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融洽欢乐的气氛中吃完了晚饭,饭后,顾立春拿出另一袋子特产
对赵志荣和钱爱英说道:“叔、婶,我这次出差时间短,事情多,要是志新姑离这儿不远,要不我去看看她,把东西给送过去?”晚饭后去,自然也不用留饭,拜访一下尽尽礼节就完事。
赵志荣还没说话,钱爱英先说:“立春,你姑离咱家有段距离,她家在西城边上,你这会去太晚了。”
顾立春没想到赵志新住得这么远,只得算了。
赵志荣想了一下说道:“那这样吧,东西我帮你送过去,明天晚上,你婶子请你俩看电影,还是在家里吃饭,我把你志新姑叫过来,你跟她见一面完事儿。”
这个也是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
顾立春也没客气,就点头答应了。
两人又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一家四口把两人送到院门口。
赵大宝因为作文的事,对顾立春十分热情,还特地多送了他们一段路,等出了巷子,顾立春赶紧让他回去。
赵大宝带着一丝炫耀说道:“立春哥,明晚我的一帮好哥们也去看电影,到时候我介绍你们认识。”
顾立春十分上道地说:“大宝,没想到你还是个人物,我人生地不熟的,到了你们的地盘,还得麻烦你们罩着我。”
赵大宝豪气地挥手:“那是肯定的,你是我哥,我们大家肯定会罩着你。”
赵大宝哼着歌儿回家去了。
赵高看着他的背影直咂舌:“顾哥,怎么省城的孩子都这么厉害,小小年纪都有帮派?”
顾立春却忍不住叹息一声:“还不是大人的斗争影响到了他们?孩子只喜欢模仿大人。”
顾立春想到的是这一方面,赵高却感慨自己像他们这么大时,怎么那么单纯,怎么啥也不懂?
两人散着步回到旅社,顾立春一进旅社大厅,前台接待员便叫住他,说刚才有两通他的电话。一个是红河农场的邓同志打来的,我说你不在,他说他明天早上再打来;另一个是西郊牛奶场的同志,说明天早上8点半想来拜访。
赵高惊讶道:“西郊奶牛场的人速度这么快?”
顾立春笑道:“一会儿回房间再说。”
他客气地向前台接待员道谢,感觉这么多客人中,好像就他的事多,电话多口信多。
回到房间后,顾立春想到此后几天还得麻烦人家前台招待员,便从行李袋中翻出一些零食、两瓶豆豉、几个苹果,拿下去放到柜台上。
今天值班的是两个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大姐。
顾立春拿着东西过来,那位大姐连忙正色拒绝:“顾同志,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不能收礼。”
顾立春笑道:“工农团结一家亲,这是我们农场职工对你们工人阶级的一点心意。”
大姐脸上带了笑意,说道:“顾同志,你这人有点意思啊,我看你的登记,你们元宵节还在旅社吧?”
顾立春点头:“是的,我们正月十七才回去。”
大姐说道:“那这样,元宵节我请你们吃元宵。”
顾立春笑着道谢。
顾立春回到房间,开始询问赵高在西郊牛奶场的经历。
赵高去的时间短,见的人少,只能泛泛而谈:“牛奶场挺大的,也挺偏,坐了半天车,又问了几次路,走了老远才找到。接待我的是个老头,拿着咱的资料看了半天,我还以为没戏了,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要来找你。”
顾立春说道:“明天见机行事,我们尽量先把西郊牛奶场的合同拿下,到时候,东风奶牛场的人该急了。”
赵高对此事没什么看法,反正顾哥说行,就肯定能行。
他突然想起前台接待说还有邓场的电话,便猜测道:“顾哥,邓场找你该不会是农场发生什么事了吧?”
