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在年代文里逆袭(穿越重生)——洛水伽楠

时间:2021-07-17 07:26:21  作者:洛水伽楠
  稿子被刊用,稿费也随即寄来,文稿加照片每篇五块钱,一共赚了四十块。
  这下全场都沸腾了,一下子投中八篇文章,稿费四十块钱,比一个月工资还多。红河农场的年轻人从此掀起了投稿热潮。
  赵高吴胖自然又要嚷着请客,顾立春道:“请客肯定是要请的,不过不是现在,等我把我妈弄进来,搬家时请你们。”
  两人齐声欢呼,又催促顾立春赶紧行动,快点把搬家这事定下来。
  顾立春见自己的稿子被刊用,想想陈洁的稿子也不错,就鼓励她也投稿。
  陈洁不好意思地道:“我不敢投,觉得自己水平不行。”
  顾立春道:“大家都不太行,多试试准没错。”这个年代很多真正有文化有水平的人都被迫封笔,可谓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对了,你尽量往京城投,万一中了,你爸就能看到你的名字。”
  陈洁想了一晚上,最后把自己的习作拿给顾立春,让他帮忙修改。顾立春在保留陈洁个人风格的前提下,给她改动了几处,比如强调出她是京城知青的身份,加了几句有特色又符合文章内容的口号。陈洁看完十分满意。她终于试着投了两篇。
  这几天猪场的职工一直处于高度兴奋中,大家整天嘻嘻哈哈,脸上带笑,走路带风,气氛比以往更融洽。
  顾立春也难得放松几天,每天赏赏花,吃个瓜,听听身边人的热情夸赞。赵高和吴胖也跟他差不多。
  不过,他们是乐极生悲。这一天,赵高和吴胖正在抢一个甜瓜。
  突然有人喊赵高,说他妈突然昏过去了。赵高急得脸色一白,扔下甜瓜,飞速地骑车回去。
  顾立春接到吴胖的报告,也有些担心,赵高他妈这么健壮突然昏倒,那一定不是小病。
  他便和吴胖孙厚玉一起朝赵家飞骑过去,结果走到半路,碰到了折返回来的赵高,三人忙问他情况怎样。
  赵高哭笑不得地说道:“别去了,没事。这事说起来还怪顾哥,我妈看到报纸上有她的名字和照片,一激动就昏过去了,被我爸掐人中弄醒了。这会儿正在吃面条补身体呢。你说这叫什么事?”
  顾立春:“……”
  赵高又说道:“我妈说了,明天请顾哥去我家吃饭。”
  顾立春笑道:“行。”
  随着文章陆续刊出,这几天每天都有人激动,不过还好,除了赵高他妈外没出别的事故。
  这几天顾立春一直都有人请饭,先是赵家,接着是张科长家,然后是胡大华家,还有三场的老周,人家两兄弟一起请的。一连几天,顾立春都在外面吃饭,把吴胖给妒忌得不行。白大姐虽然没请客,可是她的老母亲给顾立春送来十来个咸鸭蛋,当然最后肯定被猪场的人瓜分了。
  邓场和朱书记两位领导不方便请客就算了,但王有成怎么能没有表示呢?其他人都为顾立春鸣不平。
  还有些性子直爽的人直接劝王有成:“王同志,做人不能太小心眼。人家顾同志以德抱怨,不计前嫌,把你夸得跟一朵花似的,你倒好,一点表示都没有。”
  王有成暗暗咬牙,这是什么世道?顾立春给他挖了大坑,他还得感谢他?还得请他吃饭?
  王有成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上报纸,更没想到送他上报的人是他的对手。
  以前的熟人来道贺,可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本来他还打算下去生产队蹲点劳动一段时间,再想办法调回办公室,现在他觉得这条路似乎也被堵死了。都上报纸了,都是先进人物了,那么多人盯着他,他要是呆一阵就走,别人会怎么看他?领导会怎么看他?顾立春真狠,给他布的是个死局,他要挣脱出去,除非想办法调出红河农场,甚至还得调出本市。可是调动是那么容易的事吗?
  王有成的眉头拧成了疙瘩,看得认识他的人也跟着皱眉:“这个王同志,怎么整天阴沉沉的,上报了还不高兴?”
