家老的老少的少,还要出远门看病,要是丢了,打击太大了。
  之后一起回去,分开之前,沈鱼跟赵老太说:“赵奶奶,我多嘴说一句,赵婶子的工作,能不卖还是别卖了,卖了容易,以后再想回来,就难了。”
  “给长命弟弟治病,见在这些钱够用一段时间,去首都大医院听听医生怎么说也好,不管结果怎么样,工作不卖,你们回来还能有个退路。”
  多年后,服装厂倒闭,家具厂倒闭,唯有机械厂,一直到原书剧情结束,都还好好的,虽然不如见在辉煌,可到时候赵婶子作为老职工退休,退休工资都能拿不少。
  眼看着老太太意动,沈鱼又说:“当然,这次你们去首都,赵婶子最好还是跟着,您年纪大了,长命弟弟需要人照看着。赵婶子那边,请人代班,或者请个厂家,厂子里应该能理解。”
  “我懂,你是好心。”赵老太拍了拍沈鱼的胳膊,叹气道:“你这娃子心善,房子卖给你,值了。”
  “我回去再跟妮儿商量一下,你说的有道理,实在不行,咱们找个代班的。”
  代班就是让人代替上班,那段时间的工资由代班的人拿,很多人愿意干。
  “这才对嘛。”小冬奶奶也说:“你呀,带娃去看病,干啥把闺女工作也卖了,你们以后咋生活啊,那首都的大城市,不比咱这儿便宜,你一把年纪了,以后不还得回来。”
  或许是多了一千多块钱,赵老太底气也足了一点儿,一千多,够用好长一段时间了,确实不用急着卖工作。
  “不卖了,工作留着,我带长命看完病,我们还得回来。”赵老太难得露了个笑脸,对沈鱼说:“不卖工作,我们后天就走,你要上学,钥匙我留给小冬奶奶,房子,就是你的了。”
 
 
第40章 
  沈鱼拿到房子钥匙那天是十二月三十一号,赵家人说话算话,赶在元旦之前,买票去了首都。
  钥匙被赵老太放在小冬奶奶那里了,她过来找人,很多邻居都看见了。
  沈鱼之前拜托她们,别急着跟人说房子卖了,当着外人的面,就说赵家人要去外地看病,房子出租给沈鱼了。
  不然他一个少年郎,孤家寡人的,一下子买了赵家那么大一房子,人家不得揣测他有多少家底?露富不是这么露的。
  当然,他也不会一直藏着,他现在就是积攒实力猥琐发育,等他实力强大了,就不用在乎这些细枝末节。
  两个老太太都答应了,赵家人感激他,买房子的时候没有刻意压价,给了一个还算合理的价格。
  小冬奶奶不用说了,现在老太太恨不得把沈鱼当自己亲孙儿看,之前小冬给她看挣了多少钱,老太太都惊呆了。
  要不是小冬小夏两人一齐保证,还把他们卖发圈的过程讲了一遍,老太太都要以为他们干啥违法乱纪的事了,不然咋能来钱这么快。
  了解清楚后,老太太对沈鱼是说不出的感激,他们一家老的老小的小,自从小冬父母离世后,就没了正经收入来源。
  小冬学也上不成了,小夏也没钱念书,就连吃饭都是问题。
  现在,沈鱼把这么好一条财路交给小冬,带着小冬一起发财,老太太不知道怎么感激才好。
  沈鱼托她办点儿什么事,她就当最重要的事来办。
  房子收房之后,沈鱼去看过,要说住,也能住的,赵家祖孙之前还住在这里呢,一些必须的家伙什不缺。
  比如那个大床,沈鱼就很满意,被褥他们是带走了的,没带走沈鱼也不打算继续用。
  还有铁锅,煤炉子等这些必需品。
  他又花钱买了不少东西,要上学,没时间去买,托的小冬奶奶,她和余婶子周婶子一起去。
  沈鱼把钱给小冬奶奶,小冬奶奶按照他给的清单买——老太太不识字,沈鱼只能画简笔画给她看,老太太还挺喜欢。
  要买的东西不少,首先,锁要换。
  赵家人现在表现得再,友善,该有的防备还是得有的,自家大门可不能谁都能开。
  开水瓶买两个,洗脸盆洗脚盆,这些都要买。
  毛巾买五条,对此小冬奶奶很想不通,要那么多毛巾干嘛。
  沈鱼只能说,他买了慢慢用,反正也放不坏。
  总不能跟老太太说实话,洗脸毛巾一条,洗脚一条,洗澡也要单独的一条,剩下的备用。
  这会儿很多人家,都是一家子共用一条两条洗脸毛巾或洗脚毛巾,肖家就是这样,一共两条洗脸的两条洗脚的,全家人用。
  沈鱼是真受不了这个,还好他们嫌弃沈余,一直不肯让原身跟用他们的毛巾。
  之前沈鱼都是用碎布头拼了一下,勉强将就着用。
  没条件也就罢了,现在有条件,当然不会在这种方面亏待自己。
  碗筷什么的,也都买了新的,他就一个人,一样买几个就够了。