“应该没什么大事,明天就知道了。”
次日清晨,赵高照例下去买早餐,没想到他一下楼,前台接待的大姐就笑眯眯地叫住他,递过一个篮子,说有人给他们送早点。
赵高抱着篮子回到房间,喜滋滋地说道:“顾哥,跟着你就是滋润,这不,天天有人送早饭。”
说着,他先掀开了篮子里,只见只面整齐地放着六只春饼,用薄得透明的烫面饼卷着豆芽、胡萝卜、鸡蛋,颜色好看,做得又精致,看着就有食欲。
赵高一看到春饼,才猛地记起,今天是立春,顾哥的生日哎。
他笑嘻嘻地说:“顾哥生日快乐,中午我请客,请你下馆子搓一顿。”
顾立春笑道:“行,午饭你请,早饭我请。赶紧趁热吃。”
顾立春去拿春饼时,发现下面还押着一张纸条:“今天是你的第二个生日,你中午若有空,我想给你做一顿生日饭。”
顾立春看着纸条,想了一会儿,西郊牛奶场的人一会儿到,他们谈一个多小时应该差不多了,中午能抽出空来。
他把纸条撕碎了,拿起春饼吃了起来,味道真不错,面饼薄厚软硬恰到好处,里面的菜清淡又入味,十分合他的口味。
顾立春吃了两个,赵高吃四个,不多时就把六个春饼给解决了。
吃饱喝足,顾立春下楼站在前台柜台旁边等电话。
8点钟左右,一个身穿灰色棉衣、神色严肃的中年男子走到了旅社大厅,他径直来到前台:“同志你好,我找红河农场的顾立春同志,麻烦你帮我叫一下。”
前台大姐笑着指指顾立春,顾立春正要开口跟那人打招呼。这时,电话也响了,接待员一听,便把电话递给顾立春:“顾同志,这是昨晚的邓同志打来的。”
顾立春只好对中年男子说道:“同志,请稍等,我先接个电话。”
他一接起电话,那端便传来了邓场那熟悉的声音:“顾小刀,你挺忙啊,大晚上的都在忙工作。”
顾立春实话实说:“昨晚上在志荣叔家里吃饭,没办法,他们一家子太热情,多呆了一会儿。”
说到这里,他赶紧转移话题:“邓场,你打电话来是场里有什么事吗?”
邓场:“场里有事,我自会解决。我想问问你的事怎么样了?有意外发生吗?”
顾立春的语气轻松愉悦:“一切顺利,没有任何意外。”
他说到这里,瞄了一眼正在等待的中年男子,突然灵机一动,便敛起笑容,正色道:“邓场,我办事你尽管放心。我这人革命意志坚定,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咱们定好的事情,我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说多少就是多少。”
那边的邓场,一脸的莫名其妙,随即他又明白,顾立春这是又要坑谁了。罢了,他也只能配合演出。
顾立春继续自编自演:“你说什么?农垦局领导又发话了?京城也来电话要预定?哎呀,这事着实有点难办,领导的面子咱们不能不给,京城的人咱也得罪不起,那要不咱再扩大一下种植面积?哦,人手不够,那就只能再想想办法。”
顾立春表演完,刚要挂断电话,邓场突然说道:“等等,外面还有人想跟你说两句。”
这次说话的人是田三红,田三红关切地问他的事情怎样,她这两天一直揪着心,顾立春笑着安抚她:“放心,一切顺利。”
田三红又说:“立春,今天是你的生日,礼物我给你准备好了,回来再给你。”
顾立春笑着说好,他跟田三红说了几句,赵志军又无缝接上,两人简单聊了两句,顾立春又开始表演:“行,那今天就聊到这儿吧,我今天的事情挺多的。一大早的就有人送春饼,我这边有兄弟单位的同志在等我,中午还有个饭局,晚上有人约看电影,还有一个小兄弟要介绍他的一帮好哥们跟我认识。”
电话那端的赵志军:“……”
在一旁等着的赵高听得是目瞪口呆,顾哥说的每一件事都是真的,可是知道真相的他却是无言以对。
顾立春挂断电话,笑吟吟地冲西郊牛奶场的中年男子说道:“同志,让你久等了,请到我房间来。”
第156章 生日快乐
中年男子起身跟顾立春握手, 并自我介绍:“顾同志,我叫宋卫国,是西郊牛奶供销科的, 你叫我老宋就好。”
顾立春客气地说道:“宋同志好, 我本来是想亲自登门拜访的, 无奈事务繁多,实在抽不出身, 才让我的助手代替我去。”
宋卫国微微一笑:“理解理解,顾同志是个大忙人。”
两人说着话进了房间, 赵高赶紧去倒水。
两人一人一杯白水, 相对而坐。
宋卫国开门见山地说道:“顾同志,我这次上门, 是想跟你谈谈苜蓿的事。”
顾立春听罢, 先是高兴, 随即又流露出一丝为难和惋惜。
宋卫国观察着他的神色,问道:“顾同志, 你有话不妨直说。”