  有人附和道:“小顾真是可怜,王有成这人心眼小心思多,就像只鳖似的,咬着人就不放。”
  ……
  邓场见顾立春天天好吃好喝,忍不住问他:“演讲稿写好了吗?拿过来我看看。”
  顾立春突然才想起自己还要当众演讲,差点给忘了。
 
 
第71章 掌声响起来
  顾立春苦思一个晚上,  修了两遍,才算勉强成稿。果然,还是写别人容易,  往死里夸就行。到自己这儿,  有些话首先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看来他的脸皮还是不够厚。
  顾立春转念一想,  既然夸自己下不了狠手,  那还是夸别人吧,  夸领导,夸同事,  夸全场职工。夸奖别人,  庄严自己。想到这里,顾立春把稿子大刀阔斧地修改了一遍,终于找回了熟悉的感觉。
  演讲稿的名字叫《战斗在广阔天地》。次日,他把稿子拿过去给两位领导过目。
  邓场先看,看完说道:“能把我的名字去掉吗?我怕我在现场会不自在。”
  顾立春肃然道:“邓场,你能坦然面对困难,  也能坦然面对荣誉。这叫宠辱不惊。时代不同了,  考验也在更新换代。我感觉你只要承受住了我这波考验,  以后一切糖衣炮、弹,在你眼中都将无所遁形。这就叫做‘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茅台不是酒。”
  邓场一时无言:“……”
  过了一会儿,  他才说道:“看来,  我的话你真的听进去了,  你夸自己很含蓄。”就是夸别人太不含蓄了。
  顾立春见他虽不赞成但也没坚持反对,就赶紧说道:“邓场既然不反对,那我再拿给朱书记看看,  听听他的意见。”顾立春赶紧溜之大吉,开玩笑,拿掉几句话就不通顺了,还得修改,为了押韵也不能修改。
  等到朱书记看稿子时,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对文中的称赞是照单全收,甚至还帮顾立春改了几个词,显得力度更深也更有力量。
  顾立春拿到最后的成稿,开始抽时间背诵,他打算脱稿演讲。
  一天后,红河农场的麦收总结大会在镇中心的大广场上举行,红河农场的领导、职工、家属全部到场,人山人海,红旗招展,放眼望去,全是攒动的人头。
  顾立春还看到了赵志军和陆大爷,不对,是陆明非先看到他的,因为人家坐得高视野好,坐在爷爷脖子上视野能不好吗?赵志军的肩膀上驼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男孩长得有些瘦弱,睁着一双大眼睛东瞧瞧西望望。
  顾立春过去跟他们打招呼,两人看到他也是一脸惊喜。
  赵志军问道:“你家里都还好吧?”
  顾立春点头:“都还好。”
  陆大爷严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小顾,你最近名声挺响呀。我果然没看错人。”
  赵志军看着顾立春突然又问:“你一会儿要上台发言?”
  顾立春点头,陆大爷吃了一惊,责怪赵志军:“你怎么没告诉我?”
  赵志军:“他一上台你就不就发现了。”
  陆大爷道:“小顾,你别紧张,发言时别往下看,只低头看稿子就行。”
  顾立春点头,“我还好,硬着头皮讲就是。”
  几个人边说话边找位置,各分场的职工坐在一起,赵志军不是他们五场的,但也跟陆大爷一起过来。
  “这里,这里。”吴胖大声招呼,这家伙把会场当成电影院了,花生、瓜子、爆米花、小麻花,冰棍、汽水、凉茶样样齐全。
  顾立春拿了两根小麻花给赵志军的儿子赵明华,赵明华小声说道:“谢谢哥哥。”
  陆明非跟他们熟,一点也不客气,自己去挑爱吃的。
  他们找位置坐好,会场仍闹哄哄的,就听见广场中间的主席台上有人在试话筒,“喂喂”几声,话筒嗡嗡直响,试完音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大家保持安静。”然后各场都有各自的干部来回巡视,喧闹的会场渐渐安静下来。
  会议正式开始,先是总场工会主席讲话,算是开场邓热,接着是总场党委书记发言。发言内容不说千篇一律,反正内容都差不多,说的都是别人的话,马克思的列宁的,还有伟人的,自己的话倒没几句。每次一发完言,大家便热烈地鼓掌。总场的领导发完言便是下面各分场的场长或是书记,他们五场的代表是朱书记。等到这些领导们发完言,会议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吴胖已经干掉了两瓶汽水和两包瓜子。
  领导讲完话,是各场的优秀员工发言和演讲。白大姐告诉顾立春,他排在最后,这是按分场先后次序排的。
  大家怕他紧张,纷纷鼓励他。吴胖也抽空安慰他一句:“顾哥,你听这些人都讲得什么玩意儿,他们都不如你,你一点都不用紧张。”
  终于轮到了顾立春,他施施然上台,手里竟然没有拿稿子,大家微微诧异了一下。王有成一看他没拿稿子,心底不禁生出一丝期待,第一次上台还不拿稿子,就等着忘词出丑吧。
  朱书记讲完话已回到前面的位置上,看到顾立春两手空空地上台,也不禁一皱眉头,但众目睽睽之下,再喊他已经晚了。
  顾立春不慌不忙地走上台,摆正话筒,先做了个自我介绍:“各位领导,同志们,上午好。我是来自五场农牧科的顾立春,感谢总场领导给我机会,让我来做这个报告。”台下响起一阵礼貌的掌声,其中五场的人拍得最用力。
  顾立春面带微笑,环视台下的众人继续说道:“我从来没想到有一天,我竟敢站在台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做报告。因为以前的我,羞涩内向,遇事喜欢退缩,我整个人既迷茫又无措,不知道哪里才是方向。”