  除了这些零零碎碎的小件,棉花也买了不老少,棉衣得有替换的,还有被褥,他都要厚实暖和的。
  不怕花钱,钱没了还能挣,对自己好才是最重要的,不然他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连个对象都没得,只能自己花。
  棉衣棉裤交给余婶子和周婶子做,沈鱼要的急,所以她们两个一起做,小冬奶奶拍胸脯保证的,两位婶子手艺都没问题,尤其是周婶子,还会刺绣。
  沈鱼是给了工钱的,一套棉衣棉裤得做几天,做一套沈鱼给三块钱工钱,两位婶子都愿意接这个活。在自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活还不重,两个婶子都满意得很,特别尽心尽力。
  至于棉被,就不行了,沈鱼也是问了才知道,要是小棉被,自家还能手工做出来。
  他想要的那种特别厚实保暖,五斤往上的大棉被,非得找专门的机器,或者请弹棉花的做好被芯。
  沈鱼哪懂这个,都委托给小冬奶奶了,老人家地头熟经验足,这些事沈鱼玩不转,小冬奶奶能给他整治得妥妥贴贴。
  小冬奶奶可愿意帮沈鱼做这些事,她孙儿还跟着沈鱼赚钱呢,这不,几天出去一回,回来就能拿几十上百的回来,老太太天天高兴的,做梦都能笑醒,精神头一天好过一天。
  棉花三块钱一斤,光买棉花,沈鱼花了几十块,还花了十几块钱买布。
  沈鱼还买了毛线,本来想托婶子们给他织毛衣,结果发现余婶子不会,周婶子只会织最简单的平针。
  沈鱼琢磨了一下,觉得可以自己织,棉袄厚实就够了,样式就不强求了,毕竟那么厚,实在没办法强求。
  毛衣的话,他自己会的花样还挺多的,织好看点儿,自己在家穿,或者等天气暖和一点儿了单穿,都是可以的。
  燃料这些也没少备,余婶子家的大龙,几家的孩子都给帮忙了。
  沈鱼买了几百块蜂窝煤,几百斤木炭,绝对足够他过冬。
  这些燃料又花了他大几十近一百,买来买去,他那四百块钱转眼间花的没剩多少了。
  沈鱼搬家那天是元旦,学校放假,沈鱼烧锅请人来家里做客。
  原先那小院里的三家人得请,除此之外就是陈美丽,沈鱼跟她约好了,请她来自己家玩儿。
  赵家的院子本来就有人住,而且是新房子,要收拾的地方不多。
  但赵家那个情况,用到的地方不多,赵老太也没有心思收拾院子,空屋子里浮灰蜘蛛网都有一些,院子石板缝里有枯萎的杂草根。
  但之前帮他往家里搬煤搬碳的,邻居顺手帮他把院子杂物间什么的,都给收拾了一遍,沈鱼进去之后,把屋里收拾一下就可以了。
  元旦这天,老邻居们早就来了,各家都不是空着手的,赵家给沈鱼送了几个竹编带盖的筐,盖子可以取下来,可以用来储物,挺方便的。
  之前沈鱼还在赵老头那采购了一批货,置家当嘛,竹筐竹篓扫帚簸箕锅刷子,大大小小可能用的上的,都得买。
  这些都是看着不起眼,要用的时候找不着会特别烦心。
  余婶子送了半篓柿子,是她男人放大假回来带的,给沈鱼拿了一半过来。
  小冬奶奶家里没啥能送的,家底儿薄,又特别感激沈鱼,小冬奶奶干脆狠狠心,花钱买了罐奶粉给沈鱼送来了。
  老太太记得之前沈鱼提过一嘴,说孩子营养不足,可以喝牛奶,她看沈鱼那孩子,也怪单薄的。
  那一罐奶粉可不便宜,沈鱼不想收的,老太太直接给他放屋里去了,态度坚决得很。
  她家小冬又赚钱啦,这才几天,又拿回来大几十,真有出息。
  当然,多亏沈鱼教的好,她老太太就说,沈鱼这孩子,是个有出息的。
  小冬赚钱了,沈鱼也有分成,这回小冬攒了两天的发圈出去卖,又卖了将近三百块,给他分了两百。
  让沈鱼因为置办家当瘪下去的荷包,稍稍回了点儿血。
  实际上,现在这样干,效率太低了,出去卖个发圈就得花一天时间,耽误做发圈。
  但沈鱼实在是没时间,马上期末了,他要准备迎接期末考试,这段时间他在学校有认真学习,但他自己感觉,还有很多不足。
  之前缺的一些基础知识,短时间没办法很好的补起来,他需要找时间,做一个系统的恢复性学习,最好有个老师,能一对一指导,随时查漏补缺。
  要是在后世,他请个家教,报个补习班,都可以解决问题的,但这会儿,难。