顾立春用充满歉意的口吻说道:“宋同志, 事情是这样的。我这次来省城, 一是为东风奶牛场的合作事宜;二就是想拓展一下在省内的业务。我想着咱们地理上更近,运输也方便;二是咱们同在一省, 有什么事也好协调沟通。这是我们农牧科最初的计划,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说到这里, 他轻轻叹息一声:“刚才想必你也听到了, 第一个电话是我领导打来的。我刚走,农垦局的领导就打电话过去,说有多家兄弟单位有合作意向, 京城也有两家单位要预定苜蓿,其中一家我们去年就合作过。但我们农场机械化水平不高,人手不够,大规模种植苜蓿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宋卫国点点头,继续认真倾听,顾立春感慨道:“我们也很为难呐,领导的指示不能不遵从,京城的单位不敢得罪。这省内的业务我恐怕得收缩一部分。”
宋卫国道:“我能理解顾同志的顾虑。不过,我真诚建议顾同志好好考虑一下我们西郊牛奶场,我们很有合作诚意。”
接下来,宋卫国把西郊牛奶场的占地规模、养殖规模和领导班子一一介绍给顾立春,并着重说明,他们新换了领导,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次想想好好地抓一抓生产。
“顾同志,其实去年我们也听说东风跟你们合作的事了,当时我们场也有人建议去考察考察,后来因意外事情打断。今年就算你不来,我们也打算派人去考察。顾同志,我这人性子直,说话讲究实事求是,没有诋毁同行的意思。——东风奶牛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内部管理混乱,真不见得是一个好的合作单位。”
顾立春微微有一些惊讶,但也没有顺着宋卫国的话说,而是笑而不语。
宋卫国点到为止,没有再继续说同行的坏话。他立刻转移话题:“如果你们农场种的苜蓿能保证质量,我们也可以先付定金。”
顾立春用笃定的语气说道:“质量上我敢保证绝对没问题。宋同志若是不信,尽可以去找东风奶牛场打听打听。他们的奶牛是不是从去年开始体质明显增强?产奶的数量和质量是不是都有所提升?我们的苜蓿可是卖到京城的,如果质量不过关,京城的单位何必舍近求远?”
宋卫国来之前自然也有所调查,点头道:“这个我自然放心。”
两人聊了一会儿工作的事,宋卫国问道:“我刚才听到顾同志中午和晚上都有饭局,那不知道你哪天有空,也让我尽尽地主之谊?”
顾立春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用遗憾的语气说道:“宋同志,你说晚了,我后面几天都排满了。”
安静旁听的赵高:“……”学习了,学习了。
宋卫国一脸惋惜,接着又诚恳地问道:“那顾同志还有没有别的事需要我帮忙的?你们两位来到我们的地界,我们饭也不请一顿,忙也不帮一个,总显得不够意思,咱们工农兄弟一家亲嘛。”
顾立春低头默想一阵,欲言又止,宋卫国一看有戏,赶紧追问:“顾同志,咱们俩虽是初次见面,可是一见如故,有事你尽管开口,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会尽力而为。”
顾立春委婉地说道:“要不是看宋同志这么热情又诚恳,我还真不好意思开口。那我就随便问问,当然,宋同志要是为难直接拒绝便是,这绝对不会影响咱们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事情是这样的,我有一个朋友,也是省城的,家里比较困难,我想帮帮他,你们场现在招不招临时工?”
宋卫国听罢,爽快答应道:“赶巧了,我们牛奶场正好要招一批临时工,男的女的都要,这样,你要让你朋友直接去西郊牛奶场找我就行。”
顾立春心情颇好,赶紧跟宋卫国握手道谢。
宋卫国也是个谈话高手,懂得适可而止,他起身告辞:“顾同志,你中午还有饭局,我就不打扰了。你看哪天有空咱们再见个面。”
顾立春道:“那这样吧,你先留个电话。我今天晚上再给领导请示请示,问问我到底有多少自主权,大的我不敢说,我只能保证,在我的职责范围内会帮你们争取一下。”
宋卫国满意地点头,双方愉悦地告别。
宋卫国一离开,赵高关上门,就迫不及待地询问道:“顾哥,你不是很想跟他们西郊牛奶场签合同吗?人家来了,你咋还这么推三阻四的?”
顾立春笑道:“这人啊,你越是送上门的东西人家越不知道珍惜,你得让他费力争取,你看他对我多热情,又要请吃我饭又要帮我朋友安排工作。先抻一抻他,不着急。”
赵高低头思索一会儿,似乎参悟明白了。
末了,赵高又问:“那你这个工作是帮你妈找的?”
顾立春说:“我中午问问她的意见再说,如果她不方便去,也可以跟别人换工作。”
顾立春想起中午的约定,便对赵高说道:“对了,赵高,你知道哪里有卖煤球的吗?我给你钱你去买一车煤球,给我妈送过去。还得再买些米面粮油,我这儿有粮票油票。你把东西送过去后,说我中午有空,问在哪见面合适。”
赵高拍拍胸脯说:“没问题,都交给我。”
172/215 首页 上一页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