  说到这里,顾立春微微顿了一下,开始转折,语气从娓娓道来变得略为昂扬:“直到我来到了红河农场,我的生命才掀开了新的篇章 。原来,我的一切过往,皆是序章 。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成为红河农场的临时工,之后调到猪场当工人最后再到农牧科当干事。
  九个多月的时间,我在朱书记和邓场长的指导下,在后勤科和农牧科同志的帮助下,系统地阅读了领袖著作和马列主义作品,伟人们的思想武装了我贫瘠的头脑,我的认知得到了提高,思想得到了升华,我的世观观、人生观得到了改造。
  在红河农场的大家庭里,我感受了温暖;在党的怀抱里,我的心变得火热;”掌声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比刚才热烈多了。
  顾立春等掌声停下,再接着说下去:“伟大领袖曾说过,‘我们年轻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做为一个年轻人,我心中无比渴望能为农场为国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联系身边的实际情况,发现我所在的五分场目前困难重重,因为是新建的农场,各项设施还跟不上,大量土地沙化抛荒,做为贫下中农出身的我,认为土地是命根子,怎能这样浪费?我苦思冥想,试着去寻找难题的答案。恰好,我们五分场的邓场长从疆省带来了关于苜蓿的资料……”
  “……邓场和朱书记他们制路线,定方针,抓革命,促生产。他们心不离群众,身不离劳动;他们还教导我们五场职工,要领会上级精神,要我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能‘花钱要上报,缺物向上要,不能躺在国家的怀里,一味地‘等、靠、要’;我们五场全体职工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们发扬硬骨头革命精神,大干苦干,‘宁愿自己动手,不愿意向上伸手’;我们‘比学赶帮,力争上游,互相鼓舞,干劲十足’。
  我们排除万难,数次试验。终于,我们的苜蓿试种成功。今年四月收获了第一批苜蓿,五月收获第二批,六月第三秕,为农场创下收益,并把苜蓿卖到了省城和京城。”掌声再次热烈地响起来,尤其是五场的职工和家属,激动得差点站起来鼓掌。台下的领导们也不由得多看了顾立春一眼。
  “……这次麦收计划能够顺利实施,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我们职工不论职位大小,都心系农场,把农场当成自己的家,遇到问题及时上报;第二,是我们五场有两个好领导。邓场长有魄力有决心,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朱书记牢牢把握住大方向,使五场这艘新船不偏航。两位领导倾心合作、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共同完成了五场的革命目标;
  第三,我们五场的广大职工也是全力配合领导,他们‘两眼一睁,干到熄灯’。抢收最关键的时刻,早晨天不亮就高唱《东方红》开工,晚上在地头扯上电灯继续赶工。下工铃响了数遍,都装听不见,吃饭要用大喇叭喊。从他们身上,我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他们才是社会主义农业坚定的基石。”
  暴风雨般的掌声响彻全场,这些“基石们”用力地鼓掌,还有人喝彩欢呼。
  顾立春觉得差不多了,便用一段话呼应题目,来个充满力量的结尾。
  “做为革命事业接、班人,我跟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战斗在这广阔天地。
  我坚信:‘广阔天地,大有所为,坚持农业,就是胜利。’
  ‘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我们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掌声,雷鸣般的掌声响了起来。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
  朱书记在前台把手掌都拍红了,笑得合不拢嘴。
  邓场也在用力鼓掌,只是神色微妙又古怪。
  至于王有成,他的心底冒着火,头顶冒着烟,可脸上还得挂着笑,拼命地跟着领导一起鼓掌,还得随时附和朱书记说,“对,小顾讲得是真好。”
  五场的其他人也把手掌都拍红了,一个个满脸面笑容,与有荣焉。
  胡大华鼓完掌还跟旁边的人分享感想:“小顾的演讲也说不上哪里好,反正听着就是让人激动,就是想鼓掌。”
  李树兄妹俩正在跟人介绍:“台上的人我们认识,大家都叫他顾哥。”
  三场四场的很多职工也跟着激动:“台上那位就是指导我们炒油菜籽的顾技术员,他不但技术好人好,口才也好。”
  钱科长和马同志刚好坐在一起,两人的脸上都挂着尴尬的笑容。
  ……
  会场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是劳改农场的在押犯人,他们由农场保卫科的人看着,出来接受思想熏陶。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