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穆的脸黑了下来:“……”所以,他就是城里来的狗?
两人没再说话,初冬的冷风,一阵阵地刮过来,吹得满山树林簌簌直响。
过了一会儿,江穆又开口了:“顾立春,你什么时候跟陈禹混一起了?”
顾立春想起江穆跟陈禹的恩怨,多少来了一点兴趣,他反问道:“我有一个疑惑,当年,你们江家对陈家究竟做了什么?”
这个问题像一记重锤似的,重重地击中了江穆,他的脸色变得煞白,恼羞成怒地吼道:“你什么都不知道,你没有资格来问这个问题。”
顾立春很奇怪地瞥了江穆一眼,这反应有点过度。
江穆恨恨地瞪了顾立春一眼,冷声说道:“我不管陈禹跟你说了什么,我想告诉你的是,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疯狂的让很多善良正直的人不得不违心地说话行事,他们伤害了不该伤害的人,可是他们没有办法,你懂吗?”
顾立春冷静地说道:“你这话乍听上去很有道理,可是换作你是被伤害的一方,你会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而原谅他们吗?”
江穆没有说话,他飞快地蹬着自行车,跑远了。
顾立春舒了一口气,这样也挺好,更自在。
顾立春就这样,蹬着自行车,晒着太阳,吹着冷风,一路欣赏着大路两旁光秃秃的树林和原野,不快不慢地骑到了农场。
到了大门口,顾立春看到江穆的自行车停在那儿,不由得有些诧异,这家伙也来农场?难道他也来找陈平和陆静静?
吴胖刚好在陆大爷那儿闲磕牙,他一看到顾立春就双眼放光。
顾立春努努嘴,指着江穆的自行车,问道:“骑这辆自行车的人来干嘛的?”
吴胖摇头:“不清楚,好像说是也找人的。”
陆大爷听到了,顺口接道:“应该也是来找临时工的,怎么,你认识?”
顾立春道:“哦,他是我们村的知青,不太熟。”
陆大爷道:“还是别来了,别农场都被你们村的给占领了。”
顾立春苦笑:“这才哪跟哪儿。”
他们正说着话,吴胖围着自行车转了两圈,惊讶得嘴巴半天没合上:“顾哥,这、这是我的那辆自行车?”
顾立春挑眉:“不是你的,还能是谁的?怎么样,满意吗?”
吴胖连连点头:“满意,大满意了。”
他激动地叫陆大爷来参观:“你快来看,是不是新多了?”
陆大爷点头道:“是新多了,小顾有两下子。”
顾立春从自行车后座取了一瓶豆豉给陆大爷,另外还有几大捧瓜子,一把排叉,看大门磕瓜子,再适合不过。陆大爷笑眯眯地接受了。
吴胖的眼睛盯着后座竹筐里的豆豉,嘴里咔嚓咔嚓地嚼着排叉,就他最忙。
顾立春推着自行车回去,当大家看到吴胖那辆破破烂烂的自行车被顾立春借了一次,回来大变样,都有些眼红妒忌。
赵高直接提出,“顾哥,你下次借我的车子呗,我的比吴胖好多了。”
赵高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没准他的自行车也能大变样儿。
顾立春道:“下月再说吧。”
到了宿舍开始分东西,顾立春还住在303宿舍,顾立春其实蛮想住在猪场的,但是那边没有供暖,冬天不好过,而且他又是临时工,不知道以后怎么安排,申请来申请去太麻烦,顾立春打算先这么住着,等以后转正了再说。
“这是我娘给你做的豆豉,带肉的,一共三瓶。”顾立春把三罐头瓶豆豉放到吴胖面前,吴胖高兴坏了。
“咸菜也给你一罐,这是瓜子,给你二斤。”
吴胖有一份,赵高也有一份,一瓶豆豉,一瓶咸菜,二斤瓜子。赵高没想到自己也有礼物,既意外惊喜又有些不好意思。
接下来的是李广田家的,顾立春直接让陶梅捎过去,当然陶梅也有一份。瓜子带得多,顾立春给那些当初在一起干活的人分了些,胡大姐白大姐都有份,猪场的人也分了些,给猪场打工的童工们也分些,剩下的就自己慢慢磕吧。
其他人收到瓜子只管磕得香,白大姐磕了一把瓜子后,突然说道:“小顾,你这瓜子炒得真入味,咱农场也种了好多葵花籽,你说咱要不要炒一些?”
