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在年代文里逆袭(穿越重生)——洛水伽楠

时间:2021-07-17 07:26:21  作者:洛水伽楠
  他只好装作为难地说道:“姑,这苹果是我来的路上跟老乡换的,当时我也忘了叫他留下地址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联系他。”
  顾红玉心里早有准备,也说不上失望,毕竟好东西都是碰上的,哪能次次都有?
  顾立春想了想,还是留下点盼头,“不过,我们都是从云阳县出发的,咱们那儿又盛产苹果,等我回家后实地探访一下,说不定还能碰上。就是吧,我要是弄到了苹果,该怎么联系你们呢?”
  顾红玉一听还有戏,也跟着高兴起来,她思索片刻说道:“你要真弄到了,我就让他们想办法,到时候你写信给我,或者你打我们单位的电话也行。”
  顾立春点头,这事暂时就这么商定了。
  杨爱国冷眼观察顾立春几天,觉得他是个值得帮的孩子,就试探道:“立春,你以后有什么打算?还想继续读书吗?”
  顾立春暗自揣摩着杨爱国的话,他心里明白,人家看出来他是有事相求,不等他开口就主动询问,这让他对姑姑姑父的观感又提升一层。
  顾立春想了想,一脸诚恳地说道:“今年毕业后的那段日子我确实挺想重回学校的。这可最近想法又变了,现在学校里闹得不像话,老师整天战战兢兢,学生们无心向学。我想,还不如找个临时工先干着,毕竟,我爹不大勤快,我家孩子又多,光靠我娘一个人支撑不住。我是老大,总得替我娘分担些。不过,我是不会放弃学习的,我打算一边工作一边自学高中课程,等学完后求学校给我一个考试的机会,说不定还拿个高中毕业证。”
  顾红玉和杨爱国对视一眼,两人对顾立春的喜欢又多了一些,这样孝顺懂事又好学上进的孩子谁不喜欢,甚至比他家那个咋咋呼呼的儿子都强。
  顾红玉道:“我跟你姑父商量过了,你要是想继续读书,我们给你出学费。”
  顾立春一脸感激:“谢谢姑姑,姑父。不过,俗话说,救急不救穷,你们也不容易,也要养家糊口,我们家这摊子太大,要光想靠你们,得把你们家拖垮了。必须得靠我们自己立起来。我的想法是想拜托你们帮我找个工作,临时工就行,我先挣点钱补贴家用,至少以后弟弟妹妹的学费不愁了。”
  顾红玉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劝他上学了,就说道:“临时工啊,回头等我问问那些同事们。”
  杨爱国忙说:“我也问问。”
  话已经说了,顾立春也不催,每天只是按时接送小表妹,跟着大娘大婶们一起买菜,给全家换着花样儿做好吃的。
  杨珠珠的幼儿园就在居民楼里,幼儿园平时放学较早,大点的孩子一般是自己回家。现在杨珠珠每天有人接送,还有好吃的,没少被小朋友们羡慕。
  晚上吃饭时,杨爱国打趣道:“立春,你这手艺可比我们单位食堂的师傅好,要不是食堂不缺人,我都想把你介绍进去。”
  顾立春道:“我还真想进食堂,那工作可是肥差,一般都被内部消化了。”
  顾红玉也笑:“这倒是真的,在食堂工作累虽累,可吃得好。里面的人没一个瘦的。”
  很快地,顾立春已经在东云市呆了四天,不管有没有消息,他明天就得回去了,介绍信就开了五天。
  顾红玉还埋怨他:“反正家里也没事,介绍信你怎么不多开几天?”
  顾立春笑笑,“行,我下次来再多开几天。”当初他只打算来两天的,毕竟不知道这个姑姑对自己的态度如何。
  还好,工作的事,顾红玉和杨爱国都有了消息。
  顾红玉的同事介绍的是暖瓶厂的,杨爱国介绍的是红河农场的,都是临时工。
  顾立春想都没想就选了红河农场,专业对口,离家还近。
  两人对他的选择也不奇怪,不过,杨爱国还是提醒顾立春:“我先给你打个预防针,暖瓶厂转正的可能性更大些,农场那个很少有转正的,他们招临时工也是季节性的,一般是麦收秋收时招人,忙完就辞退,这会儿也不知道还招不招人。”
  顾立春道:“没事的姑父,我先去问问,成不成都没关系。”
  杨爱国点头,随即把他那位同学的姓名和住址给了顾立春,并托顾立春捎了一些东云市的特产给他带回去。
  杨爱国的这位同学名叫李广田,是红河农场后勤部的干事。
  顾立春把地址收好,便对两人说道:“姑,我明天早上回去。”
  三个人都有些不舍,特别是杨珠珠,拉着顾立春不让走。
  毕竟这几天有人接送陪玩,还给她做好吃的,她多开心呀。
  昨天哥哥还带她去废品站挑连环画,她现在有了五本连环画,在幼儿园走路都昂着头。
  杨珠珠摇着顾立春的胳膊撒娇:“哥哥,你能不能不要走?”