  不过他也没有慌张,学习他认真学了,之前的知识有不足,这两个月学习的知识,他确定自己很好的消化巩固了。
  如果单考这一部分,他不怕。
  陈美丽却有些紧张,期末考试快开始的消息穿出来之后,她就一副特别不安的样子。
  沈鱼还笑她,以前没学习的时候,考试啥的从来都不上心,考倒数她也不当一回事。
  现在好好学了两个月,倒是怕起来了,怕什么呀,反正不会考得比之前差,怎么考都是进步。
  陈美丽一想也是,以前都没办法及格,考一科及格她爸就高兴死了,这次她肯定每科都能及格。
  抱着这样的积极心态,陈美丽把课本一扔,高高兴兴来沈鱼家做客。
  她不是空着手来的,她去她爸放好料子的柜子里,抱了一大块厚羊绒呢子料子出来,准备送给沈鱼拿去做衣服。
  陈泽海作为服装厂厂长,贪污倒是不至于,但有渠道接触到一些好料子。
  看见好的,忍不住买一些存着,不管是拿去送礼,还是自家用,都是极好的。
  就是没想到,会让他闺女先给他抄了底儿,抱去送给沈鱼了。
  沈鱼看到也哭笑不得,这料子,百货商店十几块钱一米,还没这个好。
  好家伙,陈美丽给她拿来的,够做两件风衣了。
  他不要,陈美丽就跟他翻旧账:“你送我发圈,我都没拒绝,我送你搬家礼,你也不能拒绝。”
  沈鱼:“……”
  行吧,第一次遇见非要送礼的,先记着,以后还就是了。
  今天这顿饭,沈鱼没再,让邻居婶子们掌勺,他新家烧锅,让人家动手不合适。
  他自己倒也能做,可天太冷了,菜端出去,要不了多久就凉了。
  沈鱼琢磨了一下,这个天气,就该吃点儿热乎的。
  本来他打算煮火锅,这个他会,常吃的锅底他自个儿都会调,但家里没合适的锅具。
  只有一个大铁锅和一个小铝锅,一个太大了一个太小了,总不能所有人都围在灶头,那也站不下。
  沈鱼琢磨了一下,火锅不行,就烧烤吧。
  正好不缺碳,大龙在他朋友家借了个直径约一米的铁皮圆炉子,上面还有个铁板,原本是那家用来烙大饼的。
  正好借来做烧烤,沈鱼自己调了烧烤料,跑了好多地方配齐的,孜然粉辣椒粉五香粉辣椒油什么的都有。
  竹签子是赵家拿的,老爷子那不知道堆了多少竹签,削个尖头出来就行了。
  家里食材也买了许多,洗切串都来帮忙,他说要弄烧烤,又折腾了这么多玩意儿,大人们当他年纪小爱玩,几家的孩子,还有陈美丽,都激动得不得了,一个个热情高涨。
  众人一起动手,很快就处理好了。
  沈鱼买的五花肉被切成块穿起来,还有切成薄片的,用沈鱼调制的腌料腌过了,铁板烧热刷油,肉片一放下去,油珠子次啦直响,烤肉的香气一下子窜了起来。
  烤肉香不香,自己闻一下就知道了。
  相比慢吞吞的炖煮,烤肉的香气对人味蕾和嗅觉的刺激是直接且激烈的,一闻到,条件反射就开始流口水。
  肉片肉串堆了一大盘子,都不用沈鱼说,一个个抢着干活,翻签子翻肉片。
  等烤好了,一人拿个碗分一点儿,外焦里嫩,腌料将肉腥味完全掩盖住,激发了肉类本身香气,又带着调料的香和刺激性,铁板烤肉的味道,一下子征服了所有人。
  年纪大的老人和小孩肠胃比较弱,沈鱼一早另外做了个红烧肉给他们分着吃,肥多瘦少,炖得烂糊,不费牙。
  其他人就吃铁板烧烤,他们也乐意吃这新鲜玩意儿,好吃,稀罕,味道还好。
  啥东西都能烤,肉能烤,蔬菜也能烤,什么土豆片藕片魔芋萝卜蘑菇,连馒头都能切片了烤,什么都能往上放,什么都能烤。
  也不知道沈鱼撒的什么调料,香啊,烤出来尤其香。
  最绝的是沈鱼做的铁板豆腐,外酥里嫩,外皮都焦黄了,里头还嫩生生的,上面刷着一层辣椒油,趁着刚烤好的时候吃味道最好。
  一口下去,烫是烫,可太香了,舌头都烫疼了都舍不得吐。
  就连老人家都忍不住凑热闹,沈鱼给烤了一份五香的分给他们吃,一个个都说好。
  陈美丽一开始还比较矜持,她尝到了减肥的甜头,哪个小姑娘不想自己好看一点儿,她就瘦了那么一点儿,感觉都不一样了的,当然想继续瘦下去。
  所以她这段时间一直在控制饮食,加运动,又瘦了几斤,正高兴地准备再,接再,厉。
  对她而言,控制饮食不算啥难的,她从小没缺过嘴,这时候要说特别好吃特别诱惑她的,也没啥,所以她觉得少吃点儿不是问题。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