顾立春顺口说道:“炒瓜子不难,可以炒一些供给农场供销社,给职工发年终福利,也可以卖给市里的供销社,比卖生瓜子价格高些。”
白大姐愣了一下,说道:“小顾,你这脑瓜子真灵活呀。”
顾立春以为白大姐就这么随口一提,也没多想。
谁知道人家还真上心,回去就开始组织五分常的职工家属,加工瓜子,不过,他们炒得味道一般,白大姐就过来问顾立春懂不懂这个,顾立春道:“我姥姥家那边种的向日葵比较多,这是我娘炒的,我在旁边看过,我把方子写给你们。”说着,他就把主要的用料和大致步骤写了下来,还多写了几种口味,五香的,核桃的和焦糖味的,剩下的部分就得她们自己琢磨了,应该不难。
白大姐拿着方子,喜滋滋地走了,临走时还不忘说道:“小顾,这要是成了,我过年给你申请奖励。”顾立春笑着道谢。
顾立春回到养猪场跟往常一样工作,每天早上巡查一遍,监督前院的那些人把猪圈打扫干净,有时他自己也下去干活,打扫一遍,用清水把猪圈清洗一遍,隔几天换上稻草麦草,定时喂食喂水,中午阳光好时,还赶猪们出来晒太阳。赵高笑话他伺候猪跟伺候坐月子的媳妇似的。
顾立春也不理他,继续按照自己的步骤进行,有空他就自己加工猪饲料,现在后院的几个空房间堆满了豆叶、玉米杆、花生壳。
平常没事,顾立春就跟农场里那些人唠嗑,他像一个好奇宝宝似的,什么都感兴趣。他嘴甜会哄人,大家也乐意跟他聊。次数一多,顾立春还真打听到了一些关于陈平和陆静静的事情。
陈平正在劳改农场劳动,平时有人监督看管。陆静静相对自由些,不过,因为她脑子不好使,现在正在跟着一批“二劳改”一起放牛,所谓“二劳改”就是已经刑满释放人员,但因为有前科在,大家也不乐意跟他们接触。这些人还多是老弱病残,干不了重活,就安排去放牛。顾立春心里记下了,决定以后有空先去看看陆静静。
这天,顾立春正在磨花生壳,突然听到有人喊:“顾立春同志,场部办公室叫你过去。”
顾立春收拾一下刚出门,又听见赵高喊他:“顾哥,陆大爷那儿有你的信。”
作者有话要说: 各位小天使们,稀罕我的请动动手指,收藏一下专栏,以后开新文提前知道。
第34章 摊上事了
顾立春斟酌了一下, 还是决定先去场部办公室。毕竟公家事大,私人事小嘛。
顾立春到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里面传来白大姐那特有的洪亮声音:“进来。”
白大姐正坐在桌前看报纸, 她旁边还站着一个中等个子的谢顶男人, 这人的发型很有特点, 是那种地方支援中央的地中海发型。
白大姐笑着介绍道:“小顾, 这是咱们五场畜牧科的梁科员。老梁, 这就是你要找的顾立春。”
顾立春赶紧问好:“梁科员好。”
梁科员用欣赏的目光打量着顾立春, 笑眯眯地道:“想不到咱们五场还有一个人才呀。”
顾立春以为这位梁科员说的是修理脱粒机的事,顺着聊了几句, 才发现不对劲,他暗自琢磨, 难道是自己的投稿被选中了?
梁科员见顾立春一脸茫然, 突然一拍脑袋道:“哎呀, 小顾,你不会不知道你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了吧?”
顾立春笑道:“刚才传达室通知说有信件,不知道是不是报社的, 我还没来得及去取就过来了。”
梁科员一把夺过白大姐正在看的报纸, “先给小顾看看, 人家自己写的,还没看呢。”
白大姐这会儿已经看完了顾立春写的那篇文章, 赞道:“小顾, 想不到你的文采真不错, 这文章写得真好,我以前都没发现咱们农场这么好。”
顾立春接过报纸,在梁科员的指点下才在报纸副刊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自己的小豆腐块,难为梁科长看报看得那么仔细。豆腐块上不但写了他的名字还写上了工作单位。
梁科员一脸得意:“一会儿, 我拿到别的分场让他们都看看。”
接着他又问道:“小顾,你现在在做什么工作?”