  顾立春笑道:“珠珠要上学,哥哥也要回去干活。这样好不好,等明年放暑假,珠珠回外婆家好不好?”
  杨珠珠对外婆家一点印象都没有,但既然有哥哥在,肯定好玩。
  她连连点头:“好呀。”
  顾立春要回去,顾红玉赶紧准备东西,给老娘的是营养品、麦乳精、布料,给嫂子和几个侄子侄女的是一些旧衣裳和吃食,这么一收拾一共满满四大包袱,比来时还多一个,顾立春哭笑不得,他是满载而归。
  顾立春便道:“姑,你先紧着二奶奶的东西装,我家的就少些吧,多了我拿不动。”
  顾红玉白了他一眼:“你来的时候咋拿得动?”
  顾立春也发现姑姑的性格特点了,就是她越跟你陌生越客气,熟悉了反而不拘小节。
  他来的前两天是礼貌周到和气,最后两天连白眼都出来了。
  顾红玉一一解释道:“这两个黑包是你奶的,吃的用的都有。两个蓝包是你家的,也没什么值钱的,都是一些旧衣服旧鞋子和吃的,你也别嫌弃。”
  顾立春忙说:“这衣服料子好,样式也比我们自己做的时髦漂亮,我高兴都来不及,哪里会嫌弃。”
  顾红玉再次感慨,这个侄子怼人时能把人气昏,但哄人时也有一套,说话让人爱听。为人处理比那个爹强几百倍。一个大男人还比不过一个孩子,也不知道大哥会不会羞愧。
  杨爱国还送了顾立春两本书,是关于农业的。
  就连杨珠珠也送了顾立春两根带橡皮的铅笔,顾立春愉快地收下了表妹的礼物,相处这几天,他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小萝莉。
  他想起自己刚来时看到的情景,便提醒姑姑和姑父:“你们以后要多注意珠珠,可别让她被别的孩子欺负了。遇到像王来宝这样的熊孩子直接找家长。”其实最有用的办法是找个同龄的孩子揍王宝来几顿,他就老实了。对方家长不好说什么,要是立冬立夏在就好办了。
  顾红玉道:“我们以后会注意的。”
  说完又叹息一声:“你表哥跟珠珠年纪相差太大,你们又离得太远,珠珠在家里也没个伴儿。”
  顾立春道:“没事,你看看邻居中有性子好,年龄差相差不大的女孩子,让珠珠多跟人家交朋友。”顾红玉点头。
  不过,刚才立春说的暑假送孩子去老家的事,她还真有点动心,孩子孤单,娘也孤独,送过去也能让珠珠换换环境。不过,离暑假还远呢,寒假太冷不方便。
  晚饭后,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顾立春便去睡了。明早得起来赶早上那一班车。
 
 
第20章 轰动
  第二天一大早,杨爱国和顾红玉一起骑自行车送顾立春。
  到了车站,杨爱国迅速把车票买好,顾立春给他车票钱,被他硬塞回来了。
  夫妻俩等到顾立春坐上车后才挥挥手骑车离开,临走时,顾红玉还不忘去跟司机师傅打招呼,让他路上照顾一下顾立春。
  回去比来的时候顺当,至少车没坏。顾立春在下午1点左右就到了云阳县。
  他在汽车站附近问了一圈,找了一辆正好经过顾家村的驴车,给人家二分钱车费搭便车。
  赶车的大爷挺不错,特地绕个弯把顾立春送到村口。
  村口的打谷场上有很多人在搓玉米粒,晒粮食,顾立春一下车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哎,那个不是立春吗?”
  “你们瞧见没?他手里提着四个大包袱呢。”
  “好家伙,去住了五天,还拿了四包东西回来,又吃又拿的,倒挺有本事的。”
  “红玉这人可真大方。”
  “是呢,没想到真去着了。”
  ……
  那些曾经说风凉话,看笑话的村民这会儿都跟哑了似的。
  等到顾立春走近了,便不断有人上前打探消息。
  “立春,你回来了?你姑咋样啊?”
  顾立春礼貌地回答:“都挺好的。”
  “哎哟,立春,你身上穿的是新衣服吧?”
  顾立春笑笑:“是我表哥的旧衣裳。”
  “立春,你这大包里都是些啥呀?”
  “我姑捎给我们两家的当地特产,一些吃食旧衣裳啥的。”
  还有那没眼色的想去翻包袱,顾立春一错身闪开了。
  嘴里还不忘提醒对方:“哎,你可别乱翻,这是我姑给我二奶奶的,我都没好意思翻。”
  那人讪讪地收回手:“哟,你藏得还挺紧。我就看看怎么了?”
  顾立春不想跟这些人掰扯了,就笑着说道:“你们忙吧,我得回家去了,走了五天,我二奶奶我娘她们该等急了。”
  大家笑笑也表示理解。
  就在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尖嗓门响起来了:“立春,你只惦记着你二奶奶,你亲奶奶不就在这儿吗?”说话的人正是刘青山的媳妇王春燕。
  顾立春一怔,就看见树下的凳子上坐着一个颧骨高耸,眉眼凌厉的老太太,老太太正拉着脸,冷眼瞧着他,仿佛谁欠她八百块似的。这老太太就是养父顾大江的亲娘杨大妮。杨老太从小就不待见顾大江,顾大江过继给二房后,两家很少往来,对于立春兄妹几个她也是不管不问,还不如人家邻居老太太呢。
  对于这种人,只需维持表面的礼节就行了。
  顾立春礼貌地叫了声奶奶。
  杨老太冷哼一声,别过脸去没理会顾立春。
  众人都一齐瞧着这祖孙俩,就等好戏看。
  顾立春不伤心不难过,洒脱地转身就走。不是谁都配让他伤心的。
  顾立春刚走几步,就看见立夏立冬他们撒开腿往他这里跑来。
  “大哥,你回来了。”
  四个孩子一拥而上,抢着帮顾立春拎东西,最后他手里只剩下一个包袱,四个弟妹叽叽喳喳,簇拥着他往家走去。
  回到家里,顾立春就看到顾大江跟大爷似的在院子里翘着脚晒太阳,她娘在灶房做饭。
  顾立春朝灶房喊道:“娘,我回来了。  ”
  田三红笑着迎出来:“你可回来了,家里这几个泼猴整天念叨,赶紧地洗手吃饭,我熬的红薯稀饭,给你放凉了,先喝一碗解渴,饼子也快烙好了。”
  立夏立冬他们抢着去搬桌椅,拿碗筷,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顾大江看着这一幕忒不顺眼,他从外面回来可没这待遇,便冷言冷语道:“回来就回来,还让老子迎接你啊?”
  顾立春瞥了顾大江一眼,这人不阴阳怪气会死吗?
  他直接无视顾大江,“我跟我娘说话你别插嘴。”
  顾大江气得干瞪眼:“你!”
  田三红从灶房端饭出来,一看顾大江又来这套,便说道:“他爹,孩子大老远地回来,你就不能说句中听的?”
  顾大江继续跟田三红瞪眼:“他娘的,连你也敢跟我犟嘴了?”
  田三红难得硬气一回:“怎么地?你说得不对我还不能说了?”
  顾大江还想发作,但他一对上大儿子那冷冷的眼神,再看看二儿子三儿子都一齐盯着他,又把话憋回去了。这日子越过越憋屈。
  顾立春本来还想等吃完饭再分东西,可是看到弟弟妹妹那期待的小眼神时,他便道:“娘,我在路上吃了零食,还不算饿。我先把二奶奶的东西送过去,回来再给你们分礼物。”
  四个小的差一点就欢呼起来了。
  他提一个包,立夏立冬抬一个包,三人一起去二奶奶家。
  二奶奶此时也知道立春回来了,还是左大娘告诉她的。
  左大娘早早地等在二奶奶家里,就想想看顾红玉给她带了什么好东西。
  顾立春一来,左大娘就笑着迎上来。
  顾立春绕过她,直接把东西提到二奶奶房间里。
  左大娘心里直痒痒,想去翻看,又不好直接进屋。
  二奶拉着顾立春问长问短。
  顾立春拣着方便说的说了,“路上还挺顺利,姑姑家挺好找的,我自个儿就找过去了。一进居民楼就碰到珠珠表妹了,不过,她不认得我,我也没敢认她,挺逗的……”
  “姑姑,姑父工作挺好的,家里一切都好,就是没见着中华表哥,姑姑说他没放假。”
  左大娘也跟着问东问西:“立春,你姑住的房子大不大?你姑父是不是当官了?你姑你姑父一个月挣多少钱?你表哥一个月多少工资?”
  问得是全是让人不想回答的问题。
  顾立春只能泛泛而谈:“房子还不错,不过城里人住的地方没咱们乡下宽敞。我姑父的事我一个孩子没好意思问,表哥工资,我问那干啥?”
  二奶奶看左大娘一时半会也没有要走的意思,就留她和立春三兄弟吃饭,都到饭点了看你还不走?
  顾立春笑道:“二奶,我娘把饭都做好了,等着我呢,今天不吃了。我改天再来。”
  二奶奶道:“那行,你先回去吧。”
  顾立春三兄弟都离开了,左大娘还杵着不动。
  回到家里,顾立春本来想把礼物分完再吃饭,没想到他家也有人串门。人家是端着饭碗来的。
  顾立春:“……”只能先吃饭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