白大姐替顾立春回答:“小顾暂时在猪场养猪。”
梁科员皱了下眉头,“这样的人才去养猪不太好吧。”
顾立春忙说道:“我觉得养猪挺好的。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要到广阔天地中炼红心。”
白大姐很欣慰地道:“我们小顾的觉悟就是高。”
梁科员道:“领袖说过,‘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工农结合在一块……”
顾立春:“……”论背语录,这位才是前辈,这么一大段,张口就来。看来以后他还得多努力。
梁科员对顾立春很满意,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好干,你们年轻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顾立春肃然道:“领袖也教导我们年轻人,必须向你们老前辈学习,争取在你们的指导下做各种有益的活动。”
梁科员这下更满意了,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两人一个敢背,一个敢接,用别人的话进行了一番热烈的交谈。
梁科员虽然觉得把顾立春放在养猪场屈才了,可他毕竟是个临时工,五分场适合他的工作不多,邓场长又不在,只能先这么着,以后再做打算。
梁科员还要去别的分场办公室炫耀一番,只能长话短说:“小顾啊,你以后要再接再厉,多看看书多学习,多投稿多给咱们五分场长脸。”
顾立春一脸认真:“我以后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两人结束了亲切会谈,白大姐催促顾立春赶紧去传达室。
顾立春不但收到一份样报,还收到了一张汇款单,两块钱的稿费。
陆大爷笑得特别畅快,以前他爱冷笑,淡笑,今天看上去是真笑。
他重重地拍了一下顾立春:“小伙子,好好干。我老陆没看错人。”
在梁科员的努力宣传下,农场的人都知道他们五分场有个临时工写的文章登报了,写的还是他们农场。
吴胖和赵高自然也知道了,吴胖最感兴趣的是稿费,两块钱,够买三斤猪肉了。
吴胖还给顾立春出主意:“顾哥,你这写文章不用出气力,又不用本钱,以后你没事就写,一天写一篇,一个月就能有60块钱了。”
赵高白了吴胖一眼,十分看不上他,“我说胖子,你怎么想得那么简单呢,还一天一篇,你自个写个试试去,看看十天能崩出五个字不。”
吴胖觉得自己还是能崩出几个字的,不过,他也明白自己太天真了。
赵高嚷嚷着要顾立春请客。顾立春也答应了。反正就2块钱,稿费以后还会有的。答应了要请客,可是到底要请谁呢?顾立春有点纠结。
三个人开始一起合计,赵高和吴胖肯定是要请的,陆大爷也得请,还有李广田一家以及陶姨白大姐等。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资金不宽裕的情况下,请这么多人?
赵高和吴胖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赵高说在食堂请,饭菜份量大,两块钱也差不多够了,还能用粮票菜票。
吴胖说食堂的饭菜早吃腻了,而且还不方便,人来人往的,还不如就在他们猪场请客。
两个人的建议都有道理。
最后还得顾立春拍板,就在他们养猪场请客,地点定下,请客的东西也筹备好了。因为赵高他爸是屠宰场的,买肉的事自然得找他,顾立春把两块钱稿费交给他,让他爸看着搭配,反正就是要又便宜又好吃。
赵高他爸赵壮也是个实在人,让赵高带了一堆东西来,什么猪肝、猪肺、猪大肠、猪骨头都有,还有一小块肥肉,顾立春忙向赵高道谢:“老赵,我又占你家便宜了。”
赵高嬉皮笑脸道:“没什么,这是我爸主动给的,他说他是个粗人,可就稀罕你们这些有本事的,还让我好好跟你学。”
顾立春道:“你爸真是个好人,下回放假,我要是不回去,得登门拜访拜访。”
赵高笑道:“你这话我可当真了啊。”
顾立春:“当然是真的。”
赵高负责买肉,吴胖则负责采买调料,他们猪场里只有油盐,其他调料都没有。好在农场要买东西也方便,吴胖很快就凑齐了。碗和盘子也是吴胖从家里拿来的。
顾立春这时才知道,吴胖虽然也是场二代,可是他爸早调出去了,是被后妈的娘家人调出去的。吴胖后妈娘家有本事,又给他生了弟弟妹妹,吴胖他爸觉得这个儿子不聪明,以后也不可能有出息,偏心后妻生的儿女,对吴胖不管不问,甚至对这个亲儿子还不如后妈带来的儿子闺女上心。
这些,吴胖从来没提过,赵高他们知道这是吴胖的逆鳞也没人敢提。这家伙看上去大大咧咧,没心没肺,一旦爆发起来,真的是不管不顾。吴胖自己不提,别人不敢说,顾立春也不爱打听人家私事,所以到现在才知道。
吴胖的亲妈也是农场的,后来因公牺牲,他们家分的房子还在,但吴胖很少回去,一般都住宿舍,吃食堂。
这次,他回去拿了不少碗筷及一堆厨具来,还说:“反正在家里也用不着,干脆拿来这边算了。”
顾立春和赵高都很默契的没说别的。
顾立春任大厨,两人打杂。顾立春看了看这一堆东西,他决定做做卤味,先熬一大锅卤水,这些猪杂之类的直接放里头卤就行。
说干就干,他将八角、茴香、花椒、干草、桂皮,草果等装在布袋里,放大铁锅里大火烧开,小火慢熬。之后再按照比例加些老抽、盐、糖、姜、酒,因为材料有限,顾立春是有什么放什么。
28/215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